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不断完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的配套文件,是为了有效实施"放、管、服"的改革方针,完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改革工作。国家认监委实验室与检测监管部主任乔东以《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具体配套文件内容为主要着力点介绍了目前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改革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食品在采购原料、加工生产到运输销售过程中都需要经过自检、委托检验及抽检监测等多次检验,其中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报告是食品安全监督执法的依据文件,因此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对食品检验报告的有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遇到的不合格报告或实际问题,分析检测机构对食品安全检验报告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进一步探讨信息化背景下食品安全检验报告数据创新管理模式,为检验机构未来管理及有效利用食品安全检验报告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3.
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性技术法规, 检验检测机构如何正确获取和合理利用食品安全标准开展工作, 对检验检测过程控制以及评价、判断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介绍了食品安全标准管理中标准的获取、查新、变更、受控与分发、培训以及跟踪、评价的过程, 同时探讨了食品安全标准在合同评审、方法的选择、验证和确认以及报告结果中的应用, 指出其存在问题并从标准查新、受控管理等方面提出加强检验检测机构食品安全标准管理的解决措施, 为有效保证检验检测结果的正确和可靠提供了管理方法及支撑手段。  相似文献   

4.
正2020年3月1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可检测司发文回应新旧标准换版保留旧标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有关问题。该文件要求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许可业务处室遵照以下规定,处理涉及新旧标准换版保留旧标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的申请问题:1)依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中"检验检测机构应优先使用标准方法,并确保使用标准的有效版本"的相关规定,检验检测  相似文献   

5.
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是依法成立的专业技术机构,担负着监督检验食品质量、确保人们用药安全有效的重大职责.为保证所提供的检验检测服务质量,按要求需进行行业认证和行政许可,其中建立管理体系并将其文件化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从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管理体系文件构建的要求与要点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从文件编制及管理实施等方面来阐述文件构建...  相似文献   

6.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图书馆所收集到的纸质信息都要求实现信息化的管理,基于此要求实现对图书馆文件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因而高职图书馆采用"双套制"文件管理模式成为当务之急。,图书馆文件为学校的科研、教学提供了相关的资源支持,就现阶段高等院校图书馆内文件管理的模式、作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等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力求对该类管理存在的问题有充分的认识,进而使高校图书馆工作者的文件意识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7.
<正>为体现《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诚信、保护客户机密、文件控制、报告管理等质量管理要求,通过阐述检验检测机构检验报告系统软件流程设计,建立从检测、审核、签发的检验检测报告分级审批程序,全程实行电子化监控,探索将质量管理要求植入到检验报告系统中。当前,检验检测机构对检验报告的管理,大致分为LIMS系统、OA系统和office类办公软件等三种方式,其中LIMS  相似文献   

8.
食品安全,关乎民生。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食品检验检测机构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技术支撑也面临着重大考验。合同评审是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开展检验检测工作的第一环节,是食品检验检测机构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有效的合同评审为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开展高质量的检验工作保驾护航。本文主要分析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如何从政府委托检验任务类型、合同评审的程序、风险控制、人员素质要求等方面做好合同评审工作进行论述,为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提供优质的检验服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食品质量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检验检测机构是产品安全的重要保障,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运行和持续改进是保障检测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环节.本文分析了我国检验检测机构质量控制的现状,总结检验检测机构结果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定建议,为相关部门更好地解决风险问题,做好控制管理提供...  相似文献   

10.
《广西轻工业》2018,(1):106-107
本文从检验检测机构中质量管理体系"受控"的具体概念,从"人机料法环"各环节的各类反面事例,简要阐述如何去具体理解"受控",便于刚刚接触检验检测工作的人员初步领会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豌豆资源,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用正交实验法优化了豌豆蛋白和多糖同步提取的工艺条件并测定提取产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同步提取的最佳工艺为pH 10.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0.5 h、液料比50∶1 mL/g。在此条件下,豌豆蛋白提取率为(23.88±0.56)%,多糖提取率为(8.43±0.12)%。通过纯度测定,获得的产品为蛋白和糖蛋白,两者纯度分别为(96.29±0.68)%和(79.75±0.67)%。蛋白对DPPH·、·OH和ABTS~+·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10.84%、40.52%和90.42%;糖蛋白对DPPH·、·OH和ABTS~+·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35.08%、34.53%和98.74%,两者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国外油脂强化维生素的立法及研究进展,展望了我国油脂强化维生素A的发展前景,提出油脂强化维生素A应解决和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聚丙烯(PP)塑料被广泛用在食品及药品的包装上,PP中有害物质的迁移现已成为食品及药品安全隐患的重要组成部分,当食品与包装材料直接接触时,残留在PP包装材料里的抗氧剂及分解产物可以迁移到食品中污染食品。由于食品的多样性,因此常用几种食品模拟液来代替食品在实验室各种控制条件下进行迁移试验,因为迁移到模拟液里的添加剂浓度非常小,其浓度的测定常使用灵敏度较高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迁移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接触的时间温度、接触的方式、包装材料的类型、迁移物的性质等。本文综述了聚丙烯包装材料有害物质迁移的研究现状,为我国食品包装行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草莓中施用噻苯隆的作用、噻苯隆在草莓和土壤中的残留行为及其产生的膳食摄入风险,开展了规范残留试验并监测了噻苯隆对草莓生长和品质的影响,同时对草莓中噻苯隆残留带来的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进行了评估。噻苯隆在草莓和土壤中的消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草莓中的半衰期为1.31-1.44 d,土壤中的残留半衰期为1.69-1.87 d,草莓中正常收获期的最大残留量为0.0023 mg/kg,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均低于方法定量限。噻苯隆可增加草莓单果重,提高产量,可溶性糖含量也有所升高,推荐使用剂量为2 mg/L浓度喷施2次。草莓中噻苯隆残留对普通人群和儿童的膳食摄入暴露量分别为0.023和0.043 μg/kg bw/d,仅占ARfD的0.058-0.11%,均在可接受范围内,说明草莓中噻苯隆残留带来的膳食摄入风险极低。  相似文献   

15.
FA503型细纱机卷绕成形控制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改善细纱机的卷绕成形效果,采用单片机和步进电机系统取代FA503型细纱机原继电器控制电路,对细纱凸轮成形机构进行了改造.介绍了控制系统的功能设计及硬件组成,重点推导了用步进电机驱动钢领板的控制算法.运行试验表明,输入工艺参数后,改进后的卷绕成形机构可满足不同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酪蛋白组分分离技术及消化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牦牛乳干酪素为原料,分离得到纯度为74.2%的α-酪蛋白组分和纯度为75.0%的B.酪蛋白组分,其得率分别为69.5%和26.5%。通过酸凝性实验观察到在37℃,pH4.0条件下,α-酪蛋白组分形成了颗粒较大的凝块,而β-酪蛋白组分形成的是松软的絮凝物。体外消化实验结果亦显示β-酪蛋白组分的消化性要明显好于α-酪蛋白组分和牛乳酸沉酪蛋白。因而分离得到的β-酪蛋白组分可作为生产利于婴儿消化的新式配方乳粉的基料。  相似文献   

17.
乳酸菌是一种人体益生菌,具有降低胆固醇、增强肠道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等生理功能,已被广泛应用于果蔬发酵食品生产中。综述了乳酸菌发酵对果蔬多糖、酚酸、黄酮、氨基酸及维生素等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及其抗氧化、抗高血压和调节新陈代谢等生理功能的影响,指出今后应重点关注果蔬在乳酸菌发酵过程中主要活性物质的含量、组成、存在形式等的变化规律,明确其影响生理功能的量效构效关系及作用机理,以推动具有保健功能的乳酸菌发酵果蔬食品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对不同包装和延时预冷的“八月脆”桃在- 0.5~0℃低温条件下贮藏15d,随后回温3d,通过测定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果实颜色、失重率和腐烂率等品质指标,以探求桃果实满足冷链贮运和货价期要求的最佳预冷和包装条件。结果表明,采用包装纸+ 纸箱(X1)和网套+ 礼品盒(X2)的果实在冷藏15d 后均能保持较高的硬度,SSC 变化不明显,X1 果实腐烂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未包装(X3)果实失重率最高。在回温3d 后,X2 果实的硬度(11.45N)和SSC(9.99%)显著高于X1,腐烂率和失重率最低,果实表面着色充分,果肉未出现褐变;采后6h 入库预冷的果实在冷藏15d 和回温3d 后的硬度均显著高于采后12h 和18h 入库果实,腐烂率和失重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果实表面色泽呈微红色,果心处无褐变。综合评定采后6h 入库预冷和采用网套+ 礼品盒包装果实的贮运性和货架期的商品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研究5 μL/L 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与两种质量浓度(13.5、27.0 mg/L)戊唑醇单独或者结合处理对采后青脆李果实贮藏期褐腐病的控制效果以及对色泽和硬度的影响,以探讨1-MCP结合戊唑醇处理应用于青脆李果实采后保鲜的可能性。结果表明,20、0 ℃贮藏条件下两种质量浓度戊唑醇单独处理、1-MCP与两种质量浓度戊唑醇结合处理能够有效控制青脆李果实褐腐病损伤接种发病和自然发病;1-MCP单独处理不能控制常温条件下损伤接种李果实的褐腐病,但能够控制低温条件下损伤接种李果实褐腐病发生以及常温、低温条件下果实的自然发病;1-MCP与27.0 mg/L戊唑醇结合处理控制病害的效果最好。同时,1-MCP单独处理、1-MCP与两种质量浓度戊唑醇结合处理能够有效抑制果实的转黄和软化进程,戊唑醇单独处理不能延缓李果实的转黄和软化进程。贮藏过程中,13.5 mg/L戊唑醇单独处理、1-MCP与13.5 mg/L和27.0 mg/L戊唑醇结合处理组李果实中戊唑醇的残留量均低于国标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原奶中β- 内酰胺酶在制作奶酪过程中的去向,向无抗无酶的原奶中添加β- 内酰胺酶,使其终水平为50U/mL,按照工艺制作原生奶酪,用E50 法和杯碟法检测奶酪和乳清中的β- 内酰胺酶。结果显示,奶酪中β- 内酰胺酶检测结果为阴性,乳清中β- 内酰胺酶检测结果为阳性,β- 内酰胺酶在奶酪制作中主要残留在乳清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