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梅州市1953—2006年气温、降水的各季及年平均资料以及梅江干流有关水文测站的径流、水资源资料,分析了梅州市近半个世纪以来气候的变化及其对径流、水资源变化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50年来梅州市各季和年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冬季平均气温增暖速率最为显著;近50年来梅州市年降水量有增多的趋势,春、夏以及冬季降水量也处于增多的趋势,而夏季降水的变化倾向率最大。对应于气候的变化,梅州水资源总量与降水的变化具有明显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河龙区间近10年降水特点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计分析了1986~1995年黄河中游河龙区间降水量分布及其变化的特点,并将降水量序列延长至1919年,而后采用周期分析和转移概率等统计方法对河口镇—吴堡区间1999~2020年盛夏降水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了为了解河龙区间极端气温事件趋势变化和时空格局,基于河龙区间1960—2019年12个气象站点的14个极端气温指数,分析了河龙区间近60 a极端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小波相干分析剖析了14个极端气温指数和主要大气海洋环流模式(AO、WPSHI、EAWSM、APVI、MEI)在时间和频率域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4个极端气温指数中,SU、TX90P、TN90P、TNx和WSDI呈显著上升趋势,TR、TXx、TXn、TNn呈不显著上升趋势,而FD、ID、TX10P、TN10P、CSDI均呈显著下降趋势;1960 s或1980 s是冷性指数的高峰期,而2000 s或2010 s是暖性指数的高峰期。河龙区间东部、中部的极端气温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水平较高,西北部呈较低水平。冷指数中,FD、ID、TX10p、TN10p和CSDI与AO呈显著负相关,后4个指数与WPSHI呈显著负相关,ID、TX10P、TN10P与多元MEI指数MEI呈显著负相关,而它们与EAWSM和APVI呈不显著正相关;暖指数中,SU与WPSHI呈显著正相关,TN90p、WSDI与APVI呈显著负相关;极值指数中,TXn与...  相似文献   

4.
黄河中游河龙区间降水分布及其变化特点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利用1955年以来的降水资料,分析了河龙区间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区间降水量的分布受地形影响十分显著,并且还有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和周期性比较明显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和荒漠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河北省气候变化是引起水资源危机和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河北省50年来年平均气温不断升高、年降水量逐渐减少的观测事实,分析了全省142个气象台站的气温、142个气象台站和1070个雨量站降水量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论述了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和土地荒漠化的影响,指出全省气温在升高、降水在减少、水资源危机、荒漠化严重等事实,并提出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止土地荒漠化的对策和建设。  相似文献   

6.
河龙区间流域综合治理对水沙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贤娣  李勇 《人民黄河》1999,21(8):13-15
河口镇-龙门区间是黄河泥沙和粗泥沙的主要来源区,也是黄河下游最主要的暴雨洪水来源区之一。在阐明近年来河龙区间降雨,径流变化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不同降雨条件下,流域综合治理对流流,输沙的影响,同时初步分析了暴雨水期降雨-洪峰流量的关系,探讨了流域综合治理对洪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气候变化是引起水资源危机和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河北省50年来年平均气温不断升高、年降水量逐渐减少的观测事实,分析了全省142个气象台站的气温、142个气象台站和1070个雨量站降水量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论述了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和土地荒漠化的影响,指出全省气温在升高、降水在减少、水资源危机、荒漠化严重等事实,并提出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止土地荒漠化的对策和建设.  相似文献   

8.
河龙区间六条流域产粗沙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野外采样,通过粒度分析法研究分析了河龙区间六条流域各地层产粗沙量。结果表明,区内产粗沙仍以黄土为主,基岩次之,风沙产粗沙最少。  相似文献   

9.
刘斌  冉大川 《人民黄河》1999,21(9):8-10,42
依据河龙区间晋西北地区多沙粗沙区8条一级入黄支流所在县(市),90年代以来不同的治理进度水平,采用二阶等距抽样调查法,抽选出进行水土保持措施典型调查点,对调查点水土保持措施的各项指标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核实,并采用面积加权的方法推算到流域,从而初步得出了该区水土保持措施的保存,分布及质量状况,为大面积计算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洪减沙效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中游河龙区间水沙变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冉大川 《泥沙研究》2000,(3):72-80,F003
本文对黄河中游河龙区间水沙变化研究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从研究现状、研究的进展与不足、研究成果的差异诸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论证,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可供黄河中游水沙变化深化研究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人民黄河》2017,(9):56-59
受全球气候变化及黄河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影响,近十多年来,自上游进入黄河宁夏段的水量大幅减少,从而导致宁夏出境水量不同程度地减少,入出境水量差(耗水量)却有所增加。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黄河干流宁夏段2001—2012年比1956—1995年多年平均入境水量减少约18%,多年平均出境水量减少约23%,宁夏地区对黄河干流水资源消耗量增加了约48%。受宁夏地区美利渠、七星渠、青铜峡河东与河西总干渠取水影响,2001—2012年青铜峡以上河段年均引水流量为211.73 m3/s,引黄灌区退水多从黄河干流石嘴山河段回归黄河,致使黄河干流宁夏段出境断面流量较青铜峡站增加102.99 m3/s。从年内来看:从3月下旬开始灌溉引水,黄河干流宁夏段入境水量大于出境水量;8月灌区有效降水量增加,出入境水量差异缩小;随着引黄灌区退水回归下游段,9月、10月和12月石嘴山出境断面流量较入境断面水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3.
对下垫面产汇流条件变化造成的区域水资源量的变化,在区域水资源评价与中长期规划中应予以充分考虑。以TM遥感影像为基础资料,运用GIS软件,对宁夏1985年和2000年各类土地面积的变化情况及对水资源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与1985年相比,水地、旱地、高覆盖草地、城镇用地面积明显增加,中、低覆盖草地和水库、沼泽、滩地面积减少;全区水资源量减少了0.9亿m^3。  相似文献   

14.
河岸土体的物理及力学特性是影响崩岸过程的主要因素之一。为研究土体含水率对荆江河岸土体力学特性的影响,于2017年对荆江8个典型崩岸断面进行调查取样,采用实测资料分析、室内土工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地分析了荆江河岸土体组成及力学特性;并结合2016年实测数据定量研究了含水率对荆江河岸黏性土体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以及含水率变化对河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荆江河岸为上部黏性土、下部非黏性土的二元结构;随含水率的增大,黏聚力先增大后减小,而内摩擦角持续减小;通常黏粒含量越大,其黏聚力峰值越大;含水率与抗剪强度指标存在定量关系;河岸在枯水期稳定性较高,在涨水期较为稳定,在洪水期和退水期稳定性较差。研究结果可供河岸崩岸治理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准确地模拟黄河输沙量的变化过程,可为研究黄河泥沙变化的原因和建立黄河泥沙预测模型提供必要的技术基础.黄河泥沙主要来源于河口镇至龙门区间,为精细模拟该区间输沙量的变化,进一步划分了亚区,选择了23个降雨因子和一个水土保持治理因子,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河口镇至吴堡区间7--8月降雨量、水土保持治理度、陕西北片最大3d降雨量等3个解释因子.利用这3个因子解释和仿真模拟了1954-2005年河龙区间年输沙量的年际波动变化与长期递减变化过程,其相关系数为0.886,显著性水平达到0.01,判定系数为0.772,说明本次研究拟定的技术路线可行,确定的解释变量合理,采用的计算数据客观.  相似文献   

16.
准确地模拟黄河输沙量的变化过程,可为研究黄河泥沙变化的原因和建立黄河泥沙预测模型提供必要的技术基础。黄河泥沙主要来源于河口镇至龙门区间,为精细模拟该区间输沙量的变化,进一步划分了亚区,选择了23个降雨因子和一个水土保持治理因子,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河口镇至吴堡区间7—8月降雨量、水土保持治理度、陕西北片最大3 d降雨量等3个解释因子。利用这3个因子解释和仿真模拟了1954—2005年河龙区间年输沙量的年际波动变化与长期递减变化过程,其相关系数为0.886,显著性水平达到0.01,判定系数为0.772,说明本次研究拟定的技术路线可行,确定的解释变量合理,采用的计算数据客观。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standard' methodology developed for the United States Country Studies Program on the 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Vulnerability and Adaptation to Clim ate Change. The methodology is described in more detail in accompanying articles in this issue. A standard methodology was developed for two reasons. First, for countries with little or no experience in hydrologic and water resources modelling, it provided a simple, yet appropriate set of modelling tools that could be quickly learned and applied with a limited data set. Second, it provided a consistent methodology for synthesizing results for regional and global assessments as well as cross-country and cross-regional comparisons.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offers a methodology that enables characterisation of the behaviour of water resources systems under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through assessment of sensitivity patterns in a wide range of hydrologic variations produced by such change. Analysis is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two indicators that, in turn, draw on the results of a system optimisation model. Under this methodology the potential sensitivity of water resources systems in the cases of different climate projections are visualised, allowing those systems that require special attention in thei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to be identified. The methodology is applied to three basins located in Spain: Guadalquivir, Ebro and the Spanish part of the international basin Duero.  相似文献   

19.
从水环境监测中看废污水对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93年与1999年的入河排污口监测资料分析入手,阐明排污对珠三角水资源的危害,提出了对保护水资源的有关措施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气候变化对河北省水资源和防汛抗旱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分析全球气候变化近期的研究成果入手,针对河北省水文水资源以及防汛抗旱现状,确定了气候变化对河北省水利工作所产生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不确定性影响以及管理影响,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经济、政策、社会、技术和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