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据研究,小球藻中含丰富的小球藻蛋白和绿藻生长因子(C.G.F),有促进生长的作用,螺旋藻的成分藻蓝蛋白有抗癌和增强免疫力作用.本研究利用小球藻(Chlorella)和螺旋藻(Spirulina)为原料研制蓝绿藻营养口服液.以藻粉为原料,将其复水后采用高压均质对小球藻和螺旋藻破壁;并采用木瓜蛋白酶酶解,以提高小球藻有效成分的抽提率;用等电沉淀法制取藻蓝蛋白,并加入绿藻提取液中.通过比较添加葡萄糖矫味、β-环状糊精包埋、活性炭吸附、酵母发酵四种脱腥方法,结果表明添加β-环糊精是最佳的蓝绿藻提取液脱腥方法.选用正交实验优化的调配方案,结果显示,在蓝绿藻提取液(绿藻多肽含量约2%,藻蓝蛋白含量约0.2%)中加入2%β-环糊精、0.04%柠檬酸和5%蔗糖,可制得无藻腥味、呈半透明、淡紫色的蓝绿藻营养口服液.  相似文献   

2.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法对双水相萃取纯化地皮菜藻蓝蛋白技术进行优化。研究PEG1000/硫酸铵体系中PEG1000含量、硫酸铵含量及离子强度对地皮菜藻蓝蛋白纯化的影响,以回收率为检验指标,确定了双水相萃取纯化地皮菜藻蓝蛋白的优化条件。结果表明,通过正交实验发现3种因素对地皮菜藻蓝蛋白回收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硫酸铵>氯化钾>PEG1000;并得到最优组合:双水相体系总质量为20 g,加入藻蓝蛋白粗提液5 g时,PEG1000质量分数为14%、硫酸铵质量分数为15%、氯化钾质量分数0.5%,得到藻蓝蛋白纯度为0.302,回收率为96.43%。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螺旋藻中藻蓝蛋白色素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螺旋藻为原料,提取率为指标,研究溶液浓度、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溶剂种类对提取藻蓝蛋白色素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藻蓝蛋白色素提取条件。结果:螺旋藻中藻蓝蛋白色素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 g/mL,柠檬酸三钠浓度1.54%,提取时间6.72 h,提取温度18.97℃。在此优化工艺下,藻蓝蛋白色素提取得率为48.69%,比值达1.23。结论:该工艺提取藻蓝蛋白色素操作简单、提取率高,可为大规模生产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钝顶螺旋藻藻蓝蛋白的富集分离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研究了盐析沉淀法和等电点沉淀法富集分离钝顶螺旋藻藻蓝蛋白,考察了螺旋藻细胞破碎液的藻液比、盐离子浓度、pH和环境温度对藻蓝蛋白收率和分离因数的影响,并对藻蓝蛋白的热稳定性及酸碱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藻液比为0.5g/100ml,50%(W/V)(NH4)2SO4进行盐析沉淀,藻蓝蛋白收率可达60.0mg/g藻粉,分离因数为1.38。螺旋藻藻蓝蛋白在20℃和30℃时保持稳定,在40℃以上稳定性下降。在pH为中性时,藻蓝蛋白稳定性良好,超出此范围螺旋藻藻蓝蛋白稳定性下降。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目前藻蓝蛋白提取工艺效率低下问题,采用超细剪切技术进行螺旋藻细胞破壁,为藻蓝蛋白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螺旋藻液料比、硫酸铵饱和度、剪切时间3种工艺参数对藻蓝蛋白得率的影响,并结合响应面试验方法对上述3种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基于超细剪切技术的藻蓝蛋白提取最佳工艺为:液料体积质量比30m L/g,硫酸铵饱和度为50%,剪切时间为15min,在此条件下得到的藻蓝蛋白得率为12%。  相似文献   

6.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藻红蛋白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使用硫酸铵分级沉淀提取纯化藻红蛋白,选超声时间、温度、功率为影响因素,以藻红蛋白得率为响应值,根据Box-Behnken实验设计原理对藻红蛋白提取工艺进行响应面分析,优化藻红蛋白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在超声时间为16 min、温度为33℃、功率为750 W时藻红蛋白得率取得最大值。在此优化条件下进行验证性实验,测得蛋白得率为15.93%,与预测值相对误差为2.50%,表明该优化工艺具有良好的可行性。藻红蛋白对O-2·和ABTS+·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其IC_(50)分别为0.025 mg/m L和0.023 mg/m L。  相似文献   

7.
以猕猴桃籽粕为原料,研究碱提酸沉法提取猕猴桃籽粕蛋白的工艺条件,探讨猕猴桃籽粕粉碎度、料液比、浸提液pH值、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并确定沉淀蛋白的等电点。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浸提液pH10.0,提取温度50℃,籽粕粉碎度80目,料液比1∶12,浸提时间80min;提取液在pH4.3条件下沉淀蛋白效果最佳,蛋白提取率为63.7%,纯度为65.1%。  相似文献   

8.
蛋白质是一种保证机体健康的营养物质,具有多种功效。以榛蘑粉末为原料,榛蘑蛋白提取率为指标,采用碱提和超声分步提取榛蘑蛋白,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榛蘑蛋白提取工艺,等电点法和盐析法相结合沉淀榛蘑蛋白。结果表明,液料比47∶1、碱提pH 10.0、碱提时间1.55 h、碱提温度80℃、超声功率200 W、超声pH 9.0、超声温度30℃的条件下,榛蘑蛋白的提取率为(76.59±0.23)%。榛蘑蛋白质沉淀的方法为先进行等电点沉淀(pI=3.7),然后用90%的饱和硫酸铵进行盐析。试验表明碱提和超声分步提取的方法与传统碱提法相比,可有效提高蛋白提取率。等电点法结合盐析法可提高蛋白得率。该试验结果为榛蘑蛋白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逐级盐析法结合双水相萃取纯化葛仙米藻蓝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盼盼  程超  汪兴平 《食品科学》2015,36(24):16-22
利用逐级盐析法结合双水相萃取对葛仙米藻蓝蛋白进行纯化,设计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应用Design-Expert 7.0软件建立了各影响因素与萃取纯度的数学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最佳的提取工艺为:20%(NH4)2SO4盐析去沉淀后用40%和50%(NH4)2SO4盐析得藻蓝蛋白,再用质量分数10%的聚乙二醇6 000、质量分数18%的(NH4)2SO4进行双水相萃取。所得产物纯度可达到8.6,回收率为71.40%。对所得产物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得到清晰的两条条带(条带1和条带2),其分子质量分别在35 ku和15 ku左右。通过质谱分析可知,条带2的分子质量为15 ku左右,等电点5.35,部分肽的氨基酸序列为TPLTEAVAAADSQGR和DIGYYLR。通过SWISS-MODEL网站模拟蛋白质结构得出,条带2可能是葛仙米藻蓝蛋白的α亚基。  相似文献   

10.
以地木耳干粉为原料,比较研究了反复冻融法、超声波法及反复冻融结合超声波法地木耳细胞破碎的效果,得出最优细胞破碎方法,并对细胞破碎液利用超声波法进行提取工艺研究,经过单因素分析及正交试验得出超声波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反复冻融结合超声波法的地木耳细胞破碎效果最好,破碎液中地木耳藻蓝蛋白的提取率为0.070 1%,是反复冻融法的3.8倍,是超声波法的1.1倍;超声波法提取地木耳藻蓝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25 min,超声功率600 W,提取溶剂pH 6.0,提取液中地木耳藻蓝蛋白的提取率为0.484 6%,是细胞破碎液中的1.8倍。  相似文献   

11.
研究超声辅助有机溶剂/糖双水相体系萃取螺旋藻中β-胡萝卜素最佳提取条件,并对其抗糖基化作用进行分析,在确定萃取体系为叔丁醇/麦芽糖双水相体系基础上,以螺旋藻粉末加入量、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为自变量,β-胡萝卜素得率为因变量,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萃取条件。采用赖氨酸-乳糖模拟体系评价萃取后β-胡萝卜素抗糖基化能力。结果表明:3.4 g叔丁醇/2.4 g麦芽糖体系中,螺旋藻粉末加入量为0.05 g,补足水分至10 g,在超声功率90 W,超声时间5 min条件下,螺旋藻中β-胡萝卜素萃取得率为3.19 mg/g,在浓度为50~450 μg/mL范围内,其对模拟体系形成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最高抑制率为47.28%,可为新型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抑制剂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螺旋藻蛋白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法、高压均质法和反复冻融法对螺旋藻细胞进行破碎,确定破碎条件和螺旋藻蛋白溶出率。结果表明:在各自的最佳提取条件下,超声波法得到的蛋白溶出率为71.51%,高压均质法得到的藻胆蛋白溶出率为73.87%,反复冻融法得到的蛋白溶出率为72.03%。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乳酸菌发酵对螺旋藻功效成分的影响,本研究选用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凝结芽孢杆菌分别对螺旋藻进行发酵处理(发酵条件为37℃,72 h),分析了四种乳酸菌发酵处理后的螺旋藻发酵上清液和发酵固形物醇提液的主要功效成分的含量变化,并对其进行了抗氧化活性测定。研究表明,利用各菌种进行螺旋藻发酵后的上清液中总酚含量显著增加(P<0.05),其中植物乳杆菌处理增幅最高可达39.8%;干酪乳杆菌处理上清液中总黄酮含量显著增加(P<0.05),增幅为41.3%;不同菌种发酵固形物醇提液中总酚、藻蓝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下降(P<0.05),其中总酚下降幅度为22.5%~30.1%,藻蓝素为97.5%~99.5%,类胡萝卜素为86.9%~94.5%,然而发酵上清液对DPPH·的清除能力提高了5.6%~6.5%,发酵固形物醇提液对DPPH·的清除能力提高了7.4%~8.3%,表明发酵过程中可能产生了新的抗氧化成分。此外,不同菌种之间发酵上清液和固形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和抗氧化活性均具有明显差异,表明乳酸菌菌种对于螺旋藻发酵代谢产物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钝顶螺旋藻藻蓝蛋白提取和纯化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藻蓝蛋白不仅是藻类的主要捕光色素蛋白,而且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钝顶螺旋藻是藻蓝蛋白提取纯化的主要来源。简要介绍了螺旋藻和藻蓝蛋白的主要应用前景,综述了近些年从钝顶螺旋藻中提取和纯化藻蓝蛋白工艺的进展和现状,列举并比较了一些主要的提取和纯化方法。  相似文献   

15.
闫岩  傅红  杨琳  张新明 《食品科技》2012,(5):236-240
对螺旋藻色素蛋白的分离工艺进行了研究。使用超声波破碎螺旋藻获得螺旋藻色素蛋白复合物粗提液。以可溶性蛋白和藻蓝蛋白浓度为指标,研究硫酸铵沉降和等点点沉降2种分离方法对蛋白分离的影响。通过光谱扫描和SDS-PAGE比较,使用调节pH沉淀杂蛋白分离方法,能得到藻蓝蛋白纯度达到0.89的食品级色素蛋白复合物。结果表明,此方法适合规模化分离螺旋藻中的藻蓝蛋白,在食品工业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藻蓝蛋白是螺旋藻中一种主要功能性蛋白质,能占到螺旋藻(干基)的20%,也是一种天然着色剂(CNS:08.137)。根据纯度(Purity,P)藻蓝蛋白分为食品级(P>0.7)、试剂级(0.74.0)等多种规格,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及医药等领域;但藻蓝蛋白的光、热易敏性,以及不耐受酸碱的特性,造成藻蓝蛋白的产业化应用尚未普及。本文对近5年来螺旋藻中藻蓝蛋白的提取纯化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总结,系统分析、比较了藻蓝蛋白分离、纯化的影响因素;同时对藻蓝蛋白稳态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藻蓝蛋白稳态化应用比较多的是加入海藻糖或麦芽糊精等制作藻蓝蛋白微胶囊,旨在为藻蓝蛋白的精深加工、应用推广提供系统性认识。  相似文献   

17.
罗光宏  许耀照  何琳 《食品科学》2014,35(14):151-154
为快速检测藻类干粉叶绿素含量,以钝顶螺旋藻干粉为材料,在不同浸提剂、不同浸提时间和不同浸提
温度处理条件下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叶绿素、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结果表明:钝顶螺旋藻干粉不同浸
提剂处理条件下叶绿素含量依次为95%乙醇-99.5%丙酮(1∶1,V/V)>95%乙醇-99.5%丙酮(2∶1,V/V)>95%乙
醇-99.5%丙酮(1∶2,V/V)>99.5%丙酮>95%乙醇;不同浸提时间条件下测定叶绿素含量依次为8 h>6 h>4 h>
14 h>12 h>10 h>24 h>2 h;不同浸提温度条件下测定叶绿素含量依次为21 ℃>22 ℃>20 ℃>15 ℃>25 ℃。分
光光度法测定钝顶螺旋藻干粉叶绿素含量最优条件是浸提剂为95%乙醇-99.5%丙酮(1:1,V/V)、浸提时间为8 h和
浸提温度为21 ℃。  相似文献   

18.
螺旋藻细胞破壁是藻蓝蛋白提取的关键工序。采用溶胀法、超细剪切法、超声波法、反复冻融法、溶胀—超细剪切法和溶胀—超细剪切—超声波法对螺旋藻细胞进行破壁处理;通过对比分析破壁后提取液中的藻蓝蛋白得率来评价破壁方法的优劣。结果表明,溶胀法、超细剪切法、超声波法、反复冻融法、溶胀—超细剪切法、溶胀—超细剪切—超声波法得到的最高藻蓝蛋白得率分别为8.90%,7.38%,8.00%,8.26%,9.22%,8.88%。综合考虑,溶胀—超细剪切法相对其它5种破壁方法而言,其操作简单便捷,破壁效果更加显著,藻蓝蛋白得率高;溶胀—超细剪切法最佳的提取工艺为:溶胀时间12h,剪切时间5min。  相似文献   

19.
以发菜细胞干粉为原料,超声波辅助提取藻蓝蛋白。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液固比、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为影响因子,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3因素3水平试验,回归分析确定最优提取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发菜藻蓝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固比172:1(mL:g)、超声功率540W、超声时间11min,在此条件下藻蓝蛋白得率为4.49%。  相似文献   

20.
以钝顶螺旋藻藻粉为试验材料,采用反复冻融法提取藻蛋白,研究不同浸泡时间(2,6,10,22和48 h),不同料液比(1︰10,1︰20,1︰30,1︰40和1︰50(g/mL)),不同冻融时间(0,2,4,6,8和10 h),不同冻融次数(0,2,4,6,8和10次)对钝顶螺旋藻藻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采用L9(34)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结果表明4个因素影响效果为:冻融时间最大,其次是冻融次数、浸泡时间,最后是料液比,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g/mL)、浸泡时间22 h、冻融时间6 h、冻融次数6次。试验结果为钝顶螺旋藻在食品领域的深加工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