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2)
红色文化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资源,挖掘红色文化的内在价值,大力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北大荒精神为例,通过深入挖掘北大荒精神的时代价值,分析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构建依托北大荒精神的红色校园文化,探索出红色校园文化在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
雷锋精神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果之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精神内涵上具有高度契合性。因此,弘扬雷锋精神对帮助大学生深刻领会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深刻含义,对其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1)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建设核心价值观,更注重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宣传与贯彻。在高校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首先要明白其具体内涵和发展历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只有短短的48个字,但包含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体现了时代精神和价值取向。本文结合相关文献,从价值取向、内部关系等方面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为后期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1)
深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解读和掌握其科学含义及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表达,由多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构成,是一个逻辑严谨,层次分明的结构体系。目前,我国正面临着从传统社会转型到现代社会的关键时期,导致了人们及社会物质和精神的深刻碰撞,引导人们对价值进行热烈且深入的追求及探索。因此,在追求思想统一、人心凝聚的今天,我们必须构建一种新型的适应现代化经济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3)
八一精神是我党、我军和我们伟大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和共和国"军魂",是开展国防教育的源头活水,成功哺育和影响了几代青年,使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得以延续和发展。作为大学生的典型优秀代表,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可靠接班人和中坚力量。传承和弘扬八一精神,就是要激活其红色基因和正能量,教育引导大学生党员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根守魂,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3)
党的十大八提出"社会主义核心观"后,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公开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及践行须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紧密。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文化沃土,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精神要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超越性升华,是我国当代文化软实力的主导价值及灵魂。只有深入挖掘、科学把握二者关系,才能有利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及践行,从而实现中华文化发展的新型态、新辉煌。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基础,主要涵盖了公正、和谐、民主、人本、文明五大主题,具有深刻的逻辑结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目标导向,为培育"信仰明确""理想坚定""爱国创新""道德高尚"的新时代大学生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4)
友善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深刻的内涵和重要的作用。新时代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智力来源,友善必然是其全面发展应具备的道德品质,也是大学生未来肩负起祖国建设的历史使命的价值要求。本文从友善价值观的内涵作为切入点,全面分析新时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4)
<正>党的十八大吹响了新时代奋进的号角,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全面详备地提出了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内容、方法、规划和目标,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指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二十四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述了目前大学生信仰缺失的原因,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依据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信仰形成三要素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信仰形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