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采用对二甲氨基苯甲醛与氨基硫脲反应,合成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缩氨基硫脲(DMA),并用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研究其荧光光谱。发现其水溶液在448 nm处发射强荧光。探讨DMA在水溶液中当有Hg~(2+)存在时,DMA的荧光可被完全猝灭,据此建立了荧光猝灭法测定微量Hg~(2+)的方法,其线性范围是0~1.5×10-5 mol/L,检出限为1.00×10-7 mol/L。该方法用于虾头中微量汞的测定,灵敏度较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2.
张青  刘春  何洪昆 《化学试剂》2019,41(8):822-825
开发了一种新型、快速的荧光传感器用于水样品中Hg~(2+)的检测。合成了一种戊二醛-壳聚糖非共轭荧光聚合物(GCPF),在370 nm波长激发下,于455 nm波长处产生荧光。研究发现,汞离子(Hg~(2+))的存在能使GCPF荧光被猝灭。传感器对Hg~(2+)的检测线性范围是0. 8~30μmol/L,检测限为85 nmol/L。该方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成本较低、操作方便、响应迅速(约1 min),对其他金属离子具有很好的选择性。将其应用于实际水样中Hg~(2+)检测时也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应用化工》2019,(12):3054-3057
由于羧基卟啉在水中良好的溶解性及对Hg~(2+)的高亲和性,利用5,10,15,20-四(4-羧基苯基)卟啉与Hg~(2+)反应前后的荧光特性变化,实现水体Hg~(2+)的痕量检测。结果显示,该探针与Hg~(2+)具有良好的配位性,且检测前后体系出现的颜色变化具有可视性。在中性条件下,四羧基卟啉荧光被Hg~(2+)猝灭,荧光强度与汞离子浓度之间存在良好的指数函数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因此,5,10,15,20-四(4-羧基苯基)卟啉可作为一种高效、可靠的探针用于水体中Hg~(2+)的痕量检测。  相似文献   

4.
本论文分别利用荧光光谱、电子自旋共振 (ESR)和时间分辨电子自旋共振 (TR ESR)技术研究了化合物的激发态猝灭机理 .论文工作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 TEMPO猝灭化合物激发态性质研究选用五个具有不同激发态性质的化合物 ,分别为四个发荧光的化合物 :吩噻嗪 (PTH)、1,5 二苯基 3 吩噻嗪 2 吡唑啉 (1)、1,3 ,5 三苯基 2 吡唑啉 (2 )、八乙基卟啉锌 (3) ,以及一个可以产生3MLCT态发光的联吡啶钌化合物 (4 )进行TEMPO猝灭化合物激发态性质研究 .首先 ,发光猝灭实验表明 ,PTH、化合物 1、2和 4的发光都可以被…  相似文献   

5.
赵琎 《广州化工》2011,39(14):74-76
采用模板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CdS/DNA纳米复合材料。由于DNA的磷酸骨架带负电,硫化镉过饱和溶液中Cd^2+和S^2-在DNA模板表面进行交替吸附,从而得到具有一定形貌的CdS/DNA纳米复合材料。该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荧光特性和水溶性,在330nm处发射较强的荧光。利用Hg^2+对复合材料荧光猝灭的特性建立了灵敏检测废水样品中Hg^2+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小牛胸腺脱氧核糖核酸(ctDNA)对硫堇(TH)荧光光谱的影响,发现DNA对TH的荧光有猝灭作用。对其猝灭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发现荧光猝灭度(ΔF)与DNA质量浓度(ρctDNA)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为消除Rayleigh散射干扰以建立良好的线性方程,选择TH荧光斯托克斯位移(4 nm)为Δλ进行同步荧光猝灭的研究,效果不佳。进一步考察了DNA对TH不同Δλ同步荧光的猝灭作用,分别选择λex/λem=627/638 nm和617/628 nm(Δλ=11 nm)作为参比溶液和样品溶液的工作波长,并建立了良好的线性方程,ctDNA的线性范围为0.015~1.260μg/mL,检出限为0.005μg/mL,回收率为96.5%~104.8%。该方法用于合成DNA样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以钛酸四丁酯为前体,采用液相法制备了水溶态纳米Eu3+掺杂TiO2荧光探针,并对其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通过紫外吸收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它和氯氰菊酯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氯氰菊酯对Eu3+掺杂TiO2的荧光具有猝灭作用,根据Stern-Volmer猝灭方程,计算出其猝灭常数为1.017×1011 L/(mol.s),并讨论了猝灭机理。依据氯氰菊酯浓度和Eu3+掺杂TiO2的荧光强度成正比,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农药的新方法。其检测范围为2.5×10-10~2.5×10-7mol/L,检出限为2.5×10-11mol/L,回收率在89.25%~93.55%之间。  相似文献   

8.
以葡萄糖(Glu)为碳源,乙二胺(EDA)为钝化剂,采用水热法合成量子产率为32%的荧光碳点(CDs)。基于CDs和绿原酸(CHA)之间的内滤效应和静态猝灭使得CDs的荧光猝灭,建立了以CDs为荧光探针检测CHA的传感平台。并通过透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荧光光谱等一系列表征研究了CDs与CHA的相互作用。在最佳实验条件下,CHA浓度为5×10~(-5)~5×10~(-4) mol/L范围内,对CDs的荧光猝灭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R~2=0.991 0,线性拟合方程为F/F_0=0.017 3×[CHA]+0.055 2,检出限为1.43×10~(-5) mol/L。利用所构建的荧光传感器用于实际样品中CHA的检测,回收率为97.50%~103.83%,相对标准偏差为1.89%(n=5)。  相似文献   

9.
《山东化工》2021,50(17)
亚硝酸盐作为氮循环的中间产物,广泛存在于水、土壤和食品等物质中。过量的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可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利用亚硝酸钠对LaF_3:Ce,Tb纳米颗粒的荧光猝灭现象,本文建立了一种亚硝酸钠的快速、灵敏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125 μg·mL~(-1),检测限为1.7 μg·mL~(-1),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3,可用于测定环境水样中的亚硝酸钠。  相似文献   

10.
陈琳琳  汤秀琴  邓凡政 《化工科技》2011,19(3):13-15,30
运用荧光光谱,研究了在离子液体双水相中铕离子(Eu3+)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铕离子对牛血清白蛋白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且为静态猝灭类型.根据双对数方程处理荧光猝灭数据得到了铕离子与牛血清白蛋白在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Ka和结合位点数n.通过热力学方程求得了铕离子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热力学参数,表明...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一种测定水样中痕量铀的荧光猝灭新方法,在pH=6.0的BR(磷酸、乙酸、硼酸混合溶液)缓冲溶液中,双氧铀与环丙沙星形成配合物,使环丙沙星的荧光强度减弱,在2.3×10-8~1.0×10-6mol/L浓度范围内,荧光强度的改变值ΔF与UO22+浓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7.0×10-9mol/L。用于环境水样的检测,回收率为92.0%~106.0%。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12.
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不同离子强度、温度、酸度条件下,血竭总黄酮(tFSD)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tFSD能不同程度地猝灭牛血清白蛋白(BSA)和人血清白蛋白(HSA)的荧光强度,BSA的荧光强度猝灭得更显著;在288~298K间,随着温度的升高,BSA-tFSD和HSA-tFSD两荧光体系的猝灭程度降低,推测tFSD对BSA、HSA的荧光猝灭作用不是动态猝灭,而是静态猝灭;在pH6.0~pH10.0间,随着pH的提高,tFSD对BSA(HSA)的荧光猝灭程度上升,说明tFSD与BSA(HSA)之间以非静电作用为主,并形成了不发荧光的复合物。  相似文献   

13.
偶氮类人工合成色素喹啉黄影响儿童智力发育,被美国、欧盟等国家在食品中禁用。采用荧光和紫外光谱法研究了模拟生理条件下,喹啉黄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常见金属离子(Cu~(2+)、Zn~(2+)、Mg~(2+))对BSA-喹啉黄体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金属离子存在下,喹啉黄对BSA的猝灭过程仍为静态猝灭,但作用力强弱有所变化,Mg~(2+)的参与未改变喹啉黄与BSA之间的主要作用力,Zn~(2+)、Cu~(2+)的参与使两者之间的作用力由范德华力转变为静电作用力和疏水作用力。  相似文献   

14.
赵莲  徐科 《化工时刊》2011,25(10):29-31
研究了在pH=1.98,T=293K时,采用荧光和同步荧光研究了吖黄素与Ca2+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吖黄素与Ca2+的配位作用导致吖黄素荧光猝灭,吖黄素与Ca2+的配位作用的结合常数Ka=1.7 ×103,猝灭常数Kq =2.58×107,结合位数n =0.945 5.  相似文献   

15.
利用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pH为7.30时Hg2+离子与明胶的相互作用,用不同的公式对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处理,计算了结合常数(K)和结合位点数(n)。推测了Hg2+离子对明胶荧光的猝灭机制为Hg2+离子浓度较低时主要是动态猝灭,浓度较高时表现为静态猝灭。  相似文献   

16.
《广东化工》2021,48(8)
本文以乙醇胺和1-羧乙基-3-甲基咪唑氯盐为原料,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了具有蓝色荧光的氮元素掺杂碳点(NCDs)。通过XRD、荧光光谱、FT-IR、XPS、TEM等技术手段,对NCDs的表观形貌、光学性能及其结构组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NCDs平均粒径为4.8 nm,量子产率为24.7%,同时NCDs表面含有-COOH,-OH和-NH_2等官能团,因此与水溶液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基于Cr~(6+)对NCDs荧光的内滤效应,建立了一种选择性检测Cr~(6+)的荧光探针,NCDs的荧光猝灭效率与Cr~(6+)浓度在0~100μM范围内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且检测限为0.063μM/L。另外,按照标准加入法将NCDs荧光探针用于检测自来水样中Cr~(6+),回收率为101.5%~105.0%。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用BSA-Au NCs荧光体系,并用该体系建立测定氯霉素(chloramphenicol,CAP)的新方法。实验表明,BSA-Au NCs荧光体系在pH=7.6的PBS缓冲溶液中可以发出较强的荧光,而加入CAP后,BSA-Au NCs体系的荧光发生猝灭。且CAP浓度在4.0×10-9~4.4×10-8 mol/L范围内与BSA-Au NCs体系荧光猝灭的程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72,检出限为1.2×10-9 mol/L(n=11),以此建立利用荧光猝灭法测定CAP的新方法。实验考察了常见离子等对该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离子对实验的干扰有限,不会对实验产生影响。新方法应用于牛奶中CAP的检测,其相对标准偏差(RSD)≤1.88(n=6),回收率为98.8%~101.75%。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氯化血红素(hemin)作为电化学指示剂,设计了一种用于检测Hg~(2+)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适配体(aptamer)通过形成Au-S键自组装在氮掺杂石墨烯和纳米金修饰电极表面,当Hg~(2+)与T碱基特异性结合形成T-Hg~(2+)-T结构后,使电极表面负载的适配体形成多孔结构。Hemin能够吸附在电极表面上产生电化学信号,用示差脉冲伏安法进行检测,在5.0×10~(-8)~5.0×10~(-6 )mol/L范围内,还原峰电流与Hg~(2+)浓度的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pc(μA)=6.115+48.021 lg C(mol/L)(γ=0.995),检测限为1.67×10~(-8) mol/L (3σ),将本方法成功用于水样中Hg~(2+)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黄小梅  邓祥 《化学试剂》2016,(6):543-546
在p H 7.4的0.20 mol/L Na H2PO4-Na2HPO4缓冲溶液中,阿魏酸与2,4,6-三硝基苯酚混合后,使得阿魏酸在激发波长355 nm、发射波长455 nm条件下荧光被猝灭,其相对荧光强度在一定范围内与2,4,6-三硝基苯酚的浓度呈线性关系,从而建立了荧光猝灭法测定2,4,6-三硝基苯酚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0~100.00μmol/L,检出限为0.22μmol/L。本方法已用于环境水样中2,4,6-三硝基苯酚的检测,回收率为98.00%~102.47%。  相似文献   

20.
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TPES)为表面修饰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水溶性的ZnO量子点。以细菌纤维素(BC)为基体,采用物理吸附法制备了负载ZnO量子点的BC复合膜。采用紫外-可见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荧光光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用于多巴胺的荧光检测,得出荧光猝灭方程中的猝灭常数K_(sv)=3.18×10~5L/mol,检测限为6.5×10~(-8)mol/L,并分析了荧光猝灭的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