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3,(21)
缓刑,救济了短期自由刑的弊害,在预防犯罪、促进犯罪行为人继续社会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其同时又符合刑罚人道化、个别化和经济化及谦抑化原则,具有重要价值,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行的刑罚制度之一。目前,缓刑制度广泛应用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适当和正确地在司法实践中运用缓刑制度,不仅有利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有助于保障人民的权益。本文以缓刑制度的价值分析为视角,分析了我国缓刑制度的一般刑法价值,并结合缓刑制度的最新发展对其价值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我国的刑法研究和司法实践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3)
缓刑是对认定有罪的被告人在宣告刑罚的同时,确定一个考验期;类似于美国以及多数大陆法系国家采取的"暂缓监禁"(suspended sentence)。在我国,缓刑适用率低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这需要从问题源头出发,寻找缓刑适用率低的各种因素,从而解决缓刑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完善我国的缓刑制度。  相似文献   

3.
朱梦阳 《建造师》2010,(4):110-111
缓刑是人类刑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起源于19世纪中后期的西方国家。缓刑作为一种刑事法律制度,在当今刑事法领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我国的缓刑制度在1979年刑法颁布后进入了全新的阶段。本文中笔者将从我国缓刑制度的三个适用条件入手,分析三个适用条件的存在的问题,浅谈对于我国缓刑制度适用条件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5)
缓刑制度作为一种刑罚制度,是刑法宽严相济原则的产物,它避免了短期自由刑的弊端,在教育改造犯罪分子方面有重大作用,正确的缓刑制度对未成年犯的定罪量刑甚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具有重大意义。在本文中,笔者以刑法第72条为出发,深度剖析法律条文,结合法律条文的变化和条文的实际运用,分析了未成年人适用缓刑的必要性,以及未成年犯在适用缓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5.
缓刑在世界上很多国家被广泛适用,在我国,缓刑制度在司法实践中也得到广泛适用,并取得一定成果,但由于立法及实践中的不足,尤其是在缓刑考察中,考察主体不适当;考察内容的规定过于原则,缺乏保护、服务、教育、指导等措施;没有体现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监督系统不健全。针对上述问题,应当设立专门的缓刑考察机关;充实缓刑考察内容;明确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健全监督系统,司法机关各尽其能,密切配合,加强对缓刑犯的监督考察与帮教工作。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5):239-240
笔者以近些年来缓刑适用情况为研究视角,在缓刑制度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司法实践中缓刑适用的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当前我国司法实践中缓刑适用的现状。从统计的数据分析,缓刑适用存在总量大、分布广泛等特点。同时,还存在缓刑适用裁判标准不统一、地区适用差异明显等不足。针对不足,笔者结合我国实际,为我国缓刑制度的完善提出建立典型案例、发挥专业法官会议、加强司法适用等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9)
本文主要了解特殊情况减轻处罚的适用范围,分析缓刑的适用范围,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21)
《刑法修正案(八)》颁布后,缓刑适用标准变得更为细化,但新缓刑适用四个标准要件中,犯罪情节较轻的把握却有些虚无;根据语义学的理解和规范刑法体系的对比理解,情节是指事情的变化和经过,而较轻则需要一个相对确定的参照物,情节较轻应该首先确定每一个具体犯罪的参照系,与之相比较,较轻的才可以考虑适用缓刑;司法实践中判断犯罪情节较轻一般从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犯罪客观方面加以把握。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1)
宽严相济是我国刑罚政策的主要特点,但是宽严相济的刑罚政策制定具体内涵包括哪些内容呢?我国现有刑罚体系是否充分体现了宽容相济呢?本文主要探讨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精髓,然后提出了我国现有刑罚系统的补正内容。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20)
事物都是在不断地运动和发展,集中体现了一段时期内立法者的刑罚观念的我国现行的刑罚体系也不例外。随着司法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刑罚体系也在不断的调整、补充和完善。任何改革都是以观念的转变为基础和前提的,在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我国刑罚体系只有不断深化改革,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持续、高效、全面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