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8 毫秒
1.
目的 构建一种简便、快速、可降低非特异性荧光干扰的时间分辨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实现快速检测扇贝中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TM)过敏原。方法 本研究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层析法,以含有铕(Eu)纳米微粒的荧光微球作为标签偶联兔抗TM多克隆抗体,制备荧光探针并对其进行表征。以4 mg/mL兔多克隆抗体作为T线,羊抗兔免疫球蛋白G (immunoglobulin g,IgG)作为C线组装免疫层析试纸条。结果 本研究组建的试纸条视觉检出限为0.05μg/mL,仪器检出限为0.01μg/mL。试纸条除对虾蟹有交叉反应外,对其他10余种物种无明显交叉反应。加标样品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3.71%~7.94%和12.09%~12.80%,在不含TM的4种食物基质中加入浓度由低到高的TM,检测结果与实际加标情况相符。结论 本检测方法准确性良好、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在多种食物基质中实现对扇贝TM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榛果过敏原成分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将此方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进行比对实验。方法根据榛果成分oleosin特异性基因设计并筛选合适的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建立榛果过敏原成分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荧光定量PCR方法与ELISA方法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建立的榛果过敏原成分荧光定量PCR方法特异性良好,可用于榛果过敏原成分的定量检测,但检测灵敏度低于ELISA检测方法。结论所建立的榛果过敏原成分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达到10 mg/kg,具有较好的实用性,ELISA检测方法灵敏度高于荧光定量PCR法,但当榛果过敏蛋白被破坏后有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果糖和木糖在美拉德反应中对虾类过敏原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果糖和木糖两种还原糖,在一定的条件下与虾类过敏原反应,通过检测虾类过敏原蛋白的分子量、赖氨酸含量及免疫活性的变化,研究美拉德反应对虾类过敏原免疫活性的影响。结果:木糖和果糖在与虾类过敏原反应后使得其分子量增高,并且作用时间越长,分子量增加越多;但赖氨酸含量的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性;酶联免疫的结果显示美拉德反应12h时果糖能够使虾过敏原活性增加44%,但随着时间的延长,虾过敏原的活性回复到初始的水平;而木糖对虾过敏原的免疫活性的影响在10%以内。结论:果糖和木糖在美拉德反应中不能有效降低虾过敏原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检测食品中桃仁、杏仁过敏原成分的荧光PCR 方法,比较国外3 种ELISA 试剂盒效果。方法:针对杏仁Pru du1 基因设计引物及探针,建立荧光PCR 方法。利用杏仁过敏原参考物质对3 个品牌的ELISA试剂盒的回收率进行比较。结果:建立的荧光PCR 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灵敏度为10mg/kg。结论:桃仁及杏仁过敏原成分荧光PCR 检测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对食品中过敏原的检测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实时荧光PCR法检测食物中榛子过敏原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榛子是最常见的食品过敏原之一,选择针对榛子不同基因的引物和探针,进行验证、比对和条件优化,建立榛子过敏原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经实验比较,针对榛子热休克蛋白设计合成的引物和探针具有相对较高的灵敏性,检测限可达0.11ng DNA,而且和常见的食物种类无交叉反应,适于榛子过敏原的检测。该方法的建立,对于加强食品过敏原的标识管理,保护消费者利益、促进进出口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一种用于定量检测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的高灵敏免疫层析检测新方法。方法 以聚集诱导发光荧光微球为标记探针,制备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通过T/C比值法构建定量检测孔雀石绿的定量标准曲线,并实现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的高灵敏、定量检测。结果 本方法定量检测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其50%抑制率达到0.17μg/kg,最低检出限为0.05μg/kg。样本加标0.25、0.50、1.00μg/kg的平均回收率介于116.01%~122.76%,变异系数介于8.66%~11.71%(n=10),表明所建立的荧光免疫层析方法定量检测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具有较好的准确性、精密度。通过检测30份孔雀石绿阴性以及12份阳性的水产样本,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荧光免疫层析方法无假阳性,且检测孔雀石绿含量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线性相关系数为0.9695)。结论 本研究以聚集诱导发光荧光微球为新型标记探针,建立了一种高灵敏检测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的定量方法,为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的筛查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美拉德反应中麦芽糖、葡萄糖对虾过敏原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虾类加工过程能够改变虾类过敏原的结构和性质,从而影响其致敏活性.实验选取麦芽糖、葡萄糖等还原糖,与虾过敏原进行美拉德反应,通过检测虾过敏原蛋白的分子量、赖氨酸含量及免疫活性的变化,研究美拉德反应对虾过敏原免疫活性的影响.SDS-PAGE结果表明,美拉德反应使虾过敏原分子量增高,但赖氨酸含量的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性;而不同的还原糖时虾过敏原免疫活性的影响不同,葡萄糖使虾过敏原免疫活性降低约10%,麦芽糖能够使虾过敏原的免疫活性降低60%.实验表明,在合适的条件下,芙拉德反应能够有效降低虾过敏原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水产品种类及胃肠消化对过敏原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 TM)免疫活性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三种甲壳类(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中华绒螯蟹)和两种贝类(花蛤、缢蛏)水产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模拟胃液(SGF)、肠液(SIF)分别对5种水产品的水煮肌肉进行体外消化,利用SDS-PAGE和ELISA技术分析消减产物的蛋白组成和免疫活性。结果显示,TM在胃肠酶作用下出现明显降解,所有样本均在肠液中消化更快,肠道是TM免疫活性丢失的主要场所。在胃、肠消化中,贝类(胃:86.5%~86.8%,肠:90.8%~92.2%)的免疫活性降低效果明显优于甲壳类水产品(胃:64.7%~67.7%,肠:89.0%~91.5%)。通过电子显微镜发现,甲壳类的肌原纤维(156.4~185.8 μm)明显长于贝类(125.0~134.6 μm),而其宽度约为贝类的3倍左右。本研究发现水产品的种类会影响TM的胃肠道消化能力,甲壳类和贝类肌肉组织结构的差异是造成甲壳类和贝类消化率和免疫活性差异的原因之一。本研究结果可为探究胃肠消化对水产品及其制品的致敏性消减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检测水产品中呋喃唑酮代谢物的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方法 以紫外灯下呈鲜亮红色的铕荧光微球为抗体标记物, 通过调试荧光微球-抗体复合物的工作液配方, 优化检测线和控制线, 改善试纸反应性能和荧光显色梯度, 提高试纸灵敏度。结果 结果显示, 通过肉眼判断本试纸对呋喃唑酮代谢物的最低检出限为0.25 mg/kg, 特异性良好, 在冷藏条件下其稳定性可达1年。在40批次不同品种水产品的检测中, 试纸检测结果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检测结果符合程度为100%。结论 呋喃唑酮代谢物荧光免疫层析试纸具有快速简单、准确灵敏、成本低的优势, 其结果易于判定, 无需专门的检测仪器, 适用于大规模筛查、多环节质控和风险评估,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热蒸加工对大菱鲆过敏原免疫原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热蒸加工方式对大菱鲆(Scophthatmus maximus)过敏原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 利用热蒸处理对大菱鲆鱼肉进行了不同时间的加工, 利用SDS-PAGE测定大菱鲆蛋白质组分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并采用免疫印迹和间接ELISA分析热蒸加工对过敏原免疫原性的影响。结果 大菱鲆经过热蒸加工后, 其肌肉组分中分子量在40 ~65 kDa的蛋白有很大程度地降解, 而分子量在10 ~12 kDa的蛋白组分有增加的现象。免疫印迹的结果表明热蒸后的大菱鲆蛋白质组分与血清IgE特异性结合的能力减弱, 但与兔源小清蛋白抗体有强烈地反应, 特别是在分子量18 kDa的位置出现了一条能够与人血清IgE结合的蛋白质, 有可能是新的过敏原组分。结论 热蒸加工可以降低大菱鲆过敏原的免疫活性, 但在加工过程中可能有新的过敏原条带产生, 在进行过敏原检测时有必要考虑加工方式对过敏原结构和活性的影响, 以便得到更可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评价广西抽验水产品的兽药残留风险。方法 以2018~ 2019年广西-东盟食品检验检测中心食品抽验中的水产品为样本 ,以问题检出率和不合格度构建食品安全指数,应用扇状模型评价法,对水产品中重点项目开展风险评价。结果 水产品总体食品安全指数R为0.090;水产品中不同类别食品安全指数R依次为:贝类:0.52、其他水产:0.14、鱼类:0.031、虾蟹类:0;兽药残留风险大小依次为:贝类>其他水产>鱼类>虾蟹类。广西水产品中6种兽药残留的食品安全指数依次为:氯霉素:0.0691、恩诺沙星:0.0485、硝基呋喃类:0.0457、孔雀石绿:0.0429、磺胺类:0.0427、氟苯尼考:0.0424;风险危害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是:氯霉素>恩诺沙星 >硝基呋喃类>孔雀石绿>磺胺类>氟苯尼考。结论 目前广西水产品总体兽药残留风险不大,鱼类、虾蟹类,其他水产类安全状态是可以接受的,贝类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Cao J  Yu B  Ma L  Zheng Q  Zhao X  Xu J 《Journal of food protection》2011,74(10):1776-1781
Crustaceans such as shrimp and crabs and their products are important allergens in food, and allergic reactions due to the consumption of shrimp and crabs are frequently reported. However, the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hrimp-derived allergens, except for Pen a I, are still unclear.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establish a more sensitive and specific method for detecting the composition of foods containing shrimp.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developed a real-time fluorescent PCR to identify the specific shrimp-derived components in food. The primers and TaqMan probes for real-time fluorescent PCR were designed based on 16S rRNA genes through comparing a large number of nucleic acid sequences from different species of shrimp that have been published by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In total, 56 kinds of samples, including different kinds of shrimp, crab, fish, shellfish, and octopus, were subjected to detection by real-time PCR.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real-time fluorescent PCR could successfully identify the shrimp-derived component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food processing on detection sensitivity, fish powder containing shrimp powder was treated by heating at 133°C for 30 min. The limit of detection of shrimp-derived components in fish powder was 0.05% (wt/wt).  相似文献   

13.
粮油安全是重要的食品安全问题之一,在全球范围受到广泛关注。为应对从采收到消费全流程的风险因素,建立快速有效的安全检测方法极其重要。有机荧光探针无论作为独立的检测手段,还是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在快速检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聚焦最近5年用于检测粮油及其制品风险因素(包括金属离子、阴离子、有机物、真菌毒素等)的有机荧光探针,对各探针的检测原理、灵敏度、响应时间、回收率等进行了综合描述和讨论,并比较了各探针的优缺点,最后对有机荧光探针在粮油及制品应用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期望本文能激发粮油安全检测新的研究思路和兴趣,促进理论研究向工业生产的转换。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水产品及养殖水中丁香酚类化合物。方法 应用食品补充检验方法BJS 201908《水产品及水中丁香酚类化合物的测定》,以海水鱼、淡水鱼、海水虾、淡水虾及养殖水作为基质,测定6种丁香酚类化合物的含量。结果 通过对实际样品测定后发现,在水产品中检出了丁香酚类化合物,主要为丁香酚,检出率为28.9%,其中海水鱼相对突出。结论 本研究为丁香酚作为渔用麻醉剂提供了方法论,为丁香酚类化合物在水产运输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针对目前食品添加剂亚硫酸盐的滥用现象,寻找出可靠的现场快速测定方法,应用于食品中二氧化硫的现场快速检测。方法从市售二氧化硫快速检测试剂盒中筛选出性能较好的两款产品,分别进行线性、稳定性、检出限测试,并选择易滥用亚硫酸盐的陈粮、米粉等10种食品基质进行加标测试,从阳性对照、与国标方法比对、干扰实验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款试剂盒的线性、稳定性、检出限、加标测试结果良好;在实测的10种食品基质中,陈粮、米粉等7种基质的测定效果良好,鱼糜、冻虾基质会出现阳性干扰;但两款二氧化硫快速试剂盒均不适用于烤虾基质的测定,其结果显示假阴性。结论两款试剂盒均能满足大部分食品中二氧化硫现场快速测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广州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人群致病风险。方法对2006—2018年广州市售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等水产品中的VP进行定量检测,利用广州市食物消费量调查、文献综述等方法,应用快速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估软件(swift quantitative microbiological risk assessment,sQMRA),开展水产品VP风险评估。结果广州市2006—2018年水产品VP检出率为21.39%(566/2646)。广州市居民每年因食用各类水产品导致VP感染发病例数从高到低依次为:鱼类8375人,甲壳类1727人,软体动物1305人。结论应高度重视水产品VP致病风险,减少生食动物性水产品的摄入,重点防范VP交叉污染,做好公众风险沟通及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南湾街道辖区内水产品兽药残留进行监测分析。方法 针对辖区食品安全形势的特点, 以南湾街道辖区14个社区的农贸市场、超市商场为基础, 采集水产品共885批次。通过快速检测卡运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进行定性检测, 检测项目为孔雀石绿、氯霉素、呋喃西林代谢物、呋喃唑酮代谢物等, 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价。结果 885批次水产品, 经检测共有29批次不合格, 不合格率为3.28%, 孔雀石绿、氯霉素、呋喃唑酮代谢物均有检出。结论 辖区内水产品存在一定程度的兽药残留问题, 黄骨鱼、鲫鱼为孔雀石绿检出的高危品, 海水贝类抗生素超标问题比较突出, 氯霉素残留问题仍存在。  相似文献   

18.
19.
食品安全事件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是造成群体性中毒、食源性疾病、大规模食品货物召回等的重要原因。食源性致病菌可能在食品加工或流通的任何一个环节进入到食品中,因而在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整个环节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都至关重要。近年来,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型荧光探针由于其高效的荧光效率和光稳定性、分子结构设计多样、检测模式灵活,在食品安全领域致病菌快速检测中展现出了巨大的优势,为食品中致病菌的检测、鉴别、鉴定等提供了一个优异的解决方案。本文从AIE探针的设计、检测效率、检测模式等方面综述了AIE型荧光探针在致病菌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其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的优势和应用前景,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场景下快速检测技术的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水产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产业之一, 水产养殖过程中病原微生物造成鱼类病害频发, 人鱼共患病原菌会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水产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人鱼共患病原菌检测方法对于病害的发现、预防及水产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鱼共患病原菌包括人鱼共患细菌性病原和人鱼共患寄生虫病原等。本文对水产品中常见的人鱼共患细菌性病原的种类及其危害性、细菌性病原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的原理和应用及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在病原菌检测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为研发易携带且简便快速的新型核酸检测方法及产品及水产品中人鱼共患病原菌的检测和防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