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0,(3)
自首是我国刑法中重要的一项量刑制度,"主动投案、如实供述"对自首进行了高度概括和精要提炼。但在司法实践中,行为人的行为是纷繁复杂的,"主动投案、如实供述"的原则性规定,很难满足对不同个案的评价。本文结合相关司法实践,从自首制度的价值取向和本质要求的角度,对自首认定在司法实践中若干疑难问题进行初浅分析,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
犯罪嫌疑人在接到公安机关以其他名义到案通知后,先藏匿赃物后到案,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能否视为"自动投案"型自首及相关法律适用问题,本文对两种分歧观点进行评析,认为对"做两手准备"后和司法机关周旋未果后如实供述的犯罪嫌疑人不宜认定自首。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3)
刑法及司法解释规定了自首的成立条件,明确了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的认定标准,但是司法实践中,对自动投案的认定仍然存对如实供述的认定条件如何把握也存在一定差异,理清自首的成立条件中部分规在争议,如对口头传唤、电话通知等形式到案的犯罪嫌疑人,是否认定自动投案等,定的内涵和外延,进而准确适用自首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13)
在西方刑事诉讼中大都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沉默权并被认为是受刑事追诉者自卫的最重要的权利。沉默权制度的建立经过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展与完善,沉默权最早确立于17世纪的英国。沉默权的建立,被认为是人类通向文明斗争中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本文就西方沉默权制度在我国的适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29):191-192
"零口供"规则,是针对检察机关在处理案件时所提出的一项规范要求,该规范由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人民检察院在出台的一项规则中提出,它是第一次在我国被提出。零口供规则即检察机关在面临对犯罪嫌疑人做如何处理,是否逮捕或移送审查起诉时,无视其在前期侦查阶段所作的有罪供述,认定其是否犯罪需要通过其他证据证明。接下来,我们从"零口供"规则出台的背景,其与沉默权有何关系以及它的实质内容、要求这几方面来分析其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
沉默权是涉嫌刑事犯罪人防御权,人格权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国家司法权力的制约,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诉讼程序正当与文明的象征。随着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文明的进步,对人权问题的进一步重视,笔者就如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有限沉默权制度提出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13)
目前我国的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存在着一些有悖国际人权公约的规定,存在劳动教养、无罪判决的极少适用、犯罪嫌疑人无沉默权等问题需要解决,而解决此类问题从而加强人权保障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保障人权与打击犯罪的价值冲突。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1)
刑事诉讼法既新增保障人权和不得自证其罪,也留有33年前的应当如实回答,两者似不矛盾。在讯问语境下,虽应告知嫌疑人如实供述可以从宽处理,但因也可不从宽处理,实未告知任何权利;而若要求如实供述,则涉嫌强迫自证其罪,故应当如实回答的立法原意应是"如实"回答,而非"应当"回答。对此语用模糊,可作有权解释以明确其具体含义,也可告知被讯问人权利,即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如保持沉默的言论自由,以使不当法律适用无需违宪审查即自行废止。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4)
在法治国家(地区),沉默权和律师帮助权是讯问前最主要的告知内容,如果侦查机关未告知这些权利,则所获供述有可能落入非法供述排除的范围。在讯问前未告知权利与非法供述排除规则的关系上,法治国家(地区)形成了原则加例外模式和裁量排除模式。我国《刑事诉讼法》虽有讯问前告知权利的规定,但告知内容单薄,且未确立程序违法所获供述排除规则。作为理想的改革措施,我国应借鉴法治国家(地区)有关讯问前权利告知制度,建立完整的讯问前权利告知规则;通过对现行立法和司法解释相关规定的进一步挖掘,也可以在不突破现行法律框架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弥补我国讯问前权利告知规则的缺陷。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在国内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实践中运用合同默示条款制度的必要性,分析、研究和论证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承包商主要合同默示义务条款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