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Planning》2019,(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肾脏叶间动脉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对Ⅰ型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1日至2018年3月1日收住民航总医院急诊综合病房并诊断为Ⅰ型CRS的2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CRS组),选取同期诊断为单纯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用药情况,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肾动脉RI对Ⅰ型CRS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功能分级、心率及脉压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 05),CRS组患者的氨基末端脑钠尿肽、肌酐水平、呋塞米剂量以及肾动脉RI均高于对照组,而肾小球滤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ROC曲线下面积为0. 78,取最佳截点值0. 70时预测Ⅰ型CRS的敏感度为80%,特异度为80%。结论作为一种新的手段,肾动脉RI可与传统方法相互补充,对诊断Ⅰ型心肾综合征患者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4):71-72
目的:比较枸橼酸抗凝与全身肝素化抗凝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CRRT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114例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57例。常规组在CRRT治疗过程中给予全身肝素化抗凝治疗,研究组在CRRT治疗过程中给予枸橼酸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肾功能,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滤器使用寿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两组的PT与APTT均高于治疗前,且常规组上述指标均高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LT值均低于治疗前,且常规组低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UN、Sc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滤器的平均使用寿命长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出血事件发生率为33.33%,显著低于常规组的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研究得知,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在实施CRRT治疗时,应用枸橼酸抗凝的效果显著优于全身肝素化抗凝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延长滤器的使用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15):58-61
目的:观察分析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脓毒血症并急性肾损伤中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脓毒血症并急性肾损伤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n=48)与对照组(n=48),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CRRT,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1β、IL-6、TNF-α、PCT、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1β、IL-6、TNF-α、PCT、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IL-1β、IL-6、TNF-α、PCT、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脓毒血症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的炎症反应,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28):115-117
目的:探讨床旁床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心外科术后急性肾衰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在本院心外科行心脏手术后发生急性肾衰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CRRT,观察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心、肾功能。结果:所有30例患者中,存活26例,其中痊愈23例,有效3例,死亡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CRRT在术后2~24 h内应用,连续应用在24 h以上,平均(68.7±6.2)h;治疗后心排血指数(CI)、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中心静脉压(CVP)、血氧饱和度(SpO2)、左室射血分数(LVEF)、氧合指数(PaO2/FiO2)、尿素氮(BUN)、肌酐(Cr)、血HCO3-、血钾、尿量均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外科术后急性肾衰患者早期行床旁CRRT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死亡率,改善心功能及肾功能,疗效显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25):60-62
目的:探讨对老年危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的140例于本院ICU监护病房住院治疗的老年危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对照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主要给予常规的老年危重症急性肾损伤治疗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辅以连续性的血液净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各项化验结果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系统评分和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动脉血气pH值、尿素氮、HCO3-、血肌酐、电解质)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危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连续性的血液净化治疗,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而且能够显著改善机体内环境的紊乱,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18):66-67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肾综合征出血热(HERS)急性肾损伤(AKI)检测中血清、尿胱抑素C(CYS)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2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36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根据临床分期将患者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过渡期及多尿期/恢复期;同时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5名正常体检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采用酶法对两组血清肌酐进行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血、尿胱抑素C进行测定,对比分析两组血清肌酐,血、尿胱抑素C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热期/低血压期、休克期、少尿期、过渡期及多尿期/恢复期血清胱抑素C、尿胱抑素C及血清肌酐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净化组与非净化组血清、血清肌酐及尿胱抑素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及尿胱抑素C都可作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损伤的标志物,可有效反映患者急性肾损伤病情,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损伤时尿胱抑素C和肾小管损伤情况更加一致,临床价值显著,可在临床上得到较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32):87-9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肾损伤(AKI)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AKI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4例,并根据患者采用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干预组31例和常规组23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组患者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死亡情况,并于患者出院前1 d,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同时比较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常规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住院病死率为32.26%(10/31),常规组为47.83%(11/2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率87.10%(27/31)明显高于常规组的60.87%(14/23),患者对护理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8.26%,护理质量评分(97.28±2.4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67±2.5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在AKI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中,有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3):19-21
目的:探讨应用CRRT(连续肾脏代替)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以及其对患者容量状态和NT-proBNP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98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CRRT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容量状态、NT-proBNP水平、体征指标、生化指标以及28 d存活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容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体征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pO_2、MAP、SBP、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尿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BUN、N、Scr、hs-CRP、PLT、WB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28 d存活率93.9%明显高于对照组6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应用CRRT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更佳,能够使患者的容量状态及NT-proBNP水平得到有效改善,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5):49-51
目的:研究顺铂(Cisplatin,CDDP)致大鼠急性肾损伤(AKI)模型中肾组织细胞凋亡及肾组织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变化及相关性。方法:将36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盐水对照组(CN组)与顺铂模型组(CP组),CP组为腹腔单次注射顺铂10 mg/kg,CN组腹腔注射同顺铂组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应用顺铂后12、24、48、96、144 h各组大鼠血清肌酐(Scr),肾组织细胞凋亡及NGAL变化。结果:与CN组相比,CP组48 Scr开始升高,144 h达峰值;CP组12 h肾组织凋亡细胞开始增多,48 h增加最明显;CP组12 h NGAL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表达增强(P<0.05),48 h表达最明显。肾组织细胞凋亡同NGAL表达显著相关(r=0.925,P<0.01)。结论:细胞凋亡可能是CDDP致大鼠AKI早期致病机制之一,NGAL不仅是早期肾损伤的标记物,还可能参与AKI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3):149-153
目的:探讨不同病原菌对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本院综合ICU自2016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61例符合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记录患者脓毒症的原发感染部位及病原菌种类和患者入住ICU天数、死亡率差异及肾功能恢复率,分析感染部位和病原菌种类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呼吸道感染(60.66%)是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的常见感染,其次是泌尿系感染(18.03%)和腹腔感染(14.75%)。在呼吸道感染致病菌排序: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真菌;在泌尿系感染中,大肠埃希菌>真菌>肺炎克雷伯菌;在腹腔感染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原发感染部位为呼吸道感染的死亡率最高为49.95%;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死亡率最高为45.00%;超过30 d肾功能未恢复至正常者以大肠埃希菌感染(7.32%)居多。结论:呼吸道和泌尿系是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的常见感染部位,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不仅是导致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常见致病菌,并且由此感染的患者病死率高,肾功能损伤重且恢复慢。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6,(5):715-717
目的:观察防己茯苓汤对急性肾损伤患者肾组织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急性肾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均予基础治疗,包括:饮食控制、营养支持,血压及血糖管理,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祛除诱因、对原发病给予治疗,停用可疑致肾损伤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防己茯苓汤治疗,方药组成:防己9 g,黄芪9 g,茯苓18 g,桂枝9 g,甘草6 g,每日1剂。治疗28 d后采集血液及尿液标本检测血利钠肽(natriuretic peptide,ANP)和尿β2-微球蛋白,用生化仪测定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serum cystatin C,Cys C)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ANP、尿β2-微球蛋白、Cys 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己茯苓汤对急性肾损伤疗效显著,且能改善患者临床检验指标。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35):47-49
目的:探讨血、尿胱抑素C(CYS)在不同时期肾综合征出血热(HERS)急性肾损伤(AKI)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10月期间本院确诊治疗的HERS患者36例作为HERS组,依据临床分期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选取同期体检中心健康人35名作为正常组。对所有患者通过酶法测定血清肌酐(CRE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CYS,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两者相关性,统计分析所有受试者患者血、尿CYS水平对AKI检测的价值。结果:在发热/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HERS组患者中血、尿CYS、CRE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热/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血、尿CYS水平方面: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80,F2=5.92,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尿CYS水平与CREA水平呈现正相关(r1=0.813,P<0.001;r2=0.743,P<0.001)。结论:血、尿CYS水平与不同时期HERS患者肾功能存在密切联系,可更为有效反映患者AKI病情,可作为患者AKI检测的重要指标,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5,(19):63-65
目的:探讨血清P-选择素(P-selectin)在急性颅脑损伤监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9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根据GCS评分分为轻型组(30例)、中型组(30例)和重型组(30例),检测三组发病后第1天血清P-selectin及D-Dimer表达水平。同时选择3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及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发病后第1、3及7天时血清P-selectin及D-Dimer表达水平。结果:各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P-selectin及D-Dimer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临床分型逐渐加重,血清P-selectin及D-Dimer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发病后第1、3及7天血清P-selectin及D-Dimer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发病日期逐渐延长,血清P-selectin及D-Dimer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血清P-selectin表达与D-Dimer表达呈正相关性关系,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选择素在急性颅脑损伤病情严重程度及转归评估方面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5,(17):41-42
目的:探讨持续血液净化(CRRT)治疗利尿剂抵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30日-2014年6月30日本院收治的58例利尿剂抵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及治疗时机不同,分为对照组26例,采用其他常规心衰治疗,早期CRRT治疗组17例,常规CRRT治疗组15例,对比三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48 h呼吸频率、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临床指标及肌酐下降幅度、尿量增加幅度、脑钠肽下降幅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利尿剂抵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可使患者临床指标维持在正常范围,加大肌酐下降幅度、尿量增加幅度及脑钠肽下降幅度,促进治疗效果,且早期进行持续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更加明显,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3,(2):255-257
目的:探讨益肾液离子导入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肾阳虚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根据病情需要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益肾液离子导入治疗,每日1次,每次30 min,7次1个疗程,3 d后开始下1个疗程,共3个疗程。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有效率为76.67%,两组有效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益肾液离子导入治疗肾阳虚型慢性肾功能衰竭有良好疗效。畏寒肢冷症状的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倦怠乏力、腰膝酸痛症状的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改善上述症状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在改善食少纳呆、恶心、呕吐方面两组疗效相近(P>0.05)。结论:益肾液离子导入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阳虚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28):40-42
目的:观察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在重症患者急性肾衰竭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本院进行ARF治疗的患者共计56例,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28例,治疗组采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间歇肾脏替代治疗方案,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观察患者治疗前后BUN、Scr、的实验室指标变化,以及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的存活率。结果: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BUN、Sc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共计发生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86%,对照组15例,发生率为53.57%,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死亡4例,病死率为14.29%,对照组死亡12例,病死率为42.86%,治疗组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在重症患者急性肾衰竭时的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5,(32):114-116
目的:探讨急性脑外伤治疗采用早期降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2011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外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与正常值差值情况分为九组,进行保守与手术治疗后比较各组的CT显示损伤灶面积扩展情况以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情况。结果:急性脑外伤患者的血压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通过控制血压,患者收缩压差值0~20 mm Hg和舒张压差值0~10 mm Hg组的CT显示损伤灶面积扩展情况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均优于比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急性脑外伤患者的血压,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