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30):148-149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水平日益增长,社会的经济成分也开始出现多元化和多层次化。现实社会之中,许多投资领域的投资者层出不穷,出现了五花八门的投资方式。许多投资人因为各种原因不想透露本身信息而进行了投资,这种人成为隐名股东。我国法律存在了一定的漏洞,对现行公司隐名股东的认定和法律地位进行规定,导致出现这种案件的时候,无法进行判断和处理,处理的方式各式各样。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法律地位无法决出高低。隐名股东的法律地位模糊化,引起了商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就隐名股东的基本内容为主,探究隐名股东的基本特征。分析出现隐名股东的主要原因,最后在分析现代社会中,对于隐名股东法律位置以及权利义务的确立。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1)
《公司法》第32条第3款所称的"第三人"限于与名义股东存在股权交易关系的债权人,不包括一般债权人;一般债权人的债权即使进入强制执行程序,亦应优先保护隐名股东的股权。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25)
本文主要以隐名投资现象的法律规制为论点,先阐述了隐名投资的成因,主要包括投资者主观意愿不进行登记、非依投资者的主观意愿不登记等,然后重点提出了几点法律规制措施,主要包括企业法对隐名投资的规制、合同法对隐名投资的规制、对为规避法律不登记的隐名投资的规制等,旨在充分发挥出法律规制的作用,避免隐名投资现象的出现,维护好合理隐名投资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23)
公司最初是以股东会议中心主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出现了以董事会为中心的模式。使董事会有了很大的管理公司的权利。这样使得股东没办法更加直接的管理公司。因此,股东没办法直接了解公司的运作和掌握公司的一些重要的信息。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日益严重。股东知情权作为股东的一项很重要的权利是不容忽视的。本文通过对股东知情权的内涵的一些相关规定进行简单的分析,简要的介绍股东知情权的一些内容。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1)
挂名股东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出现的特殊股东,挂名股东引发了挂名股东股东资格认定等一系列法律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必须加以规制以确保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本文先从挂名股东的概念、法律特征入手,进而主要从理论上股东资格认定标准不一、法律上关于挂名股东的立法不完善以及制度上公司法人制度的缺陷来分析挂名股东相关法律问题,最后提出法律问题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8,(2)
审计师选择是审计的核心之一。大量研究表明国有股东不愿意选择高质量的审计师。文章针对中国A股IPO市场审计师的选择问题,选取IPO抑价、审计师质量等变量,实证研究国有股东在A股IPO市场的审计师选择行为及动机。发现国有股东不太愿意选择高质量的审计师,原因不是国有股东代替高质量的审计师履行了保险作用,不是国有股东能够代替高质量的审计师降低IPO融资成本,也不是高质量审计师有更强能力限制国有股东或管理者的代理问题,而是国有股东损害了高质量审计师发挥声誉机制的作用。文章丰富和深化了中国资本市场审计师声誉机制的认识和审计师选择的行为研究。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3)
文章利用我国江浙民营上市公司2008—2012年的数据,检验了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特征对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影响。结果发现:股东之间的制衡、董事和总经理的两职分离有利于降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董事会规模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负相关;董事会的独立性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不相关。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36):69-70
公司股东作为作为公司的出资者,对公司享有知情权是当代各国公司法都共同承认的,我国公司法也在第三十三条和第九十七条有所涉及。知情权是股东行使其他权利最基本的前提,然而在当前我国,由于法律规定的不尽完善和现实情况的复杂多变,股东知情权的实现问题依然较多。虽然在刚刚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四)中,对股东知情权问题做了较多的司法解释,但并不能完全的解决现实中我国公司股东知情权纠纷所面临的问题。本文拟从现实生活和司法实践中股东知情权纠纷所面临的问题,对我国公司股东知情权问题作出法律分析。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4)
降低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水平是关系到新时期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成败的重要一环。文章通过手工搜集2008—2016年国有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中的非国有股东相关数据,从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结构两个维度衡量非国有股东参与国有企业治理的水平,进而考察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与国有企业过度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越高、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比例越高,国有企业过度投资水平越低,说明非国有股东对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能够起到治理作用,这一结论在缓解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成立。文章结论不仅检验了非国有股东参与国有企业治理的有效性,还发现非国有股东参与高层治理的重要性,为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7):147-148
资本多数觉得现代公司制度使控股股东处于支配公司的优势地位。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借助于这一天然的优势,控股股东实施了比自由市场效率更高、风险更小的内部化的关联交易。然受追逐私利最大化的驱使,控股股东的关联交易迈上了不当的方向。笔者对控股股东不当关联交易进行了分析并阐明了其所具有的危害和其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