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随着煤化工行业的蓬勃发展和天然气消费量的大幅增长,我国煤制天然气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煤化工领域的投资热点。2017年2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发布了我国首个《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十三五"规划》。其中,总投资258.53亿元的中海油与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的40×10~8 m~3煤制天然气项目被列为国家"十三五"期间煤制天然气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2.
全面分析了国内外煤制天然气的技术进展、产业化发展现状、生产成本和经济性,并对我国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思考,提出了相关建议。认为我国已经基本掌握了煤制天然气全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发展取得显著进步,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包括:项目规划多、投产少,存在技术、环保、安全等风险和挑战,需要继续推进工业装置示范运行和技术进步;生产成本较高、经济性不强,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资源配置、管网接入、市场准入接受度较低,需要着力推进与传统天然气的协调发展;生产过程CO2排放量较大,需要加强CO2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应用及绿氢的引入,促进碳循环和“零碳”排放,推动煤制天然气产业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煤制天然气技术发展概况与市场前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煤制天然气的生产技术进展、投资风险及市场前景,并对国内煤制天然气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由煤炭科学研究院长主导编制的《煤化工“十二五”科技规划》已经编制完成,即将对外公布。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国家将重点扶持煤制天然气技术应用,并扩大此方面的试点范围。煤制天然气的能源转换率及能源替代效果较其他煤化工技术呈明显优势,产业进程越来越受到重视。据悉,“十二五”期间,煤制天然气项目加速上马,将有望带动千亿元的设备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5.
"双碳"目标对煤制天然气产业提出了更高的降碳和环保要求,高碳排放限制了产业未来的发展潜力,迫切需要解决碳排放问题.通过科技创新并与其他低碳或零碳能源融合发展有望实现低碳化转型.通过分别分析煤制天然气与LNG(液化天然气)产业和可再生能源的协同发展模式,认为煤制天然气与LNG产业在资源、市场、价格对冲、调峰等方面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6.
从市场供需看我国煤制天然气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制天然气已成为国内投资和研究的热点,但该行业发展不能一哄而上,而需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做好总量控制。为此,从分析我国天然气市场中远期需求量入手,综合考虑国产、进口等各类资源因素,预测了我国煤制天然气的市场空间;在剖析煤制天然气项目的特点、能耗、水耗和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的基础上,结合煤炭资源保有量及其分布对我国煤制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前景作出分析。结论认为:我国可实现的天然气消费需求量2020年约为3 800×108 m3,2030年有望达到5 200×108 m3;根据各类资源规划和合同签订情况,并考虑勘探开发的不确定性,初步判断我国煤制天然气合理规模2020年约为300×108 m3、2030年约为500×108 m3,峰值达到800×108 m3。最后建议:①国家支持研发和示范,环境上严格准入;②结合我国的国情因地制宜,适度发展;③煤制天然气利用方向上应定位于城市燃气和工业燃料;④煤制天然气项目发展应统筹规划布局。  相似文献   

7.
煤制天然气技术的煤炭综合利用率高,是对我国“少气”短板的一个有效补充。但煤制天然气技术的核心甲烷化催化剂被国外垄断,不仅削弱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制约了我国煤制清洁能源的发展。为增加我国的能源供给,打破国外对甲烷化催化剂的垄断,实现我国煤制天然气项目甲烷化催化剂的国产化替代,国内某公司甲烷化催化剂于2021年5月在河南晋控天庆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煤制天然气装置上实现主反应器甲烷化催化剂的国产化替代应用,并通过168 h的满负荷连续运行考核。经过近10个月的运行,证明国产甲烷化催化剂的活性指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标准,但甲烷化催化剂床层的阻力升高相对偏快。此外,国产甲烷化催化剂的供货价格和供货周期均优于国外催化剂,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外输煤制天然气水露点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制天然气是我国能源领域的新兴产业,煤制天然气的制取及脱水干燥、外输等是煤制天然气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确定经济、合理的外输煤制天然气水露点,以保证煤制天然气项目的长期经济运行及长输管道的安全运行。本文根据辽宁大唐国际阜新煤制天然气项目及该项目的长输管道和下游用户等实际工况,结合了标准规范对外输天然气水露点的规定,分析讨论了影响煤制天然气水露点的因素及规律,确定了该项目经济、合理的外输煤制天然气水露点。  相似文献   

9.
正煤制天然气是实现我国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能提高我国的能源安全,但由于当前存在能效低、水资源消耗大、初投资大等问题而引起了国内外的争议。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分布式供能与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研究了煤制天然气系统,包括全生命周期能耗、温室气体排放、新型煤制气系统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2016年的Nature子刊Nature Climate Change上(Nature Climate Change,  相似文献   

10.
正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的煤制天然气技术,是煤炭气化后制得煤造气,煤造气再经过净化、部分变换得到适合制天然气的合成气(H_2+CO),合成气再进行甲烷化反应得到甲烷,再经压缩、干燥后成为天然气产品。该技术是目前国内自主研发的、唯一通过了全流程中试验证的煤制天然气甲烷化技术,是目前在该领域国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