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壳聚糖和硝酸铈铵为原料,并对壳聚糖进行改性,合成了两种新型的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差热-热重分析、透射电镜等对合成物进行表征。由透射电镜照片发现合成物由分散的纳米颗粒组成。通过抗菌实验对其抑菌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配合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30μg/mL,70μg/mL和75μg/mL,60μg/mL,属于广谱抗菌剂,抗菌效果明显优于单独的壳聚糖、羟丙基壳聚糖、稀土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纤维素醚MC、HPMC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乳化、增稠、粘合、成膜、保水性,同时具有优越的水溶性、表面活性、稳定性、有机溶剂中溶解等性能。目前开发出的主要产品有RT系列MC‘HPMC品种其牌号为50RT(甲基纤维素),60RT(羟丙基甲基纤维素),65RT(羟丙基甲基纤维素),75RT(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对应于DOW化学公司的牌号分别为MethocelAE、F和K。RT系列产品因为其粘结性。悬浮稳定性和保水性,决定了其在建筑材料中是非常有用的添加剂,如可配制成高质量的“陶瓷墙地砖胶粘剂”(俗称胶粉),已用于北京西客站,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张群利  崔琳琳  高雪 《精细化工》2022,39(5):892-897
以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为溶剂体系,通过微晶纤维素(MCC)溶解再生制备基膜,壳聚糖(CS)、银纳米线(AgNW)共混液包覆方法制备抗菌复合膜,通过FTIR、XRD、SEM和热重分析对复合膜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及对力学、光学、阻隔、抑菌等性能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壳聚糖和银纳米线成功复合于纤维素基膜,与再生纤维素膜相比,当AgNW质量分数为0.5%时,复合膜的拉伸强度提升了12.2%,透光率保持在89.82%,氧气透过率下降了86.7%,且对大肠杆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制备出一种力学性能、光学性能、阻隔性能、抗菌性能优异的可降解纤维素/壳聚糖/银纳米线抗菌复合膜。  相似文献   

4.
近日,西安北方惠安化学工业部限公司与北京理工大学合作研制出纤维素的新产品——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酞酸醣。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酞酸醇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的衍生物,多用于药用辅料,可使药物不会在胃里溶解,而是等药物进入肠道内才会溶解,以减少或避免药物对胃的伤害。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的抗菌机理及其化学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壳聚糖具有优良的生物特性和广谱、高效的抗菌活性,是开发研制天然抗菌剂的理想对象。概述了壳聚糖对于细菌和真菌的抗菌机理研究以及在增强溶解性和提高抑菌活性方面的化学改性研究。  相似文献   

6.
张毅  姜迎雪  张昊 《化工进展》2020,39(7):2810-2816
以三乙胺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醚化剂3-氯-2-羟丙基三乙基氯化铵。以甲壳素为原料通过醚化反应合成了季铵型甲壳素(CCT),再经脱乙酰得到季铵型阳离子改性壳聚糖(CCTS)。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碳谱(13C NMR)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运用黏度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黏均分子量和溶解性等理化性能。采用最小抑菌法对CCTS的抗菌活性进行了测定,得到其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有效抑菌浓度(MIC)为0.2g/L,优于天然壳聚糖的MIC值。以柠檬酸为交联剂、次磷酸钠为催化剂,用CCTS对兔毛织物进行抑菌整理,考察织物经整理的抑菌效果和耐洗性。经5次洗涤后结果表明,CCTS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达99.9%以上,抑菌率高于CCT和天然壳聚糖,是一种针对动物毛织物良好的天然高分子长效抑菌整理剂。  相似文献   

7.
在微波辐射。F,以环氧丙烷为改性剂,四甲基碘化铵为催化剂合成羟丙基壳聚糖。探讨了微波处理时间、微波辐射功率、催化剂用量、反应物配比诸因素对产物产率和取代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羟丙基壳聚糖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微波辐射功率为140W,微波处理时间为2h,催化剂用量为5%,m(壳聚糖)/V(环氧丙烷)=1:10,产率为68.43%。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国产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替代进口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在高聚合度聚氯乙烯聚合中的应用,考察了两种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对高聚合度聚氯乙烯树脂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 表明,国产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替代进口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从3D打印的角度综述了纤维基线材的研究现状,首先介绍了各种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形态特性,重点举例阐述以纳米纤维素、木质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以及微晶纤维素为原料的复合线材制备方法以及制备过程中常用的改性手段,然后综合分析了纤维基线材在医疗、电子等其他领域的应用研究,最后总结了目前纤维基打印线材所存在的不足,同时也展望了纤维素线材在抑菌性和4D打印技术中的发展前景。对于纤维素基线材的打印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CaCl2作为交联剂,以天然可生物降解壳聚糖(CS)和和羧甲基纤维素(CMC)为原料,二甲酸钾(KDF)为目标药物,利用凝聚法制备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二甲酸钾缓释抗菌剂微球。经SEM、FT-IR、TGA分析表明:壳聚糖与羧甲基纤维素之间通过离子键形成聚电解质复合物,具有比天然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更高的稳定性。溶胀测试表明制备的微球具有高pH敏感性,可对二甲酸钾起到良好的缓释效果。体外抗菌测试表明,制备的抗菌剂对大肠杆菌具有较高的抑菌率,有助于调节肠道pH值和微生物群的总数量平衡,有益于仔猪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1.
Calcium sulphate/phosphate cement (CSPC) porous scaffolds were fabricated by introduction of calcium sulphate (CS) into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 utilizing particle-leaching method. The morphology, porosity and mechanical strength as well as degradation of the CSPC scaffolds were characterized.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CSPC with 40 wt% CS content (40 CSPC) scaffolds with a porosity of 81% showed open macropores with the pore size of 200–500 μm. In addition, the 40 CSPC scaffolds with good degree of interconnected macropores degraded 60 wt% in Tris–HCl solution after 12 weeks. The proliferation, differentiation and morphology of MG63 cells on the 40 CSPC scaffolds were determined using MTT assay, ALP activity and SEM.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CSPC scaffolds could stimulate cell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indicating that CSPC scaffolds were biocompatible and had no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cells in vitro. The CSPC scaffolds were implanted in femur bone defect of rabbits, and the in vivo biocompatibility and osteogenicity of the scaffold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SPC scaffolds exhibited good biocompatibility, degradability and osteogenesis in vivo.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相悬浮聚合法合成壳聚糖接枝苯乙烯(CTS-g-St)抗菌剂,机械共混法制备了以LDPE为基体的抗菌塑料,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抗菌剂,扫描电镜观察材料断面,定量抗菌实验对抗菌塑料抗菌活性进行了测定,并测试了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苯乙烯单体成功接枝到壳聚糖分子上;改性壳聚糖与树脂间具有很好的相容性;抗菌剂添加量为2份时,抗菌塑料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在24h、48h抗菌率均超过90%;抗菌剂的加入对材料力学性能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电解沉积法和热还原法制备载银硅藻土(Ag/DT)抗菌剂,将其与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熔融共混制得SEBS抗菌热塑性弹性体.结果表明,Ag/DT抗菌剂在SEBS中分散均匀,制得的SEBS抗菌材料的抗菌效果较好,并且抗菌剂的添加使SEBS的物理机械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抗菌PET纤维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抗菌剂及其分类、抗菌机理、抗菌纤维的加工方法、抗菌PET纤维研发现状等方面对PET纤维的抗菌改性进行了论述。指出根据抗菌剂的特点,充分利用各种抗菌剂对PET进行复合抗菌改性将会成为今后PET抗菌改性研究的重点。抗菌PET纤维正朝着抗菌范围更广、抗菌耐久性更好、功能更齐全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聚丙烯抗菌塑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谭绍早 《中国塑料》2005,19(2):41-44
将表面处理过的载银无机抗菌剂与聚丙烯(PP)经双螺杆挤出得到高浓度的抗菌母料,然后按一定比例添加到PP中制备了PP抗菌塑料。研究了抗菌母料的毒性、添加量对PP抗菌塑料抗菌性能的影响,抗菌剂在PP抗菌塑料中的分散性,以及PP抗菌塑料的抗菌性能、力学性能和光老化性能。结果表明,抗菌剂在含4%(质量含量,下同)抗菌母料(或1%的抗菌剂)的PP抗菌塑料中分散均匀,基体力学性能不受影响;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的抗菌率都达到99%以上,具有高效、广谱和长效抗菌性能以及良好的光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16.
采用熔融接枝法将反应性有机抗菌剂接枝到聚丙烯上得到抗菌聚丙烯。通过控制有机抗菌剂的添加量,成功制备了一系列抗菌聚丙烯,研究了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性能以及持久抗菌效果,并与采用共混法制备的抗菌聚丙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熔融接枝法制备的抗菌聚丙烯的抑菌效率大于99%,所需最低抗菌剂含量为1%(w);通过反应性接枝引入抗菌基团的聚丙烯具有更持久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17.
有机硅抗菌剂STU—AM101抗菌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研究了STU—AM101有机硅抗菌剂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STU—AM101有非常好的抗菌效果,经其整理的织物多次洗涤后仍有很好的抗菌性能,是较为理想的抗菌整理剂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粘胶纤维表面进行接枝预处理,采用耐酸耐碱型表面活性剂APG作为载银纳米SiO2抗菌剂的乳化分散剂,以两种不同工艺方法分别制备抗菌粘胶纤维,测试制得的抗菌粘胶纤维的抗菌性能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粘胶纤维经接枝过渡层预处理后,纳米抗菌剂渗入接枝过渡层,形成一层抗菌功能层,与未经预处理制得的抗菌纤维相比,该工艺制得的抗菌粘胶纤维具有更好的抗菌效果及耐洗涤性,且其力学性能有利于后处理加工。  相似文献   

19.
采用化学还原法,以硝酸银(AgNO3)、过氧化氢(H2O2)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等为原料制备了纳米银粉无机抗菌剂,然后将其加入到聚丙烯酸酯粘合剂体系中制备纳米银粉抗菌整理液,并通过抑菌圈法对其抗菌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纳米银粉抗菌剂较佳的反应条件为w(AgNO3溶液)=5%,活化时间为12h,w(H2O2溶液)=6%,w(PVP溶液)=5%,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3h;当抗菌整理液中银粉浓度为0.5g/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3.1mm,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3.7mm。将抗菌试验后的试样放置6个月后,抑菌环仍然清晰未受细菌感染;该纳米银粉无机抗菌剂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和抗菌持久性。  相似文献   

20.
纳米Ce/TiO2无机抗菌剂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纳米锐钛矿型TiO2粉体和硝酸铈为原料,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纳米Ce/TiO2无机抗菌剂,运用抑菌圈法对其抗菌性能进行了评价,并对其抗菌机理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纳米Ce/TiO2无机抗菌剂在黑暗中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其抗菌机理为稀土元素铈离子溶出抗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