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浩 《建筑经济》2014,(4):74-77
分析国际EPC合同中见索即付银行保函的特征,并对常见的投标保函、预付款保函、履约保函、质保金保函进行剖析,指出承包商在履约担保过程中应注意的风险。以中国和伊朗的相关立法为例,对见索即付银行保函的法律适用进行对比,揭示在适用准据法时的不确定性风险。进一步指出承包商应注意见索即付银行保函的转开、转递和欺诈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4)
银行保函在促进国际工程承包发展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国际工程承包中的银行保函欺诈是承包商必须考虑的风险。它的产生既源自银行保函自身的特点,又与国际工程承包的特点相关。承包商在应对银行保函欺诈时应当注意事前预防和事后救济。但鉴于事后救济的难度,承包商的重点应当集中在预防措施上,同时兼顾事后法律救济。  相似文献   

3.
当前国际工程承包中应对保函欺诈措施的实际操作性不强,存在保函被业主恶意索赔的风险。从时效及功效控制两方面提出防范措施,以期达到对保函项下的欺诈行为进行防控,保障承包商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11)
在国际贸易实践中,独立性保函以其独立性及单据性等特征发展成为应用最多的银行保函形式,为国际贸易的开展提供了便利。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独立性保函欺诈案件频发,在其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明确保函的性质以及做好保函欺诈的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2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商业社会的迅猛发展,资金的流动速度也不断增长,和担保的关系也日趋紧密。担保在民商事交易中地位越来越重要,无担保,无交易已经成为商业社会的基本法则。应势而生的独立担保,作为一种新的担保方式,不但具备传统的担保功能,而且摒弃了传统担保的从属性,在债权保障方面拥有不可代替的优势,为贸易流通提供了极大的助力,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分析了我国独立担保制度的现状,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际立法与实践,克服固有弊端,提出完善我国担保制度,使之与国际接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4)
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已成为当前教育的重要模式,校企合作办学本质就是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赢的一种教育模式,但是有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基础建设投入的资金较大,相关的费用来源也比较单一,缺少政府经费的支持等,并缺少相应地法律对各方的利益进行保障,就会存在一些潜在的财务风险。为规避校企合作办学中的财务风险,提高校企合作办学的社会效应,本文以校企合作办学中的独立院校为例,通过剖析独立院校办学中存在的财务风险,并深入分析其风险成因,进而提出合作院校和参与企业的风险防范措施,为我国校企合作办学健康发展提供相应地建议。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21)
现今,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也在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网络来进行交易。网络交易是近年来逐渐开始流行的一种交易方式,便捷、随时随地是网络交易的优点,但是我国关于网络交易并没有比较具体的法律规定,这就造成了很多的网络交易纠纷的产生。由于网络交易比较特殊,现有的法律法规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但是随着网络交易逐渐替代传统的交易模式,不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公司企业等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可以看出在我国的网络交易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将就网络交易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一些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由于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区分所有权制度,使得房地产销售方面的法律基础相对薄弱,商品房交易又缺少可操作性的法律规范,使得在商品房销售过程中缺少诚信,欺诈之风盛行,侵害购房人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常见的表现形式有:擅自变更项目规划、违规交易、囤积房源、哄抬房价、面积缩水、一房两卖、定金欺诈、出售公共部位等等。对这些问题,在房地产市场比较成熟的美国也曾经历过,所遇到的问题也与我国现在的情况大同小异,其在解决和克服这些问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好的制度和做法,值得我们予以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9)
我国汽车产业通过多年的积累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但在汽车消费过程中,由于汽车商品结构复杂,消费者又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导致经营者与消费者间信息严重不对称,双方因知情权导致的交易纠纷时有发生。本文通过讨论提出了常见的三种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行为构成消费欺诈的要件,并对当前相关法律的不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4)
金融衍生工具由于具有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功能,以及其低成本杠杆效应的特性而得到了广泛运用。通过我国16家上市银行的数据收集,从金融衍生品交易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角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金融衍生品的使用与银行的盈利能力呈正比关系,说明随着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规模的提升,可以较好地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业务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