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的研究,认为东濮凹陷是一个多物源、近物源、具有多个沉积沉降中心的内陆盐湖盆地。其分布规律以围绕主要生油洼陷周边分布为特色,形成了三大有利富集区带:东部洼陷带(环濮城-前梨园洼陷)、西部洼陷带(环柳屯-海通集洼陷)和濮卫环洼带(环濮城-卫城次洼带)。近几年的勘探实践证实了这一认识。  相似文献   

2.
泌阳凹陷隐蔽油藏的地震勘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泌阳凹陷在80年代后期开展了以隐蔽油藏为主要对象的深化勘探。由于该区隐蔽油藏的分布受不同构造区带地质条件的控制,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北部斜坡带以地层不整合为主(其中断鼻、断块构造油藏也较发育);中部深凹带以砂岩上倾尖灭及砂岩透镜体油藏为主;南部陡坡带则以差异压实所形成的小型构造油藏为主。所以,针对不同构造区带地质条件和油藏分布特征,采用了不同的地震勘探方法;用保护浅层反射的勘探方法勘探斜坡外带的地层不整合油藏;用三维地震方法勘探斜坡内带的断鼻、断块油藏;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方法勘探凹陷中南部的岩性油藏和小型构造油藏。采用上述工作方法均获得了较好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3.
董集洼陷位于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坨94断层下降盘,在沙三上时期以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为主,主要发育了物源来自北部陈家庄凸起的宁海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储集层岩性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物性较好,成藏条件有利。但是由于勘探程度较低,且控制本区油气富集的因素比较复杂,因此油气富集和分布的规律尚不十分清晰。通过对董集洼陷的构造特征、沉积体系、储层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出油气富集规律及主控因素,归纳了油气藏的分布规律,进一步指出了今后本区的研究重点和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4.
杨晓培 《断块油气田》2011,18(2):217-219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中部的新庄、王集和杨楼油田断层极为发育,由56个断块组成的一系列断块群,属复杂断块油藏,滚动勘探难度较大.近几年针对此类复杂断块油藏进行了滚动勘探开发的研究和实践,首先以油气成藏规律为指导,强化油气分布规律研究,认识到断裂系统是北部斜坡带控油和油气聚集的主要因素;其次以大断裂分布规律为基础,地震地质相...  相似文献   

5.
泌阳凹陷复杂断块群油藏特征及勘探技术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具有优越的油气富集条件。断裂系统、鼻状构造产状、 砂体展布及三者的配置关系控制着斜坡带油气藏的类型和分布,西部古城油田以断鼻油藏为主,东部以断块、断层+岩性油藏为主。断层的形成时期晚于油气大规模运移期,各油田纵向上含油层位跨度大,主力油层分布集中,不同断块主力油层位一致;从南向北油层埋藏深度逐渐变浅,原油性质相应变差;油层厚度薄,多数以中薄层为主;单个断鼻、断块含油带窄,低部位迅速变为水层,并具有多套独立的油水系统。准确落实断裂系统及其空间展布是勘探成败的关键。迅速发展的三维地震勘探、定向井钻探、井筒及油层保护等配套技术系列的应用,提高了复杂断鼻、断块群油气藏的勘探效益。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东部复杂小断块油藏资源潜力与油藏特点 中国东部第三系断陷盆地群构造格局大体分为两类,一类表现为“两洼一隆一斜坡”(如东濮凹陷),另一类表现为“一洼一斜坡”(如苏北盆地诸凹陷),从已发现的油气藏类型看,以背斜、断鼻,断块为主,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东部探区易发现的背斜油藏已越来越少,隐蔽性强的复杂小断块油藏仍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该洼陷形成机制,构造亚带划分及其分布规律。方法:通过构造地质学及区域应力场的研究来分析南-孟洼陷地质构造。结果:划分出3个构造亚带,找出了构造亚带的分布规律,明确了北东向断层的分块作用,据北北东向次级断层断面倾向的变化划分了6个区块。结论:在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以王楼、孟岗集为南界的洼陷北部是近期油气勘探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8.
利用测井资料纵向分辨率高的特点,采用ΔlgR法识别海拉尔盆地乌东斜坡带优质烃源岩,探讨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研究表明,在乌东油藏附近测井识别出的优质烃源岩,呈条带状分布于乌东斜坡带的乌31至乌108-112井区。该区块附近的原油可划分两类,第一类原油与乌东油藏下倾方向乌南次洼的优质烃源岩具有较好的亲缘关系,均具有Ts大于Tm、低伽马蜡烷的明显特征;第二类原油与乌东斜坡带发育的优质烃源岩具有较好的亲缘关系,均具有Ts小于Tm、高伽马蜡烷的明显特征。重新分析油源认为,以乌东油藏内部两条大断裂为界,油藏下倾方向油气来自乌南次洼,以构造岩性油气藏为主;油藏上倾方向油气来自乌东斜坡带本地优质烃源岩,以断层岩性油气藏为主;油藏断裂带内部油气由乌南次洼及乌东斜坡带两个生烃中心供烃,以断块油气藏为主。油源对比结果扩展了乌东斜坡带的勘探思路,优质烃源岩的发育与分布规律应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东濮凹陷胡—庆断阶带油气成藏条件及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濮凹陷胡—庆断阶带为三个斜列展布的台阶式结构。位于洼陷区的一台阶以断鼻、墙角断块圈闭为主,形成构造 岩性复合油气藏;位于两条阶梯断层之间的二台阶,形成垒堑相间的构造格局,顺向断鼻、反向屋脊断块圈闭发育,是油气聚集成藏的主要场所;三台阶构造比较简单,局部断层运移通道发育区形成油藏。一台阶离油源近,资源潜力大,近洼找具构造轮廓、砂体控制的岩性油气藏是主要方向;二台阶勘探程度较高,在主力油层深部和浅层寻找新的含油层系和新的含油领域为主要方向;三台阶离油源较远,应慎重勘探。  相似文献   

10.
珠一坳陷北部洼陷带古近系潜在富生烃洼陷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北部洼陷带古近系可划分为8个洼陷,地震相类比分析认为有5个洼陷的文昌组发育中深湖相沉积,其中西江主洼、惠州5洼及惠州10洼的文昌组中深湖相分布规模较大;北部洼陷带恩平组沉积时期为局限性沼泽化浅水沉积,湖沼相煤系泥岩和浅湖相泥岩是恩平组主要烃源岩,其中惠州8洼恩平组湖沼相分布规模最大,而西江主洼则发育较大规模的浅湖相沉积。对比北部洼陷带文昌组与恩平组2套烃源岩的分布规模、热成熟程度及盆地生烃模拟等指标,综合分析认为西江主洼、惠州5洼、惠州10洼和惠州8洼为潜在富生烃洼陷,具有较好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1.
王平 《石油学报》1981,2(3):37-43
济阳拗陷是渤海湾油气区的组成部分,是一个油源丰富、含油层系多、储集层类型多、圈闭类型多的地区。本文拟就其中比较特殊的一种类型——复杂断块油田进行一些讨论。这类油田在济阳拗陷分布较广,已经投入开发的就有十五个,其分布见图1。  相似文献   

12.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构造复杂,小断块发育,地震纵、横向速度变化剧烈,成像困难,常规的地震成像方法成果难以满足勘探开发的需要。采用弯曲射线叠前时间偏移技术使小断块准确偏移归位,其走时方程更接近层状介质地震波的真实传播路径,成像聚焦更精确,且通过特殊振幅处理,其偏移结果有很好的保幅性,输出的道集可以用于岩性分析和反演研究。经实际应用,获得了较高质量的成像剖面,通过综合解释,对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断裂特征取得了新认识,发现了一批新圈闭,经钻探见到了良好的油气显示。  相似文献   

13.
台北凹陷西部差异逆冲推覆体系与油气聚集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北凹陷西部构造活动晚期形成的差异逆冲推覆体系与该区构造格架的定型、油气的运聚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该体系所产生的近东西向逆冲断裂体系和南北向走滑断裂体系将西部地区分割为若干棋盘格式构造块体。东西向逆冲断裂体系起到阻断油气、控制油气成排成带分布的作用; 南北向走滑断裂体系起到沟通深部油气, 使之进行垂向运移和分隔、封堵油气, 形成油气藏块体的作用, 西部地区主要含油气层段砂层的沉积厚度变化较大, 从而使平移断层错断砂体产生砂、泥对接成为可能, 在侧向岩性尖灭或砂体不连通等因素的配合下, 平移断层与岩性共同作用构成了台北西部构造- 岩性油气藏形成要素。根据差异推覆体系与油气分布规律, 凹陷中部断褶带和北部山前逆冲推覆背斜及断阶带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4.
珠江口盆地北部隆起带的油气勘探始于20世纪70年代,直到2015年依然未获商业突破.此后勘探研究人员创新提出一系列地质认识:低角度断层控制的恩平17洼具备向北部陡坡带大规模供烃的烃源条件;陡坡带大型弧形断层形成的"陡坡扇体+断层"高效输导体系能够向北部披覆带中浅层大规模输导油气;先存基底隆起背景下继承性发育的断裂构造是...  相似文献   

15.
FL走滑型断陷油气富集特征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横穿非洲中部的中非右行走滑断裂在晚侏罗世开始发育^[1],早白垩世于其东端南侧形成苏丹的M盆地等一系列走滑型盆地^[2](见图1a)。长条状的FL凹陷位于M盆地东北端,近南北走向,面积约5000km^2,为典型的张扭性凹陷,整体呈反“S”形(见图1b)。  相似文献   

16.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具有优越的油气富集条件。断裂系统、鼻状构造产状、砂体展布及三者的配置关系控制着斜坡带油气藏的类型和分布,西部古城油田以断鼻油藏为主,东部以断块、断层+岩性油藏为主。断层的形成时期晚于油气大规模运移期,各油田纵向上含油层位跨度大,主力油层分布集中,不同断块主力含油层位一致;从南向北油层埋藏深度逐渐变浅,原油性质相应变差;油层厚度薄,多数以中薄层为主;单个断鼻、断块含油带窄,低部位迅速变为水层,并具有多套独立的油水系统。准确落实断裂系统及其空间展布是勘探成败的关键。迅速发展的三维地震勘探、定向井钻探、井筒及油层保护等配套技术系列的应用,提高了复杂断鼻、断块群油气藏的勘探效益。  相似文献   

17.
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北凹各级断层发育复杂、构造特征演化研究难度大,至今尚未有商业油气发现。在北凹新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构造解释的基础上,开展了构造特征及圈闭类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断裂形成时期可分成早、中、晚期和持续性发育四个演化时期,北凹中下构造层形态变化大,上构造层形态变化平缓;构造样式主要包括地堑、地垒、断阶、花状与似花状构造。从圈闭类型来看,北凹受区域性伸展和走滑作用控制,主要发育断鼻、断块构造,其次为受断层遮挡的构造–岩性圈闭,圈闭类型在平面上整体具有分区分带特征。  相似文献   

18.
北部湾盆地海中凹陷与涠西南凹陷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部湾盆地是中国南海北缘主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盆地内部油气富集差异明显。利用北部坳陷内高精度的地震资料,对坳陷内的两个重要凹陷的结构、断裂体系及构造样式进行了解剖,并讨论了造成两个凹陷构造特征差异明显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NE向、NEE向及近EW向多组断裂体系,受伸展应力由NW-SE向转变为近NS向的影响,断裂体系在晚始新世发生转变,由NE-NEE向为主转变为近EW向,并沿NE-NEE向雁列展布。海中凹陷整体表现为简单半地堑,断裂体系简单,构造样式以伸展构造样式为主,局部发育断展型反转构造;涠西南凹陷则整体表现为多米诺式复杂半地堑,断裂体系复杂,构造样式同样以伸展构造为主,但沿2号断裂带发育伸展-走滑构造样式。造成海中凹陷和涠西南凹陷构造特征差异的影响因素包括NW向隐伏断裂、NE向先存断裂的差异及构造反转动力源等。  相似文献   

19.
南阳凹陷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勘探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阳凹陷油气资源丰富,断裂发育,构造复杂,油气藏隐蔽,难以寻找,勘探开发难度越来越大。从构造运动、断裂、弯折带等方面入手,分析主控因素在油气成藏方面的作用,研究主要沉积体系的空间配置特征,指出凹陷南部控凹铲型正断层在非平面上滑动形成了北部弯折带,弯折带控制了北部体系域和沉积体系的时空展布,在廖庄组沉积之后,成藏期构造具有明显的控藏作用。在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基础上,认为北部弯折带和南部断超带具有较大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20.
南堡凹陷断裂发育特征及其演化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堡凹陷受渤海湾盆地北东向断裂和北西向断裂的共同控制,凹陷北部是北西向的张家口—蓬莱断裂带,凹陷东部和西部分别是北东向且具有走滑性质的郯庐断裂带和沧东断裂带。因此,南堡凹陷的形成和构造变形既具有张性变形特征,又具有压扭或张扭变形特征。剖面上,断裂的组合样式较为复杂,大致可分为"y"形、"x"形、包心菜式、花状及阶梯状等;平面上,断裂的组合样式主要为帚状、梳状、平行式、雁列式、交织状和"入"字形。构造演化史表明,古近系沙河街组沉积时期为凹陷的伸展断陷阶段,主要受郯庐大断裂的右行扭动控制,断陷作用强烈、水体较深,是烃源岩发育的主要时期。东营组沉积时期,凹陷进入稳定的沉降阶段,为持续裂陷期,主要受近南北向区域张力的作用。新近系至今,凹陷进入坳陷阶段,主要受重力和热沉降的共同作用,次级断裂较为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