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滨海旅游业的高速发展,青岛迫切需要与自身城市定位相配套的城市旅游导向标识系统。通过问卷调查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分析游客对旅游导向标识的满意度与需求;基于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按照区域、边界、道路、节点、标志物等五要素划分城市空间,并结合实地调查对各类意象中的典型导向标识进行深入研究,探究青岛城市旅游导向标识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满足游客需求的城市旅游导向标识系统应在合理设计与设置富有地方特色的导向标识牌的基础上,统筹建设全域各层面各领域导向标识系统的整体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研究——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晨  许彦曦  佟庆 《规划师》2007,23(2):58-60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应从宏观层次划分防灾分区,从中观层次划分防灾单元,在微观层次确定避难场所的结构功能;应遵循一场所用,就近布置的原则;根据避难场所等级(市级、区级、街道级和社区级)确定服务半径;场所选择应考虑安全性、基础设施、疏散通道、标识系统等因素.  相似文献   

3.
谭进  龙建旭 《山西建筑》2010,36(25):244-245
在国家"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意见指导下,结合贵州独特的气候环境和建筑形式,通过对贵州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建筑进行软件评估、现场检查及性能测试,针对既有建筑能效测评标识体系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促进优化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体系。  相似文献   

4.
重庆大学建筑学专业"建筑防灾减灾"课程为实现深化专业知识培养、与主干设计课程衔接以及教学模式从认知型向研究型转轨,近年来进行的教学改革及实践包括:结合"安全+建筑+设计"专业特色、以建筑防火为核心形成课程架构和关键环节;以防火规范为根本依据、高层建筑为关键突破、建筑设计为主要目标,来推进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实施;运用案例分析、加强实践环节以强调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建筑减灾防灾"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增强了学生的建筑安全设计综合素质,强化了新教学体系的社会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建筑》2017,(14)
<正>2006年,浙江省制定并开始实施了《浙江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经过近十年的实践,暴露出了一些新问题,例如评价体系的灵活性和操作性不强,不能够兼顾不同区域的自然经济情况,评价指标的设置还不够科学,对于新技术的适应性不好等。浙江省绿色建筑总体发展尚处起步阶段,存在"重设计标识,轻运营标识""重低性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国内外体育场馆作为避难场所的现状调研分析,指出体育场馆建筑设计从整体规划、建筑选址、功能设计、交通疏散、结构安全、建筑造型六个方面,均应充分考虑其作为防灾避难功能空间来抵御地震等灾害的设计原则,最后阐述了体育场馆在城市防灾避难体系中的功能层级设置。  相似文献   

7.
对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中的节能率、基准建筑、参照建筑、比对建筑以及测评标识建筑名词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比较研究了基础项相对节能率与基础项节能率,基础项相对节能率在现行建筑节能的前提下作为能效等级标识等级指标具有科学性;对建筑能效五星标识等级和三星标识等级比较分析,民用建筑能效标识划分为3个等级更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德国鲁尔区的后工业转型是被广泛学习与研究的典范,作为重要驱动力的埃姆舍国际建筑展在其转型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区域性的发展理念与实施策略影响尤为深远。在"工业文化"认知与统一标识体系引导关联性感知的指导原则下,埃姆舍国际建筑展在组织运营、资金管理、利益相关者3个方面具有区域统筹的实施方式,在空间策略方面具有"个体-区域并进"的整体性特征。通过梳理并分析这些区域性的策略,为中国当前的棕地再生行动提供新的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梳理了我国防灾减灾政策的发展,指出当前阶段在灾害监测、预警、评估及控制等技术仍有欠缺,信息化防灾减灾能力相对薄弱,并缺少综合化、集成化与系统化的防灾减灾科技平台建设。为促进城市防灾减灾建设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防灾转变,提高防灾减灾信息化管理水平,本文提出以数字化技术为手段,在系统研究城市建设多灾害防御技术基础上,构建"单体建筑防灾设计—区域防灾分析—统一管控平台"三个层次的城市综合防灾减灾技术理论体系,完善了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实现了从单体建筑到城市不同维度的灾害分析与处置决策支持,对于提高我国城市建设的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重庆市开展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的工作实践,围绕政策、技术、能力保障和产业体系等多个方面对重庆市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制度进行了解析。重庆率先在全国建立了强制性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制度,为全国开展建筑能效测评,加强建筑节能闭合管理进行有益地探索,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