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9,(20)
构建清朗网络空间,确保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安全是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新时代网络空间安全现状及原因,分析高校共青团员在构建清朗网络空间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提出打造清朗网络空间的有效措施,对促进网络空间清朗,掌握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2,(2)
互联网开拓了一个新的国际政治空间。为了填补网络空间的权力真空及确保本国网络空间安全,世界各国纷纷制定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建立网战部队。2014年,我国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这标志着中国网络空间安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作为网络空间的后起之秀,中国仍然面临着诸如美国积极谋求网络霸权、世界主要大国争相扩军备战、西方国家掌握舆论主导权及美国等国家肆意渲染中国网络威胁论等多重压力。中国身处复杂的国际网络空间安全环境中,如何既能保卫本国网络空间安全,又能扩展国家在国际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影响力,打破现有的网络空间权力格局,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2)
互联网开拓了一个新的国际政治空间。为了填补网络空间的权力真空及确保本国网络空间安全,世界各国纷纷制定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建立网战部队。2014年,我国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这标志着中国网络空间安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作为网络空间的后起之秀,中国仍然面临着诸如美国积极谋求网络霸权、世界主要大国争相扩军备战、西方国家掌握舆论主导权及美国等国家肆意渲染中国网络威胁论等多重压力。中国身处复杂的国际网络空间安全环境中,如何既能保卫本国网络空间安全,又能扩展国家在国际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影响力,打破现有的网络空间权力格局,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3)
2015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在"工科"门类下增设"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一级学科的设立旨在实施国家安全战略,不仅有利于加快网络空间安全高层次人才培养,也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在分析网络空间安全的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总结10多年信息安全专业建设的经验,对网络空间安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和实践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2)
网络空间成为网络新常态下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场域。意识形态斗争以镜像的方式呈现在网络空间中,具有隐蔽性、多媒体化、开放性特点。囿于网络空间的治理现实,高校亟需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坚持推进网络空间治理与意识形态建设的联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推进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与网络空间治理并举,强化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推进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筑牢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安全屏障。  相似文献   

6.
信息安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传统的行政权力划分提出挑战。美国现有的网络安全部门结构非常复杂,国防部、国家安全局、国土安全部之间存在职能冲突,信息安全行政主管权的职能冲突也同样延伸到了立法领域。美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网络空间的安全部署,奥巴马总统执政以来出台了一系列网络安全战略,使之成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一部分。国家层面的战略计划、法律法规也集中出炉,体现了美国将迎来信息安全政策的重大调整。  相似文献   

7.
在大数据背景下,以漏洞、后门和病毒攻击为主要威胁方式的网络空间安全问题异常严峻,目前的常用被动防御技术远远不能解决未知的安全威胁。本文介绍邬江兴院士潜心10年研究的一种创新性网络空间安全主动防御理论——拟态防御,分析拟态防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成果对网络安全技术进步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2014年,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将得到进一步推广.这些新技术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将会进一步加大,我国的信息安全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同时,国际信息安全环境也日趋复杂,大规模网络空间冲突一触即发.贸易保护”安全壁垒”成风,西方国家继续加强对我国的网络遏制.网络空间安全问题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8):82-83
当前,国内外对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国内外高校相继开设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同时将"信息隐藏技术"作为专业的必修课程。文章主要对长安大学研究生"信息隐藏技术"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介绍,包括课程改革建设目标、课程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课程改革创新方式,通过夯实教授基础,优化教学方式;更新教学内容,注重能力培养;完善评价体系,强化学用结合等措施对课程进行改革创新,以此打造属于长安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的"金课"。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38)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公民表达自己内心的言论自由的方式提供了便利,产生的另一个新的领域——与现实空间并存的网络空间。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虽紧密相连,但性质迥异,其独有的表达方式和全新的阐述空间催生了一种演变权利——网络言论自由。我国政府也开始重视对网络言论自由的保护,并对其采取了一系列的相关措施。本文从法律和国家政策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