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用地多样性评析的城市生态建设及规划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将城市用地多样性与城市生态建设和规划调整协同考虑的观点.构建了城市用地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系.以盱眙市中心城区为例,对其现状的用地多样性进行了评价和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盱眙市中心城区生态建设方案和规划布局调整方案.在对规划方案的用地多样性评价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与现状的用地多样性水平的比较,对规划方案的可行性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2.
唐密  石铁矛  胡月萍  周娟 《规划师》2012,28(2):100-104
城市生态用地是城市用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生态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沈阳城市用地生态布局调整方案借助于G I S技术,在全面分析沈阳城市用地现状的基础上,建立土地利用模型,人工判读获取土地利用类型图,从而选择最优势区,此后提出"固点—连线—组网"的构建方案,通过巩固生态用地斑块、构建生态走廊、组建生态网络等办法,调整城市用地,提高沈阳各个区域的生态效益,促进城市生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琳  魏晶晶 《建筑与文化》2016,(12):218-219
当前,城市用地的分类与使用关注于人类的利用方式,忽视了土地的生态服务价值。在生态服务功能的视角下,将城市用地分为生态用地、潜在生态用地与非生态用地。其中,潜在生态用地即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又具备一定的生态服务功能,应充分重视。生态服务功能视角下的城市用地分类与现行用地分类国标之间存在不完全对应关系,潜在生态用地对应的部分城市建设用地需辅以一系列控制指标加以明确。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了城市和地规划的特点,建立了城市用地规划系统动力学模型,该模型能够系统地、定量地、动态地描述社会、经济、环境等地用地规划的影响和要求;通过参数调整、反复模拟、验证现有用地规划实现的可能性;同时,可为规划部门制定和修改用地规划提供定量化的辅助分析;也可对政论有关部门起到辅助决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城市用地规划与交通规划的一体化编制是实现方案整体最优、避免规划频繁调整、保障规划有效实施的需要。通过《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结构规划》和《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综合交通规划》同步编制的规划实践,探讨城市"用地——交通"规划一体化编制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6.
按照TOD模式,根据"优地优用"的原则,对重庆市主城区已编控规区域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用地的规划进行优化。通过制定合理的用地性质和用地强度,构建良好的步行系统及换乘系统,增加公共服务设施和绿地配置,有效地对部分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用地实行了节约化利用,缓解了山地城市用地资源紧张的状况。  相似文献   

7.
一、城市绿地的类型 城市绿地是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形态的城市用地,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二是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较好的区域。在与城市用地分类相对应的基础上,按主要功能城市绿地可分为以下五大类型:  相似文献   

8.
城市用地分类标准是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的核心工具,对其进行修订不仅仅是对城市规划技术的优化与完善,更是适应城市转型发展的复杂过程。在反思历版深圳城市用地分类标准存在的问题、剖析城市用地分类的作用、地位、内涵和体系的基础上,深圳首次构建了"规划用地分类+开发控制规则"的城市用地分类体系。深圳用地分类由单一标准向标准体系、技术分类向制度体系逐步转型,有利于促进用地的合理开发、建设、使用及用途变更,保障城市规划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急剧调整,在城市用地中出现了大量的工业废弃地,对这类用地的更新利用和潜力挖掘已是社会各界都在深刻思考的问题。本文即是在这种背景下结合课题性质对城市工业废弃地的发展进行了一些资料收集和整理,对其产生背景、发展现状和低碳导向的更新理念、模式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和阐释。  相似文献   

10.
城市的人口膨胀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城市用地的急速扩张,并逐渐侵蚀耕地和生态用地,严重影响城市生态环境。文章结合遥感影像,通过GIS技术对广州市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再通过地形、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文化遗产等影响元素进行叠加分析,预测城市用地规模。  相似文献   

11.
孙明  秦鑫  代路滨 《小城镇建设》2011,(8):25-27,42
空间发展机制与转型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煤炭城镇规划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代表着煤炭城镇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文章基于资源枯竭理论,深入剖析黑龙江煤矿城镇空间发展机制,探讨黑龙江煤炭城镇功能的空间结构,寻求引导煤炭城镇空间健康、持续发展的途径,提出黑龙江煤炭城镇空间发展的模式对策,为资源枯竭型城镇规划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城市用地混合功能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研究了一类工业用地、文化设施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交通设施用地等适宜与保障性住宅混合发展的用地类型,针对城市老城区和新区中土地混合使用的不同特点,提出规划保障性住宅混合用地的不同策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实现低收入群体在城市中均匀分布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张润朋 《规划师》2012,28(2):17-22
城市用地分类表面上是针对土地属性和特征来进行用地划分,实则是基于反映人们目标与意图的土地分类方法。城市规划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发挥着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等作用。原《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施行下所存在的规划编制与规划管理脱节、城市规模控制乏力、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控制要求缺乏所带来的公众利益难以保障等问题,都影响到了城市规划公共政策作用的发挥。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适应当前市场经济条件的发展,针对城市发展转型及政府职能转变,在调控城市空间资源、维护社会公平、协调各方利益、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对城市规划公共政策作用的发挥起着技术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认识城市发展的规律是制定科学合理规划的基础.研究借助了GIS空间分析和数量统计方法,分析了1996年-2010年宁波市中心城用地变化的情况,归纳出城市用地的演变规律,通过对用地演变阶段、主要用地演变趋势、空间布局特征等的分析,提出宁波城市的空间发展模式,探索城市用地成长机制和演变路径,为规划编制提供了不同视角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赵佩佩 《规划师》2012,28(2):10-16
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从强调城乡统筹、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大背景出发,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城乡用地分类体系,对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体系做出了调整,对于体现不同空间层面下的规划政策重点、保障生态环境资源和公共利益具有现实意义。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应用实践来看,新版国标颁布实施后仍需开展后续的规划研究工作,如允许地方在框架内扩展用地分类体系,研究用地混合、兼容的规划控制方法,纳入体现政策内涵的补充用地控制方法等。改进现行的规划编制方法,推动规划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是新版国标实施之后我国城市规划面临的紧迫而现实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城市用地扩张迅速,土地利用规划与制度存在缺陷是导致该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的土地利用规划、征地制度、出让制度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存在的缺陷,认为完善制度建设是治理城市用地失控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17.
新加坡怀化工业园区的概念规划根据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的相关理论,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多因子综合叠加分析法(HCE),进行用地适宜性的定量分析,将现有用地划分为适宜建设用地、可建设用地、不适宜建设用地和禁止建设用地四类,重点对工业用地、居住用地的选择进行分析,从而为规划设计提供强有力的科...  相似文献   

18.
《辽宁建材》2007,(3):32-32
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有关负责人最近表示,城市用地审批方式的调整不涉及建设用地审批权,依法应由国务院批准建设用地的城市建设用地审批权仍在国务院。  相似文献   

19.
苏强  韩玲 《城乡建设》2007,(7):67-68
一、城市土地利用发展的总体趋势 (一)城市用地规模加大.各个城市的规划范围和用地范围不断扩大,受市场经济和政策(土地、规划政策)调整的影响,为顺应城市经济的发展,加大对城市经济的承载能力,城市土地利用规模、城市实际控制区的范围正在加大.  相似文献   

20.
快速城镇化时期,城市建设最具活力的区域不是城市,而是城市周边的城乡结合部。传统的规划模式对城乡结合部的用地以保护与控制为主,导致其发展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研究构建了基于主动性战略的城乡结合部用地规划框架,该框架采用系统论的动力机制与反馈机制来控制用地开发,具体对建设用地的开发总量、非建设用地的生态斑块等进行主动控制,并对建设用地的布局模式、用地功能和非建设用地的生态基础设施构建等进行主动引导。基于主动性战略的城乡结合部用地规划模式在武汉花山生态新城的建设中取得了成效,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