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分析了我国部分典型植烟区土壤腐殖质组成特征及其与部分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所考察的典型烟叶产区中,植烟土壤腐殖质碳量集中分布在10-20 g/kg之间,平均为15.25 g/kg.胡敏酸比例、富里酸比例、胡敏素比例分别分布在11.05%-32.15%、12.00%-36.28%、38.43%-68.23%之间,胡富比值集中分布在0.7-1.3之间.(2)腐殖质碳量以东南烟区显著较高,黄淮烟区显著较低;胡富比以东南烟区显著较高,胡富比值达1.14,其它烟区土壤胡富比小于1.(3)水稻土腐殖质及组分碳量均最高,紫色土、红壤、棕壤次之,褐土最低.水稻土腐殖化程度显著较高,棕壤和红壤腐殖化程度显著较低.(4)土壤pH与腐殖质组成整体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的富里酸比例越低、胡富比越高,土壤碱解氮含量呈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2.
植烟土壤腐殖质组成特征及其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植烟土壤腐殖质的组成特征及其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关系,测定了14个植烟县共210个耕层土壤样品的腐殖质组分含量、组成比例和对应C3F,B2F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了土壤腐殖质组成特征与土壤类型、pH、碱解氮含量的关系,并对土壤腐殖质组分含量、组成比例和烟叶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①植烟土壤腐殖质碳量集中在10~20 g/kg之间,胡敏酸、富里酸、胡敏素比例分别在11.05%~32.15%,12.00%~36.28%,38.43%~68.23%之间,胡富比在0.35~1.87之间。②不同土壤类型间腐殖质碳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水稻土>紫色土>红壤>棕壤>褐土,腐殖化程度以水稻土程度最高,红壤最低;随着pH的升高,土壤腐殖质及组分碳量呈降低趋势;土壤腐殖质及组分碳量、腐殖化程度与土壤中碱解氮含量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③腐殖质各组分碳量与烟叶烟碱呈显著正相关,与淀粉、还原糖、氮碱比呈显著负相关;胡富比与B2F等级烟叶中烟碱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氮碱比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我国浓香型烟区土壤腐殖质组成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河南、安徽、湖南浓香型烟叶产区6 县耕层植烟土壤,分析了我国浓香型植烟区土壤腐殖质组成特征。结果表明:(1)我国浓香型烟区土壤腐殖质碳量平均为15.71 g/kg,胡敏酸、富里酸和胡敏素碳量分别为3.87、3.40 和8.44 g/kg, 腐殖质及各组分变异系数均较大。(2)不同类型的土壤腐殖质组成存在显著差异,腐殖质碳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水稻土>浓香型;腐殖质;组成;土壤类型;烟草红壤>褐土。土壤腐殖化程度,水稻土最高,红壤最低。(3)湘南烟区土壤腐殖质及组分碳量相对较高,豫中烟区相对较低。豫中和皖南烟区土壤胡富比明显低于湘南烟区,分别为0.92、0.81 和1.32,湘南烟区土壤腐殖质活化度明显较低。  相似文献   

4.
为了弄清我国清香型典型烟区土壤腐殖质组成特征,对福建、云南、四川3大烟区19个县52个典型样点耕层土壤腐殖质组分碳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清香型烟区腐殖质及其组分碳量均符合正态分布,土壤腐殖质碳、胡敏素碳、胡敏酸碳及富里酸碳量平均分别为16.3、12.3、1.7、2.3 g/kg,胡富比平均为0.75。腐殖质及其组分随土壤发育程度的增强而提高,在土壤类型上体现为水稻土>红壤>紫色土;受种植制度的影响,清香型烟区水稻土胡敏酸碳量以福建烟区显著高于其他2个烟区,胡富比福建烟区最高,云南烟区最低,四川烟区居中,其值分别为0.92、0.67、0.70;区域土壤腐殖质及其组分的平均值受样本土壤类型组成的影响,在进行腐殖质及其组分的区域整体评价时,应考虑到样本组成。  相似文献   

5.
豫中烟区土壤微生物特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豫中烟区土壤微生物的特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采用基于MiSeq平台的高通量测序技术、方差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豫中烟区土壤细菌多样性高于真菌。酸杆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浮霉菌门为细菌的优势菌门,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和接合菌门为真菌的优势菌门。(2)郏县和襄城县植烟土壤细菌含量、Chao指数和香农指数均极显著高于泌阳县,3个植烟县土壤真菌多样性没有显著差异。泌阳县和郏县土壤酸杆菌门比例显著高于襄城县;郏县和襄城县土壤放线菌门比例显著低于泌阳县,但浮霉菌门比例显著高于泌阳县;襄城县植烟土壤子囊菌门比例显著高于泌阳县和郏县。(3)细菌含量与pH值、有机质呈极显著正相关;细菌Chao指数与p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碱解氮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速效磷呈显著负相关;细菌香农指数与p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碱解氮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土壤真菌含量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与速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真菌香农指数与土壤表层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真菌Chao指数与土壤理化性质没有显著相关性。建立的细菌含量、真菌含量、Chao指数和香农指数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回归方程都达到极显著水平,且自变量的回归系数相伴概率均达到了0.01极显著水平。因此,豫中烟区土壤微生物特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紧密相关,主要受土壤pH、有机质、速效磷、土壤表层硬度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土壤养分与烤烟化学成分含量间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烟叶基地烤烟叶片化学成分含量与土壤养分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烟叶基地土壤养分含量总体处于富足状态,但各烟区的土壤养分肥力不均匀,烟叶钾含量偏低,蛋白质含量偏高;②土壤有机质与土壤碱解氮,烟叶烟碱、总氮、蛋白质含量分剐呈显著正相关,与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土壤pH值与烟叶烟碱、总氮、蛋白质含量分别呈显著负相关,与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分别呈显著正相关.③在一定范围内土壤中的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的增加与烟叶烟碱、总氮、蛋白质、钾含量的增加一致,土壤中速效钾、pH值的增加与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的增加一致.土壤水溶性氯和烟叶中氯含量的增加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基于四川凉山烟区大田试验的腐熟农家肥矿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腐熟农家肥在烟田土壤中的矿化规律,选用玉米秸秆和猪粪混合而成的腐熟农家肥并采取砂滤袋田间原位培养法研究了四川省凉山州宁南烟区腐熟农家肥中有机碳、氮的矿化特征,及其对土壤腐殖酸组分和速效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家肥中碳、氮养分在肥料施入前期(掩埋后30 d)矿化速率较快。在掩埋后60 d时,碳、氮的矿化率分别为65.13%和46.26%,分别占烟草全生育期碳、氮矿化率的80.07%和92.39%;掩埋60 d后,没有出现供氮高峰,满足了烟草"前促后控"的需肥规律。农家肥能维持土壤速效氮、磷和钾含量在相对较高水平上,可为烤烟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农家肥还促进了土壤胡敏酸和富里酸的形成和积累,尤其在烟草生育后期,能明显提高土壤胡富比,改善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8.
应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云南烟区359份烟叶样品致香物质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致香物质在烟叶中的平均含量排序为酮类>酯类>醇类>酚类>呋喃类>醛类>氮杂环类;烟叶致香物质与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典型相关分析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土壤养分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的增加,云南烟区烟叶致香物质中的酮类、醇类、醛类和氮杂环类含量呈现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腐熟有机肥田间养分释放规律,为精准施用有机肥提供参考。[方法]于2015年采用尼龙网袋田间原位培养的方法进行有机肥矿化及土壤培肥效果研究。[结果](1)有机肥还田后,有机碳、有机氮迅速矿化,在掩埋70 d内矿化的有机碳和有机氮分别占整个掩埋期矿化量的86.51%和90.59%;(2)施用有机肥可以使土壤速效磷、速效钾、腐殖酸、胡敏酸、富里酸含量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3)施用有机肥可对土壤速效养分及腐殖酸变化起缓冲作用。(4)有机肥施入土壤后,初期土壤胡富比降低,经过腐殖酸转化后,土壤胡富比开始提升。[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于烟株移栽前20 d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其碳氮矿化规律能较好的满足烤烟对养分的需求规律。关键词:有机肥矿化规律;土壤培肥;腐殖酸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环秦岭区域植烟土壤养分状况及其与烟叶品质的关系,采用描述性统计和简单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该区域土壤养分的状况并分析了土壤养分与中部烟叶化学成分及物理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环秦岭区域大部分植烟土壤为弱酸性-中性土壤,养分状况为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整体偏低,速效磷、钾供应丰富。(2)根据土壤pH和养分特征,可将9个植烟县分为4类,宁强县、南郑县和平利县各自成为一类,其余植烟县归为一类。宁强县pH低,总体肥力水平高;南郑县和平利县pH较低,土壤肥力中等,磷含量较高,而南郑县钾含量高,平利县钾含量低;其余植烟县pH适中,土壤肥力较低,磷和钾含量均较高。(3)土壤有机质与烟叶叶面密度、单叶质量呈显著负相关,与烟叶总糖、氮碱比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糖碱比呈显著正相关;碱解氮与两糖比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总糖、氮碱比呈显著性正相关;其余养分指标与烟叶化学成分、物理特性的相关性较小。因此,在环秦岭区域烟叶生产中需要注意氮肥和有机肥的施用,通过肥料的合理施用来改善烟叶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山东植烟土壤腐殖质的组分及分布特征,对临朐和蒙阴典型植烟土壤的耕层和剖面各层次腐殖质组分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临朐和蒙阴土壤腐殖质碳平均含量分别为7.99 和5.83 g/kg,腐殖酸碳平均含量分别为5.57 和4.16 g/kg,胡富比分别为1.27、2.28。褐土性土、淋溶褐土、棕壤性土、钙质粗骨土、褐土和酸性粗骨土中的腐殖质碳含量依次递减。腐殖质含量及各组分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降低,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从表层到中层降低幅度较大,以后降低较缓慢;土壤的胡富比在垂直方向上分布为先降低后升高,最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文山烟区土壤和烟叶氯素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了解文山植烟土壤和烟叶水溶性氯含量分布状况,并解析其影响因素,采用GPS定位技术采集了276份土壤和381份烟叶,对土壤氯和烟叶水溶性氯含量进行测定,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对其分布及部分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烟区土壤水溶性氯平均含量为13.81 mg/kg,61.95%区域氯元素含量在适宜范围内(10.00~30.00 mg/kg);烟叶水溶性氯含量普遍较低,平均含量为0.15%,变异系数为113.33%,仅有8.66%的烟样氯含量在适宜范围(0.30%~0.80%),低(0.10%~0.30%)和极低(<0.10%)的烟样占比分别为37.27%和51.71%。降水的强淋溶作用是导致文山烟叶氯元素偏低的重要原因。因此,文山烟区土壤氯元素含量适宜烤烟种植,但烟叶氯素含量均偏低,建议适当加强含氯肥料的施用,并做好对氯元素的动态监测,以提高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3.
以湖南主要烟区植烟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Warning 淹水培养法,对植烟土壤进行矿化培养试验,深入研究不同烟区土壤有机氮矿化特性。结果表明,湖南省植烟土壤有机氮矿化速率均表现为前期较快,后期缓慢。湘南、湘中、湘西植烟土壤有机氮矿化积累量、矿化速率、矿化势相差较大,且均表现为“湘中>湘南>湘西”。矿化氮与全氮、有机质线性回归结果显示,与矿化氮含量密切相关的依次为活性有机碳>全氮>有机质>腐殖质碳。总体表明,活性有机碳与矿化氮量密切相关,是矿化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
针对南方常见的烤烟轮作体系,研究添加不同作物秸秆(烟草、油菜和水稻)后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和腐殖物质含量变化,为合理利用烟田废弃物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室内恒温培养试验,将3种秸秆分别以覆盖于土壤表层和与土壤混匀2种方式添加,分析不同处理土壤CO2释放规律、总有机碳(TOC)和腐殖物质含量的变化与相关性。结果表明,以不同方式添加作物秸秆对土壤CO2释放影响显著,覆盖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强度高于混匀处理,达到极显著差异;3种秸秆的添加均能显著提高土壤CO2释放速率和累积释放量,有机碳矿化强度表现为油菜秸秆 > 烟草秸秆 > 水稻秸秆。经过180 d的培养,添加秸秆的各处理土壤TOC、腐殖物质各组分含量和PQ值显著升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CO2累积释放量与土壤中TOC、HE(可提取腐殖质总量)与FA(富里酸)含量呈显著相关。因此,3种作物秸秆的添加可提高植烟土壤有机碳含量和腐殖化程度,且秸秆混匀处理具有较好的固碳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15.
恩施烟区土壤养分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恩施烟区272个土壤样品所进行的测定,评价了植烟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全州90%以上被调查土壤适宜种植烟草,50%的样品有机质含量较为适宜,近35%的样品有机质含量偏高,60%土壤全氮适宜。近60%的土壤碱解氮偏高,77.65%的土壤速效磷含量适中且部分偏高,但仍然有近23%的土壤速效磷含量偏低或缺乏;60%以上被调查土壤平均速效钾含量偏低,且区域间差异较大。土壤普遍缺镁,72.06%的被调查土壤交换性镁含量低于0.4 cmol/kg,变异系数为84.51%;30.51%的被调查土壤缺硼,56.99%的土壤存在缺硼风险;全州范围内大多数土壤有效锌含量适宜,部分偏高,但含量差异大,变异系数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湖南不同植烟生态区土壤进行野外采样和相应区域烤后烟叶的收集,对湖南植烟土壤有效硫及烟叶硫含量状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湖南植烟生态区土壤有效硫和烟叶硫含量分别为34.74 mg/kg和0.849%。有效硫含量较高的土壤占80%,仅有20%左右在适宜范围内。烟叶硫含量仅有30%在0.20%~0.70%正常范围内,70%烟叶硫含量超标,尤其是浏阳和宁乡植烟区的烟叶硫含量超过了1.00%。湖南植烟土壤有效硫和烟叶硫含量的变化幅度及变异系数都较大,土壤有效硫的极差为70.38 mg/kg,变异系数为41.85%;烟叶硫含量的极差为1.412%,变异系数为34.28%。由此可见,湖南植烟生态区土壤有效硫和烟叶硫含量普遍偏高,且植烟生态区之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主要产烟省烤烟元素组成和化学品质评价   总被引:66,自引:2,他引:66  
分别于1993年1994年在云南、贵州、河南、山东、辽宁和安徽省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对我国近两年来烟叶化学组成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烟叶营养元素平均含量整体上均处于正常范围,但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问题。南方烟区氮肥使用的不合理情况比北方严重,烟叶钙含量过高,南方少数地区可能会因土壤绝对镁含量低而缺镁,北方石灰性土壤有可能因钙镁比例失调而出现缺镁,云贵硫含量超标样品高达20%以上。个别地方烟叶氯含量大于1.5%,但少数南方烟区部分烟叶的氯含量低于0.1%,应适当补氯。贵州、云南、山东等省的烟叶匀有50%以上烟叶铜含量低于15mg/kg,应考虑施铜,河南有些烟叶的锌含量低到无法检测,应补锌,贵州烟叶硼含量约有一半低于15mg/kg,可以考虑补硼。我国烟叶钠和铝的含量均是以河南为最高,但镉的含量却是云南和贵州高于其它省份。烟碱和还原糖整体上均处于正常范围,均以河南烟叶最接近美国认定的最佳含量,云南和贵州部分中部烟叶烟碱含量大于5%和6%,严重超标,贵州烟叶还原糖含量变异最大。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植烟水稻土质地黏重、烤烟生长发育受阻的问题,以云南玉溪烤烟5年连作的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通过掺沙改变土壤粒级组成,研究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理化指标、酶活性以及烤烟养分吸收与干物质积累情况,并分析了其相关性。结果表明,与未掺沙处理比较,掺沙30%、60%后砂粒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44.55%、58.59%(p<0.05),黏粒、粉砂粒含量随掺沙量的增加而降低。掺沙后,<0.25mm粒级团聚体含量显著降低(p<0.05),大团聚体含量增加,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大小为掺沙30%>掺沙60%>不掺沙;土壤pH、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有机质、速效钾等主要养分含量降低,掺沙30%后土壤蔗糖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比不掺沙处理显著提高了20.42%、268.69%(p<0.05);烟株干物质、氮磷钾元素累积量均增加,其中掺沙30%时增幅最大,并且干物质和养分累积量也最高。Pearson相关分析与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机械组成对土壤性状和养分累积的影响显著,多数生长指标、土壤pH、过氧化氢酶活性与砂粒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黏粒、粉砂粒含量极显著负相关(p...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云南腾冲火山灰土烟叶质量特征及原因,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水稻土、黄壤、红壤和火山灰土的土壤理化性状及其烟叶的化学成分特征。结果表明,火山灰土容重最低,物理性状优良,养分性状与其他土壤差异不显著。火山灰土烟叶总糖为30.14%,显著低于黄壤和水稻土。钾含量和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分别为2.55%和0.71,显著高于黄壤和水稻土。叶黄素、β-胡萝卜素和芸香苷含量分别为130.40 μg/g、133.40 μg/g和11.75 mg/g,均显著高于其他土壤。质体色素降解产物总体含量与其他土壤差异不显著。非挥发性有机酸总量为70.03 mg/g,显著高于黄壤和红壤,其中苹果酸含量为 45.10 mg/g,显著高于其他土壤。土壤物理性状优良可能是火山灰土烟叶独具特色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