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新疆岳普湖驴乳37℃贮藏的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随放置时间的延长,pH、相对密度呈下降趋势,而酸度则呈上升趋势;蛋白质、非脂乳固体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乳糖含量及微生物数量则随放置时间的延长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2.
对新疆岳普湖驴乳37℃贮藏的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随放置时间的延长,pH、相对密度呈下降趋势,而酸度则呈上升趋势;蛋白质、非脂乳固体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乳糖含量及微生物数量则随放置时间的延长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霍山石斛多糖理化性质与生物活性的年动态变化规律来确定霍山石斛的适宜采收期,本文利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红外光谱、乌氏黏度计、分光光度法等方法分析霍山石斛多糖的理化性质,并通过体外细胞实验检测了霍山石斛多糖的肠黏膜免疫调节活性和抗食管癌活性.结果 表明,霍山石斛多糖主要由甘露糖和葡萄糖组成的两组分子量不...  相似文献   

4.
测定10头荷斯坦奶牛在泌乳0~44 h内的牛初乳理化性质,结果显示:随着泌乳时间的延长,牛初乳的相对密度、酸度、pH值、黏度、灰分质量分数、蛋白质质量分数及IgG质量分数呈下降趋势;乳糖质量分数呈上升趋势.实验测得牛初乳理化性质的变化趋势在泌乳24 h时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初乳缓冲容量在泌乳期的变化规律,由于CCP的存在酸化时在PH5有最大的缓部容返滴时在PH6.3出现缓冲容量的最大值,无CCP乳化在PH4.2时有最大的缓冲容量,去除CCP初乳,各泌乳期的缓冲容量大小依次为3hr〉24hr〉48hr。  相似文献   

6.
山羊奶理化性状研究——Ⅱ.初乳理化性状及其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三个具有代表性奶山羊初乳概略成分、比重、pH、Ca和P进行了较为系统地分析与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三个被试品种羊初乳中总干物质、灰分,Ca、P、蛋白质、脂肪和酸度都高于正常水平,而乳糖和pH则相反。上述理化性状在产后数天内,随着泌乳期延长而发生急剧的变化,尤其是在产后3天内变化更大。一般地说,产后7天左右各种理化性状接近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7.
从不同的动物组织中筛选胆碱酯酶,研究胆碱酯酶的酶学性质和检测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驴血清胆碱酯酶活力较高,确定驴血清为检测有机磷农药的最佳酶源。胆碱酯酶最适反应温度为35℃,最适pH值为7.5~8.0,底物碘化硫代丁酰胆碱对驴血清胆碱酯酶没有过量底物抑制现象,最适浓度为5mmol/L;该酶热稳定性较好,在35℃保温60 min,酶活力基本不变。以有机磷农药—敌敌畏检测为例,对胆碱酯酶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0.124 mg/mL,抑制时间为15 min。  相似文献   

8.
为阐明驴初乳与常乳中乳脂球膜蛋白的差异,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二者进行蛋白质组差异分析。在驴初乳和驴常乳中分别鉴定到216 种和215 种乳脂球膜蛋白,并在其中筛选出40 种差异蛋白,包括15 种差异表达蛋白和25 种特异表达蛋白。将驴初乳与常乳中的差异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差异蛋白主要参与的细胞组成为细胞外泌体、胞外囊泡、胞外细胞器等;主要参与的生物过程为对外部刺激的反应过程、细胞增殖过程、血管形态生成过程等;主要参与的分子功能为金属离子结合、阳离子结合、钙离子结合等。此外,这些差异蛋白主要参与补体和凝血级联,为生成IgA而形成的肠道免疫网络等代谢通路。利用蛋白质网络互作分析发现,差异蛋白中存在具有高连接度的关键乳脂球膜蛋白因子。本研究有助了解驴乳脂球膜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并为驴乳中乳脂球膜蛋白的营养学研究及相关配方乳粉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奶牛初乳的理化性质:I热稳定性和其化学组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奶牛初乳的热稳定性并对其加以改进,奶牛初乳的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奶牛初乳的蛋白质、脂肪、灰分、密度均高于常乳,并随泌乳期的延长而下降逐渐接近常乳水平,pH和乳糖的变化和它们相反;初乳中Ca、Na、Mg、Cl、Fe、Zn、Cu、的含量均高于常乳几倍甚至几十倍,但K、P的含量较常乳低。奶牛初乳不允许作为原料乳应用,除牛犊食用外大部分被废弃,已有研究表明初乳在常量、微量成分、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上均有不同于常乳的性质,如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过氧化物酶、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黄嘌呤氧化酶等生物活性物质含量要高于常乳几十倍~几千倍,其分离纯化后应用于食品添加剂和医药工业潜力很大,故有必要对初乳的理化性质作系统的研究和分析,为初乳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范丽娟  潘道东 《食品科学》2007,28(7):242-244
本实验选用截留分子量为100kD的中孔纤维超滤膜从免疫牛初乳乳清中分离提取IgG,研究了操作压力和温度在超滤过程中对膜透过速率的影响,确立了最适操作压力为0.15MPa,最适操作温度为25℃;并采用分段超滤法对免疫牛初乳乳清中的IgG进行分离,从而使浓缩液中IgG纯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利用琼脂双向免疫扩散法测定免疫活性IgG含量,采用三国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甘氨酸、蔗糖、甘露醇作为牛初乳活性免疫球蛋白(IgG)热变性保护荆的保护效果进行研究,建立了活性免疫球蛋白(IgG)残留率与各热变性保护荆之间的回归方程,分析了甘氨酸、蔗糖、甘露醇作为热保护剂对免疫活性IgG残留率的影响,筛选出了较为理想的热保护荆为甘氨酸添加量3%。蔗糖添加量3%,甘露醇添加量4%(均为质量分数),它们对免疫活性IgG残留率的作用为甘氨酸〉甘露醇〉蔗糖。  相似文献   

13.
免疫初乳中IgG的分离与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丽娟  潘道东 《食品科学》2005,26(8):146-149
本实验采用硫酸铵一次性盐析、DEAE—Sepharose FF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cryl S-200凝胶过滤层析法,分离纯化免疫初乳中的IgG,并采用SDS—PAGE电泳、单向火箭免疫电泳及试管凝集法对IgG分离物进行了定性定量检测,结果表明所得IgG纯度高,活性大。  相似文献   

14.
利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对免疫牛初乳进行冻干处理,对预冻温度、预冻速率、装液厚度、保护剂等影响冻干效果的因素进行试验研究,确定了最佳的冻干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装液厚度10mm,冻结终点温度-30℃,冷阱温度-45℃,真空压力15Pa.升华温度≤-5℃,解析温度≤20℃,同时添加二元保护剂:蔗糖(10g/L)与甘露醇(40g/L)。  相似文献   

15.
高压脉冲电场加工牛初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索了利用高压脉冲电场处理牛初乳的可行性,对以高 压脉冲电场不同加工参数处理的牛初乳样品进行主要微 生物(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的检测,并检测 其中功能性成分IgG含量,与未经处理的牛初乳中IgG 含量对比,证明了用高压脉冲电场加工技术处理牛初乳 的可行性,并确定了较适合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6.
高浓度IgG初乳粉的工业制备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探讨了工业化生产高浓度IgG含量初乳粉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中空纤维超滤膜的超滤条件,确定最佳操作条件为:温度25℃、压力0.10MPa.为了能大规模生产更高浓度IgG含量的初乳粉,对超滤浓缩乳清进一步盐析,比较了两种方法,得出辛酸.硫酸铵法所得的冷冻干燥乳粉其IgG含量最高,达到85%左右,但饱和硫酸铵法更适宜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17.
    
  相似文献   

18.
    
  相似文献   

19.
四川腊肉生产过程中理化及微生物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美春  杨勇  石磊 《食品科学》2008,29(5):149-152
研究了四川腊肉生产过程中pH值、TBA、过氧化值、酸价、水分活度、水分含量等理化指标以及各种微生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四川腊肉最低pH值在5.9左右;在生产过程中TBA值、过氧化值、酸价都呈逐渐上升趋势;最终水分活度在0.7左右,水分含量在20%左右;四川腊肉的优势菌为乳酸菌和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20.
采用酸沉法提取Pseudomonas palleroni S6X发酵液中的活性成分。通过Sephadex LH-20柱、ODSC18柱和HPLC纯化所得的表面活性剂经TLC鉴定为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该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达到28.6mg/L,对热、pH、NaCl具有较强的耐性,对原油有较强的乳化能力,同时具有良好的抗生素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