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基于地基变形的概念对均质地基上扩底桩单桩在不同荷载大小、不同桩土模量比、不同头径比的临界桩长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 ,得出扩底桩单桩临界桩长与桩土模量比和头径比有关但在容许承载力范围内与荷载大小无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采用一工程实例,运用粉喷桩单桩复合地基模型和2D-σ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粉喷桩单桩复合地基工作性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桩土模量比、面积置换率对粉喷桩有效桩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桩身轴向应力随深度增加呈递减趋势;粉喷桩复合地基的有效桩长受桩土模量比与置换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一工程实例,运用粉喷桩单桩复合地基模型和2D—σ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粉喷桩单桩复合地基工作性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桩土模量比、面积置换率对粉喷桩有效桩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桩身轴向应力随深度增加呈递减趋势;粉喷桩复合地基的有效桩长受桩土模量比与置换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刚性桩复合地基的研究现状,说明了该种复合地基的承载机理。给出了不同垫层厚度、垫层模量、不同桩长、桩间距、桩间土模量及桩端土模量对桩土应力比和沉降影响的变化规律,并指出了一些参数的取值问题及其它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粉土地基中因周边环境不允许采用挤密桩及振密砂石桩复合地基时,采用钻孔扩底桩具有经济、实用的突出优点,但是它在施工工艺方面还不够完善,尤其是持力层性质及临界厚度等条件不同时,单桩承载力设计参数的选取标准存在较大变化,本文将依据工程实例对上述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一种群桩-承台-土共同作用的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柔性群桩-承台-土复合地基的沉降和桩间土荷载分担比分别与桩长、桩土模量比、桩距和承台与土的相对刚度的关系。以水泥搅拌桩四桩带台为例比较了弹性阶段的沉降计算值与实测值,两者接近。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一种群桩-承台-土共同作用的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柔性群桩-承台-土复合地基的沉降和桩间土荷载分担比分别与桩长、桩土模量比、桩距和承台与土的相对刚度的关系,以水泥搅拌桩带台为例比较了弹性阶段的沉降计算值与实测值,两者接近。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CFG桩复合地基的变形模式和桩的侧阻分布特征,推导了下卧层为文克勒地基及桩—土的相互作用下CFG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和桩土应力比的计算公式,并讨论了桩土应力比随桩长、桩间距和桩间土模量等因素变化的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桩土应力比随桩长的增大而增大,随桩间土的土体模量和桩间距的增大而减小.最后结合实例验证了本文所推导公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实际,运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分析了不同桩长、不同桩土模量比和不同桩间距情况下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结果表明,该地基存在有效桩长,当桩土模量较合适时,该地基能够发挥最大作用;同时运用ANSYS优化功能,得出了最优桩长、最优桩体弹性模量和最优桩间距,为实际工程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复合地基现场原位静载荷试验,测定板底反力,研究桩、土受力特性和后压浆素砼单桩承载力的提高幅度,分析了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桩、土荷载分担比的变化规律和后压浆素砼桩复合地基的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钢渣桩在湿陷性黄土中的静荷载试验、土压力测试等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对钢渣桩复合地基、桩间土和钢渣单桩的p-s曲线以及其各自的承载力和相应的沉降量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附加应力沿深度变化规律;研究了桩间土承载力、桩土应力比和桩土荷载比的变化规律,对钢渣单桩和碎石桩以及钢渣桩复合地基和石灰粉煤灰桩复合地基等的承载力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单桩施工影响范围和施工时地基隆起量进行了观测。  相似文献   

12.
通过钢渣桩在湿陷性黄土中的静荷载试验、土压力调试等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对钢渣桩复合地基、桩间土和钢渣单桩的p-s曲线以及其各自的承载力和相应的沉降量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附加应力沿深度变化规律;研究了桩间土承载力、桩土应力比和桩土荷载比的变化规律,对钢渣单桩和碎石柱以及钢渣桩复合地基和石灰粉煤灰桩复合地基等的承载力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单桩施工影响范围和施工时地基隆起量进行了观测.  相似文献   

13.
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及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通过现场试验 ,测出了刚性桩复合地基各土层的变形、桩体的上下刺入量、桩身轴力、侧摩阻力 ,并由此得到桩土荷载分担比、应力比 .试验表明 :垫层起到了使桩土共同参与工作的作用 ,使土能够较充分发挥其承载能力 ;单桩复合地基中加固层压缩是产生沉降的主要原因 ,下卧层的压缩量很小 ,垫层压缩量占沉降的比例随荷载而变化 ;单桩复合地基首先是桩周土承担较大荷载 ,使其从局部剪切破坏开始 ,逐步向整体剪切破坏发展 ,而后随着桩承担荷载的加大 ,桩承载力达到极限而破坏 ,进而复合地基发生破坏  相似文献   

14.
基于荷载传递法和广义双曲线函数,建立了大直径扩底桩的单桩解析模型。利用ABAQUS软件建立等截面桩与扩底桩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土体用Mohr-Coulomb本构模型,桩体采用弹性模型,在桩土接触面间设立接触对。分析了桩底沉渣、扩底高度和扩底直径对大直径等截面桩与扩底桩承载特性的影响,得出桩身轴力、桩侧阻力和桩顶沉降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扩底桩可明显提高承载力并减小桩顶沉降;工程应用中应尽量减少桩底沉渣厚度。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三维数值方法,建立长短桩、变径桩双桩模型,通过大量的数值计算,分析桩顶荷载水平、桩距径比、不同桩长、桩端土模量比及不同桩径对相互作用系数的影响。分析表明,在线弹性变形阶段,桩-桩相互作用系数近似为恒定值,与桩顶荷载水平无关,进入塑性变形之后,则逐渐减小直至极限状态时趋于0;长短桩桩长比及桩端土模量比对短桩-长桩相互作用系数影响大,而对长桩-短桩相互作用系数影响小;变径桩相互作用系数仅与受荷桩桩径有关;并提出了针对长短桩、变径桩的简化计算公式,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多层地基中桩的荷载传递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剪切位移法和传递矩阵法,根据分层分析原理,推导出了多层地基中桩的荷载传递矩阵,并在桩端应用双曲线荷载传递模型,模拟土的非线性变形特性,从而建立了可考虑土非线性影响的多层地基中桩荷载传递分析理论.该理论可用于计算多层地基中桩的沉降和极限承载力,也可用于分析多层地基中桩的荷载传递规律.通过与现场实测结果对比可知,计算结果与实测所得到的p-s结果非常吻合,计算所得到的桩身轴力和桩侧摩阻力沿深度的分布与土层分布的实际情况相符,也与用其他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一致.荷载传递分析理论比有限元方法简单,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它不但可用于分析多层地基中桩的荷载传递规律,也可用于分析嵌岩桩和扩底桩的荷载传递规律.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大弹簧技术分析了横观各向同性成层地基中的受轴向荷载的群桩沉降特性,基本解采用线弹性横观各向同性成层地基内部受环形竖向线荷载作用问题的解析解,避免了对非均质土作加权平均处理及对有限厚度作近似处理,且应力和位移均为精确解,研究表明:增加桩数对改善群桩的工作性态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同时群桩中的每根桩的平均轴向刚度却随着桩数的增加而减小.另外,增大桩距、减小桩土模量比或增大两层土的模量之比都会减弱群桩效应.  相似文献   

18.
在不同的循环荷载比和循环次数下进行循环荷载室内模型试验,从桩顶累积沉降、桩身应力、 桩间粉煤灰应力和桩土应力比等方面分析循环次数和循环荷载比等因素对粉煤灰复合地基承载特 性的影响。 在循环荷载作用下,桩顶累积沉降与循环荷载比呈非线性相关关系,桩顶累积沉降曲线 主要分为稳定型和发展型等 2 种变化形态;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桩身应力和桩间粉煤灰应力均呈 现先增大后稳定的趋势;当循环次数超过临界次数时,桩土应力比的减小速率将出现收敛;循环荷载 比的增大会导致土拱效应发挥不稳定。  相似文献   

19.
复合载体夯扩桩是在钢筋混凝土沉管灌注桩扩底的基础上,针对软弱地基或松散填土地基的特点对扩底进行填料、夯实挤压来提高桩的承载能力的一种地基处理技术.对复合载体夯扩桩的工程特点和施工工艺进行了介绍,并以工程实例说明了复合载体夯扩桩处理地基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以某大直径桩基础工程为例,进行了5根Ф1500mm试桩的竖向与水平静裁荷试验,实测得到了桩的荷载.沉降曲线、不同桩身截面的轴力、水平力.位移.时程曲线、水平力位移梯度关系、临界承载力以及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探讨了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竖向荷载传递机理和水平荷载承载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大直径灌注桩承载力由桩侧阻力与桩端阻力共同承担,但表现出很强的摩擦桩特征,这与桩长过长、桩底岩层较软以及成桩方法有关;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桩侧阻力由上至下逐步发挥,并逐步达到相应的极限状态;单桩水平最大位移可以取10mm。水平承载力可取900kN.建议采用位移控制设计此类桩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