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6)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模式是司法改革中的热点议题,该模式要确保经过侦查、起诉的证据能够经的起法庭的检验。回顾过去,很多冤假错案的发生都是在"以侦查主义为中心"的这种流水式作业的诉讼模式下发生的,导致了控辩双方地位不平等、非法证据难以排除、庭审的形式化。要实现"以审判为中心"的任务,需要确保庭审中直接言词原则的实现,确立相关的规则保障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并赋予法官的强制措施的审查批准权。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3)
当前,司法体制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而庭审实质化改革则是改革的重中之重,而刑事案件庭审中,证人的低出庭率是阻碍改革的主要问题之一。证人出庭作证在庭审实质化改革中扮演了非常关键的角色。本文旨在明晰证人出庭作证在庭审中的具体价值。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8)
质证作为刑事庭审的主要内容,是判定案件事实的标准与前提,在推进刑事庭审实质化的背景下,需要切合实质化的要求对质证制度予以完善。本文介绍了我国刑事庭审质证程序的现状,重点阐述了刑事庭审实质化背景下质证制度的完善措施,以期使得质证制度在完善中更加符合庭审实质化的内涵,发挥质证在庭审中的实质效果。  相似文献   

4.
1系统简介法庭智能化控制与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以法院的审判流程管理为核心,本着以人为本的观念,以"公正与效率"为主题,贯彻了"司法为民"的宗旨,集成法庭音响、话筒、多媒体显示、庭审实况自动跟踪录制等设备,实现"一鼠标式"控制,可大幅减轻书记员的操作负荷,极大地提高庭审工作效率;可充分融入法院案件审判管理系统中,使审理工作的立案、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7)
我国的刑事诉讼司法实践长期以侦查为中心,导致审判常常流于形式,刑事被告人的正当权利难以实现。落实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是现代刑事诉讼的基本方向。审判中心主义并不是要以法院或者法官为中心,而是以庭审为中心,实现庭审实质化。而实现庭审实质化的关键在于实现被告的有效辩护权,因此围绕被告的有效辩护权我们需要重视一审庭审、完善庭前会议、证人出庭和律师辩护等相关制度设计,真正做到审判实质化,让每个被告人受到公正对待。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8)
审判中心改革的核心是实现庭审的实质化,确保审判结果形成于法庭,因此有必要发挥律师的辩护职能,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侦查、起诉、审判全过程中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利。律师与公检法之间不只是对抗,而应是一种全方位、立体的关系,需要维护辩护权,促进审判中心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13)
刑事庭审中心主义,是指在法庭之上进行刑事审判的所有活动,使得事实的调查、证据的开示与质证、定罪与量刑、裁判公布等都在庭审之中完成。该理念乃为审判中心主义的实现途径,立足于司法改革远期目标的实现,必须克服庭审中心的实现障碍。  相似文献   

8.
数字法庭是一个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音像技术,服务庭审法官、公诉人/原告和辩护人/被告的现代化法庭。主要是为提高法庭审判效率,适应审判工作的发展,解决传统法庭庭审中示证、记录、翻译、作证、旁听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33)
庭审实质化是刑事司法改革的方向,其对庭审过程中形成的证据的真实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法理上看,被告人供述是案件的证据,是裁判的依据,但由于其来自于被告人故很难保持客观性,有意为之的虚假的被告人供述给庭审调查带来很大障碍。因此,需要进行法律制度设计,对被告人作虚假供述的行为进行惩处,从而尽力保障该项证据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11):55-56
庭审直播作为司法公开的重要手段,在进入信息网络时代以来,备受重视。我国庭审直播业已建成"中国庭审公开网"、"中国法院网"、各法院官方微博、微信等为主要平台的直播体系,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例如直播内容较为保守,选用的直播案件较为简单,直播方式不恰当,缺乏统一完善的庭审直播法律制度等。本文从庭审直播的原则确定、庭审直播的方式改进、庭审直播的制度构建、对新闻媒体的规制四个方面对庭审直播进行完善,以期更好地发挥庭审直播的监督功能,实现司法的公开与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