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31)
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方式之一,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引领,它对大学生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重要影响。志愿服务作为高校实践育人的环节,它传达的内在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一致。本文探讨了大学生如何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对高校有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3)
高校学生志愿服务课程化是实现高校志愿服务常态化、高效化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践行"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利于丰富大学生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内涵,有利于不断激发和引导大学生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内涵,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和深化志愿服务活动对高校青年学生的实践育人功效。高校学生志愿服务课程化的实现,依赖于学校各级部门的共同努力,应当从"建立组织机构、完善运行体制、强化师资团队、深化课程改革"等几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1,(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高校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紧密结合,以达到实践育人的目的。本文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组织模式、外部优势以及志愿服务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的影响,总结出如何扬长避短,让大学生志愿服务发挥更好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30)
本文主要针对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育人机制现状展开深入研究,以内蒙古工业大学为研究对象,通过走访、调研及调查数据分析等手段,分析出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育人机制现状,有针对性地查找问题,为有效地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育人机制提供理论支持,也为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水平创造有利条件,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是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其实践场域,实践方法和实践逻辑的深入研究有利于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育人"和"正气"双向价值功能。在现实操作中,由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实施受到高校和大学生主体内在驱动和社会支持的外在维系的双重影响,还存在规划不足、形式单一、内容脱节、机制不畅等问题,亟待根据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应然实践逻辑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实施体系、内容平台体系、环境支撑体系、管理评价体系与服务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34)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这就要求高校应该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方位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志愿服务作为一种有效的实践育人形式应该积极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尤其是在培养教育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工作中需要扮演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7)
本文通过对志愿服务精神的内涵与价值的描述,指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功能所在,阐述了高校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品牌建设、组织制度等方面对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养。进而研究志愿者活动对人格塑造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4)
加强高校共青团工作育人研究,构建思想引领,校园文化,素质提升,权益服务四翼体系,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者和接班人,实现高校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30)
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人文素养,而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学生的一个重要实践载体,其发挥的育人作用不够理想。本文通过研究高职学生的职业人文素养的内涵、特点,高职学生职业人文素养缺乏的根源,志愿服务活动的功效,最终构建了以志愿服务活动来充实、修正传统的高职院校职业人文素养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5)
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重大。对所在高校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实践育人工作总体评价较好,成效较为明显,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本文在对实践育人现状分析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推进实践育人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