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纳米银粒子是典型的零维纳米材料,纳米银粒子的尺寸介于原子簇和宏观微粒之间,它集合了纳米材料和单质银的特性,具有很高的表面活性、表面能和催化性能,可广泛应用在催化剂材料、半导体材料、低温导热材料、抗菌材料及医用材料等,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贵金属纳米材料,纳米银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纸作为书写和印刷的理想材料,更是不可替代的生活必需品,,随着造纸技术的发展,一些新型功能纸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其中利用纳米银粒子而制成的抗菌纸具有抑制细菌繁殖、扼杀微生物的能力,因而纳米银颗粒在造纸中的应用也是越来越广泛,本文也针对纳米银粒子的制备及其性能,以及在造纸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壳聚糖纳米化,并优化出最佳制备方法。利用均匀沉淀和高温热解方法进行纳米银制备,筛选最佳反应条件。将最佳制备条件下得到的纳米银与纳米壳聚糖,按不同比例进行研磨混合,采用XRD、SEM对制备样品进行表征,并考察其止血性能。结果表明,单纯壳聚糖平均止血时间为12min35s,纳米壳聚糖的平均止血时间为10min30s,将纳米银与壳聚糖按1:2的比例混合时,止血时间为5min30s。由此得出纳米银/壳聚糖复合材料可以做为一种新型的止血材料。  相似文献   

3.
雷莉亚 《云南化工》2018,(4):122-123
由于传统纳米银合成工艺无法进一步提升纳米银的性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纳米银在工业领域中的进一步应用。为了探索提升纳米银性能的方法,对利用甲烷氧化菌素并通过介导一步法合成纳米银的方法进行了研究。该方法可以将硝酸银经化学还原反应合成纳米银材料。经实验检测该材料不仅具有纳米银的基本属性,同时也有效避免了因为反应条件控制进度不足而导致的纳米银颗粒粒径相对较大的问题,提升了纳米银的性能,促进了纳米银在工业领域中的进一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纳米银材料具有很稳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在催化剂材料、电池电极材料、导电浆料、抗菌材料、医用材料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合成方法是目前研究者广泛关注的热点。本文概述了当前纳米银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物理还原法、化学还原法和生物还原法,并对纳米银的医学应用进行了介绍。在新时代绿色化学主题的指引下,对纳米银合成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应用化工》2022,(2):369-372
针对纳米银粒子最常用的制备方法化学还原法中化学试剂的大量使用及其对环境的污染,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介绍了纳米银的绿色制备方法,包括二糖法、多糖法、微生物合成法、植物提取物法等。同时介绍了纳米银离子在净水处理和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进展。分析认为,糖类作为还原剂可生成具有良好催化及杀菌性能的纳米银粒子。纳米银的形貌可控制备以及生物合成法中微生物及植物的选择技术等是今后纳米银绿色制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针对纳米银粒子最常用的制备方法化学还原法中化学试剂的大量使用及其对环境的污染,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介绍了纳米银的绿色制备方法,包括二糖法、多糖法、微生物合成法、植物提取物法等。同时介绍了纳米银离子在净水处理和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进展。分析认为,糖类作为还原剂可生成具有良好催化及杀菌性能的纳米银粒子。纳米银的形貌可控制备以及生物合成法中微生物及植物的选择技术等是今后纳米银绿色制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纳米技术作为当前较火热的新兴科研技术,纳米材料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纳米银是粒径介于20nm~50nm的一种纳米金属银单质材料,具有良好的催化、光学、传导、灭菌性能,在医学、建筑、航空航天、饮用水处理等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未来几年,纳米银的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生物特性,将被更多的应用到医学领域和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该文着重综述了纳米银在水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概述了纳米银的性能、制备、抗菌机理以及与其他材料复合处理水污染等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纳米银粉末作为导电银浆料的导电功能相,是电子元器件、低温导热材料及太阳能电池产业所需的关键功能材料。虽然制备方法很多,但依然存在粒度分布广、结晶不完全等问题。本文以超支化聚酰胺胺(PAMAM)为还原剂制备纳米银,通过XRD、IR和TEM分析,产品为纳米银,颗粒基本呈球形且分散良好,纳米银与氨基之间形成了一定的价键联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纳米银材料研究现状;简述了纳米银的制备方法;展望了纳米银研究的发展方向,介绍了其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0.
将纳米银与水凝胶两者性能结合,制备医用银离子抗菌水凝胶敷料,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不使用分散剂,采用水凝胶的纳米孔吸附银离子的方式制备纳米银,使用壳聚糖、冰醋酸、纳米银、泊洛沙姆、碳酸氨、甘油六种试剂制备纳米银抗菌凝胶,并采用类似的方式制备纳米银抗菌凝胶敷料。分别对制备得到的水凝胶敷料进行UV-vis分析,并测试其抗菌性、溶胀性和生物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不添加分散剂和还原剂的条件下,硝酸银可以被还原成纳米银,表明纳米银制备方法可行;水凝胶对大肠杆菌的最大抑菌圈为4.20mm左右,对葡萄球杆菌的最大抑菌圈为3.52 mm左右,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且纳米银的添加,更加增强了水凝胶的抗菌性;相较于其他甘油含量的水凝胶敷料,添加2%甘油的敷料具有更好的溶胀性;银离子抗菌水凝胶敷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在促进细胞增殖分化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纳米银粒子的独特性能使其在电学、热学、光学、磁学、抗茵和催化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几年,纳米银制备技术迅速发展,方法多种多样.生物法因其成本低、绿色环保和反应过程简单等优势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采用细茼或真菌等微生物合成纳米银材料一直是新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对近几年国内外生物合成纳米银材料的方法及机理进行了...  相似文献   

12.
以硅藻土和硝酸银为主要原料,采用预先真空浸渍法和压制成型工艺,在1 050℃煅烧制备了纳米银/硅藻土复合抗菌陶瓷。用X射线衍射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压汞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对材料性能进行表征,并测试了材料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纳米银/硅藻土复合抗菌陶瓷平均孔径为2.6μm,孔隙率为58%;银以Ag O的形式存在于材料中,Ag O颗粒分散均匀,粒径在20 nm左右,在水介质中材料能够持续稳定微量的释放出银;纳米银/硅藻土复合抗菌陶瓷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很强的抑菌和杀菌能力,有望应用于终端水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13.
朱炯霖 《精细化工》2020,37(6):1274-1281
以植物还原剂——金银花提取物和化学还原剂——丙三醇,分别还原硝酸银,制备了两种纳米银溶液。采用浸渍法将上述制备的纳米银溶液分别对棉织物进行功能整理。利用SEM、EDS、XRD、FTIR分析整理前后棉织物的外观形貌及结构,并探讨了整理后的棉织物的抗紫外性能、不同洗涤次数后其含银量、色差和抗菌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纳米银粒子主要通过范德华力吸附在棉织物纤维素的无定形区;与化学还原法相比,植物还原法制备的纳米银粒径减小了约15nm,植物还原法制备的纳米银溶液整理后的棉织物经过50次洗涤后,棉织物表面的纳米银吸附量及色差变化不大,且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仍旧达到99%以上,具有优异的抗菌性及良好的耐洗涤性能。另外,植物还原法制备的纳米银溶液整理后的棉织物紫外线防护系数(UPF)值达到了36.82,具有较好的抗紫外性能。  相似文献   

14.
《山东化工》2021,50(3)
化学修饰电极因其制备方法简单多样,应用方便安全,是电化学分析领域研究的热点方向之一。纳米银的物理化学特性使其成为修饰电极的优秀材料。近年来单一纳米银作为修饰材料的电极、纳米银与氨基酸、纳米银与碳材料组合修饰电极的电催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表明纳米银类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具有较多的活性位点,使电子转移速率得以提高,提高了电极的灵敏度。在食品分析、生命科学、环境检测、医药分析等方面都有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5.
分别采用两种方法制备纳米银。一为化学法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保护剂,硼氢化钠(NaBH4)作为还原剂制备纳米银;二为光化学催化法采用汞灯紫外光照制备胶态纳米银。分别用透射电镜对纳米银进行表征,并利用悬液法对纳米银的灭菌性能及对耐药菌灭菌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银对耐药菌具有很强的灭杀作用,平均灭菌率高达95%。  相似文献   

16.
片状纳米银粉的化学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芝华  王炎伟  卢健体 《化工学报》2009,60(6):1351-1356
片状纳米银粉的化学制备技术备受人们关注。本文综述了片状纳米银粉的化学还原沉淀法、软模板法、电化学沉积法、热沉积法等化学制备技术,探讨了化学法制备片状纳米银粉的形成机理。片状纳米银粉由于表面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表现出独特的光、热、电、磁、催化等性能,在导电、杀菌、催化、生物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片状纳米银粉的化学制备技术显示出诱人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纳米银材料的性能主要是由其微观尺寸和形貌决定,制备形貌均匀、高纯度且尺寸可控的一维纳米银,即纳米银线材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采用引入控制剂的多元醇化学还原法快速制备纳米银线,研究了控制剂剂量和浓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硝酸银的浓度比为6∶1,当二水氯化铜的浓度为5 mmol/L,剂量为700μL时,可以批量制备出线长为10μm以上、线径150 nm左右、长径比为70的高纯度纳米银线材料。可用于透明显示、生物制药、印刷电路等领域。  相似文献   

18.
纳米银材料具有独特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而且其性能可以由形貌、组分和微观尺寸来调控。为了探究多元醇法反应参数对纳米银光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与AgNO_3的摩尔比、反应温度以及还原剂来制备不同形貌和尺寸的纳米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较低或还原剂的还原性较弱时,有助于获得形貌可控的类球形纳米银颗粒,对应的吸收峰较窄。在PVP/AgNO_3摩尔比为3︰1,反应温度150℃,乙二醇为还原剂和溶剂时,纳米银的吸收范围可拓展到近红外区,在太阳能光热转换、光热治疗等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归纳了碳纳米管增强纳米银复合材料(Ag/CNT)的制备途径及性能变化,阐述了Ag/CNT复合材料在水离子体检测、抗菌、催化、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并指出:在制备方式中,在吸附型CNT沉积纳米银(Ag/a–CNT)复合物质制备过程中,由于CNT表面基团的保护效应,致使纳米Ag在CNT表面均匀分散,同时,CNT大的比表面积又增强了银纳米粒子的吸附作用。Ag/a–CNT将是以后CNT增强纳米银复合材料主要的制备方式。另外,纳米银的加入不仅可以增强复合物质光学和热学性能,而且还能产生复合材料新的其它性能和应用。如何在保证复合材料应用效果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和实现工业化生产都将是今后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0.
纳米银@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绿色制备及其抑菌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聚乙二醇为还原剂通过水热反应,还原氧化石墨烯同时在石墨烯表面原位生长银纳米粒子,制备纳米银@石墨烯复合材料。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红外吸收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所制备的纳米银@石墨烯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银以单质形态成功负载在石墨烯表面,银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为30nm。以大肠杆菌为模型对纳米复合材料的抑菌性能进行测试,纳米银@石墨烯复合材料在100 mg/L时可以完全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是一种效果显著的新型抑菌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