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智能用电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智能用电方案的种类及特点。信息化建设是智能用电发展的基础关键,分析各智能用电方案对信息化技术的需求,包括数据采集、信息管理以及辅助决策。对用户内部智能用电、信息计量、信息管理及智能决策四个方面设计智能用电信息化方案。  相似文献   

2.
智能小区能够实现电网信息的实时采集,电网与用户的交互响应,提供经济高效、便捷安全、服务多样、灵活互动和友好开放的用电服务,提高了电能使用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实现了电网、用户和社会的共赢。文章对智能用电小区及其实现方案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3.
为使用电家庭积极地参与到电网需求响应,从而进一步实现家庭智能用电管理系统的用电优化,本文提出基于实时电价和遗传算法的家庭智能用电管理系统用电优化策略。结合实时电价和遗传算法,在MATLAB平台下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家庭智能用电管理系统用电优化策略能够实现在不影响家庭用户使用前提下达到用电费用最低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电力企业提升自身效益的需求日益强烈,企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文章首先分析了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用电信息采集发展,然后从智能电能表、无线网通信、智能化营销三个方面出发,浅谈了智能电网下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智能电网基于生产计划调度的需要,会对用户实时用电信息进行采集,而细粒度的数据采集会带来用户的隐私暴露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结合区块链技术提出了一个使用双区块链的用电信息存储链(Electricity Consumption Information Storage Blockchain,ECISB)方案,在该方案中无需可信中心,其中一条链用于存储多用户的实时多维聚合用电数据,另一条链用于存储单用户的计费周期内用电量。双链设计既保证了智能电网实时用电数据采集的需要,又解决了传统方案中无法计量单用户用电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7.
非法用电行为指电网用户不按照合同使用电力,通过非法手段窃取电力资源,针对这一行为的检测在传统电网和智能电网中均为热点问题。电网中节点众多,数据量巨大,用户窃取电力的手段也多种多样,传统检测方法受限于此,难以覆盖全局,且响应速度慢,检测周期长达数月,准确度低,不到60%。针对非法用电行为构建线性方程组数学模型,基于智能电网中电表的可编程可计算特性,提出了分布式的检测方法,将各用户的非法用电行为检测交由附属智能电表就地计算解决。天然地实现了电网的全局覆盖,去除了集中式计算带来的计算延迟,使得响应速度大大加快,且因其对电网的实时监控特性,检测准确度更高。  相似文献   

8.
智能电网鼓励用户与电网双向互动,针对当前家庭用电设备智能化程度无法满足智能用电要求的问题,基于SOPC技术设计一款适用于家庭用电的智能控制器。以FPGA为硬件核心实现,包含电能计量、无线通信、继电器控制等多个功能电路,并完成了相关应用程序设计和开发,使控制器具有采集负荷用电信息、与用户手机终端交互、控制电器电源通断的能力。经实验验证,本文设计电路功能全面、结构简单,能实现对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改造的目标,可获取家庭内负荷用电信息,促进科学、合理用电和节能。  相似文献   

9.
当前,电能已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源动力。在计算机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依靠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建设智能电网已成为电力行业共同的选择。智能电能表是智能电网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核心设备。智能电表的应用为采集大范围的用电信息提供了便利,缩短了供电公司采集数据的时间,提高了信息采集的效率。根据智能电能表反馈的用电信息,供电公司可进行负荷预测、故障分析,实现智能化侧管理和自动抄表,并可将实时电价、用户用电信息、缴费信息等及时反馈给用户,并能根据用户的用电情况提出用电优化建议,促使用户参与用电负荷调节中来。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国当前智能电网发展的趋势,为了有效掌控家庭用电信息,构建了一个基于射频身份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的智能家庭用电信息系统。该系统硬件使用有源RFID标签及超高频读卡器;软件基于B/S架构,根据模块化原则,将系统划分为数据库服务层、逻辑处理层、用户表示层等三层结构。用户可通过浏览器远程实现对电器设备的自动化监控和电能计量管理等功能,系统则可自动把异常报警信息以各种通信方式报告给用户。  相似文献   

11.
智能电网是电网公司建设的新趋势,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可接入性、可靠性与盈利性。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智能电网的建设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为加快电网智能化建设,实现电力流、信息流和业务流的融合,通过分析物联网技术在电力应用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优势,提出了一种面向智能电网建设的电力物联网架构,将智能传感器、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等设备应用于电网建设,与物理电网进行高度集成,并进行了应用与实现,能够实现配电网络进行实时监控、快速定位故障区段、快速恢复供电功能等,电力物联网的架构应用有利于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满足用户电力需求,实现电力安全、可靠、经济化供应。  相似文献   

12.
智能电网是“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融合和统一。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深入,面临的挑战越来越严峻.特别是面临的安全问题。主动立体防御体系是解决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对该防御体系应用场景进行深入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并利用该防御体系从而提高智能电网的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3.
电力行业智能营业厅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林 《微型电脑应用》2012,28(11):55-56,63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深入,电网发展方式将实现重大转变,会带来工业结构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必将带来电力营销服务方式的变革。建设智能营业厅是智能电网建设用电用户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现代电力营销优质服务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和平台。该研究将会给电力营业业务带来了全新的服务理念和智能化的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14.
对TD-LTE技术在智能配用电网络中的适用性进行分析,通过研究配用电网络组网架构、业务特征,结合TD-LTE技术优势,从配用电业务承载能力、基站无线覆盖能力、业务接入能力以及QoS保障能力4方面研究了基于TD-LTE技术体制的电力无线专网,并阐述了TD-LTE构建配用电无线专网的网络架构。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力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对智能电网多业务的支持能力,文章提出了一种层次基于回声状态网络的电力EPON业务流感知技术,采用离散回声状态网络算法对电力通信业务流进行识别感知,以实现EPON对业务的高效匹配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OLT与ONU的交互,优化电力EPON的资源调度与分配能力。为了验证所提出的业务流感知机制,以配用电通信EPON作为典型业务,对基于回声状态网络算法的业务感知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机制能有效降低丢包率和缩短时延,提高了EPON系统对电力通信多业务的支持能力。  相似文献   

16.
智能电网的应用改变了原有电网的网络通信结构和应用模式,如何全面的保障新形式下电网ICS系统的信息安全是一个必须深入探讨和研究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首先剖析了智能电网中ICS系统与传统IT的区别,在分析ICS系统所面临的信息安全漏洞后提出了针对以上信息安全威胁的安全防护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前移动应用市场前景大好,供电企业开始采用以智能移动终端为基础的移动应用作为企业信息化的扩展。简介移动智能终端的类型,总结其在电力行业的应用现状。研究移动应用开发过程中的网络接入、软件结构、数据安全、应用开发模式等技术问题,对构建电力企业移动应用业务系统提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苏健 《微处理机》2011,32(5):66-69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发展,对系统的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特别是电池供电系统,在电池性能严重滞后于手持终端设备需求的背景下,电源管理技术正成为这些产品设计的关键所在。在满足功能实现的前提下,使手机待机时间更长的电源管理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通过分析目前流行的android智能手机电源管理技术,探讨其现状并研究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Cyber security is considered as a critical issue which must be addressed early during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current aging electric power grid into the expected Smart Grid. Key management is the fundamental supporting cryptographic technologies for Smart Grid cyber security. This paper focuses on remote key generation and distribution for Smart Grid, especially computation-saving mechanisms for meters. Specifically, we specialize asymmetric key-wrapping to the Smart Grid application scenario, and further suggest an instantiation of remotely generating and distributing keys for Smart Grid, which is an issue raised by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In this way, we achieve a key-wrapping adapter, retrofitting an encryption system to work with an incompatible key-management architecture and seamlessly supporting different options of cryptosystems for smart meters. The proposed scheme has low computational cost at weak smart meters, because of the weaker security assumption of the wrapping algorithm and the transfer of computational cost from meters to serv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