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如何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以湖北省属地方高校长江大学地球化学实验班为例,论述了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的有益改革和实践。明确自身专业优势和特色,精准定位,与重点高校差异竞争,制定切合实际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打造优良师资,对外引进和对内培养相结合,优化课程体系设置,探索"本-硕"贯通培养模式,健全选拔与淘汰机制,完善激励制度。通过上述系列举措以期为新时期一般地方本科高校特色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在加快双一流高校和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高校必须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探索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为例,探索出"一中心多地基"研究生培养与跨界融合创新模式。提出了"一中心多基地"的建设方案和原则,建立研究生培养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以双导师制和合作项目为契机,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以期对产学研协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3.
研究生科研素养训练和本科生教育质量提升均是双一流高校的重要建设任务。如何利用双一流高校研究生培养中的学术创新资源反哺本科生教育及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过程中值得探讨的学术话题。针对研究生和本科生人才培养过程的异同点,尝试探究研究生参与本科生毕设、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本科导师制实施等环节的具体举措,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2015年,国家提出建设"双一流"大学的战略规划,其核心是培养一流的人才,高校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紧密相关。"双一流"建设为地方高校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本文以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开设《生物化学》课程为例,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面向"双一流"建设《生物化学》课程建设的目标和主要措施,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这些措施对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电化学原理及应用是应用化学专业的研究生核心学位课,是基于“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的特色课程,兼顾基础理论知识的夯实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统一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达成一致的行动方向,明晰具体的行动边界,通过组织形式和教学资源的创新积累,促进学习效能,激发学习兴趣,建立理论知识与应用兴趣的链接,实现理论与应用的结合、师生联动的结合、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结合。依托教材内容和教师科研,挖掘课程思政资源,研究、归纳、总结面向工科专业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我国双一流背景下深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具体实践举措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增强研究生国际化能力为核心,以培养优秀的科学研究工作者为目标,围绕如何提升研究生国际化交流能力和学术水平展开论述。针对目前的培养现状,提出了开设双语类课程、开展国际化学术交流及建设国际化教师队伍等策略,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国际化,不断拓宽研究生视野,产出更优质的科研成果,助力学校的"双一流"建设。  相似文献   

7.
《广州化工》2021,49(5)
本文以西南大学含弘学院2015级材料专业拔尖人才培养的实践为例,分析了当前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些问题,如教学与考核方式单一,培养过于统一,实训机会有限等问题;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对2015级含弘学院材料专业拔尖人才的培养进行了一些探索,如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建立学分互认机制等,初步尝试了培养革新,并针对一些培养环节做了较深入的分析、思考与总结,以期为后续拔尖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人才培养是一所大学的根本与核心,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是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双一流"高校建设中的重要现实需求。南京林业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行业特色和丰富行业创新人才培养经验的特色大学,学校依托林业工程"双一流"学科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科学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扎实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并逐步走出了一条行业特色院校与社会深度融合、科学研究反哺"双一流"学科建设以及科学研究与本科教学协同作用下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化学化工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例,阐述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应具有的特质及培养目标,并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综合性创新实践基地等方面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了积极探索与研究,以期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0.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核心途径和必然选择。文章分析了“双一流” 建设背景下我国产教融合在合作模式、资源分配、育人平台、协调管理等方面的现状和不足,介绍了课题 组与天津(滨海)人工智能创新中心面向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以培养模式和机制探索为重点,在人 才培养、平台建设、科技服务、成果转化等多维度深入合作,积极开展基于产教融合的控制工程专业学位 研究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
河南工业大学依托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研究生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建立了与行业全方位结合的多层次、多渠道产学研合作培养磨料磨具超硬材料工程人才的机制,创建了以科技合作为纽带,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共同完成科研实践的"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综合素质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欠发达地区高校理工科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提高欠发达地区高校理工科人才的市场竞争力和就业率,文章提出了三点改善措施:建设实践教学服务平台,建立成果转化与推广的孵化器;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鼓励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完善基础实验教学体系,促进理工科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双一流”建设对化工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然而,化工原理课程作为化工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教学中却长期存在学生“没兴趣”“不会学”“不会用”三大问题,制约了化工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为此,文章探讨如何在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从而全方位提升化工人才的品质,助力“双一流”建设。  相似文献   

14.
传统化工产业转型发展离不开高层次人才的输入。本文以锰资源化工发展为例,分析现有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助力企业创新发展为目标,提出"双专业联合"的研究生创新培养体系和"五位一体"的研究生实践培养体系,取得了可观的人才培养效果,可为校-企深入产学研协同共赢发展提供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生思政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政教育是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大问题.本文在多年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以科研平台为载体,构建以“红色教育、暑期实践、五四汇报”三位一体融合创新创业的化学化工类研究生思政教育活动新模式,为高校的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提供一种新的实...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深入推进,急需加快新工科建设和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提供人才保障。在分析现有专业学位研究生存在问题和新工科背景下对人才能力要求的基础上,从培养目标制定、导师队伍发展、课程设置和实践基地建设等四个方面构建了以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优势学科——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期通过本培养模式的实施实现化工技术人才创新和实践能力的紧密结合,满足"中国制造2025"对化工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吉小利  王斌  邢宏龙  张晓梅  何杰 《安徽化工》2022,(4):108-109+113
在当前争创一流本科专业的背景下,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教学研究与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完备的校内外实践基地等方面介绍了安徽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综合改革措施与实践,有利于提升专业内涵建设和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时代培养出一流本科人才。  相似文献   

18.
杨朝霞  张朝晖  向艳华 《广州化工》2022,50(8):193-194+212
在国家“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针对我国地方院校化学化工类研究生存在的高水平科研导师少,创新平台少以及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以吉首大学化学化工类研究生培养为例,探索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思想道德教育、指导教师团队组建、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和论文质量监控等五个方向的新举措,提出德育领先,创新驱动,地方高校化学化工类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总结了吉首大学化学化工类研究生创新培养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9.
在"双一流"发展建设背景下,就地方高校如何提高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效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问题,本文从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内容等多方面探索改革确定了以实验教学为基础、开放实验为延伸、实践平台为深入的培养体系。实践证明,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验教学体系不仅提高了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系统化和实验操作技能,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毕业论文的设计及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高等教育迎来"双一流"建设的新时期,如何建设一流学科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是高等教育部门和高校教师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重要问题。以《结晶过程原理》课程建设为例,作者认为一流学科建设的关键在于高品质课程的建设:可以优质课程建设提升学科建设总体水平,而优质课程建设应注重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和相互促进,在课程实践中提升学生理论知识的连续性和交叉性,提高学术研究综合能力,助力创新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