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6)
在《刑法》规定中,对于持续侵害与正当防卫的死伤后果及程度做出了明确判断。由于侵害行为往往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为了有效避免将其错误地判定正当防卫,应在对二者关系的进一步明确下判定其成立范围,对于持续侵害前提下的防卫行为,无论是否形成死伤事实,都可将其认定为防卫行为,即使是在持续侵害发生过程中出现的挥刀乱捅,也可定性为正当防卫,而且对于防卫者利用防卫工具对侵害方造成伤害,即便造成死伤,也不能将其一概而论地定性为正当防卫。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6):132-133
正当防卫在刑法中规定的性质是违法阻却事由,即实行正当防卫行为是不违反法律的,是行为人实行自救行为的一种方式。然而,现实生活中,发生不法侵害时,却很难认定防为人之防卫行为是正当防卫行为,其原因不外乎是两个方面:一是对不法侵害认定比较困难;二是防卫限度的问题。本文拟从认定不法侵害方面着手,从理论上来界定不法侵害,从而为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侵害正当权益的行为做出理论指导,更好地维护正当防卫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11):167-168
成立正当防卫,是否要求防卫人具有防卫意图一直以来都比较有争议。一般认为,正当防卫的主观条件包括防卫认识和防卫目的,本文将在简要概述防卫意图不要说和防卫目的不要说的基础上,对防卫目的不要说之合理性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4)
如果要成立正当防卫,则行为人需要具备防卫意识的存在。然而,偶然防卫的成立要件不需要具有防卫意识,因此偶然防卫不能成立正当防卫。但是偶然防卫在客观上起到了正当防卫的效果,防止了危害后果的产生。虽然偶然防卫不具有结果无价值,但因为主观上具有侵害他人重大法益的恶性,所以应该具备行为无价值。因此,可以从行为无价值的二元论来看,偶然防卫仍然构成犯罪未遂。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6)
防卫限度是衡量防卫行为是否值得法秩序全面肯定的标准。我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二款对此作出了规定,但并未阐明相关概念的内涵,加之现实情况的复杂性,致使司法机关对某些防卫行为的认定引发争议。本文将结合刑法理论,研究防卫限度相应要件的认定标准,以期待完善正当防卫制度。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9)
行为人明知可能发生斗殴而前往,不能因为存在侵害预期就直接否定防卫意图,进而否认正当防卫存在的可能性;同时也不能以报复、仇恨等动机的存在否认防卫意图,即使同时存在伤害意图以及防卫意图,依然可能成立正当防卫。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36)
关于正当防卫这个词的探讨一直都是社会上及法律上的一个热点问题,现阶段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并允许公民在特殊状况下的一种特殊权利。"为了使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权利免受于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这是中国刑法第20条第1款上面所规定的内容,同时在《刑法》上第2款和第3款上规定了防卫过当和无限防卫两方面的问题。本文从正当防卫的原因和正当防卫的必要条件两大方面出发,使人们正确认识正当防卫对个人和国家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2)
面对不法侵害进行正当防卫是刑法赋予公民的权利,而为了有效制止不法侵害,允许防卫行为强度合理超过侵害行为强度符合刑法期待可能性理论,也鼓励公民与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斗争。通过探讨"陈某刺死‘校霸’被判八年"一案,认为平面耦合构成理论存在缺陷、该地司法机关认定正当防卫保守、适用法律错误。因此有必要审视我国犯罪构成理论,同时明确刑法规定正当防卫制度的精神,防止正义对邪恶退让。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2)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科技的持续健康发展,我国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善,在国家治理和公民行为约束中发挥了越来越高的应用价值。在我国的刑法规定中,正当防卫是法律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于国民触犯刑法的行为的界定和处理具有很高的参考意义,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公民的合法权益。正当防卫行为的界定,在社会范围内都有比较广泛的关注,是正当防卫相关制度的核心参考内容。正当防卫的限度与公民生活以及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对于刑法中正当防卫限度的认定,值得政法界相关从业人员关注和探究。基于此,本文从刑法对公民合法权益的维护和保障意义着手,首先简要阐述了国家刑法中正当防卫的相关概念,随后分析了当前阶段,司法判决中对防卫人正当防卫行为进行分析和认定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最后笔者根据当前状况探讨了刑法中认定正当防卫限度的具体策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8)
从近年的司法实践看来,对正当防卫"量宽"的认定开始逐渐从理论界过渡到实务界,防卫人似乎迎来了"春天"。引人担忧的是若不从正当防卫的本源和界限出发明确正当防卫的认定标准,这种过渡则很容易在司法水平不一的各地呈现出"飞跃式"的无拘束状态,原不法侵害人的合法权益遭至封尘。"解禁"逆防卫权需要对正当防卫制度进行再解读和架构,这也是尊重正当防卫权制度的设立原意,着眼被害与受害的动态关系以及正视人权的普适性的必要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