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磺胺二甲嘧啶(SM2)-人血清白蛋白(HSA)为免疫抗原和SM2-卵清白蛋白(OVA)为包被抗原。制备SM2单克隆抗体;利用杂交瘤技术和有限稀释法经亚克隆,得到三株特异性稳定分泌SM2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与其他四种磺胺药和两种载体蛋白HSA、OVA均无交叉反应。利用本试验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初步建立了动物组织中检测SM2的间接竞争ELISA方法。最低检出限为9.95 ng/mL,灵敏度为47.12 ng/mL。  相似文献   

2.
恩诺沙星抗体免疫检测及其分子识别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兽药恩诺沙星对人体具有较强的毒副作用,检测恩诺沙星残留对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将恩诺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偶联物注射免疫BALB/c小鼠制备恩诺沙星单克隆抗体,并建立基于单克隆抗体的酶联免疫法检测样品羊奶中恩诺沙星的方法。将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注射小鼠提取腹水,并以此单克隆抗体建立直接竞争ELISA方法。其半数抑制率(IC50)为0.71±0.05 ng/m L,最低检测限(IC15)为0.04±0.02 ng/m L。检测羊奶样品含恩诺沙星在10~200 ng/m L时回收率为96.56~105.10%,且与HPLC法检测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8)。最后利用计算机生物信息学构建恩诺沙星抗体的可变区三维结构并与抗原进行分子对接。结果显示Arg98、Asp99、Gly101、Thr50、Ser51、Ala82、Tyr85等氨基酸残基在抗体抗原识别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这些信息对今后抗体结构修饰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杂交瘤细胞分泌单克隆抗体,在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尤为重要的环节是筛选分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2个细胞融合而成的细胞是杂交瘤细胞,基因表达不稳定,培养传代或冻存过程中,轻易会缺失或大幅度使分泌单克隆抗体的能力下降,所以在筛选出特异性杂交瘤细胞株后的一段时间内,要多次检测其分泌抗体的能力。一般实验室研究通过杂交瘤细胞技术,前期筛选出一株能分泌猪PD-L1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3B5,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deficient assay,ELISA)来测定杂交瘤细胞3B5分泌单克隆抗体的上清效价,来研究杂交瘤细胞的稳定性,杂交瘤细胞株3B5在冻存后30天、60天和90天复苏,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的抗体效价。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双酚A检测方法,采用活性酯法将双酚酸与牛血清蛋白、卵清蛋白偶联制备人工抗原免疫BALB/c小鼠。选择抗血清效价和灵敏度高的BALB/c小鼠,采用聚乙二醇法制备杂交瘤细胞,获得一株可分泌双酚A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通过方阵滴定和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一种基于单克隆抗体的双酚A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法。该检测方法在0.5 ng/mL~50 ng/mL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IC10为0.5 ng/mL,半数抑制率IC50为16.65 ng/mL,水样中加标回收率为89.72%~105.25%。该单克隆抗体效价高、特异性强,该检测方法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5.
建立单抗-多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方法,为黄曲霉毒素M_1(AFM_1)的快速检测及研究奠定基础。采用有机合成法将AFM_1转化成半抗原AFM1肟化物(AFM1O),进一步与载体蛋白钥孔血蓝蛋白(KLH)和卵清蛋白(OVA)偶联合成完全抗原AFM_1-KLH和AFM_1-OVA;以AFM_1-KLH为免疫抗原、AFM_1-OVA为筛选抗原,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AFM1单克隆抗体,以AFM_1-KLH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兔多克隆抗体;以AFM_1-OVA为标准蛋白,制备的单克隆抗体为捕获抗体,纯化的兔多克隆抗体为检测抗体,商品化HRP标记的山羊抗兔Ig G作为检测二抗,采用方阵滴定法优化各步检测条件,得到最佳试验条件,建立AFM1夹心ELISA检测方法。标准曲线方程为y=0.004 4x+0.002 1(R2=0.992 2),检测范围0.5 ng/m L~128 ng/m L;最低检测限为0.5 ng/m L,批内和批间差均小于10%,重复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低成本检测染色梅鱼中日落黄、柠檬黄的方法。方法将染色梅鱼剥皮,鱼皮经70%甲醇氨水提取液提取,经EclipseXDB-C_(18)色谱柱分离,以甲醇和乙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35℃,利用紫外检测器检测日落黄、柠檬黄的含量。结果日落黄、柠檬黄在1.25、2.5、12.5、25 mg/kg添加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80%~9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n=6),柠檬黄检出限为0.05 mg/kg,日落黄检出限为0.025 mg/kg。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成本低,适合染色梅鱼中日落黄、柠檬黄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7.
采用牛血清白蛋白偶联的三聚氰胺( melamine- BSA)完全抗原免疫BALB/C小鼠,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三聚氰胺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所得单克隆抗体效价可达5.0×105,且抗体的亚类类型为IgG1,抗体的亲和常数为3.21×109 L/mol.与三聚氰酸、三聚氰酸二酰胺、三聚氰酸一酰胺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30%、93%和46%.说明该单抗可用于三聚氰胺类物质的检测,为研制高质量的三聚氰胺ELISA试剂盒和胶体金试纸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基于单克隆抗体的各类免疫分析技术是现代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因此,高活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自然为众多研究者所关注。通常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涉及到很多技术环节,包括抗原制备、免疫剂量设计、细胞融合、活性杂交瘤细胞筛选以及抗体纯化等,其中分泌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的筛选环节是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关键一环。为此,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基于HTS-ELISA的高活性单克隆抗体分泌杂交瘤细胞的筛选技术,重点是对融合细胞的低密度培养、特殊仪器设备和在筛选过程中如何依据拖孔数(Trailing)来判断杂交瘤细胞的活性等相关的原理和技术,旨在为我国高活性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的发展及加快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个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HTS-ELISA的单克隆抗体分泌 杂交瘤细胞筛选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单克隆抗体的各类免疫分析技术是现代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因此,高活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自然为众多研究者所关注。通常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涉及到很多技术环节,包括抗原制备、免疫剂量设计、细胞融合、活性杂交瘤细胞筛选以及抗体纯化等,其中分泌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的筛选环节是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关键一环。 为此,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基于HTS-ELISA的高活性单克隆抗体分泌杂交瘤细胞的筛选技术,重点是对融合细胞的低密度培养、特殊仪器设备和在筛选过程中如何依据拖孔数(Trailing)来判断杂交瘤细胞的活性等相关的原理和技术进行了介绍,旨在为我国高活性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的发展及加快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个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化学修饰合成吡虫啉(imidacloprid,IMI)人工半抗原,采用碳二亚胺法(EDC)将该抗原与牛血清蛋白和卵清蛋白偶联成功制备分子结合比合理的免疫抗原(IMI-BSA)和包被抗原(IMI-OVA)。对经IMI-BSA免疫的6周龄Balb/c实验鼠的免疫抗血清进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和阻断酶联免疫吸附,初步探明抗吡虫啉多克隆抗体(IMI-pAb)的免疫学特性。在此基础上,采用聚乙二醇(PEG)介导细胞融合技术进行了免疫鼠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通过阳性杂交瘤细胞筛选和克隆化培养,获得3C8杂交瘤细胞株。结果显示:该3C8杂交瘤细胞株具有高效价、高亲和力和强特异性的特点;通过方阵滴定法确定最佳抗原包被浓度和最佳抗体稀释倍数,建立基于吡虫啉单克隆抗体(IMI-mAb)的IMI残留阻断酶联免疫吸附,其线性范围为7.48×10-6~3.24×10-4mg/mL(R2=0.9928),最低检测限为8.00×10-6mg/mL。  相似文献   

11.
王刘花  许杨  郭杰标  张泓  何庆华 《食品科学》2010,31(11):192-196
采用重氮法同时制备结合比分别为9.0、8.0、3.7 的3 种磺胺嘧啶免疫抗原,并将其免疫BALB/c 小鼠,其中结合比为8.0 的一组免疫效果最佳。获得一株稳定分泌抗磺胺嘧啶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1F6),体内诱生法制备腹水。间接ELISA 测定腹水效价为1:1.28 × 106,建立间接竞争ELISA 标准曲线,其检测下限为10.4ng/mL,线性范围为14.8~421.5ng/mL,IC50 值为79.1ng/mL,与磺胺二甲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对甲氧嘧啶交叉反应率分别为 0.3%、0.99%、4.5%,与磺胺甲噁唑、磺胺喹恶啉、对氨基苯甲酸、磺胺、对氨基苯磺酸未见有交叉反应。经鉴定,单克隆抗体免疫球蛋白为鼠IgG 的2b 亚类。  相似文献   

12.
采用杂交瘤技术从90株融合株中筛选得到分泌抗牛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单克隆抗体的2F6、5E3、9C6、9H8四个细胞株。其抗体亚型均为IgG1型,腹水单克隆抗体的效价可达5.12×106;5E3、9H8识别牛IgG重链Fc片段,2F6识别牛IgG轻链Fab片段,9C6识别牛IgG重链Fab片段;9C6与牛IgG1和牛IgG2反应,与山羊IgG、绵羊IgG、兔IgG、牛IgM、牛乳酪蛋白、牛乳β-乳球蛋白、牛乳铁蛋白、牛血清白蛋白、鸡卵清白蛋白、鱼明胶的交叉反应率均小于1%;9C6亲合力常数达牛乳8.92×108?L/mol。  相似文献   

13.
通过改进的碳二亚胺法制备环丙沙星- 牛血清白蛋白偶联物(CIP-BSA),用紫外扫描、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鉴定偶联物。利用制备的CIP-BSA 偶联物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 小鼠,用杂交瘤技术制备环丙沙星单克隆抗体,并对其效价、亲和力和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CIP-BSA 的偶联比为30:1。经间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筛选,共筛出两株敏感、特异的杂交瘤细胞(JY-1、JY-2)。这两株细胞的腹水经纯化后的抗体效价分别为5.12 × 106、2.56 × 106,亲和力常数分别为2.88 × 109、2.46 × 109L/mol,两抗体均为IgG1a,取亲和力高的JY-1 进行竞争抑制测定,IC50 值可以达到9.83ng/mL。该单抗仅与恩诺沙星存在交叉反应,交叉反应率为95%。通过验证得到的JY-1 细胞株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水产品中环丙沙星残留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4.
刘金  王丽威  岳喜庆 《食品科学》2016,37(14):74-79
将牛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融合、筛选获得分泌抗牛IgG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制备小鼠腹水抗体,进一步纯化获得抗牛IgG单克隆抗体。建立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牛初乳中IgG质量浓度,该方法在7.8~1 000 n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7.06 ng/mL,批内变异系数为4.52%,批间变异系数为4.94%,回收率为91.85%~102.45%。此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稳定性好,可用于实际牛初乳样品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5.
海产品贝毒素大田软海绵酸ELISA及HPLC-MS/MS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检测海产品贝毒大田软海绵酸,保障其食用安全,利用活泼酯法将小分子OA与载体蛋白偶联,免疫BALB/c小鼠,细胞融合技术建立分泌抗OA的杂交瘤细胞株,并对其各种特性进行分析;小鼠腹水法大量生产抗体,纯化后建立ELISA方法,同时建立OA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检测法,并对部分市售海产品进行了实际检测,ELISA方法标准曲线为y=-34.212x+83.49,相关系数为0.9784,线性范围0.4~25μg/L,灵敏度0.18μg/L;HPLC-MS/MS检测方法标准曲线y=193.07x-780.6(Q1/Q3:m/z 827.4~m/z 723.5)和y=83.021x-335.6(Q1/Q3:m/z 827.4~m/z 809.5),R2 均为0.9991,线性范围10~800μg/L,灵敏度小于2μg/L,平均RSD为4.34%。在检测的实际样品中两种样品ELISA呈阳性反应,其中一种经过了HPLC-MS/MS的验证。所建立的ELISA及HPLC-MS检测方法均可用于海产品腹泻性贝毒OA限量标准检测,为进出口海产品OA标准方法的建立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6.
应用抗苏丹红Ⅰ单克隆抗体12D8建立了间接竞争ELISA方法,用于检测辣椒粉中的苏丹红Ⅰ,最低检出限为4.22 ng/mL,检测范围为7.8~125 ng/mL.用体积分数70%甲醇水溶液提取辣椒粉中的苏丹红Ⅰ(80~4 000 ng/g),回收率为52.3%~110%,变异系数为3.2 %~8.9%.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双酚A(BPA)的方法,本论文建立以胶体金为基础的免疫层析法(GICA)。首先通过BPA人工抗原免疫Balb/c小鼠,然后利用正常的杂交瘤技术制备BPA的单克隆抗体,所制备的抗体经过辛酸-硫酸铵(CA-AS)沉淀法纯化后并鉴定为IgG2b亚型。胶体金是由柠檬酸三钠还原氯金酸而制得,通过紫外扫描光谱和透射电镜检测,结果表明胶体金在530 nm有单一吸收峰、粒径约为30 nm。用其标记BPA单克隆抗体,制备金标抗体。本研究所制备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检测限为100 ng/mL,检测时间为10 min,交叉反应表明,试纸条和BPA的结构类似物双酚酸、任基酚和辛基酚无交叉反应,有良好的再现性。该方法能够方便、快捷、有效的检测环境中的BPA,免疫层析试纸的研制为BPA进行现场快速的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基于醌的电化学还原原理,利用1,4-萘醌对游离脂肪酸的还原峰电流的测定,检测植物油中油酸和亚油酸的浓度,从而求出所测植物油的酸价。采用循环伏安法在乙腈溶液中聚合吡咯单体于铂电极表面制备化学修饰电极Ppy/ClO4-/Pt,用线性伏安法检测油酸和亚油酸浓度。结果表明:在浓度分别为5.3×10-3~7.9×10-2mol/L和9.6×10-6~1.28×10-3mol/L之间,还原峰电流与油酸和亚油酸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分别是0.9948和0.9922,亚油酸和油酸的检出限为3.0×10-6mol/L和1.6×10-3mol/L(S/N=3)。并且将该化学修饰电极用于植物油橄榄油、玉米油、花生油、大豆油和芝麻油中酸价的检测,结果表明,化学修饰电极法是一种简便、快速实用的酸价滴定方法,可以作为碱滴定法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荧光光谱和圆二色谱(CD)技术研究了异细交链孢菌酮酸单克隆抗体(Mc Ab)与其半抗原(Ite AH)之间的相互作用并用ELISA方法对荧光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ITe AH对Mc Ab有荧光猝灭作用,淬灭机理主要为静态猝灭且遵循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在298、310、318 K 3个温度下,ITe AH与Mc Ab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9×106、1.6×106、1.4×106 L/mo L,结合位点数n≈1,结合距离r为3.35 nm,经ELISA测得的结合常数与荧光分析的结果较一致。由结合作用过程的热力学参数可知,两者之间以静电引力为主要作用力,不同p H下,由ELISA结果可推测其影响了ITe AH与抗体结合。同步荧光光谱显示ITe AH的加入并未使抗体的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附近的微环境发生明显改变,两者的结合位点更倾向于酪氨酸残基,圆二色谱分析发现ITe AH与Mc Ab相互作用后,抗体的二级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