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4)
<正>党的十八大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制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辽广播法制专题节目一直秉承着宣传法律,服务经济建设服务社会大众的节目宗旨,配合通辽市委市政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22)
随着我国法律的不断完善,国家基层治理的建设也日趋重要,面对社会基层治理中面对的一些困难,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公共法律的服务建设,促进基层治理的完善。国家机关人员及政府要求推进法制化的宣传,能够正确引导全民免费享受公益化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在基层治理的过程中,逐渐完善公共法律服务模式体系,使其在基层治理中发挥出重大作用。做到让公共法律服务模式能够成为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祖国社会和平稳定发展、国家长治久安的防线,使其能够在国家基层治理及法治建设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6)
老年社会工作作为社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受到重视。由于老年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需特别注意,本文着重介绍了在老年社会工作者中,工作者应秉持的原则和在实践中应使用的技巧。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
当灾害发生后引入社会工作在其家庭介入服务时,能够有效改善受灾害家庭的关系、互动、经济、能力状况,也能有效地促进家庭的凝聚力以及外在的社会支持。社会工作者需要了解与掌握灾害发生在不同阶段的任务以及在不同阶段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从而制定有利于整体性、系统性和持续性的针对性服务计划,促进受灾家庭恢复其家庭功能。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3)
老年群体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弱势群体,需要得到社会的关爱与照顾,需要社会工作者进行引导,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与能力。在开展老年服务中运用增权理论,其目的在于使老年人承认自身存在弱势的前提下,帮助他们重新评估自己,激发潜能,恢复自信。本文主要探讨老年群体无权的原因与表现,并从个体、人际和社会等层面探讨在老年服务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和关键环节,在服务群众方面发挥平台作用,是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提高社区精准化、精细化服务管理能力的需求也更为迫切。物业服务企业作为物业管理活动的参与主体,提供社区居民所需的公共服务和消费服务,对补齐居住社区服务短板、健全社区管理和满足群众多样化居住需求意义重大。本文梳理物业服务企业参与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为促进物业管理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提出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1)
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是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问题,需要通过加强高校教师自身修养,强化正确的政治导向、文化导向和社会导向,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和监督体系,以及深入科学探究等方法来实现。高校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应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这是提高教师队伍自身修养的需要,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实施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需要,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需要,是维护法律尊严和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2,(1)
高校法学专业是掌握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前沿理论、培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专业法律人才,为国家法治战略的实施提供思想与理论支撑的重要阵地,地方高校在培养专门人才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建设成为大学生法律素质与法治精神养成、本地区法律咨询与社会服务、周边区域专有法律问题研究的三大基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推进本地法治进程,服务本地人民生产与生活,应该成为地方高校法治教育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12)
家政服务行为中,雇主人身财产权利受到侵害主要来自素质低下的不合格家政服务员,而造成不合格的家政服务员混入家政服务队伍的原因在于家政服务供需的严重失衡、社会及政府对家政服务员缺乏监管、家政服务员信用评价体系未建立、雇主自我保护的意识淡薄、现行法律不足以调整好家政服务法律关系等,为了提升家政服务员总体素质,需要采取措施吸引人才加入、建立家政服务员登记备案制度及信用评价体系、尽快就家政服务业专门立法。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2,(1)
法律制度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调解规范功能,法律制度为化解社会矛盾提供了一整套缜密而精细的制度安排,起着定纷止争的作用,法律制度是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最佳路径。各参与协商的主体都必须在法律制度规定的框架内开展协商,各种利益诉求也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在法律制度框架下化解社会矛盾,意味着建立分层式化解机制,促进联动协商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制度化;完善流程服务,促进联动协商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服务的全程化;以协作化为重点,推动联动协调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主体多元化;以智能化为抓手,促进协调联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精准便捷;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形成法律制度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治理合力。通过法制理性、平和协商与谈判,解决各协商主体之间存在的利益分歧,调节各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