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代居住宅设计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在宅养老将成为社会上的一个普遍现象。在宅养老方式可分为共居型家庭和网络型家庭两种情况,两代居属共居型家庭模式。通过对两代居住宅设计的实践探讨,认为两代居是较符合我国当前社会文化、经济条件的一种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16)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特别是占中国人口大部分的农村人口,他们的家庭关系和家庭结构发生了怎样变化,其现状又是如何。本文详细阐述了我国传统社会家庭关系的特征、把传统与现代作对比,概括了农村家庭关系变化的趋势:父权不断瓦解、男女平等观念不断深入人心、老人政治不断衰弱,农村家庭关系模式不断由传统型步入现代型等。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1)
家庭政策主要是指通过制度、项目、服务等影响家庭功能和家庭福利的政府政策,包括直接以家庭为干预对象的显性政策和间接影响家庭福利的隐性政策。美国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家庭政策体系,但其相关政策思想和实践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社会政策的出现。从19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到二战后的福利扩张,再到1990年代的福利改革,美国的社会政策在应对社会和家庭结构变化中不断发展,政策理念逐渐由"替代家庭功能"转向"支持家庭功能"。中国正处于社会和家庭结构转型时期,面对日益突出的家庭压力增加和家庭功能弱化的问题,对家庭政策的需求亦增。美国家庭政策发展中的六个特点,分别为:立法先行,明确权利和义务;政策手段灵活,采用多样化政策工具;重服务网络建设,鼓励社区服务;采用发展型社会政策模式,选择最有效的干预;建设绩效和结果并重的监测和评估体系;政策智慧突出,适应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意。美国家庭政策可为建构中国家庭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
传统的韩国家庭通常是由居住在一起的几代人组成的大家庭。但是伴随着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产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及人口控制政策的确立,大家庭的传统文化逐渐消失。本文通过对社会最为中心的家庭制度的研究,研究现代社会的特性与家庭形态的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韩国现代家庭制度的变化,并从这一点出发来研究学习韩国的历史文化及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5.
《城市规划》2020,(5):19-28
建立"家庭友好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以解决流动人口家庭空间分离问题,实现城市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是中国新时代人口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本研究采用全国性大规模抽样问卷调查数据,对全国流动人口的家庭空间"团聚-分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流动人口夫妇同城务工的比例较高,但携子女与父母共同外出的比例较低。流动人口家庭的"团聚-分离"状态受所在城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影响,流入地的城镇化率与流动人口与其子女和父母团聚的可能性均呈倒U型的曲线关系,而与流动人口配偶团聚的可能性呈正向线性关系。"家庭团聚"已成为流动人口重要的家庭发展诉求,本研究提出,在既定的城镇化模式下,城镇化发展进程存在流动人口家庭"团聚-离散"的平衡点,在平衡点以下城镇化外部环境以促进流动人口家庭团聚的正效应为主("家庭团聚效应"),在平衡点以上外部环境将转为负效应为主,家庭将被迫离散以降低外部负效应("家庭离散效应")。正负效应转变的平衡点随着城镇化模式与阶段的转变而变化,改进城镇化模式、提升城镇化的经济社会效益将使平衡点向更高水平城镇化区间移动。  相似文献   

6.
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农村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家庭作为一个社会子系统,其经济功能也在不断变化。因此,本文就农村家庭经济经济功能的变化进行研究,探讨农村家庭经济功能变化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农村家庭经济功能变化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1)
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和现代社会风险程度加剧,老年残疾问题日益凸显。在我国机构照料和社区照料供给严重不足、且老年残疾人对照料服务支付能力低下的基本国情下,家庭照护成为老年残疾人照料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随着家庭规模缩小与家庭结构改变,家庭对于老年残疾人的照护能力逐渐削弱。老年残疾对家庭成员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老年残疾加剧了老年人残疾人对家庭的依赖程度。因此,如何完善老年残疾人家庭支持政策以提升家庭照料能力,完善家庭保障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积极作用,已成为当前社会政策需要面临的紧迫问题。本文试图从老年残疾人家庭政策的概念界定、发展状况、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这几个方面,对国内外学者关于老年残疾人家庭支持政策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评析。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21):127-129
目的:探讨社工介入家庭干预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配对对照的前瞻性研究设计,将康复出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通过社工介入广泛定期开展家庭干预治疗,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只给予一般的家庭支持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病情稳定情况、个人生活和社会功能完好情况进行随访对照分析。结果:两组3个月内的病情稳定率和6个月内的个人生活和社会功能完好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的6、12、24个月后的病情稳定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12、24个月后的个人生活和社会功能完好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工介入家庭干预治疗是一套适合我国国情、能改善精神疾病、预后较好的家庭干预治疗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19):143-144
目的:探讨家庭血压监测联合个体化透析模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6-12月在本院确诊为终末期肾病合并高血压,透析龄≥3个月且继续能在本院维持透析治疗1年以上的病情稳定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60例患者使用该方案前家庭血压及透析过程血压的变化情况,并根据上述血压情况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血压的变化。结果:通过家庭血压监控和个体化透析模式治疗后,患者干预前后家庭血压变化和睡前加药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充分了解和掌握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下,采用可调钠联合超滤模式或者联合较高的透析液温度治疗透析高血压患者,疗效明显,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家庭构成情况的变化,影响着住宅的设计和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家庭构成也在不断地变化,这种变化给住宅设计提出了新的课题。一、问题的提出据我单位的房屋分配和管理部门反映,在1987年的住房分配中,多数有条件分得新三室一厅的住房的住户都希望原位不变,增配一处一室或二室一厅,称为“贴间”。一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