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优化苦荞麦淀粉微球的制备工艺和性能。方法:正交实验法优化交联淀粉微球的最佳工艺,红外、扫描电镜和粒度分析对其进行表征。结果:制备苦荞麦淀粉微球的最佳条件为:5%苦荞麦淀粉、0.9gSpan60、3mL环氧氯丙烷、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为4h。在该条件下制备的淀粉微球近似球状,球体表面粗糙,结构呈多孔立体网络结构,平均粒径为32μm;其对次甲基蓝的吸附量为3.78mg/g。结论:苦荞麦淀粉微球粒径分布均匀,具有良好的吸附和缓释性能,可应用于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苦荞麦淀粉微球的制备工艺和性能。方法:正交实验法优化交联淀粉微球的最佳工艺,红外、扫描电镜和粒度分析对其进行表征。结果:制备苦荞麦淀粉微球的最佳条件为:5%苦荞麦淀粉、0.9gSpan60、3mL环氧氯丙烷、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为4h。在该条件下制备的淀粉微球近似球状,球体表面粗糙,结构呈多孔立体网络结构,平均粒径为32μm;其对次甲基蓝的吸附量为3.78mg/g。结论:苦荞麦淀粉微球粒径分布均匀,具有良好的吸附和缓释性能,可应用于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3.
响应面法优化复合淀粉微球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可溶性淀粉为主要原料,添加一定量β–环糊精,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复合淀粉微球。为优化其制备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淀粉乳浓度、淀粉与β–环糊精质量配比、油水体积比和交联剂用量为影响因子,应用BBD进行4因素3水平试验设计,以淀粉微球对亚甲基蓝吸附量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预测模型,并得到复合淀粉微球制备最优工艺条件为:淀粉乳浓度15.09%、淀粉与β–环糊精质量配比2.62∶1、油水体积比3.84∶1和交联剂用量6.13 ml;在此条件下,验证得到淀粉微球对亚甲基蓝吸附量为0.5337 mg/g,与预测值0.5659 mg/g相对误差为5.69%,说明应用响应面法所得复合淀粉微球制备工艺条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采用反相悬浮法制备环氧氯丙烷交联淀粉微球,加入三聚磷酸钠进行二次交联聚合合成阴离子淀粉微球。通过单因素试验和Plackett-Burman试验确定乳化剂用量、交联剂的用量、反应时间、三聚磷酸钠用量4个主要因素对阴离子平均粒径的影响,根据中心组合设计原理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获得了合成阴离子淀粉微球最小粒径的最佳工艺条件,每3g可溶性淀粉(烘干水分)的乳化剂用量为0.5g,交联剂用量为4.0ml,反应时间为1.008h,三聚磷酸钠用量为0.6g,经验证试验,最小阴离子淀粉平均粒径为30.27μm。  相似文献   

5.
可降解淀粉微球制备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以反相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可降解淀粉微球(DSM),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均匀试验探讨各因素对DSM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诸因素中搅拌速度对DSM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淀粉乳的浓度。  相似文献   

6.
大米抗性淀粉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酸变性和沸水浴方法,对大米淀粉进行处理,以抗性淀粉得率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了在不同淀粉乳浓度、盐酸用量、酸解时间、沸水浴时间条件下,大米淀粉形成抗性淀粉得率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对正交实验结果采用极差分析,得到制备大米抗性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酸解时间2h,盐酸用量2%,淀粉与水之比1:9,沸水浴时间2.5h。  相似文献   

7.
采用化学合成法对大米淀粉进行了改性,以绿色环保的过氧化氢为氧化剂、FeSO4为催化剂,制备氧化大米淀粉.探究在氧化过程中氧化温度、氧化时间、氧化剂、氧化剂用量、pH等参数对大米淀粉氧化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氧化大米淀粉进行表征,氧化前后淀粉出现明显的外观变化.采用红外光谱仪(IR)对氧化大米淀粉进行光谱分析,得到明显的—COOH特征峰.  相似文献   

8.
以木薯淀粉为材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为交联剂采用反向乳化法制备木薯淀粉微球。研究了交联剂、引发剂等因素对载药量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制备工艺条件。采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IR)、XRD等对所制备的木薯淀粉微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木薯淀粉微球呈表面粗糙的圆球形,大小为10μm,载药量增加明显并且有很好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比研究了挤压法和湿法制备乙酰化大米淀粉与交联大米淀粉的工艺与理化特性。结果表明要得到相同取代度的变性淀粉,湿法的原料消耗量远远大于挤压法。挤压法制备的乙酰化大米淀粉和交联大米淀粉的溶解度大幅增加、糊化温度消失,说明挤压法制备的两种变性淀粉还有预糊化淀粉的特性。超微结构表明挤压法制备的大米变性淀粉的淀粉结构已经消失。  相似文献   

10.
淀粉微球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综述淀粉微球特点、典型合成方法、作用机制及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1.
大米淀粉制备及其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大米淀粉以其独特物理化学性质广泛用于食品、纺织等行业,该文综述近年来大米淀粉制备及其性质和应用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2.
以黑龙江大米淀粉为原料,糊化时采用普鲁兰酶进行脱支处理,并经冷却贮存可使缓慢消化淀粉的含量超过50%。实验证明,制备缓慢消化淀粉的最优条件:10%的普鲁兰酶水解4h、5℃贮存2d,缓慢消化淀粉含量达到58%。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用食品级碱性蛋白酶水解米粉蛋白质制备米淀粉的工艺条件,重点考察了酶用量、pH值、反应温度和水解时间对籼米粉蛋白质水解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55℃,pH8.5,酶用量为12.0×10-3AU/g(米粉)下水解8h,籼米粉蛋白质的水解率达到94.00%以上,米淀粉蛋白质残留量<0.5%,米淀粉收率和回收率分别高于72.00%和90.00%。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高纯度大米蛋白的成本,采用碱提取法将大米蛋白及大米淀粉分离,大米淀粉用双酶法制备麦芽糖浆。结果表明:用大米粉联产大米蛋白和麦芽糖浆可以得到蛋白含量为90.58% 的大米分离蛋白;大米淀粉在pH5.71、温度102℃、时间15min 的α- 高温淀粉酶液化,pH5.00、温度58℃、时间10h 的真菌淀粉酶糖化条件下,得到含量为45.18% 麦芽糖的麦芽糖浆;同等条件下用大米粉制备的麦芽糖浆中的麦芽糖含量为40.83%。  相似文献   

15.
机械法制备超微大米淀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得到具有良好的表面效应和小尺寸效应的大米淀粉,采用碾磨式超微粉碎技术处理大米淀粉,并研究其颗粒粒度、水合能力、粉体特性等性质.实验发现:超微粉碎能明显减小大米淀粉的颗粒粒径,淀粉粒径由原来的2639.9nm降低至166.8nm,且随着大米淀粉粒径的减小,其水合能力明显增加,比表面积由0.9393m2/g增长到1.3523m2/g,膨胀力由1.3ml/g增长到2.32ml/g,持水力由2.17g/g增长到4.44g/g;粉体流动性提高、填充性增强,分散度由83.1%增长到87%.结果表明,超微大米淀粉具有良好的物化特性,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大米淀粉生产、性质及其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该文介绍大米淀粉的性质、生产技术,且对大米淀粉应用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7.
研究以碎米为原料微波辅助酶法制备抗性淀粉的工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获取最佳工艺条件:淀粉浆添加量25g/mL、微波时间90s、普鲁兰酶添加量4.0U/g 干淀粉、酶解时间2h、回生时间20h。在此条件下抗性淀粉得率为21.81%。本实验可为碎米抗性淀粉的制备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Y. Yao    J. Zhang    X. Ding 《Journal of food science》2003,68(1):260-265
ABSTRACT: Different starches often coexist in food systems. Starch retrogradation is the primary reason for quality deterioration of a food system during storage.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retrogradation behaviors of several starch mixtures containing normal rice starch (NRS). Potato starch, tapioca starch, waxy corn starch, hydroxypropylated potato starch, hydroxypropylated tapioca starch, and acetylated tapioca starch were mixed with NRS. Starch suspensions were gelatinized and the relative solid content, (S′) measured by pulse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was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retrogradation behavior of starch systems. The retrogradation behaviors of starch mixture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the additive or non‐additive nature of S′, for which the concept “regional moisture content” was introduced.  相似文献   

19.
以不同比例莲子淀粉与碎米粉进行混合后挤压制备重组米,通过对混合粉的糊化特性和重组米的感官品质、质构特性及蒸煮损失率的分析,确定了莲子淀粉重组米的配比。以物料含水量、模头温度、螺杆转速为影响因素,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了莲子淀粉重组米挤压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随着莲子淀粉添加量的增加,混合粉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及回生值等均逐渐增加;感官评分先增大后减小,在莲子淀粉添加量为30%时较高;质构特性中硬度逐渐增大,弹性、咀嚼性、黏聚性先增大后减小,在莲子淀粉添加量为30%时最大;蒸煮损失率逐渐增大。综合分析,重组米品质在莲子淀粉添加量为30%时达到最佳。重组米的最佳挤压条件为:物料含水量40%、螺杆转速210 r/min、模头温度95 ℃时,重组米评分为69.13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