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研究后加墙体的端柱-剪力墙在低周往复载荷作用下的破坏形态、承载力和延性等抗震性能,用Abaqus中新-老混凝土黏结界面的建模方法,对加固形成的端柱-剪力墙进行受力分析。结果表明:后加墙体的端柱-剪力墙与整浇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有一定差异,不宜直接按整浇结构计算刚度和抗震承载力。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混凝土结构的温度效应,利用ANSYS对混凝土框架、框架-剪力墙和剪力墙等结构在温度变化作用下的变形特点和内力分布规律进行系统分析.对具有不同纵向长度、楼层数和建筑体形特征的结构分别建立计算模型,在假设建筑物内外无温差和有温差两种温变条件下进行计算分析,从中得到各种结构温度变形和内力分布的基本规律,其主要结论对结构工程师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市建设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该框架的结构是建筑行业逐步发展的一种新的结构形式,直接影响到建筑的稳定和安全。在建筑工程中,建筑结构工程技术在提高建筑承载力和建筑工程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技术的科学合理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安全稳定,进一步优化建筑工程框架整体结构工程技术,为建筑快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本文介绍了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特点,探讨了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CAD工程部研制开发,经国家建设部鉴定通过的PKPM系列微机建筑结构CAD系统,是一套集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及设备设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建筑工程设计的CAD系统。结构部分面向钢——钢筋混凝土框架、框剪、剪力墙以及砖混和底框砖房结构,适用于一般工业厂房、民用建筑及100层以下的高层建筑。整个软件系统完全按照国家设计规范编制,容纳了国内最先进的计算机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建筑物的不同结构形式相互连接的关键点是结构转换层。转换层不仅是结构下部分的封顶,还是结构上部分的基础部分,在建筑物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连接作用,拥有直接的受力和传力,且造价较低,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建筑工程转换层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对高层建筑结构CAD系统中剪力墙节点的归并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剪力墙节点的数据结构和生成算法,提出了剪力墙节点归并的点阵表示法和矢量表示法.该文建议的方法准确、高效,能够很好地实现体型复杂的高层三维空间结构剪力墙节点的归并.  相似文献   

7.
结合克拉玛依市科技博物馆工程,对超限倾斜结构设定性能设计目标,并针对性能目标提出抗震措施及抗震构造措施.考虑结构材料的非线性属性,采用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分析倾斜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尤其是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特性基于罕遇地震的弹塑性时程分析表明,最大层间位移角满足1/100的限值条件.结构在...  相似文献   

8.
对高层建筑结构CAD系统中剪力墙节点的归并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剪力墙节点的数据结构和生成算法,提出了剪力墙节点归并的点阵表示法和矢量表示法。该文建议的方法准确,高效,能够很好地实现体型复杂的高层三维空间结构剪力墙节点的归并。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OA系统的系统需求和开发过程,及其整个系统的结构框架和采用文中开发工具的原因,以及在开发过程中几个关键问题的解决办法,系统前台软件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基于框架的面向对象开发技术是实现大规模软件复用的一种有效的途径.由于框架本身层次的复杂性,往往导致框架实例化过程的复杂和烦琐,通常采用记录框架变化点的实例化过程和约束条件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对于那些缺乏详细记录的"遗留"面向对象框架,框架变化点实例化记录往往隐含在具体的实现细节中,从而使得"遗留"面向对象框架的复用变得十分困难.提出了一种基于版本信息获取面向对象框架的实例化模式的方法,从而辅助框架的实例化工作.  相似文献   

11.
构件化软件开发的最终目的是希望软件像传统产品一样能在生产线上生产出来。软件最终由软件框架来实现,一个良好的软件框架应该能够将设计结果尽量保存下来,同时可以灵活更换和重用软件部件。研究构件化的软件框架对构件化的开发技术在嵌入式实时软件开发中迅速普及具有最直接的推动作用。对嵌入式控制系统嵌入软件构件框架进行了深入研究,完成了框架中的数据管理和构件调度机制等内容,验证了该源码构件模型在嵌入式控制软件领域中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2.
本系统以实际科研项目为背景,提出了基于Web的B/S开发模式,采用了新型的Nutz框架构建一个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预警系统的解决方案。在实现对警情的防范、处理的同时,不仅提供了规范查询功能,也实现了信息化的管理。同时可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以便预防建筑工程的事故以及发生事故后的责任追究。  相似文献   

13.
《微型机与应用》2016,(24):25-29
构件化软件开发是实现软件标准化生产和流水化作业的前提条件。基于构件化的软件开发设计思想与建筑工程或机械工程的设计思想颇为相似,但在实际的软件开发中,软件可视化的构件设计思想没有建筑工程和机械工程领域的可视化设计这样规范。如果将可视化的工程设计原则应用到构件化的软件开发设计中,将对软件开发工作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4.
为便于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震后快速修复,统计既有实验结果,提出修复后使用的三级性能指标,基于等效拉杆理论,研究结构在侧向载荷作用下塑性铰的出现顺序、层间位移角和结构应力发展等情况,并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指标进行验证.结果 表明:在一级修复性能指标(位移角1/220)下,结构板墙轻微受损,对应的修复方法为对板墙进行轻微修复;在二级修复性能指标(位移角1/110)下,结构板墙几乎全面进入塑性状态,需要考虑换板或增加加劲肋修复;在三级修复性能指标(位移角1/85)下,结构板墙已经全部进入屈服状态,而且框架梁端也出现塑性铰,此时不仅需要对板墙进行修复,还要考虑对框架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Agent及Multi-Agent技术发展迅速。文中分析了建筑概预算系统中引入Agent的必要性,阐明了Agent在建筑概预算中应用的意义,并根据建筑工程概预算特点,针对当前各种概预算软件智能性不高的问题,结合Agent技术,采用内核—类集的构造方式,设计了一套基于Multi-Agent的建筑工程概预算系统(MA-CBS)的整体框架,详细描述了施工图Agent的内部结构和实现算法,最后介绍了系统各个Agent间通信的语言、方式和结构。该系统具有分布性、并行性和可拓展性,提高了编制概预算文件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6.
基于构件的软件框架与角色扩展形态研究   总被引:48,自引:2,他引:4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瑜  张世琨  王立福  杨芙清 《软件学报》2003,14(8):1364-1370
框架是实现大粒度软件复用的有效途径,面向对象框架可以通过实例化扩展实现具体的应用系统,但是,研究和实践表明,面向对象框架存在着一些问题.采用基于构件的框架(CBSF),通过用构件替代框架内部相互协作的类,以增大框架构成成分的粒度;同时利用构件的接口调用和组装实现框架扩展机制.主要探讨了角色扩展形态,角色是将要被进一步实例化的特殊构件,可分为抽象构件和模板.针对不同变化性类型,提出可以利用体系结构模式、设计模式或参数化这3种方式设计CBSF角色扩展,进而讨论了基于角色扩展形态的应用构件组装.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基于数据融合的结构可扩展软件开发框架(xDFF)及其规范体系,在此框架下,主要研究并设计了包括RFID数据资源集成与融合应用平台的建模方法、工具及实现方法,旨在设计一种高效且可扩展的,支持海量RFID数据采集、过滤、聚合、事件管理以及存储、维护、查询和安全管理等功能的环境与工具,实现普遍适配,提供二次开发接口,与企业数据集成并进行统一管理的模块化框架化RFID数据融合中间件产品.  相似文献   

18.
本文系统地讨论了框架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提出了框架设计的通用化方法,即应用建立高层逻辑模型、视图合并和回归验证方法实现框架设计,并应用该方法实现了办公自动化系统框架设计和实例化。  相似文献   

19.
SSH为基于Struts、Spring和Hibernate的集成框架,是目前较流行的一种Web应用程序开源框架。为了加强对老年人的保护和关爱,本文以智能手表为硬件载体,利用此框架设计智能手表平台,实现了用户界面、业务管理和数据访问的分离,推进老人健康监测的远程化和网络化。通过介绍构建平台所运用的集成框架,分析平台的功能结构,并以智能手表向服务器上传数据为例,具体说明平台功能的实现方法,最后从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2个方面分析本平台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建设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建筑行业的转型与升级创造了机会,同时也提高了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是建筑物主要的承重结构,对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进行检测,可以有效的规避潜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保障居住者的人身安全。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当中,必须要遵循相应的质检方法,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的监督和审查,从而确保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为质量检测结果负责。本文通过探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方法及其应用措施,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