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5)
2018年10月的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刑事缺席审判制度是此次新增添的制度。其作为特殊程序编中的第五章,彰显了该制度的中国特色,也体现了该制度作为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背景下的必然调整。其中规定的刑事缺席审判制度设立了特殊情形下被告人无法到场并通过除被告人口供以外的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形成的证据链条认定有无犯罪事实的审判程序。实际上刑事缺席审判作为刑事诉讼法中的一种新增制度,在理解、适用以及制度设计本身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有必要予以进一步阐释研究。只有科学合理的刑事缺席审判制度才不会对被告人的权利造成损害,才能推进刑事诉讼进程,实现刑事诉讼目的,从而完善现代刑事审判制度,使其成为对席审判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7)
审判是国家相关部门依照法律规定,来解决纠纷的一种专门性活动。而刑事审判监督程序则是为了保证审判过程以及结果的合法性和正确性的一项工作,我国的刑事审判监督程序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司法判决的权威性。因此,本文就针对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审判监督工作中遇到的困境进行分析,研究完善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出路,希望能为增强司法的公信力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26)
缺席审判制度在我国的刑事诉讼中并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但是随着十八大反腐工作的推进以及法治化的发展,使得缺席审判逐渐被重视起来。缺席审判制度的应用对我国未成年犯罪判决以及反腐工作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刑事缺席审判制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22)
在民事诉讼当中存在着彼此处于对立立场的双方当事人,民事争讼程序当中的基本原则就是对审原则,在对审原则当中,最常见的法定例外情况就是由于当事人缺席因此造成的"缺席审判"情况。法院在对于全部法定要件已经具备的情况之下,能够在当事人缺席的情况下进行审判。而缺席审判的具体定义,就是包含了两种法庭审判时候的特殊情况:即案件双方相关当事人中有任何一方在没有任何法律上的正当理由的情况下在法庭审判的过程当中强行擅自退出,或者是未能到达法庭参与正常诉讼过程。在本文中,我们将针对以上内容,在此基础之上对于我国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缺席规制进行简要的检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7)
2018年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在特别程序中增加了缺席审判程序。在我国审判中心主义的诉讼制度改革背景下,这一制度的采用是符合我国改革背景和国情的。但由于该制度的"首创性",目前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仍存在许多漏洞,所以在肯定该制度的同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6)
自历史上第一例缺席审判实践肇始,关于缺席审判的合法性问题在各国立法上的肯定与否定就始终在争议中博弈前行。然而,随着近年来跨国犯罪的增长,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缺席审判的启用对全球有效打击犯罪提出了一些新的课题。腐败与经济犯罪嫌疑人的出逃和资产转移以及对外国恐怖主义战斗员属地和属人管辖的障碍,再次引发法学界及社会各界对缺席审判的关注。缺席审判的立法发展与相关国家的司法实践,也暴露出作为缺席审判症结的送达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在保障程序正义和适用补救措施的基础上同时借鉴其他国家适用的经验,恰当适用缺席审判应成为我国司法实践中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36):158-159
刑事审判中心主义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基本的诉讼原则,是司法最终解决原则在刑事诉讼中的具体体现。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虽然,理论界承认审判中心主义原则的确立,但是,庭审流于形式、证据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长期存在,严重阻碍我国刑事司法改革的进程。笔者通过对刑事审判中心主义的涵义和理论依据、具体表现及其背离和改革的具体路径来阐述,通过我国刑事司法对审判中心主义的背离的分析,从审判中心主义出发,积极寻找我国刑事审判中心主义改革的具体路径,以确保建立合理的刑事诉讼构造,实现刑事诉讼程序的公平与公正。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1)
2018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首次规定了缺席审判制度,该制度具有创新性,同时引起了学界热议。有关外逃人员缺席审判的规定具有鲜明的特点,可以说是缺席审判制度的核心。由此,本文将主要围绕外逃人员缺席审判制度的三个争议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4)
刑事速裁程序在部分试施行地区的程序成效已经初步得到了显现,相对简约的刑事案件裁定判决流程就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不必要的司法资源浪费,司法性密度相对较大的诉讼过程审判过程也节约了诉讼成本,提高了诉讼效率。但就刑事速裁程序的试施行表现来看,我国刑事速裁程序因实践经验不足和施行司法条件受限等因素的存在,其本身所含问题也暴露了出来,如难以划定清晰的适应范围、司法机关职权的履行责任矛盾、影响了司法工作的公正性等等。本文将围绕刑事速裁程序之所含问题进行剖析,进而逐一提出对应性策略,谨以此作为刑事速裁程序完善之建议。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23)
我国刑事庭前程序理应作为一个镶嵌在起诉与审判之间的独立诉讼阶段而存在。刑事庭前程序由庭前审查和庭前准备组成,其制度革新应以权利保障为视角,避免权力专制及压迫。在我国刑事庭前程序的改革中应认识到当事人主义未必是发现事实真相的最好方式,在向现代职权主义靠拢的同时,应适时增设或完善刑事证据保全制度、刑事证据开示制度、刑事程序分流机制和争点整理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