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鳝是夏令居家和菜馆的美食,民间有所谓“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说法,虽然有所夸张,但夏令的黄鳝长得圆肥丰满、肉嫩鲜美、营养丰富,具有食疗保健功能却一点不假。 黄鳝又名鳝鱼,是我国最普遍的淡水鱼类之一,它生活在除高原之外的各水系湖边、池塘、沟渠、稻田中。冬蛰夏出,白天喜欢藏于泥质水底的洞穴中,夜间出来活动,以捕捉昆虫、蛙类、小鱼等为食。 黄鳝肉嫩味鲜,相传,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时,生平第一回尝到鲜嫩可口的鳝鱼肉,便问菜名,主人回答:“游龙戏金线”,游龙,乃是鳝鱼别称,乾隆点头称好。从此,鳝鱼身价百倍,成为…  相似文献   

2.
美味鳝鱼菜     
鲜肉瓤黄鳝冬有冬补,夏有夏补。夏令进补,当推鳝鱼。小暑前后,正是黄鳝丰满肥嫩,营养甚丰之际,故有“小暑黄鳝赛人参”之说。黄鳝原名鳝,又名鳝鱼、长鱼等。为鳝科动物,其体形似蛇,色呈徽黄或橙黄,故又得“黄鳝”之名。它生活在沟渠、湖旁、池塘、稻田等处,喜居水边洞穴。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出产。此菜系用鲜肉馅瓤入鳝鱼段内,再蒸熟而成。成案后,清淡味鲜,质嫩醇香,别有风味。原料:粗活鳝鱼75o克猪肉250克鸡蛋清2个干淀粉25克料酒10克味精1克精盐4克白糖10克葱美计10克葱段IO克姜片10克水淀粉15克麻油10克制法:1、鳝鱼…  相似文献   

3.
鳝鱼是美味佳肴,素有“夏令黄鳝赛人参”之说。传说乾隆皇帝巡视江南第一次尝到嫩甜鲜美的鳝肉时,不禁问道:“这是何菜?”随行之臣答日:“游龙绣金钱。”从此,黄蟮身价倍增,年年进贡朝廷做御菜。  相似文献   

4.
黄洽 《美食》2004,(5):14-14
黄鳝,又名鳝鱼,长鱼等。是我国特产的野生鱼类,它与泥鳅、甲鱼、乌龟统称“四大河鲜”。因其体色微黄或橙黄,布满黑色小斑点,故名“黄鳝”。  相似文献   

5.
张园 《烹调知识》2009,(10):26-27
鳝鱼又称“长鱼”、“黄鳝”,江苏两淮(淮安、淮阴)地区盛产。淮安一带精于制作鳝鱼肴馔,其传统名菜如:“炒软兜”、”大烧马鞍桥”、“生炒蝴蝶片”等,素负盛名,多达108道菜肴的“长鱼席”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6.
蔡海雁 《烹调知识》2011,(11):17-18
鳝鱼,因其色黄为多,故民间通称黄鳝,历代好嗜之士又赐别名曰:“微鳞公子”、“粽熬将军”、“地精”、“土龙”等,以其体长,美称为“单长福”,又因其曲拱腹部亦名“护子鱼”:乾隆时,扬州厨师把黄鳝切段和猪肉同烧,取名“龙虎斗”,曾博得龙颜大喜。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夏令黄鳝赛人参。”时入夏天.又到了美啖黄鳝的好时节。  相似文献   

8.
鳝鱼小档案     
贾斐 《饮食科学》2007,(1):28-28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第一次尝到鲜嫩可口的鳝鱼肉,便问店家是何菜,主人答曰:“游龙绣金钱”。游龙乃是黄鳝的别名。乾隆点头称好,从此鳝鱼身价百倍,成为贡品。鳝鱼有较高的营养和食用价值,其蛋白质含量比普通鱼类要高,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必需氨基酸,尤以组氨酸含量较高,构成它的独特鲜味。  相似文献   

9.
淮安、扬州一带,地处苏中腹地.境内沟壑纵横,盛产虾、蟹、鱼类。到了夏秋季节,正是鳝鱼肥壮之时。此时食用鳝鱼,最能大快朵颐。鳝鱼,也叫“黄鳝”.最爱栖息在池塘、小河、稻田等处,常潜伏于泥洞与石缝隙内.很易捕获。而且,鳝鱼富有营养.经常食用,能够滋补身体。在淮扬地区,民间早就将  相似文献   

10.
食用警诫线     
《饮食科学》2011,(2):45-45
鳝鱼与狗肉不宜同食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鳝鱼不可合犬肉犬血食之”。犬肉、犬血,都有温热动火,助阳之性,黄鳝甘而大温,同时,古人还认为“黄鳝性热能补,时行病后食之,多复。”即指能使旧病复发。同时,古人还认为二者同食,温热助火作用更强,不利于常人;且黄鳝有腥气,更不能与狗肉同煮。  相似文献   

11.
“小暑黄鳝赛人参”,鳝鱼味道鲜美,补阴壮阳.“炒鳝糊”是江南一款名菜,是取熟鳝丝改刀后烹炒而成的.市场上除有活鳝鱼卖以外,还有鳝丝出售,有些经营者不顾商  相似文献   

12.
《食品指南》2013,(7):10-10
小暑时令饮食:黄鳝。小暑: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每年7月7日前后。饮食建议:俗语“小暑黄鳝赛人参”,小暑前后一个月产的鳝鱼最为滋补味美。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缓解期,而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根据“冬病夏补”的说法,小暑时节最宜吃黄鳝。黄鳝蛋白质含量较高,铁含量比鲤鱼、黄鱼高1倍以上,并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还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浓度、防治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对食积不消引起的腹泻也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黄鳝又名鳝鱼,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它肉质鲜美、细嫩、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于海参。小暑前后,鳝鱼正值繁殖期,这时候的鳝鱼最肥壮、营养最高。民间有"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说法。 下面介绍它的美食方法: 一、炒软兜  相似文献   

14.
“皮条鳝鱼”是湖北沙市的传统名菜,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最早,此菜叫“竹节鳝鱼”,因菜中的段段鳝鱼形似竹节,故名.皮条鳝鱼系选用当地水田、湖沼中的四~六月所产黄鳝为主料,经剖腹、去骨后,切成二寸多长、四分宽的鳝段,外裹湿淀粉,分两次用旺火油炸而成.此菜烹制精细,外  相似文献   

15.
卖黄鳝 上海人特别爱吃黄鳝,炒鳝丝、炒鳝背、鳝鱼面等,越吃越想吃。十多年前,菜场里三种水产价钱最高,一是黄鳝二是蟹i是甲鱼。老上海为什么对黄鳝如此感兴趣呢?除了它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它的名字还有个十分动人的传说。 鳊鱼,因其形体扁而得名,刀鱼因形体似刀而得名,那么这“鳝”字从何而来呢?七八十年前上海滩八  相似文献   

16.
江南辣黄鳝     
江苏两淮地区水产丰富,当地著名的“长鱼宴”久负盛名。而江苏的一道“江南辣黄鳝”,不仅制法独特,造型美观,而且食法也很有情趣。笔者结合自己的操作经验,把“江南辣黄鳝”的制法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原料:小黄鳝500克干辣椒节50克姜片10克蒜片20克葱节30克精盐、特制椒盐、熟芝麻、精炼油各适量制法:1.小黄鳝放入清水中静养,待其吐净污物后,捞出放入盆中,用适量精盐将其“呛”死,再搓净体表粘液,用清水冲洗干净。2.炒锅置火上,放入精炼油烧至三四成热,倒入治净的黄鳝,盖上锅盖,用小火焖至鳝鱼卷曲,嘴巴…  相似文献   

17.
正黄鳝,学名Monopterus albus,刺少肉厚,肉嫩味美,是优质滋补水产品。传统的加工工艺一般是人工手持宰杀工具将黄鳝腹部切开,摘除内脏,剔骨,清洗干净,最后切段,烹饪。但人工操作效率低下,无法实行大范围的工业生产。如今,国内外有一些对鳝鱼进行剖腹、去内脏、切段以及剔骨等的加工设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鳝鱼加工效率,并申请了一些相关专利。  相似文献   

18.
王明军 《食品指南》2013,(9):106-108
南宋“鳝鱼炒鲎(hou)”是一道非常奇特的宫廷御筵肴馔,它把黄鳝和鲎两样食材搭配炒在一起,令后人百思不得其解。宋代庖厨为什么这样做?这道肴馔为何成为南宋张俊府供奉宋高宗的御筵第七盏的玉食?历史将为你解开谜团。  相似文献   

19.
淮安位于江苏省中北部,江淮平原东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境内有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淮安气候四季分明,河湖交错,物产丰富,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创造了丰富的食材,鳝鱼就是其中一种。淮安人称鳝鱼为长鱼、又叫黄鳝。鳝鱼其形似蛇,无膘无鳍,体表富含粘液,肉质紧而嫩,生长于稻田与泥塘之中,土腥味较重。  相似文献   

20.
皮条鳝鱼     
A 掌故与传说 鳝鱼欲称黄鳝、长鱼。据传公元1828年(清朝道光皇帝八年)湖北监利县人朱方哲就任台湾宜兰县令,接印没有几天,就遇上一桩“拱界虫案”。原来,台湾的水田中鳝鱼众多,它们常以田埂为穴,拱垮田界造成不少民事纠纷。由于宜兰人以前不食鳝鱼,因而它也就越拱越多,致使官司连年不断,无法裁决。朱才哲弄明白前后因果,决定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