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特色专业建设工作是教育部、财政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合肥工业大学的国家级特色专业,为进一步提升本专业的教学质量,增加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本专业依照教育部"质量工程"的要求,明确建设方案,通过近两年来专业全体教师的团队合作和努力工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已取得了一些进步。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进行特色专业建设的举措及成效.在特色专业建设实施中,提出了“一个方案,两个强化,三个支撑”的总体建设规划,即优化“一个入口、一个基本教学计划、多个模式、多个出口”的模块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学科基础和实践环节,以国家重点学科、质量工程建设和智能电网及新能源行业为支撑,构筑电气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特色专业建设对电气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历史、师资队伍现状、实验室及实训基地建设状况、专业教学管理及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指出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是建设特色专业的有力保证。强调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已有专业优势,对进一步提高创新性人才和应用性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专业认证、特色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教学建设,它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水平,对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在说明专业认证和特色专业建设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从多方面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在专业认证背景下的特色专业建设的探讨和实践情况。  相似文献   

5.
生产实习是学生从理论学习过渡到工程实践的重要桥梁.本文通过分析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以往的"单一化"实习基地建设模式在专业认证要求背景下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元化"建设模式,阐明了该建设模式的内涵,并证实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传统的电工学科,具有显著的工程技术特色。实践教学作为该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本专业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其综合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不断提升本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本专业一直致力于实践教学改革,以教师队伍的科研成果促进实验室实验教学设备的改进,大力培养实践教学队伍,并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特点构建了课程实验和综合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四个层次的实践教学架构,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高啸尘 《电子世界》2014,(8):181-181
本文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规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具备专业规范的电气工程专业特色部分进行分析和论述,详细介绍电气工程专业的发展概况、培养目标、学科内涵、知识体系、知识结构和专业办学条件等。并在专业规范研究基础上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提出相关的学科发展建议,推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关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行电机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入,电机学课程学时大幅度减小,因此,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从多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本文在实践和调研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两个具体的教改措施,基于学时压缩,知识更新快,教学内容要精炼而新颖;教师采用分组考试的考核制度,每班学生被整合成三组,参加不同方式的考核,教学实践及问卷调查证实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在发展过程当中主要问题包括资源浪费以及成本偏高、技术不足以及数据传输接口不统一、管理人员素质偏低以及网络结构复杂。为了实现我国的工业化,促进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建设和发展,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问题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1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最后学习阶段,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独立进行的一次综合训练。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质量与学校对毕业设计的规定和组织、学生素质和态度、教师水平与指导情况以及毕业设计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本文主要分析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毕业设计课题分布,学校、教师、就业单位和学生对毕业设计的要求和希望。指出了毕业设计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发展,以OBE理念为基础,提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综合改革思路。分析了目前专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内容,并按照三个阶段设计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实践教学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在分析现行实践教学存在主要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结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特点,建立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加强实践教学计划与教材建设,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实践教学改革对促进高校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综合性课程设计的设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专业调整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以促进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探讨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计改革。除按照传统模式在主干课程学习后安排与课程相对应的课程设计外,又安排了一门开放式、综合性课程设计,旨在将强化实践环节,突出能力培养真正落到实处,本文重点介绍了专业综合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具体内容及其组织实施和实际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工程化教学模式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简称“电气”)专业课程的改革方向,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构建一套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姜王杰 《电子测试》2020,(4):123-124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在科技领域中电气自动化属于一种新型的高新技术,其在经济和科技进步的背景中,同样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并且该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发挥出了重要作用,不仅提高了电气工程的自动化程度,而且为电气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得到了业内认识的一致好。在实际应用中该技术能够解放电气工程中大量的劳动力,同时对工作效率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因此,电气工程中合理的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成为电气工程为了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能够使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本文围绕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此为电气工程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电网系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科技社会的发展进步,电网的管理运行过程中逐步引入了新科技技术,对电网系统的管理水平提升起到推动作用,其中就包括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因此,首先介绍了电网建设中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应用现状,然后分析了电网系统自动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应用措施,希望对促进我国电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姜王杰 《电子测试》2020,(3):120-121,115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在科技领域中电气自动化属于一种新型的高新技术,其在经济和科技进步的背景中,同样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并且该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发挥出了重要作用,不仅提高了电气工程的自动化程度,而且为电气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得到了业内认识的一致好。在实际应用中该技术能够解放电气工程中大量的劳动力,同时对工作效率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因此,电气工程中合理的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成为电气工程为了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能够使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本文围绕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此为电气工程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由工企业自动化和工企供电两个专业合并而成,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师队伍建设和办学条件等方面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了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培养应用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和目前本科生就业要求,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建设进程的深入,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是我国现代科学的重要产物。伴着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电气工程的自动化系统正在逐步向着智能化技术应用的方向迈进。电气自动化应用的范围非常的广泛,小到一个开关的设计,大到航空航天的设计,都会出现电气工程的影子。此外,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采暖及重工业机械的应用,都离不开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通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探究,了解智能化技术在应用中的优势,希望能对电气工程的改进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PLC技术有重要作用,涵盖了自动化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是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关键技术.采用PLC技术,能实现智能化控制和管理,抗干扰的能力比较强.通过应用PLC技术,能有效融合自动化控制技术和电气工程,提升控制效果.本文研究了PLC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