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了解我国部分地区2010年产谷物及其制品中多组分真菌毒素污染状况.方法 2010年在安徽、云南、福建、甘肃、广西、海南、黑龙江、湖北、湖南、江西、山西和上海12个省(市/自治区)采集玉米及其制品、小麦粉、大米和花生共计650份样品,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检测14种真菌毒素.结果 玉米制品和小麦粉样品中污染的真菌毒素主要是B类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和玉米赤霉烯酮(ZEN).215份玉米样品中有84.65%检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其中7份样品中的DON污染水平超过我国规定的1 000μg/kg限量标准,超标1.08 ~2.51倍(平均1.77倍);69.30% (149/215)的玉米样品ZEN阳性,其中23份样品中的ZEN水平超过我国规定的60 μg/kg限量标准,超标1.06~19.19倍,平均4.32倍.53.02%的玉米样品还受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其中有12份样品中AFB1含量超过了我国规定的20 μg/kg限量标准,尤以云南、广西样品受污染较重.125份小麦粉样品中,仅有1份来自湖北的样品其DON污染水平(1 016.80 μg/kg)超过我国规定的1 000 μg/kg限量标准.40.41%的花生样品不同程度地受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其中有5份样品中的AFB1水平超过20 μg/kg的国家限量标准;大米受真菌毒素的污染较轻.结论 我国玉米制品和小麦粉受多种真菌毒素污染,且以B类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和ZEN为主;玉米和花生不同程度地受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2018年湖北、安徽、江苏和河北4省脱粒小麦中5种镰刀菌毒素和4种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s)的污染情况。方法 从4省采集2018年5~6月收获的脱粒小麦371份,经乙腈-水(84:16,V:V)提取、Mycosep 226多功能净化柱净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样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3-乙酰基-DON(3-acetyl-DON,3-Ac-DON)、15-乙酰基-DON(15-acetyl-DON,15-Ac-DON)、雪腐镰刀菌烯醇(nivalenol,NIV)、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和4种AF, 共9种毒素的含量。 结果 4省脱粒小麦受多种镰刀菌毒素, 尤其是DON的污染较为严重,而AF污染相对较轻。DON的检出率最高,为90.3%,阳性样品中DON平均污染水平为2706.3 μg/kg,45.3%样品DON的含量超过国家限量标准1000 μg/kg;4种AF的检出率和平均污染水平均较低,其中AFB1和AFB2的检出率最高,均为3.2%,2份样品AFB1含量超过国家限量标准5 μg/kg,仅1份样品检出AFG2,所有样品均未检出AFG1。从地区来看,湖北省脱粒小麦中各毒素污染最严重,尤其是DON、其检出率和平均污染水平分别为100%和6314.9 μg/kg;江苏省样品中ZEN的平均污染水平为1971.2 μg/kg,远高于其它省份。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5种镰刀菌毒素的污染具有显著相关性,DON与已检出的3种AF及3种AF间的污染相关性均较弱或无显著相关性。 结论 4省脱粒小麦受5种镰刀菌毒素的污染较为严重且具有显著相关性。污染程度为湖北>安徽>江苏>河北。因此,有必要对4省脱粒小麦中多种毒素的协同污染情况进行持续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我国市售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以下简称谷类辅食)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污染情况并评估婴幼儿来源于谷类辅食的DON暴露风险。方法 在我国6省共采集了360份市售谷类辅食样品,包括米粉类183份、饼干类91份、面条类67份、其他类19份,检测每份样品中DON、3-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Ac-DON)和15-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c-DON)含量。分别采用点评估和简单分布评估方法估计3岁以下婴幼儿来源于谷类辅食的DON急性和慢性暴露风险。结果 谷类辅食DON检出率为60.3%(217/360),平均含量为116.3 μg/kg,最大值为1 198.7 μg/kg;面条类DON平均含量最高(342.7 μg/kg),其次为饼干类(173.0 μg/kg),米粉类最低(12.0 μg/kg)。3岁以下婴幼儿食用面条类辅食的DON急性暴露量可能超过成组急性参考剂量(ARfD)。食用谷类辅食的婴幼儿DON平均暴露量为0.27 μg/(kg·d),其中7.3%(243/3 320)的个体来源于谷类辅食的DON暴露量超过成组暂定每日最大耐受摄入量。不同年龄组谷类辅食食用者DON平均暴露量分别为0~<1岁0.22 μg/(kg·d)、1~<2岁0.31 μg/(kg·d)、2~<3岁0.37 μg/(kg·d)。面条类辅食对DON平均暴露量的贡献率最高,达77.8%。结论 在当前谷类辅食DON污染水平下,3岁以下婴幼儿来源于谷类辅食的DON暴露量可能存在健康风险,需要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解河北地区谷物及其制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及其衍生物污染状况,对河北地区31份婴幼儿谷类辅食、112份燕麦及其制品和293份小麦粉中DON及其衍生物污染状况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检测。结果婴幼儿谷类辅食检出率为93.5%(29/31),燕麦及其制品检出率为8.9%(10/112),小麦粉样品检出率为99.7%(292/293)。结论检测数据表明,含有小麦粉的婴幼儿谷物辅食及燕麦制品污染较为严重,且小麦粉样品中DON的阳性检出率为99.7%,由此可见,小麦粉很容易受DON污染。在此次检测的436份样品中,阳性样品最大值为878.4μg/kg,所有样品DON含量均低于我国谷物食品中的限量标准,由于我国缺乏婴幼儿辅食中DON的限量规定,其污染状况值得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分析2019年中国4个小麦主产省生产的小麦中12种真菌毒素的污染情况。方法 从河南、河北、安徽和山东4省采集2019年产小麦样品289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8种镰刀菌毒素和4种黄曲霉毒素共计12种真菌毒素含量,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是小麦样品中污染的主要真菌毒素,其污染率与平均污染水平分别为95.5% (276/289)和135.9 μg/kg;DON 的乙酰化衍生物15-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c-DON)和3-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Ac-DON)的污染率和平均污染水平分别为37.4% (108/289)、4.4 μg/kg和36.7% (106/289)、5.2 μg/kg;4种黄曲霉毒素和其他5种镰刀菌毒素污染率和平均污染水平均较低。4省小麦中12种真菌毒素污染情况差异不显著。289份小麦样品中,59.9%(173/289)的样品被2种或2种以上真菌毒素协同污染,其中DON及其衍生物15-Ac-DON和/或3-Ac-DON为常见协同污染毒素组合。结论 DON是我国小麦中污染的主要真菌毒素,且存在与其衍生物3-Ac-DON 和/或15-Ac-DON的协同污染,黄曲霉毒素及其他镰刀菌毒素污染水平较低。建议对我国小麦中以DON及其衍生物为主的镰刀菌毒素污染水平进行持续监测。  相似文献   

6.
通过检测小麦清理工艺中各步骤的小麦和6种污染程度不同的小麦实验制粉后各粉路的DON含量,研究清理和制粉对小麦中DON的去除效果;通过检测污染前后小麦籽粒及其小麦粉的品质指标的变化,研究赤霉病对小麦及小麦粉食用和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清理和制粉均对DON有很好的去除效果,赤霉病感染小麦的加工和食用品质均下降,并随着污染程度的加深,品质越来越差。经过清理后,小麦中的DON含量由初始的1.56mg/kg下降到1.18mg/kg,DON去除率达24.36%,其中擦皮除菌机和色选机的清理效果最佳。6种污染程度不同的小麦实验制粉后,DON均有不同程度的去除,最高可达46.96%,轻度污染的小麦制粉后可达到国家产品安全标准要求。小麦中DON主要集中在小麦皮层部分,从外到内依次降低,小麦中心胚乳的DON含量最低;赤霉病对小麦及小麦粉的品质有较大影响,使小麦籽粒内部结构疏松,小麦粉烘焙品质和流变学特性也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7.
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小麦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小麦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 DON)含量测定的酶联免疫吸附(ELISA)分析方法。方法 选取山东省4地区小麦样品80份, 用不同溶剂对小麦中的DON进行提取后,构建小麦中DON的ELISA检测方法, 根据国家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选用84%的乙腈水溶液作为提取溶剂, 其平均回收率可达100.2%, 较为理想。该ELISA方法检测小麦中DON, 线性范围是5~5000 ng/g, 回归方程Y= 0.0419X 0.0222, 相关系数r=0.9868, 样品中DON含量为5.27~3639.38 ng/g , 中位数为79.25 ng/g, 在所检测的80份样品中, 有4份超出了国家规定的上限标准(1000 ng/g), 76份符合国家规定, 合格率为95%。结论 该方法灵敏、快捷, 适用于小麦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小麦和玉米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小麦和玉米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的含量,小麦、玉米样品分别用乙腈-水(84:16,V/V)提取,小麦样品提取液用硅镁型吸附剂净化,玉米样品提取液用硅镁型吸附剂和活性炭二步净化,采用N-七氟丁酰咪唑(HFBI)为衍生剂,带电子捕获检测器的GC进行检测。DON加标量为0.5~1.5mg/kg时,5次重复实验的平均回收率:小麦样品为82.2%~98.5%,玉米样品为86.0%~103.4%,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6.2%~7.6%和6.4%~8.0%,该法DON的最低检出限为0.01mg/kg,线性范围为0.075~15mg/k8。用该法对21个小麦样品与20个玉米样品中DON的含量进行检测,其中小麦样品中DON含量为0.153~4.618mg/kg,污染率为47.6%,超标率为9.5%;而玉米样品中DON含量为0.116~3.004mg/kg,污染率为85%,超标率为20%。  相似文献   

9.
基于改进的QuEChERS法建立测定中式腊肉中8 种挥发性N-亚硝胺的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并应用于市售样品的初步风险评估。样品经乙腈超声提取、冷冻和N-丙基乙二胺净化后水浴氮吹浓缩定容至微量体积;目标物经极性毛细管柱分离后以选择离子监测模式和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8 种N-亚硝胺在对应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7),基质效应为0.86~0.98;检出限为0.05~0.14 μg/kg,定量限为0.15~0.47 μg/kg;低、中、高3 个含量(0.3、1.0、3.0 μg/kg)加标回收实验的平均回收率为71.3%~94.1%,相对标准偏差(n=6)为0.4%~11.2%;12 份代表性市售样品中仅1 份样品的N-亚硝基二乙胺含量(3.06 μg/kg)超标,其余均低于单项和总挥发性N-亚硝胺的限量水平(3.0 μg/kg和10.0 μg/kg)。该方法净化效果好、成本低,检测灵敏、结果准确,适用于中式腊肉中8 种挥发性N-亚硝胺的检测;目前市售中式腊肉中N-亚硝胺的风险水平整体较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2016—2017年河南省市售小麦粉中4种交链孢毒素的污染情况。方法 采集2016—2017年河南省粮食主产区中9个地市的182份小麦粉样品,按照《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方法进行检测,对检测数据采用卡方检验和相关性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个地区的182份小麦粉样品中均检出4种交链孢毒素,其中交链孢酚(AOH)检出范围为0.50~14.21 μg/kg,检出率为10.4%(19/182);交链孢酚单甲醚(AME)检出范围为0.05~38.73 μg/kg,检出率为42.9%(78/182);交链孢菌酮酸(TeA)检出范围为0.50~134.23 μg/kg,检出率为91.2%(166/182);腾毒素(TEN)检出范围为0.05~17.42 μg/kg,检出率为45.6%(83/182)。结论 河南省省内流通环节(农贸市场和商店)小麦粉中均存在交链孢毒素的污染,但污染水平与文献报道相比,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1.
了解河南省小麦和小麦粉中铝本底情况,为监管部门防控措施提供依据,为小麦及其制品中含铝标准修订提供帮助。在河南省17个地市共采集了569份小麦、小麦粉和麸皮样品,样品直接从农户家或者农村小磨坊中获取,确认没有添加含铝添加剂后采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检测铝含量。检测结果显示,小麦、小麦粉和麸皮中铝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30.92 mg/kg、15.14mg/kg和58.32mg/kg,结果表明小麦中铝元素主要集中在麸皮中。调查结果为相关生产加工者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小麦粉及其制品的生产加工和监管提供技术支撑,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还可为制订适合本地的小麦及其制品等相关食品安全标准制修订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小麦B淀粉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B淀粉是生产小麦淀粉、谷朊粉的副产物,其产量占面粉总量10%~20%;该文介绍小麦B淀粉来源、组分特点及其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小麦胚芽蛋白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胚芽蛋白是一种完全蛋白,其氨基酸全面平衡,且易于被人体吸收,在营养学上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对小麦胚芽蛋白营养价值、制备及其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Arabinoxylans (AX) were extracted from Sonalika variety of wheat (whole wheat flour and wheat bran) with barium hydroxide and sodium hydroxide and purified by a combination of alcohol precipitation and glucoamylase digestion. Structural features of purified AX were elucidated by methylation analysis, 13C NMR, FT‐IR, periodate oxidation and optical rotation measurements. The AX showed a backbone of xylose residues with β(1–4) linkages and were branched mainly through O‐3 of xylose residues. Completely branched xylosyl residues were also present. Copyright © 2003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5.
Wheat is an important cereal but it is often contaminated with mycotoxins. The natural occurrence of aflatoxin B1 (AFB1) and sterigmatocystin (STC) was determined in 178 food samples (32 wheat samples and 146 wheat products) purchased from Chinese supermarkets. The methodology was validated, the wheat and wheat products samples were treated with a modified QuEChERS (quick, easy, cheap, effective, rugged, and safe) and quantified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MS/MS). From these samples 18.8% of wheat and 8.2% of cracker samples were contaminated with AFB1. Mean levels were 0.06 µg/kg and 0.05µg/kg, respectively. There was no AFB1 contamination in white bread or whole meal bread. Meanwhile 53.1% of wheat, 59.2% of crackers, 20.8% of white bread and 16% of whole meal bread samples were contaminated with STC. The mean levels were 0.07, 0.79, 0.12 and 0.12 µg/kg respectively. Although the levels were low, this demonstrates the need for more comprehensive surveys for these two mycotoxins in wheat and wheat products from China.  相似文献   

16.
研究小麦面粉作为啤酒辅料酿造工艺,在小麦面粉的最大添加量占原料的20%的条件下,中性蛋白酶添加量0.10 mL/kg,耐热α-淀粉酶添加量20 u/g,木聚糖酶的添加量1.8 mL/kg,解决小麦面粉作为啤酒辅料中出现黏度大,过滤困难等不利因素;同时采用上面发酵工艺,以其他辅料酿造啤酒的麦汁和发酵液的理化指标为参照,进一步评估工艺的合理性;研究利用蛋白疏水层析色谱法(HIC),对添加小麦面粉作为辅料生产的小麦啤酒的啤酒泡沫中分离疏水蛋白,其疏水蛋白含量显著增加,并显著提高啤酒的泡沫性能。同时酿造的啤酒具有典型的小麦啤酒的特征香味4-乙烯基愈创木酚味道。  相似文献   

17.
以次粉为辅料、麸皮为主料,采用前稀后固法酿造食醋,并以传统全固态发酵工艺作为对照.结果显示,前稀后固法工艺与传统全固态发酵工艺所酿造食醋风味基本相同,并且前稀后固法工艺其成熟醋醅酸度和混合原料出醋率达到4.49g/100mL和4.07kg/kg,较传统全固态发酵工艺分别增长了26.8%和27.2%,同时周期由30d缩短为24d.  相似文献   

18.
水溶性小麦蛋白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溶性小麦蛋白系以谷朊粉为原料,经复水、预处理、酶水解和干燥所得产品。加酶量为1350U/g干物质,反应温度55℃;所得产品蛋白质含量为75.1%,氮溶解指数(NSI)为95.5%,乳化能力(EC)为1.2,乳化稳定性(ES)为84.6%。  相似文献   

19.
小麦的营养组分及加工过程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小麦营养组分分布及其加工过程中的变化,分析了出粉率与面粉营养及加工品质之间的关系,并对小麦加工过程中营养组分的平衡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为缩短小麦的润麦时间,控制小麦粉中的微生物数量,研究了蒸汽润麦处理对小麦粉的降菌作用及对其理化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蒸汽润麦后,小麦籽粒的温度显著上升(P0.05),出粉率先下降后上升,小麦粉中的微生物数量显著降低(P0.05),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杀菌效果越明显。当蒸汽处理时间为320 s时,小麦粉中的微生物数量显著减少(P0.05),其中菌落总数减少了1.74 lgCFU/g、霉菌和酵母总数减少了1.99 lgCFU/g、耐热芽孢总数减小了1.01 lgCFU/g。蒸汽润麦处理后,小麦粉的酶活显著降低(P0.05),破损淀粉含量、吸水率和淀粉黏度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分析结果表明,蒸汽润麦能显著延长(P0.05)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增加面团强度;同时,蒸汽处理还促进了小麦粉中蛋白质的交联聚合。该研究表明蒸汽润麦在降低小麦粉中微生物数量的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小麦粉的理化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