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交联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沛辉  肖新颜  张会平  万彩霞 《化工进展》2007,26(10):1456-1461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等为主要单体,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HFMA)为含氟单体,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为交联单体,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自交联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研究了HFMA、NMA、复合乳化剂(SDS OP-10)、引发剂(KPS)用量、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和搅拌速度等因素对聚合反应最终转化率和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MMA)∶m(BA)=1∶1及搅拌速率210 r/min条件下,HFMA、NMA、SDS OP-10和KPS加入量分别为总单体量的7%、3%、3%和0.5%(均为质量分数),以及聚合温度75℃、反应时间4 h时,制备得到的乳液单体总转化率高,乳液凝聚率低,聚合反应稳定,涂膜的综合性能优良。此外,含氟乳胶膜的FT-IR及TG-DSC分析结果表明,HFMA有效地参与了共聚反应,提高了涂膜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单体种类、配比、共聚物的玻璃化温度、丙烯酸用量、乳化剂用量及配比、引发剂用量、温度等诸多因素对乳液型胶粘剂性能的影响,总结出适宜的反应条件并制备出该要求范围内使用性能最优良的胶粘剂.对自交联型与非自交联型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二者的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自交联型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性能更优异.  相似文献   

3.
醋酸乙烯酯—丙烯酸酯多元共聚物乳液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更须  张士真 《粘接》1996,17(4):24-26
研究了醋酸乙烯酯-丙烯酸酯多元共聚物乳液。介绍了它的合成方法、性能及应用情况等。  相似文献   

4.
管蓉  李建宗 《精细化工》1989,6(5):22-24
本文用旋转粘度计测定了自增稠丙烯酸酯类植绒胶粘剂的流变性能,自增稠体系呈现出显著的胀流型和假塑性流体的特性,加氨水后自增稠体系主要呈现假塑性流体的特征,讨论了丙烯酸含量对丙烯酸酯类共聚物乳液粘度及增稠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 N-乙酰氧基甲基丙烯酰胺(AMAA)、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制得了一种可自交联的丙烯酸酯共聚物。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共振氢谱仪(1H NMR)、凝胶渗透色谱仪(GPC)等分析了聚合物的结构。研究了温度对重排交联反应的影响,交联单体的含量对漆膜性能的影响以及交联前后漆膜性能的变化,探究了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的用量对漆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140 ℃,12 h,不加催化剂条件下,交联单体 AMAA质量分数为 15%时,交联后漆膜的附着力为 1级,铅笔硬度为 2H,耐水性强,漆膜的综合性能优异;催化剂 DBTDL可促进交联反应,降低反应温度,但会造成附着力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6.
以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苯乙烯为单体,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乙酸乙酯为溶剂,经聚合得到一种溶剂型胶粘剂,对该胶粘剂的原料配比、聚合条件对粘接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作为粘合剂的丙烯酸酯中引入自交联单体如N-羟甲基丙烯酰胺及醚,可提高胶粘剂的性能,如耐磨牢度、耐水、耐寒性和改善柔软性。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无规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P(MMA/EA/MAA)],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和温度对乳液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单体和引发剂用量的增加,乳液粒径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9.
以丙烯酸丁酯(BA)为软单体、醋酸乙烯酯(VAc)为硬单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自交联单体和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采用预乳化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自交联丙烯酸酯乳液型PSA(压敏胶),并探讨了软/硬单体质量比、引发剂掺量、乳化剂掺量和自交联单体掺量等对PSA粘接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GMA掺量的增加,凝胶含量逐渐增大;当m(BA)∶m(VAc)=85∶15、w(AA)=2%、w(引发剂)=0.9%、w(乳化剂)=0.8%和w(GMA)=6%(均相对于软硬单体总质量而言)时,制得的PSA具有相对最好的粘接性能和耐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丙烯酸酯乳液高频热合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鹏  罗纪明 《粘接》1997,18(5):1-5
合成了强极性的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它作为纤维板和软质PVC材料的高频热合胶粘剂,具有优异的粘接性能。  相似文献   

11.
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方少明  冯先平 《粘接》1996,17(3):13-15
介绍了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工艺及影响性能的一些因素,并制得了性能优良的乳液乳液型丙烯酸酯酯压敏胶。  相似文献   

12.
以BA(丙烯酸丁酯)、MMA(甲基丙烯酸甲酯)、AA(丙烯酸)和HPA(丙烯酸羟丙酯)等作为主要单体,GM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作为交联剂,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自交联型水基丙烯酸酯胶粘剂乳液,并将其应用于PVC(聚氯乙烯)/织物的粘接。研究结果表明:当m(软单体)∶m(硬单体)=5∶5、w(复合乳化剂)=3%4%、w(引发剂)=1.0%和w(GMA)=4%(均相对于总单体质量而言)时,胶粘剂乳液的综合性能相对最好,其平均粒径为126.8 nm、乳液稳定性良好、胶膜吸水率(4.23%)相对较低、耐热性相对较好且PVC/织物的剥离强度(28.3 N/25 mm)相对最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含氟丙烯酸酯对聚氨酯进行了改性,并将双丙酮丙烯酰胺引入改性的聚氨酯链段,合成了自交联型氟化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乳液(FPUA),利用红外光谱(FT-IR)分析、粒径分布分析、接触角测试对FPUA胶膜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探讨了氟单体含量对胶膜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乳液的粒径随着PUA预聚体用量的增加而增大,接触角随着含氟单体的增加而增大,吸水率随着含氟单体的增加而减小。考虑到成本问题,当氟单体含量为10%时,胶膜的综合性能最好,水接触角可达到108°,吸水率仅为10.19%。  相似文献   

14.
乳液型丙烯酸酯共聚物脱除残单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脱除乳液型丙烯酸酯共聚物中残留单体的原理,同时选用一些方法进行了实验。  相似文献   

15.
自交联型丙烯酸酯微乳液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反应型乳化剂和阴非离子型乳化剂进行复配,以过硫酸钾作为热引发剂,通过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得了性能优异的自交联型丙烯酸酯微乳液.研究发现混合乳化剂用量占单体总量3%(其中种子阶段的乳化剂用量为2.5%)、丙烯酸用量2%、电解质用量0.15%、引发剂用量0.3%(其中种子阶段的引发剂用量为0.225%),中和率在70%~75%时,微乳液固含量高(47.5%)、粒径小(<70 nm)、凝胶量低且漆膜光泽高.  相似文献   

16.
高固含量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固含量67%左右的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乳液。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考察了复合乳化剂的复合比例对该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合成及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丙烯酸酯自交联印花粘合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丙烯酸酯乳液聚合体对印花性能的影响,探讨单体组成、乳化剂、引发剂、反应和事方式等工艺条件,试验表明,该工艺合理易行,质量稳定、无环境污染,产品应用性能良好,达到国家标准,符合现有印花技术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8.
溶液型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在使用中会产生环境污染,近年来人们更加重视乳液型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开发和应用,常采用的方法有2种:通过乳液聚合将含氟丙烯酸酯单体和其他烯类单体共聚,以及将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和其他乳液通过共混和偶联进行复配,本文对这2种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脱除乳液型丙烯酸酯共聚物中残留单体的原理,同时进行多种脱除残单方法的比较和对其中一些方法进行实验。  相似文献   

20.
自交联型丙烯酸酯树脂纸塑复合胶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丙烯酸丁酯(BA)、酪酸乙烯酯(VAC)为主要原料,适当引入丙烯酸(AA)、丙烯酸羟丙酯(HPA)等活性功能单体,在半连续加料方式下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乳液型纸塑复合胶。探讨了单体选择及配比和功能单体、引发剂与乳化剂用量对乳胶性能的影响。最后对松香增粘作用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