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吴昊  戴彩霞  刘佳  何计国 《食品科学》2012,33(3):140-145
目的:建立盐酸西布曲明的免疫分析方法。方法:4-氯苯乙腈和1, 3-二溴丙烷为原料合成与盐酸西布曲明具有相同母核结构的小分子双去甲基西布曲明(M2),以双去甲基西布曲明为半抗原,并分别通过活泼酯法、戊二醛法和混合酸酐法将半抗原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偶联制备免疫原(M2-BSA)和包被抗原(M2-OVA)。结果:紫外光谱扫描证明半抗原M2与载体蛋白偶联比为24.6:1(M2-BSA)和16.2:1(M2-OVA),抗血清ELISA效价均达到1:8000以上,IC50=0.42μg/mL。结论:半抗原M2与载体蛋白均已成功偶联,其中活泼酯法对半抗原活性基团的影响最小,合成人工抗原的特异性最强。  相似文献   

2.
刘盼  郑海涛  何计国 《食品科学》2012,33(1):200-203
目的:合成格列本脲人工抗原。方法:采用对氨基苯甲酸法制备半抗原,将半抗原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通过碳二亚胺法偶联制备免疫原(Gli-BSA)和包被原(Gli-OVA),利用紫外扫描进行抗原的化学鉴定,通过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抗血清进行生物鉴定。结果:制备了Gli-BSA、Gli-OVA的人工抗原,经紫外光谱扫描,偶联比分别为4:1和17.7:1。免疫小鼠后获得抗血清的效价均达到32000以上,半抑制质量浓度为10μg/mL。结论:成功合成了格列本脲人工抗原,并获得了格列本脲抗体,为格列本脲的免疫学检测方法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合成新型氨基甲酸乙酯(ethylcarbamate,EC)人工抗原并对其效果进行表征分析。方法用4-(二苯基羟甲基)苯甲酸对EC衍生化合成半抗原,用核磁氢谱(prot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核磁碳谱和质谱法(massspectrometry,MS)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用活化酯法将EC半抗原与牛血清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 BSA)偶联得到EC人工抗原。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法对人工抗原进行表征并计算偶联比,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含量,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法鉴定其免疫活性。结果 EC半抗原结构与理论结构一致,半抗原与BSA成功偶联,偶联比为13:1,冻干粉的蛋白含量为0.695 mg/mg,用该新型人工抗原免疫小鼠,得到的抗血清效价为1:10000,且特异性较好。结论该新型氨基甲酸乙酯半抗原具有较好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选择血蓝蛋白(KLH)和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别作为载体蛋白与河豚毒素(TTX)进行偶联制备人工抗原,并对合成结果进行鉴定。方法:通过甲醛法将TTX分别与大分子载体蛋白,即血蓝蛋白(KLH)和牛血清白蛋白(BSA)进行偶联。利用紫外扫描法、电泳法对偶联产物进行鉴定,并对6周龄Balb/c雌性小鼠免疫注射检测其免疫原性。结果:紫外扫描显示偶联抗原较载体蛋白有轻微的红移现象出现,且经过琼脂糖凝胶及SDS-PAGE 2种方法电泳检测后发现,载体蛋白较人工抗原之间迁移率均不相同;对免疫小鼠进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及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cELISA)联用检测其多抗血清效价及特异性,经过共计6次免疫后的效价能达到1:40w,且能有效抑制TTX。结论:河豚毒素人工抗原制备成功且具备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合成并鉴定了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人工抗原,通过动物免疫生产亲和力高、特异性好的鼠源AFB1多克隆抗血清。方法:采用N-羟琥珀酰亚胺酯(N-hydroxy-succinimide NHS)法将AFB1分别偶联于载体蛋白BSA和OVA上,分别合成免疫抗原AFB1-BSA和包被抗原AFB1-OVA,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SDS-PAGE进行鉴定,通过动物免疫实验获得鼠源多抗血清,并使用间接ELISA和阻断ELISA的方法对多抗血清进行了鉴定。结果:结果表明半抗原AFB1分别和载体蛋白BSA及OVA偶联成功;免疫的6只小鼠效价均达1×10-4以上,3号小鼠多抗血清敏感性最好,半数抑制浓度IC50(50% inhibitive concentration,IC50)为8.199ng/mL。结论:实验成功合成了AFB1人工抗原,并生产了高效价、高敏感性的鼠源多克隆抗体血清,为AFB1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快速检测试剂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两种不同方法制备氟苯尼考人工抗原并将制备的人工免疫原用于动物免疫。方法:分别采用琥珀酸酐法和强碱水解法制备两种人工半抗原(HP1 和HP2)。将两种半抗原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白蛋白(OVA)通过活泼酯法和戊二醛法进行偶联,制备人工免疫原和人工包被原,分别命名为HP1-BSA、HP1-OVA、HP2-BSA 和HP2-OVA。分别将两种方法合成的人工免疫原用于动物免疫,用两种人工包被原对获得的两种抗血清进行评价。结果:经质谱、紫外光谱表征,氟苯尼考两种半抗原均合成成功,并且与载体蛋白的偶联比分别为12.4:1(HP1-BSA)、8.5:1(HP1-OVA)、21.8:1(HP2-BSA)、15.4:1(HP2-OVA)。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获得的针对HP1-BSA的抗血清与HP2-OVA 包被原结合最为灵敏。结论:活泼酯法和戊二醛法均成功制备了氟苯尼考人工抗原。  相似文献   

7.
目的合成并鉴定环丙氨嗪(cyromazine,CA)人工抗原。方法采用碳二亚胺法(1-(3-dimethylaminopropyl)-3-ethylcarbodiimide hydrochloride,EDC)将环丙氨嗪与牛血清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和鸡卵清蛋白(ovalbumin,OVA)分别偶联;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UV)、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和动物免疫对人工抗原进行鉴定。经过4次免疫,间接ELISA测定小鼠血清抗体效价,间接竞争ELISA测定血清灵敏性。结果 UV法和SDS-PAGE法结果初步显示半抗原环丙氨嗪和载体蛋白偶联成功;小鼠血清效价均在1:6400以上,2号小鼠多抗血清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27.5 ng/mL。结论本研究成功合成了环丙氨嗪的人工抗原,为环丙氨嗪单克隆抗体制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孔雀石绿(MG)抗原的合成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探索研究食品中孔雀石绿残留的检测方法。本实验先合成含有羧基的孔雀石绿半抗原(CMG),并用液-质联用法进行分析鉴定。半抗原经重氮化法处理后分别偶联两种载体蛋白BSA和OVA,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鉴定。与CMG标准品和两种载体蛋白的紫外吸收光谱相比,偶联物的吸收峰发生了明显的偏移,计算得免疫原的偶联比为10.6:1,说明偶联成功。通过免疫制备多克隆抗体,并通过间接ELISA法对CMG抗血清的效价进行检测,并进一步检测抗体的特异性,两只兔子的IC50值分别为8.1ng/mL和4.6ng/mL。  相似文献   

9.
伏马菌素B_1兔源多克隆抗血清的制备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合成伏马菌素B1(FB1)人工抗原,制备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FB1兔源多克隆抗血清。方法:采用EDC法制备人工抗原,将FB1分别偶联于载体蛋白牛血清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上。通过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抗血清,间接ELISA方法测定抗血清效价,间接竞争ELISA鉴定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2只新西兰兔生产的多抗血清效价在1∶1.28×105以上,其中,2号多抗血清敏感性最好,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7 ng/mL,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结论:成功制备了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FB1兔源多克隆抗体血清,为建立FB1免疫学快速检测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丁二酸酐法对泰拉霉素的羟基衍生化,引入游离羧基,合成泰拉霉素半抗原。采用活泼酯法将泰拉霉素半抗原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鸡卵清白蛋白(OVA)偶联,合成人工完全抗原泰拉霉素-BSA和泰拉霉素-OVA。利用LC-MS鉴定衍生化后半抗原的合成,利用荧光光谱、考马斯亮法鉴定完全抗原的合成。用泰拉霉素-BSA免疫小鼠,采用间接ELISA法测定小鼠抗血清效价。泰拉霉素半抗原和BSA的偶联比为17∶1。三免后小鼠抗血清效价可达1∶8 000。  相似文献   

11.
4种邻苯二甲酸酯塑化剂人工抗原的合成及免疫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丹  郑盛武  赵肃清 《食品科学》2016,37(5):114-120
以4-硝基邻苯二甲酸为原料,衍生合成4 种结构类似物,并分别通过重氮化法和活泼酯法与载体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和卵清白蛋白(ovalbumin,OVA)偶联制得人工抗原。利用紫外光谱扫描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oresis,SDS-PAGE)检测鉴定人工抗原,并用4 种与BSA偶联的人工抗原作免疫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抗体灵敏度和特异性。经紫外光谱和SDS-PAGE证实人工抗原偶联成功,经免疫分析法检测抗体效价,4-氨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BSA(dibutyl 4-aminophthalate-BSA,DBAP-BSA)抗体效价达到1∶64 000,4-戊二单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BSA(dibutyl 4-carboxylphthalte-BSA,DBCP-BSA)、4-氨基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BSA(diisobutyl 4-aminophthalate-BSA,DiBAP-BSA)和4-氨基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BSA(dicyclohexyl 4-aminophthalate-BSA,DCHAP-BSA)抗体效价均达到1∶128 000。DBAP-BSA、DBCP-BSA、DiBAP-BSA和DCHAP-BSA分别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DB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isobutyl phthalate,DiBP)和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icyclohexyl phthalate,DCHP)4 种抗体的IC50值为0.305、0.268、0.104、0.247 μg/mL。四者之间交叉反应率低,反应特异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3-氨基-2-嗯唑烷酮半抗原、人工抗原的合成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4-二硝基氟苯为衍生剂,建立了3-氨基-2-噁唑烷酮(AOZ)的高效衍生方法,成功获得了衍生物F-AOZ,并进一步通过硝基的选择性还原合成了新的半抗原AM-AOZ,经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和核磁共振(NMR)鉴定F-AOZ与AM-AOZ合成成功;采用重氮化法和戊二醛交联法将半抗原AM-AOZ分别与牛血清蛋白BSA和卵清白蛋白OVA进行偶联,合成了AOZ免疫原和包被原,经紫外吸收法进行成功鉴定;同时,分别采用紫外扫描法和三硝基苯磺酸法(TNBS)测定偶联比。另外,采用分子模拟手段对抗原表面半抗原决定簇的前线分子轨道分布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讨论了前线轨道的分布对可能获得的抗体特性的影响,为进一步制备高质量抗体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以9-芴乙酸(fluorene-9-aceticacid,FLU)为原料,经活性酯法合成完全抗原FLU-牛血清白蛋白(bovineserum albumin,BSA)和FLU-卵清白蛋白(ovalbumin,OVA),偶联产物通过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紫外扫描法鉴定。使用FLU-BSA足垫免疫BALB/c小鼠获得多克隆抗体,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得多克隆抗体效价为51 200,间接竞争ELISA方法测得芴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与荧蒽的交叉反应率为12%,与其他14 种多环芳烃交叉反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以咪唑乙醇为原料,与6- 溴己酸乙酯发生取代反应后再经水解反应合成抑霉唑半抗原(6-[1-(2,4- 二氯苯基)-2-(1- 咪唑基)乙氧基]己酸)。产物经薄层层析和1H-NMR 鉴定后,采用活化酯法分别与牛血清蛋白(BSA)和卵清白蛋白(OVA)偶联得到免疫原(HIA-BSA)和包被原(HIA-OVA),紫外光谱分析法计算得其偶联比分别为13:1 和7:1,初步说明人工抗原合成成功。通过免疫动物获得效价为1:64000 的抗体,采用间接竞争ELISA 法测定抗体的IC50 值为1.76μg/mL,从而进一步证明人工抗原合成成功,所得的抗体可用于ELISA 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化学修饰合成吡虫啉(imidacloprid,IMI)人工半抗原,采用碳二亚胺法(EDC)将该抗原与牛血清蛋白和卵清蛋白偶联成功制备分子结合比合理的免疫抗原(IMI-BSA)和包被抗原(IMI-OVA)。对经IMI-BSA免疫的6周龄Balb/c实验鼠的免疫抗血清进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和阻断酶联免疫吸附,初步探明抗吡虫啉多克隆抗体(IMI-pAb)的免疫学特性。在此基础上,采用聚乙二醇(PEG)介导细胞融合技术进行了免疫鼠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通过阳性杂交瘤细胞筛选和克隆化培养,获得3C8杂交瘤细胞株。结果显示:该3C8杂交瘤细胞株具有高效价、高亲和力和强特异性的特点;通过方阵滴定法确定最佳抗原包被浓度和最佳抗体稀释倍数,建立基于吡虫啉单克隆抗体(IMI-mAb)的IMI残留阻断酶联免疫吸附,其线性范围为7.48×10-6~3.24×10-4mg/mL(R2=0.9928),最低检测限为8.00×10-6mg/mL。  相似文献   

16.
沙丁胺醇人工抗原合成及鉴定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琥珀酸酐将沙丁胺醇活化后制备出半抗原沙丁胺醇半琥珀酸,经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1H-NMR)鉴定合成成功,同时证实琥珀酸酐连结在沙丁胺醇乙醇胺的羟基处,且半抗原以内胺盐形式存在。用混合酸酐、活泼酯方法将沙丁胺醇琥珀半酸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白蛋白(OVA)偶联制备免疫抗原和包被抗原,经紫外吸收法鉴定偶联成功,偶联比分别为12.8:1、23:1。本研究为进一步制备沙丁胺醇抗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重金属汞为起始物质,将其离子化为二价汞,与双功能螯合剂谷胱甘肽(GSH)螯合后,获得半抗原,然后将半抗原与载体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SA)、卵清蛋白(OVA)进行偶联,获得完全抗原。实验对各步骤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采用紫外光谱、凝胶电泳对产物进行表征,成功制备了汞-GSH-BSA完全抗原。为计算完全抗原中重金属和载体蛋白的偶联比,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产物中重金属汞的含量,采用二喹啉甲酸(BCA)法测定抗原中载体蛋白的含量,所制备的免疫原中汞和蛋白的偶联比是9:1。Hg-GSH-BSA的成功合成是制备可识别重金属汞螯合物抗体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建立有机磷农药倍硫磷的免疫分析法,合成了1种倍硫磷半抗原和2种人工抗原。采用改进的方法将三氟硫磷与3-甲基-4-甲硫基苯酚、β-丙氨酸反应制备了倍硫磷半抗原,产物经薄层层析、^1HNMR和质谱鉴定为预期产物。分别将半抗原以活泼酯法、混合酸酐法与BSA、OVA偶联制备了人工抗原BZB和BGO,通过紫外光谱鉴定证明偶联成功。用TNBS比色法测定了BZB、BGO与载体蛋白的克分子结合比,分别为29:1和12:1。以BZB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以BGO为包被抗原对小鼠血清进行间接竞争ELISA分析表明,小鼠经免疫后产生了针对倍硫磷的特异性抗血清,从而进一步证明抗原合成成功。本方法为研究建立倍碲磷的免疫分析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