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纳米二氧化钛污水治理技术暗藏生态风险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技术生物所许安研究员课题组,以秀丽线虫为模型,在二氧化钛纳米颗粒(TiO_2 NPs)与重金属(镉、砷和镍)联合暴露的生物效应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日前被Elsevier旗下期刊《生态病理学与环境安全》接受在线发表。随着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污水治理方面,其将不可避免地进入水生态系统,并可与共存  相似文献   

2.
苏驰 《化工中间体》2023,(22):12-14
水体重金属污染日趋严峻,人们的生活环境受到影响,因此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利用水生生物监测其水环境的健康状态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和实用的方式。本文综述了重金属污染对不同水生生物(鱼类、藻类、介形类)的毒性效应。利用相关模型对两种组分引起的联合毒性进行研究,阐述了浓度加和模型(Concentration addition model,CA)、独立作用模型(Independent action model,IA)以及两阶段预测模型(Two-step prediction,TSP)的基本原理以及在联合毒性预测方面的应用。本文总结国内外重金属污染对水生生物生态毒性效应及其相应评价方法,可为利用水生生物评价水环境健康状况提供参考,也为未来建立更科学、可靠水质评价数学模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基于酶和无机/金属纳米颗粒组装的生物复合催化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具有生物兼容性的无机/金属纳米颗粒和酶组装成生物复合催化剂的最新进展,并从纳米材料的自身特性出发,分析了酶和无机/金属纳米颗粒组装的多种方法以及纳米粒子在多个方面对酶催化效率的影响,进而归纳了纳米颗粒对酶具有的多种纳米载体效应.最后探讨并展望了利用酶和无机/金属纳米颗粒的组装将天然酶改造成更高效的复合生物催化剂的研究现状与前景.  相似文献   

4.
《广东化工》2021,48(6)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纳米二氧化钛(TiO_2)已广泛应用于若干工业产品和新型消费产品的制造。这些纳米颗粒在环境中含量水平较高,可能对暴露的生物体产生有毒影响,严重威胁公共卫生。本文综述了TiO_2对水生生物的毒理学影响、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以期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天然水体中典型EDCs对水生生物的生物效应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在地表水环境中的外源与内源污染;根据典型EDCs的来源、进入水体的途径、人类可能的接触方式提出了防治措施。为今后天然水环境中EDCs的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减小内分泌干扰物对环境的危害。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EDCs检测物种的研究,加强高原湖泊EDCs污染物的检测,加强EDCs的毒理研究,了解EDCs的代谢产物及其毒性。  相似文献   

6.
纳米金和磁性纳米颗粒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技术的出现为纳米材料在分析化学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开辟了新的方向。纳米材料的优异性能例如比表面积大、反应活性高等为生物检测奠定了基础。综述了纳米材料中纳米金和磁性纳米颗粒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并对其将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纳米材料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米颗粒是生物医学中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纳米材料,有许多独特的性质.综述了近年来国际上以纳米颗粒为基础的纳米技术在生物传感器及生物检测中的研究成果和进展,介绍了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纳米生物传感器和纳米生物芯片中的应用,结合纳米病原微生物检测介绍了有关免疫传感器检测细菌的研究成果,并对该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生物表面活性剂参与纳米材料合成是一项新兴技术,解决了纳米颗粒易聚集、形态大小不均一等问题,为生物技术大规模合成稳定的纳米颗粒提供了新的思路.简介了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和种类,综述了生物表面活性剂介导纳米颗粒的生物合成研究进展,总结了生物纳米颗粒在石油工业及生物修复等方面的应用.指出未来的研究重点是:合成具有良好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农药制剂向着水基化、高效化、智能化与环保型方向发展。采用纳米材料制备技术构建的纳米农药因其小尺寸效应、界面效应和高渗透效应等特性提升了农药制剂的分散性、生物防效、控释特性及生物利用度。然而,与传统农药制剂相比,纳米农药在对非靶标生物毒性及环境归趋方面呈现出了新的特性,其环境风险及安全性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归纳总结纳米农药的优势的同时,对其环境风险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探讨了纳米农药在环境中的归趋及其生态毒理学效应,为纳米农药的有效、安全应用和风险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环境中抗生素和重金属两种典型污染物的来源与归趋、复合污染现状以及生态效应的研究进展。抗生素和重金属在环境中的复合污染机率高,已在我国众多区域的水体和土壤中同时检出,粪污还田和污水混合处理是二者复合污染的主要途径。抗生素和重金属复合污染对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均具有生态毒性效应,其毒性作用的程度与复合污染中污染物的种类与浓度、生物种类以及暴露时间有关。水环境是抗生素和重金属复合污染的主要归宿之一,目前关于二者复合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影响的研究尚且较少,有待进一步探索;对于二者复合污染产生的生态毒性效应应从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层面进行更为深入、综合的毒理学分析。  相似文献   

11.
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红梅  黄开勋  徐辉碧 《化工进展》2006,25(9):1040-1044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研究方面的工作,并介绍了4个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纳米材料在环境中的传播、纳米材料的尺寸和结构与其生物效应之间的关系研究、纳米材料与生物体相互作用机理研究以及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评价体系的研究。最后对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研究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随着纳米技术的进步和人工纳米材料的使用,大量纳米材料不可避免的进入生态环境,被生物体吸收或者与生物体发生直接接触。其潜在的生态风险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纳米材料在环境中的转化和降解关系着它们在环境中的潜在风险及生态毒性,其中纳米毒性是近年来纳米生物安全性研究的焦点。研究纳米毒性对研究纳米材料的环境潜在风险和危害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近年来纳米材料的毒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腐植酸》2017,(3)
正伴随纳米氧化铜(CuO)在日常消费品中使用不断增加,水生生态系统中这些纳米材料越来越多。水中溶解的有机物质(DOM)既可以与纳米颗粒相互作用降低其反应表面积,又可以影响纳米CuO对生物和生态过程的作用。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三种粒径的纳米CuO(平均直径为12、50、80nm,浓度为400mg/L)和DOM主要成分腐植酸(浓度为100mg/L)对溪流微生物和叶片分解的影  相似文献   

14.
纳米科技在全球迅速发展,纳米材料的生产与应用对传统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纳米材料的环境安全性问题已经引起了各界的注意.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物理与化学性质,他们与相同成分的体材料性质存在很大差异.近年来国内外在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研究方面的工作已经证实,直接或间接接触纳米材料将对生物体有负面影响.纳米粒子可以进入细胞内部,甚...  相似文献   

15.
《应用化工》2022,(10):2780-2785
综述了近年来我国水环境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污染现状及其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总体而言,四环素类抗生素在我国的生产和使用量较大且缺乏相应的排放标准,导致四环素类抗生素在我国水环境污染情况严峻;高浓度的四环素类抗生素急性暴露对水生生物具有一定的致死和亚致死效应,在环境浓度长期暴露下会影响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目前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生态毒性的研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对四环素类抗生素与其它污染物的联合暴露及其降解产物的毒性的了解有限,尚需更多研究以全面地评价四环素类抗生素在环境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纳米材料因为其特有的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等而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及电催化性质,它与生物传感器相结合,将会使生物传感器产生更广泛的应用.本文按照纳米维度结构的分类,综述了国内外纳米材料在生物传感器的近几年的应用研究进展,最后并对它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董纯  杨志  贺达  朱正强 《应用化工》2023,(3):838-843+850
为了探究水环境中微塑料对重金属的吸附行为,综合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展,从水环境中微塑料的分布、微塑料对重金属的吸附行为、联合作用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影响吸附行为的主要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建议今后的研究应更加关注环境因子-微塑料表面特征-微塑料与重金属吸附行为之间的响应关系,微塑料-重金属复合污染物在水生食物网中的传递过程等,旨在为自然水环境特征下微塑料与重金属复合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和生物效应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王烨  安舒玉  刘蕾  马俐琪  杨柳  韩枫 《应用化工》2023,(12):3444-3448
讨论了水体环境中微塑料对重金属的吸附行为及关键环境影响因素,系统总结了微塑料与重金属形成的复合污染对各种生物的复合毒性效应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相关研究提出展望。微塑料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与pH值、温度、溶解性有机质及盐度有关,二者形成的复合污染对水生生物、植物及动物具有协同与拮抗两种毒性作用。旨在为评估微塑料与重金属复合污染物的环境行为以及其生态风险提供一定借鉴,并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纳米材料排放到水环境后,吸附环境中的污染物,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生态危害和影响,本文以生态毒理学理论为基础,以典型有机物四溴双酚A(TBBPA)、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水环境中的行为及其对水生生物氧化胁迫指标的影响。并得到以下结论:MWCNTs影响金鱼藻对TBBPA的富集量及氧化胁迫程度。抗氧化系统的诸多参数如SOD、GSH等从酶学和分子水平上反映了污染物对金鱼藻的损伤,可考虑作为水环境中生物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电镀与涂饰》2005,24(2):54-54
据悉,美国正在开展纳米材料对环境和人可能造成危害的研究。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助理局长吉尔曼日前宣布,已向12所大学拨款400万美元用于这一项目。研究的重点包括5个方面:皮肤对纳米材料的吸附和纳米材料对皮肤的毒性(因为若干化妆品已包含纳米颗粒);纳米颗粒进入饮用水的后果;纳米颗粒对操作者肺部组织影响的研究和在通风道中纳米颗粒对动物的影响;已变成海洋或淡水水域沉积物的纳米颗粒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在什么条件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