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Planning》2015,(20)
文章在讨论时下流行的互联网创新业务——企业微信红包种类的基础上,对保险类企业微信红包涉及的有关账务处理进行了探索,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14)
以微信红包、支付宝红包为代表的网络红包在马年春节期间掀起了全民抢红包的高潮,不少网民在春晚期间仍然不顾亲朋好友,只顾埋头抢红包。这种疯狂抢红包的行为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不同看法,有人提出疯狂抢红包的行为正在淡化中国人的年味,有人则认为疯狂抢红包是亲朋友好友的互动,可以强化中国人的年味。综合其他专家学者的观点,并根据互联网发布的最新数据,首先我认为"抢红包"在维护中国传统的过节方式的角度来看确实弱化了中国人的年味,淡化了那些不会或不善于使用网络的人与新时代网民的感情;其次,我认为"抢红包"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兴活动,符合当代中国人的需求,其超强的互动性、趣味性,正在加强人与人的互动,增进亲朋友好友间、同事间的感情,丰富过年的方式;总体而言,我认为"抢红包"活动是在强化中国人的年味。  相似文献   

3.
微信一经推出,迅速风靡国内外,用户也爆发式地增长。不少企业纷纷上马,开始建设和运营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以期达到良好的营销效果。针对中小企业的特定条件和需求,本文总结了中小企业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模式,提出了其发展的难点并给出了一些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9)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一代的即时通讯软件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与青睐,微信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已经获得了极高的使用率和关注度,成为民众进行人际传播的新工具。本文以网络人际传播理论为指导来探讨微信电商的商业化进程中的优劣势,以求了解微信电商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1)
2013年初,微信是否收费的问题引发了社会讨论。本文从微信的传播特征探析"微信收费"事件舆论的形成,并分析事件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行为对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7)
本研究以滁州学院的323名大学生为样本,探索大学生微信表情包的使用动机和使用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挖掘使用动机对大学生使用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在使用时长等一系列使用特征上存在差异;大学生使用微信表情包的动机包括信息动机、表达动机和娱乐动机,其中,表达动机是最重要的动机,其次是娱乐动机、信息动机;此外,人口统计变量不同,大学生微信表情包的使用动机和使用行为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6)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进步及深入发展,中国网民数量在急剧增加,同时中国网民的购物比例也随着上升。人民的消费方式有了明显的改变,这种情况尤其对大学生身上体现尤为明显。大学生网上购物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31)
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信息化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对大学生就业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实用行进行阐述,提高大学就业指导信息发布的信息化、快速化,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信息发布方式与途径,充分发挥就业指导微信平台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10)
政府部门为了公共利益而给予一些具有公益性质的企业特许的权利无可厚非,但是,这些企业凭借由此获得的天然垄断权而干预经济的发展走向必然会对整个社会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在"微信"收费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之后,似乎以腾讯公司的单方承诺不向用户收费而"停止",可是整个事件真正的主导者——电信运营商却一直被排除于大众的的视线以外,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电信运营商们处于如此特殊的地位,他们的行为是否有相关的法律进行规制是本文探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8)
网络募捐平台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因其高效便捷的募捐形式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使用。然而,部分的网络募捐平台的个人求助服务,不在《慈善法》的规制范围内,其求助对象的不特定性使其处于法律管制较为模糊的地带。这一问题的解决无论是对于网络募捐平台今后的发展,还是保护公众财产安全和公益热情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7)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快速发送文字和照片、支持多人语音对讲的手机聊天软件。据统计,截止2013年10月24日,微信用户已经超过6亿,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增加。本文分析了微信发展的现状、微信的特点,并根据卡茨提出的"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来分析微信流行的原因:符合人们的接触动机、具有广泛的可触及性、熟友推荐、满足多种需求。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8)
为规范道路交通行为,鼓励市民参与交通环境治理,某市交警部门推出了"冰城e行"交通违法"随手拍"平台,市民手机抓拍交通违章可受到相应奖励,平台上线六天即受理举报一千余件且通过七百余件。这一举措在国内并非首创,自其若干年前迈入公众视野便引发社会广泛讨论,拍手称快与质疑之声并存。本文试图在评析其产生原因和可取之处的基础上,针对相关法律担忧浅述个人看法,并进一步关注其在实务操作中所应侧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6)
现阶段,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广大公民提供了更为宽泛的言论自由、表达自由的平台,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中,网民的网络自由和网络审判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探求"网络自由"与"网络审判"之间的关系,来更好地保障公民权利的正常实施。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3,(24)
近几年来,互联网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网络使用群体扩大到一个令人咋舌的地步,而开始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则是这一庞大群体的主要成员。在当今时代,网络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占据了极大一部分,因此,能否了解大学生网络行为现状,及时规范网络行为是每一个大学生所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报告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的形式获取数据,应用相关的统计工具分析后得出,讨论了大学生网络行为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督促大学生及时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正确合理的使用网络。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6)
微信的便捷性和随时性加速了信息传播的速率,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充分享受了集视觉和听觉于一体的感官体验。而微信的广泛应用,也为针对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教学方法,同时也为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提供了更为多样化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5)
网络通过电子政务,网络购物,资金投资,工作交友等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把网络现实化,法治化是我们法治社会的重要内容。在这个前提下,网络实名制应世而生,本文笔者欲对网络实名制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粗浅论述,以期对网络实名制的完善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8)
随着移动支付时代的到来和手机终端的日益普及,微信支付依托微信平台发展迅速。尤其是微信支付用户四个突增期的出现,人们对微信支付的关注与日俱增。本文从传播学视角出发,联系微信本身特点,通过对微信支付的传播模式和营销策略的分析,探究其在发展和营销当中的优势所在和所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为微信支付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3,(11)
微信的横空出世改变了传统的社交方式,开辟了新兴的网络社交平台。随着"微微之火"成"燎原之势",微信对社交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试探微信传播的优势、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3,(10)
近日有关利用手机微信平台"附近的人"功能,连续变换三次以上的地点,加上GPS地图的辅助,就能对1000米范围以内的其他用户的位置完成定位的网络传言,一时引起网络上众说纷纭。目前,"微信三点定位"已经相关媒体和专家证实确实可行,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公众担忧情绪在网络上随处可见,似乎我们的网络的各类平台的融合互动之下,已经彻彻底底成为了社会中的透明人。如果说从前的网络人肉、业务隐私信息泄露是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所为,那么"三点定位"这种全方位的人身暴露似乎是用户自己所为所造成的大范围大规模的自我曝光,然而微信作为一种越发方便和广泛的社交平台是否还存在更大的安全隐患,我们是否又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捍卫公民的自身权利,以及官方是否能够出台切实有效的政策为大家提供保护,这些都是当下迫切值得我们去探寻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12)
目前我们已经迈入以互联网为主体的网络信息时代,互联网以其便利、包容、开放的特性为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打开了无限广阔的活动空间,逐渐成为他们汲取知识、沟通思想、休闲放松不可缺少的网络平台,通过其自身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当代大学生学习方法、生活习惯以及思维模式的改变。然而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也给当今社会带来一系列的法律规范、伦理道德和社会问题。如何规避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各界人士探讨的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