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建基 《电气时代》2001,(12):22-23
测量互感器的任务是将高电压和大电流转换成统一的或可测量的数据。在电流互感器中,一次绕组流过工作电流;在电压互感器中,一次绕组接到工作电压上。电流互感器几乎工作在短路,电压互感器工作在空载。一次和二次在电气上相互分开,并根据工作电压,相互加以绝缘。在110kV以上,测量互感器在许多情况下做成复合式电流/电压互感器。  相似文献   

2.
电流互感器是电力系统中进行电能计量、电流测量和微机保护的重要设备,一般在使用过程中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绕组是串联在电力线路中的,二次绕组与测量仪表、微机保护及自动控制装置连接。由于传统电流互感器在变配电站的应用中是串接在设备中的,在初始安装时直接嵌接在不同回路中,变配电站电气连接是硬连接,所以一旦电流互感器需要维修更换,需要从连接处开始拆排,维护十分不方便,但开启式电流互感器可带电装拆,安装简单、维护方便,因此,开启式电流互感器将是电流测量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开启式电流互感器由于结构的特殊性,所以在设计时,需要从主材料、工艺、结构等方面区别于传统的电磁式电流互感器。  相似文献   

3.
不管是太阳风暴引起的地磁电流、直流输电运行产生的地中电流,还是新型非线性负载的接入都有使电网中产生直流分量,而直流会恶化电流互感器的误差特性,最终影响到仪表测量和电能计量的准确度。文章中开展了气隙电流互感器抗直流性能和误差性能的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结合气隙电流互感器和普通电流互感器的双铁芯电流互感器,建立双铁芯电流互感器的数学模型并阐述其误差性能,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双铁芯电流互感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中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在试验和运行中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笔者主要针对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饱和特性以及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温度特性进行讨论。非线性励磁特性的电流互感器通常都是由闭合铁心制成的,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在过渡状态中铁心饱和,而使这种电流互感器变换一次电流的周期性分量产生的误差大大超过容许值。同时分析铁心带气隙的电流互感器,总结了铁心有非磁性气隙的特点。介绍了基于电阻分压原理的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原理及结构,分析了影响其温度特性的因素,提出采用热敏电阻的温度补偿办法提高中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温度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在继电保护中,电流互感器将供给继电保护用的二次电流回路与一次电流的高压系统隔离,并按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将系统的一次电流变化及组合为保护装置所需的二次电流。可见,电流互感器特性是否满足保护装置的要求很重要。基于此,通过在工程施工中,对电流互感器的稳态特性要求分析,以及所采取的不同的电流互感器试验方法以得到现场准确判断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特性,有效维护电网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角差补偿的新算法。深入研究和分析了具有电感和电阻的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等值电路,在实际测量应用中人为地造成一个RL电路的暂态过程,采用数字微分算法能够快速准确地算出RL电路的频率和时间常数,进而计算出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角差。提出了电能表中补偿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角差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计算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大大地提高电能表的计量精度。  相似文献   

7.
李和  李天泰 《高压电器》1996,32(1):46-51
<正>一、前言 我国的电力系统一直采用二次电流为5A的电流互感器,和5A的测量、保护用仪表以及继电器。但从近几年引进工程中的成套配电装置来看,采用二次电流为1A的电流互感器越来越多。如南京扬子石化公司从日本引进的低压聚乙烯装置和聚丙烯装置变电所,6kV及380V电流互感器几乎都是二次电流为1A的。南京化学工业公司年产5万吨已内酰胺装置引进设备中的奥地利产电流互感器全为1A的。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在电流互感器技术标准中明确规定出额定二次电流为1A及5A。如西德国家标准中规定1A的电流互感器为标准型互感器,而5A的电流互感器为特殊规格互感器。国际电工委员台在IEC185—1996出版物中第5项规定电流互感器的额定二次电流标准值为1、2及5A,但5A为优先值。瑞士BBC公司及前苏联的电流互感器产  相似文献   

8.
按保证测量精度选择电流互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元龙 《电力建设》2009,30(1):98-98
1电流互感器容量的选择 按电流互感器的实际二次负载选择电流互感器容量。大型变压器和220、500kV线路安装的电流互感器,一般二次电流为1A,其二次负荷是很小的。国家标准《电流互感器》(GB1208-2006)规定电流互感器额定输出的标准值,正是从2.5、5VA起始逐级增大。工程中常见的问题是电流互感器容量选得太大。  相似文献   

9.
非周期分量对电流互感器饱和特性的影响的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流互感器是将系统一次侧的电流信号传变到二次回路的重要测量设备,绝大部分继电保护依赖于电流互感器传变过来的电流信号而动作.电流互感器是否能够将一次电流准确的传变到二次侧是继电保护能否正确动作的关键.因此,电流互感器模型在电力系统仿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着重介绍了电力系统暂态仿真中常用的Jiles-Atherton电流互感器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该电流互感器模型,仿真了变压器空载合闸产生的励磁涌流的过程,并分析了非周期分量对电流互感器饱和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不断提速,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在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应用数量逐步增长,故障统计样本不断丰富,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严重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为掌握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运行现状,针对国家电网公司直流工程应用于直流保护系统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故障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数据表明,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故障率远高于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光学电流互感器故障率高于光电式电流互感器。根据各故障部件统计数据,结合典型故障分析,总结电子式电流互感器高故障率的原因和薄弱环节,给出薄弱环节提升建议,为后续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锌镍电池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综述了锌镍电池近期的发展 ,主要研究包括锌电极、镍电极、电解液、隔膜及相关技术。锌电极 :添加Ca (OH) 2 和金属氧化物 (PbO、Bi2 O3 、CdO、Ga2 O3 和Tl2 O3 ) ;渗入Pb2 + 或Ta、Cd。镍电极 :含有Ni(OH) 2 、Ca(OH) 2 和Zn(OH2 ) ;由球状氢氧化镍与粉状氢氧化镍混合而成 ;Ni(OH) 2 颗粒含有Zn ,并用Cd覆盖在镀镍纤维基底上填充活性物质。电解液 :添加硼酸盐、磷酸盐 ;加入Li+ 和SiO2 -2 。隔膜 :无纺尼龙布 ,无纺聚乙烯纤维膜 ,无纺尼龙布和微孔聚丙烯。相关技术 :增添催化复合装置 ;采用碱性固态电解质。近年来 ,锌镍电池的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并进入了生产和实用阶段。这种电池可望用于手提式仪器及电动汽车动力电源  相似文献   

12.
国外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营模式和电价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和分析国外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营模式和电价机制,着重分析了日本、英国、美国的情况,指出日本是弱化电量竞争、强化容量效益的租赁制;英国的抽水蓄能电价机制相当于一种两部制;美国的机制随各州电力市场模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总体上仍体现容量和电量这2部分收益。结合我国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形势,得出了适度发展抽水蓄能电站是必要的、迫切需要制定符合国情的抽水蓄能电价机制和确定抽水蓄能电站经济效益的量化评价标准是抽水蓄能电价机制的核心问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多媒体课件中心系统的开发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娟  张磊  张晓华 《现代电力》2003,20(5):96-99
介绍了多媒体课件中心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运行等开发与管理的全过程。通过对系统结构、功能和数据流程的分析及对系统总体结构的设计等 ,开发了以SQLServer为后台数据库 ,基于ASP网络编程的web界面的信息系统 ,为课件的保存提供了安全空间 ,为课件的上传提供了安全平台 ,使得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领域广泛应用 ,为传统课堂的教学带来变革  相似文献   

14.
尽管非洲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但增长趋势仍在继续。伴随着各国电力需求的增加,非洲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充满机遇。非洲水电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且80%的可开发水电资源潜能集中在赞比西河、刚果河、尼罗河和尼日尔河四大流域。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已有大批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开发非洲水电项目,推动中非电力基础设施合作。本研究通过大量的数据和资料,总结了四大流域水电资源量与开发程度,对流域内重点已建和规划的水电项目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深入分析中国企业目前在非洲水电项目开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并从战略规划、合作模式、风险防范和人才培养四个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5.
局部放电脉冲在含有交叉互联系统上的传播有其一定的规律。通过在一个真实的交叉互联系统上的试验,在一相上加电压,激发出精确预制在电缆附件中缺陷的局部放电,采用差分法和宽频带脉冲检测器等方法对在系统内设计好各测点的局放脉冲进行检测并对此放电脉冲在不同频带下传播的特性进行分析,得出局放脉冲在交叉互联系统中传播的规律和特点,并提出如何利用这些规律和特点进行电缆局部放电的在线实测。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2014年中国电力供需特点,对2015年中国电力供需形势进行了预测,提出了相关措施建议。2014年受经济增长趋缓及凉夏暖冬等因素影响,中国电力消费增速和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分别为近16年和37年新低。2015年,中国电力需求增速将回升至4.0%~6.0%,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5.77万亿~5.88万亿kW?h;净增发电装机约9 140万kW,年底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4.5亿kW;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进一步下降至4 638 h左右;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但局部地区仍存在少量电力缺口,分区域看,华北电网地区电力供需平衡偏紧,华东、华中、南方电网地区电力供需平衡,东北、西北电网地区电力供应富余。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程度逐步提高。然而,目前尚无法完全实现无纸化,除了网上填报数据外,还需要填写纸质表单进行审批签字和存档,这无疑增加了重复工作,也限制了信息化的进步和发展。此外,集中式的数据库管理方式也使得系统中的数据易于篡改,这使得信息化在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区块链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及链式数据结构,在数据防篡改、可追溯性等领域具有很大的潜力。本文基于区块链技术对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进行探索,给出施工管理平台的节点组成,定义了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同的交易类型,给出了交易及区块的数据组成,设计了系统的区块链结构及整体架构。根据典型工程场景,给出了系统的应用案例,为区块链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直升机电力作业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国兴 《电力设备》2006,7(3):41-45
文章介绍了国内外直升机电力作业的技术发展情况,着重阐述了我国直升机电力作业的历史、现状、需求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直升机电力作业今后在开发模式、项目归口、作业机型的选择、与国内外的合作等方面的发展思路,并对今后我国开展直升机电力作业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智能电网环境下家庭能源管理系统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家庭能源管理系统是智能电网在居民侧的延伸,是智能电网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阐述了智能电网环境下家庭能源管理系统与传统家庭能源管理系统的不同和智能电网环境下家庭能源管理系统的新功能需求。提出了智能电网环境下家庭能源管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模块,接着给出了智能电网环境下家庭能源管理系统的技术体系。从检测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优化调度算法三方面综述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存在的技术挑战,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在新水沙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赣江尾闾河网地形变化与洪季水动力特征变化的关系,以1998—2020年为研究时段,基于1998、2013、2020年河道地形,分别建立一维河网数学模型,复演赣江98特大洪水,研究不同时期地形变化对洪季水动力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赣江尾闾河网的整体下切使水位流量关系右移,洪期各支洪峰流量整体增加,相同水位下,外洲站来流增幅超过50%。1998—2020年期间,南支地形下切幅度大于其他各支,地形不均匀下切导致尾闾河网节点分流比改变,整体上主支与南支分流增多、中支与北支分流减少。各支流速变化剧烈,主支下游流速增幅超过1 m/s。本研究可为河道整治规划、堤坝防护和灾害预防提供一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