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烤烟表面颜色的量化及其与胡萝卜素类物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我国不同产区烤烟颜色特征差异的成因,采用L*a*b*均匀颜色空间的颜色表征方法对我国11个省60个产烟县的C3F烟叶进行了测量分析,并研究了烤烟颜色的色空间分布指标与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我国不同产区烤烟颜色的色空间指标明度L*、红度a*、黄度b*、色饱和度c*及类胡萝卜素类物质差异明显,东南烟区烟叶的明度、黄度和色饱和度较低,红度较高,类胡萝卜素含量较低,叶黄素比例较高;长江中上游和西南烟区烟叶的明度、黄度和色饱和度较高,红度相对较低,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北方烟区烟叶的明度相对较高,色饱和度相对较低,类胡萝卜素含量较低。②烤烟类胡萝卜素类物质与颜色色空间分布指标关系密切,随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提高,红度、黄度、色饱和度等指标均呈现出显著上升趋势,明黄度比值呈显著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烤烟香型与产区及品种的关系,选取国内14省烤烟产区13个品种的127份不同香型的烟叶样本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依据相关分析筛选出合适的变量,并进行香型产区的聚类分析及香型与产区、品种的对应分析。结果表明:1采用多序列相关分析法筛选出5个与香型呈高度相关的指标,分别为总糖、芸香苷、锌、硬脂酸和苯甲醛。2依据筛选变量可将不同香型烤烟中部烟叶的产区特征聚为3类,与当前主观定性判定香型的结果相吻合,且2012年的验证数据与2011年相一致,显示了香型产区聚类结果的准确性。3对应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产区、品种烤烟的香型特征存在较大差异,且产区对香气风格的影响比品种大;具有相似香型特征的产区和品种互相邻近,可较为直观地分为3类,与聚类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该研究结果为不同香型烤烟的区域划分及烤烟栽培品种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各个产区烤烟的中性致香物质的含量及组分,以陕西中烟工业公司库存14个产区的2015-2018年度的196份烤烟为材料,运用GC-MS分析方法,进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各产区醇类、酮类和酯类物质含量差异表明,国外烟区的致香物质含量较高,国内烟区如清香型产区的苯甲醇、大马酮、巨豆三烯酮含量较高,浓香型产区糖醇、香叶基丙酮、茄酮、棕榈酸甲酯、棕榈酸乙酯等含量较高。结论:聚类分析将不同官能团的致香物质分为不同的类别,为原料的合理运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使用PORS-15便携分光光谱仪测定水中镍含量,与国家标准方法比对无显著差异。镍浓度在0.1~4.0mg/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r=0.998,加标回收率97%~106%,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为0.2%~2.5%(n=6)。满足水质监测分析方法中对镍的测定的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我国不同生态区烤烟外观质量差异的可能原因,研究了西南烟草种植区、东南烟草种植区和黄淮烟草种植区烤烟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和构成特点及其与颜色、成熟度等外观质量指标分值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南和黄淮烟区烤烟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东南烟区,东南烟区烤烟的叶黄素比例极显著高于西南烟区。东南烟区烤烟类胡萝卜素总量低、叶黄素比例高的特点可能与其独特的颜色特征(桔黄偏深色域)有关。西南烟区烤烟类胡萝卜素与外观指标分值呈明显正相关性,显著或极显著的指标包括成熟度、叶片结构和色度等;黄淮烟区与西南烟区类似,但仅颜色分值与β-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卜素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东南烟区烤烟类胡萝卜素与颜色和成熟度分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聚类分析结果也显示东南烟区烤烟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外观指标分值的关系与西南和黄淮烟区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6.
烤烟香型相关化学成分主导的不同产区烟叶聚类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给不同产区烟叶的评价利用提供理论与试验依据,分析了国内外不同产区烤烟烟叶常规化学成分、金属离子、有机酸、多酚及中性香味成分与香型的简单相关关系,并利用与香型显著相关的化学成分,对不同产区烟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3个化学指标中,与烤烟香型风格具有极显著或显著相关的化学指标有22种;利用该22种化学成分对18个产区烟叶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当T=12.4时不同产区烟叶被归为两大类群:国外进口和陕西安康烟叶为1类,其他国内烟叶为1类;当T=5.6时不同产区来源的烟叶归属为7个类群:津巴布韦和加拿大烟叶;巴西和陕西安康烟叶;福建、湖北恩施、重庆黔江、江西赣南烟叶;辽宁、四川、云南烟叶;广西、湖南、贵州烟叶;河南、山东烟叶;黑龙江牡丹江、吉林烟叶。  相似文献   

7.
烤烟烟叶颜色与内在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经试验研究认为,烟叶L*(明度)、a*(红),b*(黄),C(饱和度),H(色调角)等与内在化学成分有显著相关性,不同产地,不同色组,不同部位和不同评吸类型间颜色值差异显著,所测颜色值基本能反映出烟叶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测色分光光度计的特有结构,并就其在油墨配色、色彩管理、印刷机色彩控制和印刷品颜色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分光光度计在印刷颜色控制中的广泛应用,必将大大促进印刷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针对有色纤维颜色测量结果不准确、不稳定的问题,研究了在应用分光光度计测量纤维颜色时,纤维样品制备过程中不同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尝试为后期的纤维混色研究提供一种标准的颜色测量方法。选取品红、蓝、黄3种颜色的棉纤维为实验原料,分析了纤维厚度、密度对其颜色测量结果的影响;并对比了纤维纵向、横向和任意排列时,颜色测量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颜色测量时纤维任意排列,样品厚度大于0.8 cm时,厚度变化对颜色测量结果的影响色差小于0.1;当纤维质量不低于10 g时,密度变化对颜色测量结果的影响色差小于0.2。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我国烤烟表面细胞形态特征及差异,选择典型产区相同等级(C3F)的初烤烟叶,采用扫描电镜获取烟叶表面微观图像,利用软件量化分析了细胞面积、周长、形状因子等指标,初步探讨了其与外观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不同产区烟叶表面细胞形态特征差异明显并呈一定的区域变化规律,广东和福建采样点烟叶的细胞面积明显较大,细胞形状相对不规则;辽宁和河南采样点烟叶细胞形状相对规则,但辽宁采样点烟叶细胞面积明显较小,细胞褶皱感(凹凸感)较强,而河南采样点烟叶细胞面积相对偏大,褶皱感较弱;云南和贵州采样点烟叶细胞面积相对中等,贵州采样点烟叶细胞形状相对不规则;四川和湖北采样点烟叶细胞面积相对偏小,细胞形状规则程度中等.②细胞面积和周长与叶片结构和油分分值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细胞形状规则程度与身份分值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山东烤烟烟叶颜色特征及与显色物质的关系,采集烤后烟叶样品对烟叶颜色进行了量化分析,并探讨了烟叶颜色特征值与多酚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山东不同产区烟叶颜色光谱特征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差异,沂水和费县烟叶的光谱反射率较高,烟叶明度L*较高,临朐烟叶红度a*明显高于其他产区.山东不同产区烟叶多酚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存在较大差异.沂水和费县烟叶的多酚含量较高,而类胡萝卜素含量较低;临朐烟叶多酚含量较低,但具有较高的类胡萝卜素含量.相关分析表明,新绿原酸、4-O-咖啡奎尼酸和绿原酸含量与颜色特征值L*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a*呈负相关关系;叶黄素、β-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与颜色特征值L*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而与a*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云南烤烟主要推广品种适宜种植区域划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11个参试品种在云南省11个地州60个试验点的综合表现进行了分析,将参试品种的试验点划分为6个生态相似区,并提出了不同品种在不同生态相似区的品质特征和适种程度,建议云南烟区以云烟85、云烟87和K326为主栽品种,搭配种植红花大金元、K346、G28等,局部烟区搭配种植云烟317、V2、RG11等品种。  相似文献   

13.
烤烟大棚漂浮育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烤烟的大棚漂浮育苗技术,包括育苗的材料准备、大棚建造及苗床制作、育苗基质及专用肥配制、播种、苗池施肥和苗床管理等。苗床管理主要有开启通风门窗调节大棚温湿度,小十字期进行间苗和定苗,烟苗5~6片真叶时剪叶,8~10片真叶时锻苗,以及加强苗期病虫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旺长期烤烟叶片主要光合生理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条件下对烤烟旺长期下、中、上部位叶片主要光合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个部位的烟叶光饱和时光合速率与细胞间隙CO2浓度(Ci)饱和时光合速率比值(A350/Jmax)和光系统Ⅱ潜在活性(Fv/Fo)以中部叶最高,叶片气孔限制值(Ls)则以下部叶最高。不同烟叶部位之间叶片A350/Jmax、Ls、Fv/Fo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A350/Jmax与Fv/Fo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Ls与叶位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江西烤烟主要化学特性的适宜性评价和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江西烤烟品质特征和区域特点,对江西省16个县烤烟烟叶的主要化学特性进行了检测、评价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①江西烤烟烟叶钾、磷、烟碱、钾氯比、还原糖、两糖比等化学特性符合优质烤烟烟叶要求的样本比例分别为100%,89.03%,87.10%,90.32%,67.10%和61.29%,钾含量均在2%以上,烟碱均在3.5%以下,主要化学特性均较适宜和协调.②烟叶总氮、烟碱、还原糖、钾含量、糖碱比等在部位间差异显著,符合部位分布一般规律.③安福、会昌、永丰、泰和、乐安、峡江等6县烟叶可聚为一类,此类烟叶还原糖、糖碱比、两糖比较高,烟碱含量较低;赣县、资溪、兴国3县可聚为一类,此类烟叶总氮、烟碱含量、两糖比较高,糖碱比较低;广昌、石城、信丰、黎川、瑞金、宁都、宜黄等7县可聚为一类,此类烟叶还原糖、两糖比较低,其它化学特性中等.江西烤烟主要化学特性具有明显区域性特点.  相似文献   

16.
烤烟不同部位叶片烟碱含量与中微量元素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描述统计、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了统一栽培模式下7个主产烟省12个县的烤烟不同部位叶片烟碱含量与中微量元素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烤烟不同部位叶片的中微量元素与烟碱含量都属中等变异强度,中微量元素中Mn在不同地区间的变异程度最大,P的变异程度最小。各部位烟叶中,下部叶烟碱含量的变异程度相对较大。②下部叶烟碱含量主要受Cu,Zn,Ca,Si和B含量的影响,直接效应顺序为:Si>Cu>Ca>Zn>B;中部叶烟碱含量主要受Cu,Fe,P,Mo和B含量的影响,直接效应顺序为:P>Fe>Cu>Mo>B;上部叶烟碱含量主要受Cu,Fe,Ca,Si和B含量的影响,直接效应顺序为:Si>Fe>Ca>Cu>B。由于中微量元素间的互作,不同部位烟叶的中微量元素对烟碱含量影响的总效应存在多种变化。通过调控中微量元素含量来实现降低烟叶烟碱的目标时,不同部位叶片调节的措施和目标应各有侧重:上部叶提高Si,Ca和Cu含量是主攻目标;中部叶降低B和Fe含量,提高Mo含量是中心措施;下部叶降低B含量,提高Zn和Cu含量是重点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了建立更为科学、客观的烤烟产区气候评价方法,采用单一与组合评价相结合,分析了云南18个典型烤烟产区的9个气候指标,建立了基于方法集上的气候组合评价模型.通过对这些组合评价法的事前事后检验,筛选出了最优组合评价方法为平均值法.平均值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单一综合评价法的片面性,并且在兼容性方面优于其他的组合评价法,代表性、可靠性更高,适合于对烤烟气候指标适生性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8.
胡重怡  雷波  刘冬  蔡刘体 《烟草科技》2012,(3):34-37,63
利用同源克隆和电子克隆方法,从烤烟栽培品种韭菜坪2号(Nicotiana tobacum cul.Jiucaiping2)中克隆获得烤烟ζ-胡萝卜素脱氢酶(zeta-carotene desaturase,ZDS)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T-zds1),并对其编码蛋白的一级、二级进行了预测。该基因在GenBank中的登录号为JF975566,全长为2312 bp,编码的蛋白含588个氨基酸,蛋白登录号AEG73891。BLASTp搜索结果及进化分析结果表明,烤烟T-zds1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与番茄、向日葵、胡萝卜ZDS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97%,92%,90%。  相似文献   

19.
揭膜时期对烟株生长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地膜覆盖栽培的揭膜时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生育中期揭膜有利于成熟期烟株根系的生长 ,移栽后 30d揭膜处理的烟株根干重是全生育期盖膜处理的 1.72倍 ;盖膜导致了碱解氮、水溶性硼、速效钾、交换性镁等移动性强的养分在畦土表层富集。全生育期盖膜处理烟叶采收结束时 ,畦土表层 1.5cm深处土壤的碱解氮、水溶性硼、速效钾和交换性镁含量分别为 937.5 8mg/kg、1.60mg/kg、2 136.0 6mg/kg和 143.96mg/kg。试验还表明烟株生育中期揭膜 ,对提高烟叶产质量有一定效果 ,但上部烟叶烟碱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