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1 毫秒
1.
以薄荷为原料,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采用超声辅助工艺提取了薄荷中总黄酮。分别研究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25、超声时间25min、超声温度55℃。在此最佳条件下提取,总黄酮含量可达6.71%。  相似文献   

2.
超声波辅助提取苹果渣多酚工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超声波辅助提取苹果渣中多酚的工艺,利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质量体积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苹果渣中多酚物质提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因子对提取率的影响大小依次是提取温度>料液质量体积比>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 g:20 m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4min;此条件下苹果多酚的提取率为3.80 mg/g.  相似文献   

3.
响应面法优化苹果皮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苹果皮为原料提取黄酮类物质。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和提取时间对苹果皮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并建立该工艺的二次多项式模型。结果表明,回归模型具有高度显著性,可以对苹果皮总黄酮得率进行很好地分析和预测;对苹果皮总黄酮得率的影响顺序依次为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有机溶剂回流提取苹果皮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5%、提取温度45℃、料液比1:45(g/mL)、提取时间210min,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3.52%。  相似文献   

4.
研究四药门花叶中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考察了乙醇的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四药门花叶中总黄酮得率的影响。总黄酮提取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3%,液料比31 m L/g,提取时间80 min,提取温度59℃,四药门花叶中总黄酮的得率为4.145%。  相似文献   

5.
采用醇提法对新鲜葡萄叶中的总黄酮进行提取。设计4个单因素试验,分别对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和料液比进行了研究,最后通过四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优化醇提法提取葡萄叶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最后得出各因素对葡萄叶中总黄酮提取率影响程度的大小为: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优化后的工艺为:提取温度70℃,料液比1∶55 (g/mL),提取时间70 min,乙醇体积分数65%,在此条件下,葡萄叶中总黄酮提取率达1.70%。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大蒜中黄酮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黄酮得率为指标,应用Design-Expert对影响黄酮提取效果的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4个因素进行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并建立教学模型,研究这些因素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各因素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3.98 h,料液比1 ∶ 40.19,乙醇体积分数68.63%,提取温度96.66℃,该条件下大蒜总黄酮的提取率为1.134mg/g.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实际提取率为1.122mg/g,荧光法测得实际提取率为1.127mg/g.结论:响应面分析法优选黄酮提取工艺条件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以桂皮为原料,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研究了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桂皮中总黄酮的工艺,分别研究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对黄酮提取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提取工艺。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35、超声时间30min、超声温度65℃,在此最佳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可达8.31%.  相似文献   

8.
以乙醇-水为提取剂,总黄酮提取量为考察指标,通过醇提取法提取当归中的总黄酮成分。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Design-Expert软件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法设计响应面分析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4个因素对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并通过方差分析回归建立数学模型。料液比1∶11(g/m L),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时间2.5 h,提取温度60℃,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量达到0.022 8 mg/g。结果表明:Box-Behnken设计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可以很好地对当归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9.
柿果多酚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舟  曾建国  彭淼  钟晓红  李良导  刘婷 《食品科学》2011,32(16):117-120
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4个因素对柿果总酚及缩合多酚超声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因素对提取效率影响顺序为: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90%、料液比1:40(g/mL)、时间30min、提取温度40℃,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总酚提取率为2.061%。  相似文献   

10.
孙燕  杨峰  李成忠 《中国酿造》2019,38(12):163
采用乙醇提取法研究白背三七类黄酮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四个因素对类黄酮得率的影响;优化了白背三七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类黄酮得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白背三七类黄酮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5%,料液比1∶25(g∶mL),提取时间120 min,提取温度60 ℃。在此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类黄酮平均得率为3.81%。  相似文献   

11.
刘欣  李汴生 《食品科学》2012,33(10):111-114
以工业生产盐焗鸡的副产物--辣味鸡油为原料,研究乙醇提取辣椒素工艺。结果表明:辣椒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以95%乙醇作为提取溶剂,70℃提取3h,料液比1:3(g/mL);一次提取的提取率可达51.44%,一次提取无法将辣味鸡油中的辣椒素提取完全,需要经过多次提取。通过方差分析,对提取率影响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乙醇体积分数>温度>时间>料液比。  相似文献   

12.
田国政  何义发 《食品科学》2010,31(22):283-285
以薇菜叶为原料进行总黄酮提取条件的优化。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浸取时间、料液比、温度4 个因素对薇菜中总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并设计L9(34)正交试验进行提取工艺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提取薇菜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时间1.5h、料液比1:25(g/mL)、浸提温度70℃,总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得率可达1.29%。本研究方法成本低,提取得率高,可为设计提取薇菜叶总黄酮中试参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孟宪军  刘欣  冯颖 《食品科学》2012,33(10):51-56
根据中心组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分别对回流法提取长白楤木中的皂苷与黄酮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回流法提取长白楤木中皂苷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乙醇体积分数80%、料液比1:65.3(g/mL)、时间2h、温度94.1℃,预测皂苷最大提取量为74.65mg/g,实际测得皂苷最大提取量为70.25mg/g;回流法提取长白楤木中黄酮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60(g/mL)、时间4h、温度100℃,预测最大提取量为20.56mg/g,实际测得最大提取量为19.86mg/g。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纤维素酶法辅助提取花生壳中木犀草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木犀草素含量,以提取率为指标,分别考察料液比、加酶量、pH值、温度、时间对纤维素酶酶解反应的影响,并将筛选工艺与目前文献的乙醇直接提工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纤维素酶酶解花生壳的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为1∶8(w/v)、酶用量为25U/g药材的量、酶解pH值为4.8、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为6h。结论:与传统乙醇直接提取工艺相比,酶法辅助提取工艺提取花生壳中木犀草素的提取率提高了2.15倍。  相似文献   

15.
以黑小麦为研究对象,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黑小麦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花色苷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料液比、乙醇浓度、超声时间、超声温度为影响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利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对花色苷提取量影响最大的是料液比,其次是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影响最小的是乙醇浓度。最终确定黑粒小麦的花色苷最佳提取条件是料液比1∶48(g/mL),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58 min,提取温度40℃。在此条件下,花色苷提取量最高为28.61 mg/100 g,与模型理论预测值相近,说明该模型回归性良好,试验的拟合程度高,可以用于黑粒小麦花色苷提取率的预测。  相似文献   

16.
以美藤果壳为主要原料,用乙醇提取法提取美藤果壳多酚,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美藤果壳多酚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参数后,通过大孔树脂纯化粗提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其中主要多酚物质,并利用Fenton体系和1,1-二苯基-2-苦苯肼(DPPH·)体系测定其提取成分的抗氧化活性,并与特丁基对苯二酚(tert-butylhydroquinone,TBHQ)、维生素C(vitamin C,VC)、丁基羟基甲苯(butylated hydroxytoluene,BHT)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影响美藤果壳多酚得率的4个因素中,影响程度为: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最佳工艺:提取温度90℃,乙醇浓度70%,料液比1∶55(g/mL)和提取时间2.0 h,此时的多酚得率为4.79%。美藤果壳多酚主要为没食子酸、芦丁、儿茶素、单宁和异槲皮苷,对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均优于TBHQ、VC、BHT,半数清除浓度分别为5.86×102μg/mL和7.51μg/mL。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败酱草中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温度、料液比为主要影响因素,以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提取条件,并通过对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NO2 的清除效果及对油脂的抗氧化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在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时间2h、温度70℃、料液比1:20(g/mL)的条件下提取效果最好,败酱草提取物在各抗氧化体系中均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对两种油脂均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且其作用具有剂量效应关系,其抗氧化活性均强于VC。结论:败酱草中含有活性较高的抗氧化成分。  相似文献   

18.
采用L9(34)的正交试验设计,系统研究微波提取黑木耳多酚化合物的工艺条件。以微波功率、微波作用时间、料液比和乙醇体积分数为主要考虑因素,确定了黑木耳多酚化合物微波提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微波作用功率450W、微波作用时间120s、料液比1:25、浸提剂乙醇体积分数75%,此条件下的提取率为0.72%。  相似文献   

19.
以正红菇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正红菇色素,以正红菇色素溶液的吸光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对正红菇色素提取液吸光度的影响,并结合响应面实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显示,超声波辅助提取正红菇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5%,提取时间29 min,提取温度68 ℃,料液比1:35 g/mL。在最佳工艺参数条件下,实验提取的正红菇色素的吸光度值为0.404,与理论预测值0.406相近,表明该色素提取的工艺条件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