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DPPH(α,α-diphenyl-β-Picryl-hydrazyl)分析法、蘑菇酪氨酸酶多巴速率氧化法和细胞增殖/毒性检测法(CCK-8)测定自由基清除率、酪氨酸酶活性和UVB辐射后细胞存活率比较研究大黄鞣质类及蒽醌类主要化合物的相应生物活性。结果显示:(1)鞣质类没食子酸、儿茶素DPPH清除力高于对照Vit C;(2)两类主要化合物均可抑制酪氨酸酶活性,而中、低浓度(2.5 m M、1.25 m M)芦荟大黄素起抑制作用,高浓度(5 m M)起激活作用;(3)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均可降低UVB辐射后细胞存活率。  相似文献   

2.
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黄不同炮制品中总蒽醌的含量,以大黄素为对照品,浓度为1%的醋酸镁甲醇溶液对其进行显色,在516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测定大黄不同炮制品总蒽醌的含量,比较其含量差异,其回归方程为:y=0.0452x+0.0015,R~2=0.9991,大黄素在浓度为0.9823.52μg/m L内有良好的线性范围,且准确性高、重复性好、检测结果稳定。该方法揭示中药大黄炮制前后总蒽醌的含量变化。该方法可作为大黄不同炮制品的质量控制方法,为今后综合开发利用中药大黄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速逆流色谱对大黄有效成分的制备性分离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袁黎明  夏滔  吴平  刘平  谌学先 《化学世界》2002,43(4):185-186
利用高速逆流色谱对传统中药大黄中的蒽醌类活性成分进行了制备性分离研究。两相溶剂分离系统采用了氯仿∶甲醇∶水 =4∶ 3.8∶ 2 ,并对制备物进行了薄层色谱分析 ,检验了其中的大黄素 ,证实了其中的蒽醌类成分 ,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比较栀子大黄汤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及大黄素甲醚在正常、酒精肝损伤大鼠药代动力学过程。给予大鼠灌服50%乙醇,连续十天,建立酒精肝损伤模型。采用HPLC-FLD法测定大鼠灌服栀子大黄汤不同时间点蒽醌血药浓度。模型组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甲醚Cmax,AUC0~t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酒精所致肝损伤能够阻碍栀子大黄汤中蒽醌成分的吸收,降低血浆暴露率。  相似文献   

5.
姜悦  冯芳 《广州化工》2015,(6):125-128
建立大鼠灌胃栀子大黄汤后心脏、肝脏、脾脏、肾脏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测定方法并考察4种蒽醌在大鼠体内的分布、消除行为。采用HPLC-荧光法测定大鼠组织中4种蒽醌的浓度,组织样本通过液液萃取法进行处理。采用Phecda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0.2%乙酸-甲醇,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激发、发射波长分别为430,525 nm。本研究建立了专属性强,灵敏度好的HPLC-荧光法,用于4种蒽醌的组织分布测定。  相似文献   

6.
采用实验的方法,分析、对比四种大黄蒽醌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得出改进方法效率高、结果准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紫外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虎杖中芪类和蒽醌类化合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文提出了虎杖药材中芪类和蒽醌类化合物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调节虎杖EtOH提取液pH值至8,在314nm和338nm处测定吸光度,通过联立方程求解,同时测定芪类和蒽醌类化合物。白藜芦醇苷样品平均含量为1.95%,RSD为1.4%,加标回收率在98.3%~99.8%之间;大黄素平均含量为1.68%,RSD为2.1%,加标回收率在101.6%~108.7%之间。  相似文献   

8.
曹云丽  蒋元力  黄强 《化工时刊》2004,18(12):44-46
选择碱性溶液5%的Na2CO3溶液为萃取剂,萃取大黄蒽醌类中的大黄素,考察温度和大黄素初浓度对萃取平衡分配系数的影响,同时分析碱性溶液5%的Na2CO3溶液在萃取前后的浓度变化量与分配系数的关系,从而可以了解碱性溶液萃取大黄葸醌类产品的一些平衡特性。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同时测定化妆品中蒽醌类含量的HPLC法,以评价化妆品的美容功效。采用甲醇超声提取,HPLC法分离测定。结果为3种被测物在11 min内均得到良好的分离。在1μg/mL~250μg/mL均与其各自对应的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7),在添加质量浓度为0.5μg/mL~5.0μg/mL,回收率在92.0%~102.5%,精密度RSD<2.1%,最低检出限(S/N=3)为芦荟苷0.516 0μg/mL,芦荟大黄素0.086 4μg/mL,大黄酚0.101 6μg/mL。该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化妆品中蒽醌类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大黄游离蒽醌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带夹带剂的超临界流体萃取大黄中的五种有效蒽醌类物质(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和大黄素甲醚)的工艺,考察了萃取条件(温度和压力)、CO2流量、萃取时间、夹带剂种类等对大黄游离蒽醌萃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对萃取釜条件(萃取压力、温度和夹带剂用量)进行了优化;采用液相色谱对萃取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分离釜的温度和压力、CO2流量等对萃取效率影响较小;最佳工艺条件为静萃取时间为60 min、动萃取时间为30 min、以乙醇作夹带剂、乙醇用量300 mL·(100g大黄)-1、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45 MPa.在此条件下大黄游离蒽醌的萃取量达1.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