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0,(4)
医疗损害鉴定是医疗纠纷中的重要环节。不仅诉讼阶段需要借助专业人士的鉴定结论确定责任,调解阶段也可以鉴定结果作为双方调解的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25)
肋骨骨折在法医学临床鉴定中是比较常见,且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因肋骨骨折误诊、漏诊引起重复鉴定及信访事件日益增多,在这些事件中,当事人质疑声最大的就是特殊类型肋骨骨折的鉴定。本文通过对肋骨的生物力学原理,骨折机制及鉴定要点进行全面分析,准确认定上述肋骨骨折的相关问题,对不同类型的肋骨骨折选择合适的鉴定方法,避免误诊、漏诊带来的影响,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浅谈工程造价鉴定的主要程序及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司法裁决工程造价纠纷的主要依据是工程造价鉴定.由于工程造价的专业性,人民法院或当事人双方一般都将此类鉴定问题委托给造价咨询机构来完成.因而工程造价鉴定,也是造价咨询机构的主要业务之一.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7)
预防接种纠纷中,完善医学会鉴定程序法律制度,主要包括: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专业委员会、医学会鉴定专家库制度、网络"双盲"医学会鉴定、鉴定专家签名负责制、鉴定监督等制度。保障鉴定专家在不受任何干扰的情况下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从而更好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4)
医疗纠纷的调解成功与否,高度依赖于调解人高超的沟通技巧及其对当事人心理活动规律之准确把握。医疗纠纷中当事人所具有的侥幸、过于自信、贪得无厌、心理改变与自我防卫机制等心理特点以及不合理的赔偿请求、行为过激等行为模式,为纠纷的顺利解决制造了很多障碍。调解人应始终积极地关注当事人,可秉承先处理人,后处理事,找到当事人的需要和动机,转变当事人的态度等策略,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技巧调解医疗纠纷,建立良好的调解互动关系,增强调解工作的实效性,实现调解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工程检测机构和工程检测技术人员经常接受法院的委托,对工程质量纠纷案件进行检测鉴定,并出庭回答法官和当事人双方提出的问题。虽然鉴定人员认为提供的鉴定结论是科学公正的,但是当事人经常不同意鉴定结论,一审判决以后,当事人常常不服,还要提起上诉,进行二审。少数案件二审以后当事人仍然不服,还要告申,有的当事人还要找到法院的院长,甚至找到人大去说理。有时法院也并不完全按照鉴定结论进行判决。针对这些情况,技术鉴定人员便会产生疑问,  相似文献   

7.
在火灾痕迹物证鉴定中,由于鉴定结论不准确甚至是错误导致火灾原因认定错误,引发当事人起诉机构、最终败诉的案件时有发生。针对我国火灾痕迹物证鉴定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6)
在新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法律意识在不断提升,对于物证鉴定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现阶段道路交通事故物证鉴定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有边缘化的特点,公安机关缺乏专门的鉴定机构,大部分都是委托社会鉴定机构来进行鉴定工作,事故当事人经常会质疑鉴定结果的公正性与权威性。下文针对道路交通事故物证鉴定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有效提升道路交通事故物证鉴定的程序性、法律性以及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梁文灵 《门窗》2020,(6):30-30,32
工程造价司法鉴定是工程造价咨询业务的重要内容,科学、客观、公正、合法地进行工程造价司法鉴定,是造价人员从事鉴定的基本准则。客观公正的工程鉴定结论有助于帮助法院依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要想做好司法鉴定必须采用合理的鉴定方法、完善严谨的鉴定程序、坚持客观公正合法等原则。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7):40-42
近年来,随着人民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有案必讼"的情况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人民法院案件压力与日俱增。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司法资源和纠纷总量"僧多粥少"的现状问题十分严峻,构建完善功能互补、程序衔接恰当、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多元化纠纷解决方式需求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对有效化解医疗纠纷十分必要。实践证明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的建立对利用诉调对接平台解决医疗纠纷能够发挥其专业优势,为医患双方当事人提供一个快速解决医疗纠纷的渠道,减少医患双方诉讼成本。通过诉调对接平台建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为医患双方当事人提供多渠道、多角度、高效率、低成本的纠纷解决渠道,满足双方当事人多元化纠纷解决需求。目前司法实践中利用诉调对接机制解决医疗纠纷仍存在很多问题,进一步的研究并对该问题给予完善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