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拉动信息消费这种重点工作就是智慧城市的建设。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是应对城市化新发展,打造高品质生活城市的迫切需要。我们生活在非常神奇的时代: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许多颠覆性思维的电子商务,新式的社交媒体——微博、微信以及互联网金融,都颠覆我们传统的生活方式,给我们带来很多改变。  相似文献   

2.
肖清第 《山西建筑》2011,37(20):4-5
通过分析宁德中心城市区位环境和现状,探讨了综合体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同时应用增长极理论,解析了城市综合体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为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推动环三跨越崛起提供决策参考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1)
<正>近日从工信部获悉,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指导的首届中国网络安全产业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陈肇雄,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阴和俊出席论坛并致辞。陈肇雄指出,当前,我国网络安全领域技术创新活跃、新产品新服务不断涌现、产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但与我国网络设施、融合应用、个人信息等安全保障需求的迅速扩大相比,我国网络安全技术产业的支撑能力仍有较大的差距,网络安全核心技术亟需加快突破,安全保障能力有待加快提升,产业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2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传统产业绿色发展层级整体跃升,产业结构和布局明显优化,绿色低碳能源利用比例显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升,污染物和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碳排放总量实现达峰,新兴产业绿色增长引擎作用更加突出,规模质量进一步提升,绿色低碳产业比重显著提高,绿色融合新业态不断涌现,绿色发展基础能力大幅提升,绿色低碳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绿色发展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湖北省30多个城市正紧锣密鼓加快城市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步伐。该省省会武汉作为首批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已率先完成了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该市将在未来15年内建成171个海绵城市分区,近期重点建设35个分区,总面积203.51平方公里。从去年起,武汉市已逐步展开青山和四新示范区海绵城市试点,计划三年投资162.9亿元,实施  相似文献   

6.
<正>沈阳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是中国东北地区经济、文化、科技、金融、商贸中心,素有"东方鲁尔"之称。2009年,面对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机遇,沈阳市委、市政府立足于沈阳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强大的科技优势,着眼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做出了建设现代建筑产业园、大力发展现代建筑产业的重大战略部署。2011年,沈阳市成为全国首个现代建筑产业化试点城市,坚持"一手抓市场,一手抓产业",在技术水平、政策扶持、市场培育、应用领域、引进企业等方面发挥了先行表率作用。2014年5月15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授予沈阳"国家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称号。  相似文献   

7.
8.
近日,江西省住建厅加快推进全省海绵建设工作,提出了更严格具体的要求,特别强调城市各类规划编制要充分体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江西要求,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要融人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并单列专门章节进行阐述,将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约束性指标.制定海绵城市的实施策略、原则和重点实施区域,并将有关要求和内容纳入城市道路、绿地、水系、排水防涝等相关专项(专业)规划.  相似文献   

9.
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依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和《北京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4~2015)调整方案》,北京将加快轨道交通建设的步伐,并明确了今年轨道规划建设的"保四争六"工作.轨道建设是百年工程,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又充满自豪,坚信我们有能力又好又快地完成这项工作,确保奥运期间交通顺畅,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为建设宜居城市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7)
<正>近日,工信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工作的通知》,旨在推动制造强国建设,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具体包括提升制造业供给质量水平,推动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发展,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强化质量品牌工作合力。通知提出,开展原材料质量提升专项行动。组织实施原材料重点标准制修订专项,推动制订质量分类分级规范,鼓励开展团体标准应用示范。加快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推动汽车、船舶、航空等重点领域的标准化和质量提升,加快重点急需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实施《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