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盾构下穿越已运营隧道施工监测与技术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上海M4线张扬路至浦电路区间隧道近距离下穿越已运营M2线工程施工过程的监测,分析对比了盾构两次近距离下穿越施工的过程和特点,讨论了M2线周围地层土体的沉降变形和规律。同时,针对盾构近距离穿越施工技术难题,较系统探讨了近距离下穿越施工技术方案,分析了施工技术控制要领,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朱文民 《山西建筑》2012,38(13):216-217,288
在盾构隧道小净距下穿既有隧道,未对既有隧道内及周边进行加固的情况下,利用FLAC3D有限差分程序模拟计算了地表、既有隧道的沉降变形及二者间的土层最大主应力,参考数值计算的结果优化了盾构施工参数,当施工进入盾构隧道对既有隧道的影响范围内时对既有隧道进行自动化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进一步调整盾构推进参数,使得盾构隧道安全、快速通过了既有隧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朱仕友 《江西建材》2022,(4):161-162
文中以嘉兴市域外配水工程下供水隧道工程D4-1井~D5井盾构区间工程为背景,基于该项目涉及穿越沪昆铁路上行线2股道和杭州北车辆段17股道(含道岔)的情况,提出了详细的盾构下穿期间的沉降控制措施,最终经过分析可知,采取的沉降控制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   

4.
吕潇  鹿群  仲晓梅 《施工技术》2013,(Z1):350-352
随着城市地上空间和地下空间的大规模开发,地铁盾构隧道穿越建筑物基础的复杂情况越来越多地出现,当隧道距离桩基础小于安全距离时需要考虑隧道施工对建筑物的影响。总结评述了当前主要的几种对障碍桩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上海地铁9号线盾构上穿越已建隧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地铁9号线西出入段盾构施工上穿越已建成的主线隧道,掘进时采用控制掘进速度、设置抗浮板、地基加固、已建隧道和地表堆载压重、设置预偏量、注浆加固等关键施工技术,成功解决了盾构近距离上穿越、小半径曲线推进、浅覆土推进等技术难题.隧道轴线偏差控制在±50mm以内,立交段最大隆起值在10mm以内,已建隧道最大隆起值在1.2mm以内,隧道收敛值-2.7~1.2mm,达到了工程技术要求,有效保护了已建隧道及周边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6.
1 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目前 ,我国城市建设飞速发展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人口急剧膨胀 ,人类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小 ,出现了以建筑用地紧张、交通阻塞、基础设施陈旧落后、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为特征的“城市病” ,严重地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为了缓解城市发展和土地资源紧张的矛盾 ,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 ,向地下要空间、要发展 ,以实现城市的持续发展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宝贵的地面空间 ,为居民生活和生产服务 ,将地面建成居民休憩、散步和文娱活动的绿地和花园。使Method)等等。地下施工机械和设备的形式和种类…  相似文献   

7.
孙秋元 《江西建材》2013,(4):218-219
岩溶地层中采用盾构穿越法施工在国内尚属首次。结合无锡地铁2号线土建工程13标段张巷站至河埒口站区间、河埒口站至大王基站区间盾构施工中岩溶处理施工技术的应用实践,针对具体的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对岩溶处理的目的和原则,盾构区岩溶处理技术措施和施工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组织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以保证施工及运营安全。根据盾构穿越岩溶施工特点制定地层加固方案,并进行针对性的切实改进,对我国的盾构穿越岩溶施工作出了进一步引导。  相似文献   

8.
王建山 《山西建筑》2010,36(20):332-334
以盾构隧道施工中遭遇高强度岩脉为例,提出了一种盾构穿越矿山法隧道的特殊施工方法,介绍了该施工方法,关键技术及需注意的控制点,从而为盾构法隧道施工积累了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9.
详细介绍了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铁路桥的施工技术,并对前期技术准备、土仓压力设定、同步注浆控制、碴土改良与控制、掘进参数控制、监控量测等关键技术作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0.
盾构隧道近距离穿越浦江饭店施工保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浦江饭店是上海外滩通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保护节点,普通的灌注隔离桩保护技术因为其施工时引起的沉降量大等原因已不能满足该工程的需要.为此在试验和监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外套管内螺旋取土的隔离桩施工方法,简称FCEC工法,并比较了该工法与普通灌注隔离桩的优缺点.FCEC工法施工过程中对土体的扰动小,成桩时带土量少.混凝土浇注充盈系数平均达到1.07,并且成桩后对桩周土体具有挤压效应,这对有效控制沉降有十分重要的作用.FCEC工法在控制不均匀沉降和整体最大沉降方面比普通灌注桩有很大的提高,为彻底满足本工程在总体最大沉降控制的苛刻要求,在桩间辅助水泥浆与水玻璃双液浆注浆,有效控制了该工程的整体最大沉降.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持续建设,地铁轨道交通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但受原先城市规划的制约,新的地铁隧道在施工中将不可避免地会部分穿越既有建(构)筑物的基础。本文以深圳地铁五号线盾构区间某立交桥为例,对桩基托换设计、施工工艺及其关键工作等做了详细论述,为在复杂施工环境和地质条件下进行既有桥梁桩基托换和承载力转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常旭玲 《建筑施工》2014,(3):309-311
上海长江隧桥B1标桥墩采用了空心薄壁墩施工技术,由于墩身较高且施工环境恶劣,施工具有一定难度.以此为背景,介绍了该工程施工工艺及各工序的控制要点,在实际效益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积累了相关施工经验,可指导类似工程施工.  相似文献   

13.
上海长江隧桥B4标中105m钢-混凝土板叠合梁是目前世界上同类型桥梁中跨度最大的简支变连续钢-混凝土叠合梁。结合Pm52~Pm59墩单副工程实例对叠合梁架设施工技术进行阐述,从而解决桥梁施工中跨度大、重量大的问题。并以降本增效为目的,因地制宜确定其最经济合理叠合梁斜拉桥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上海世博会电力电缆隧道工程的规划及科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上海世博北京西路~华夏西路电力电缆隧道是国内第一条大截面、长距离、非开挖施工的电力电缆专用隧道。本文介绍了世博北京西路~华夏西路电力电缆隧道的工程背景,深入分析了该隧道的路径和截面规划原则,对隧道工程技术和安全性的科研成果进行了概括,对今后电力电缆专用隧道的实施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周江天 《特种结构》2010,27(4):7-10
本文以北京地铁大兴线黄村火车站~义和庄站区间下穿黄村火车站站场(12股轨道)为例,阐术了盾构隧道穿越铁路枢纽的风险控制、沉降控制标准与施工中的相关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世博会电力隧道顶管穿越防汛墙扰动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贯彻上海市中心城区架空线落地的要求,确保世博会期间能源供应需求,北京西路~华夏西路电力隧道得以修建。由于是连接浦东浦西,隧道线路不可避免要穿越浦江两岸。基于施工现场记录的施工参数,对顶管穿越浦江两岸防汛墙施工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顶管穿越重要建筑物时,应当尽量降低顶进速度,以减小土体扰动影响;同时合理控制顶管机头顶进姿态偏差,平稳穿越保护建筑物。根据现场监测的防汛墙位移,认为沉降曲线规律可以由最大隆起量、最大沉降量和沉降速率等三个沉降特征量加以诠释。  相似文献   

17.
万小飞  高振 《特种结构》2021,(1):97-101,123
北京地铁七号线富水砂层盾构区间联络通道利用冻结法加固土体顺利完成施工,本文详细介绍了冻结法设计、施工以及信息化监测技术,为北京地铁联络通道水平冻结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本工程的成功经验可供其他相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施工技术的高速发展,BIM技术在工程施工阶段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文本针对湖南省首条电力盾构隧道即长沙市万家丽路220KV电力隧道项目的建设特点与难点,通过对BIM技术进行借鉴以及创新应用,探索其在施工阶段的BIM技术应用点。从基础功能应用、优化功能应用和施工管理应用三方面着手开展BIM技术应用点的研究,针对指导现场施工,优化施工工艺和场地布置,控制盾构隧道小半径区间的线形偏等方面整理出了一些具有推广价值的BIM技术应用点。通过BIM技术在本工程的应用,质量、安全、进度、施工技术、社会效益、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为今后电力盾构隧道施工领域的BIM技术应用提供了借鉴以及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王沂江  胡松军  袁钊 《特种结构》2009,26(6):98-100,126
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电力电缆隧道建设中的困难、风险进行了分析;在隧道建设阶段,把数字化技术应用到项目管理中,为管理、施工、监测、监理和设计单位提供了一个信息共享平台,给各方共同管理、决策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在保障施工安全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该技术为隧道后期运营维护提供了一套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库。  相似文献   

20.
结合电力电缆隧道工程风险分类以及风险管理流程,分析了对风险管理流程中各个阶段的风险控制和跟踪管理,并结合上海世博北京西路~华夏西路电力电缆隧道工程实例,阐述了建设全过程风险管理技术的运用和取得的成效,可供类似电力电缆隧道工程建设风险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