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分析了VDT作业者骨骼肌疲劳的表现形式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工效学的理论与方法,以GB/T10000-1988我国成年人人体尺寸数据的P5女和P95男为基础,并考虑衣着、坐姿等功能修正量给出了VDT工作站人机界面参数的推荐值,结合VDT作业的特点讨论了VDT作业空间布置与管理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VDT作业对视觉功能及视觉工效的影响高传思(冶金部安全环保研究院8室武汉430081)田华,蔡荣泰(同济医科大学职业医学研究所武汉430030)目前人类正处于信息时代,人们在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中,80%以上的信息的获取与视觉有关。随着生产自动化、办公...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VDT作业中引起疲劳的各种影响因素时,提出利用贝叶斯网络分析疲劳的方法,建立疲劳先验贝叶斯网络,通过实证研究建立后验贝叶斯网络,利用Netica软件对后验贝叶斯网络模型进行数据分析解释及推理,以期找到影响疲劳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VDT作业职业卫生与工效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61名VDT作业者和226名不接触VDT的办公室人员(对照组)为对象.进行了健康检查及VDT作业环境的卫生和工教学调查.结果表明:VDT组眼睛、中枢神经和肌肉骨骼系统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角膜莹光素染色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作业前后有显著差别:晶状体混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作业1年后视力下降人数较就业前明显增多;眼睛调节近点、闪烁融合频率和明视持久度视觉疲劳指标作业后明显变化.Ig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神经行为功能也受到一定影啊;立体视觉、视野、色觉及自细胞总数和分类在两组人员无显著差别;作业环境噪声、照度和空气离子敦不符合标准或建议值。桌椅设备和人体测量结果比较,说明有待工教学设计上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考虑任务熟悉性的前提下,研究光照强度和背景颜色对VDT作业中人因可靠性的综合影响。方法设计VDT作业模拟实验,选取180名健康大学生分别在不同变量水平下进行测量,对人因可靠性中的反应时和正确率指标展开方差分析。结果反应时对照度和颜色的变化不敏感,但正确率指标下照度和颜色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均显著,且任务熟悉性可削弱其影响。结论 VDT背景呈绿色时,建议双眼周围的水平照度不超过200lx。而在红色背景中,照度不宜低于300lx,且此时忌用绿色和灰色。 相似文献
6.
VDT作业对局部骨骼肌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骨骼肌的生理疲劳、疲劳感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综述了视屏显示终端(VDT)作业者局部骨骼肌疲劳的研究成果。现场调查和实验研究都表明作业时间、不良的作业姿势是引起VDT作业者骨骼肌疲劳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7.
8.
为提高认知性VDT监控作业绩效,运用隐马尔可夫模型解析作业过程并分析绩效形成机理。构建认知性VDT监控作业HMM概念模型,运用E-prime设计实验任务,运行ErgoLAB实验平台采集被试绩效及眼动数据,训练HMM参数并进行可信性验证,使用Viterbi算法将观察序列解码为认知动素链,分析认知动素链特征与作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探究绩效形成机理。结果表明,认知性VDT监控作业过程可以用认知动素链表征,作业者和任务的不同会导致认知动素链的差异;结构相同情况下,认知动素链越长作业绩效越差;长度相同情况下,认知动素链结构和动素类型的差异会影响作业绩效。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振动及其性质的分析,探讨了装备振动对操作人员操作可靠性的影响,给出了振动条件下人员操作可靠性模型,提出了提高人员操作可靠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从照度、亮度、眩光、视屏显示质量、光色等方面设计了评价VDT作业视觉环境的指标体系。建立了VDT作业视觉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某些企业VDT作业场所的视觉环境进行了评价。应用实例的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模型能够对VDT作业场所的视觉环境做出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15.
为提高认知性VDT监控作业绩效,运用隐马尔可夫模型解析作业过程并分析绩效形成机理。构建认知性VDT监控作业HMM概念模型,运用E-prime设计实验任务,运行ErgoLAB实验平台采集被试绩效及眼动数据,训练HMM参数并进行可信性验证,使用Viterbi算法将观察序列解码为认知动素链,分析认知动素链特征与作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探究绩效形成机理。结果表明,认知性VDT监控作业过程可以用认知动素链表征,作业者和任务的不同会导致认知动素链的差异;结构相同情况下,认知动素链越长作业绩效越差;长度相同情况下,认知动素链结构和动素类型的差异会影响作业绩效。
相似文献16.
17.
视觉识别设计在服装品牌终端形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视觉识别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服装品牌终端视觉识别设计的特性,提出了视觉识别设计在服装品牌形象建设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品牌终端装饰物设计、人台展具的形象设计和橱窗形象设计这3个类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案例,进一步对这三大类型的设计运用进行分析探讨,其研究成果可为服装企业塑造高质量的终端品牌形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设计一款可满足用户需求的家用折叠座椅,以减少座椅在小户型的室内空间面积占用率。方法 对现有折叠座椅的设计结合TRIZ理论进行分析,通过需求层次分析法即AHP法,确定用户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得出折叠座椅功能需求指数的目标层1个、一级指数6个和二级指数15个,进而计算出各功能指数的权重值,并进行了一致性检验,确定用户亟须解决的产品设计需求问题。并运用TRIZ理论的40项发明原理解决该问题。结果 AHP层次分析法与TRIZ理论的结合,可精准分析用户的喜好,为家用折叠座椅的设计指明设计重点,从而设计出适合的座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