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普洱茶对主要发炎和抗炎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及评价不同年份普洱茶通过不同给药途径对小鼠血清中IL-6、IFN-γ、IL-1 β、TNF-α、IL-10、IL-4水平的影响,进而研究普洱茶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灌胃、腹腔注射、尾静脉注射三种途径分别给小鼠当年普洱茶茶和30年普洱茶,灌胃组在给药4h后眼球取血,腹腔注射和尾静脉注射组在给药3h后眼球取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6、IFN-γ、IL-1β、TNF-α、IL-10、IL-4的含量.结果:实验组三种给药途径对小鼠血清中IL-6、IFN-γ、IL-1 β、TNF-α、IL-10、IL-4与对照组相比都有显著性差异;给药组小鼠血清中IL-6、IFN-γ、IL-10、IL-4含量明显高于相应的对照组,TNF-α、IL-1 β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三种给药途径中,腹腔注射普洱茶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不同年代的普洱茶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效果不同,普洱茶的免疫调节等一系列生物功能可能是通过对肠粘膜系统中免疫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的影响发挥的.  相似文献   

2.
于立芹  庞广昌  戴懿 《食品科学》2007,28(12):439-442
目的:通过不同给药途径观察及评价了乳酸对小鼠血清中IL-6、IFN-γ、IL-1β、TNF-α、IL-10、IL-4水平的影响,进而研究了乳酸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灌胃、腹腔注射、尾静脉注射三种途径给小鼠乳酸,分别在给药4、3、3h后取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6、IFN-γ、IL-1β、TNF-α、IL-10、IL-4的含量。结果:实验组三种给药途径对小鼠血清中IL-6、IFN-γ、IL-1β、TNF-α、IL-10、IL-4与对照组相比都有显著性变化,给药组小鼠血清中IL-6、IFN-γ、TNF-α、IL-10、IL-4含量明显高于相应的对照组,IL-1β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三种给药途径中腹腔注射的效果最为明显,静脉注射及灌胃组次之。乳酸菌发酵产物的免疫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其代谢产物--乳酸发挥作用,乳酸通过对肠粘膜系统细胞细胞因子网络和信号传递系统的调节发挥免疫调节和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3.
乔冬  庞广昌  李杨 《食品科学》2011,32(21):247-252
目的:分析γ-亚麻酸3种不同作用途径对小鼠血清中24种细胞因子的影响,进而探索γ-亚麻酸对小鼠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方法:将γ-亚麻酸以口服灌胃、腹腔注射、耳静脉注射3种方式作用于小鼠,分别在3、2、2h后眼球取血,分离血清。采用液体芯片检测技术测定小鼠血清中24种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结果:口服灌胃组中,G-CSF、MCP-1、MIP-1α、VEGF、IL-1α、IL-3、IL-10、IL-13,8种细胞因子显著变化;腹腔注射组中有IFN-γ、TNF-α、IL-1β、IL-5、IL-6、IL-10,6种细胞因子显著变化;耳静脉注射组中G-CSF、KC、IP-10、IL-1α、IL-4、IL-12(p40)、IL-17 7种细胞因子显著变化。根据每种作用途径显著变化的细胞因子的产生及作用靶细胞,分别构建γ-亚麻酸作用后机体细胞通讯网络的变化。结论:γ-亚麻酸能通过小鼠胃肠黏膜系统和血液系统传递信号,调节机体的免疫,其作用的信号途径涉及NF-κB、P38/JNK/MAPK、JAK-STAT等途径。γ-亚麻酸不仅具有必需脂肪酸的作用,而且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不仅具有刺激炎症作用,同时还可以发挥抗炎症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探索螺旋藻(Spirulina)蛋白酶解肽对家兔血清中IL-1β、IL-6、IL-12、IFN-γ、TNF-α、IL-1Ra、IL-4、IL-10和TGF-β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盐析法从螺旋藻中提取可溶性螺旋藻蛋白, 以胃蛋白酶水解得到螺旋藻蛋白水解物溶液.将所得水解物以3种方式(口服、腹腔注射、耳静脉注射)对家兔给药,分别在给药3、2、2h后,用ELlSA试剂盒测定血清中IL-1β、IL-6、IL-12、IFN-γ、TNF-α、IL-1Ra、IL-4、IL-10,TGF-β细胞因子的浓度.结果:与正常生理盐水组相比,IL-1β、IL-1Ra、IL-4、IL-6、IL-12浓度均下降;IFN-γ、IL-10浓度升高;TGF-β没有明显变化.其中IL-4和7NF-α的腹腔注射,IL-1Ra的腹腔注射、静脉注射,IL-6的腹腔注射、静脉注射及IL-1β的腹腔注射变化相当显著,说明这些水解肽通过肠黏膜系统对细胞因子网络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从给药途径看,腹腔注射的作用效果最为显著,其次是静脉注射,口服灌胃则变化较小.结论:螺旋藻蛋白酶解肽主要是通过肠黏膜发挥作用,设法直接通过肠粘膜途径给药可能是一种最有效的给药方式,具有可开发为药物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5.
刘小娟  庞广昌  李杨 《食品科学》2010,31(23):375-379
目的:探索ω-6 亚油酸对小鼠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方法:将市购的ω-6 亚油酸以口服、腹腔注射、耳静脉注射3 种方式作用于小鼠,分别在3、2、2h 后取血分离血清,用液体芯片检测技术测定小鼠血清中的IL-1α、IL-1β、IL-2、IL-4、IL-6、IL-12(p40)、IFN-γ、G-CSF、MCP-1、VEGF 等24 种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结 果:灌胃组中显著升高的细胞因子有IL-1α、Eotaxin 和VEGF,显著降低的有IL-6、IL-12(p40)、G-CSF 和KC;腹腔注射组中炎症细胞因子IL-1 和IL-17 显著升高的同时也伴随着IL-4、IL-10 抗炎细胞因子的显著升高以及趋化因子G-CSF 的显著降低;静脉注射组总体表现为促炎作用,IL-2、IL-5、IL-6 浓度显著升高,抗炎细胞因子IL-3、IL-4、IL-9、IL-10、IL-12(p40)、IL-17 浓度显著降低。结论:ω-6 亚油酸能通过小鼠胃肠黏膜系统和血液系统传递信号,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灌胃组主要激活了PKC/NF- κB 途径以及STAT 的部分途径,抑制NF- κB、JAK-STAT3、PI3K 途径;腹腔注射组激活的信号途径有NF- κB、JNK\p38\MAPK、PI3K 和JAK\STAT6 途径,抑制STAT3 途径;静脉注射组激活的信号途径有NF- κB、MAPK 和JAK\STAT3。抑制的信号途径有PI3K/ATK、ERK/MAPK、STAT1、STAT4、STAT5。  相似文献   

6.
刘小娟  庞广昌  王连芬 《食品科学》2010,31(21):378-383
目的:探索螺旋藻(Spirulina)碱性蛋白酶酶解肽对家兔腹腔黏膜系统的作用。方法:采用盐析法从螺旋藻中提取可溶性螺旋藻蛋白,以碱性蛋白酶水解得到螺旋藻蛋白水解物溶液。将所得水解物以3 种方式(口服、腹腔注射、耳静脉注射)对家兔给药,分别在给药3、2、2h 后,用ELISA 试剂盒测定血清中IL-1β、IL-6、IL-12、IFN-γ、TNF-α、IL-1Ra、IL-4、IL-10、TGF- β细胞因子的质量浓度。结果:3 个实验组与正常生理盐水组相比,IL-12 质量浓度均下降,IFN-γ、IL-10 质量浓度均升高;在3 种给药方式中,腹腔注射效果最显著,其他两组细胞因子水平均没有显著性变化。腹腔注射组中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IL-12、TNF-α的质量浓度均显著性降低,抗炎细胞因子IL-1Ra 和IL-4 显著性升高,说明该螺旋藻碱性蛋白酶酶解肽对降低免疫活性起到了一定作用。结论:肠黏膜系统对螺旋藻蛋白酶解肽信号传递主要是通过肠道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及单核/ 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之间的信号网络抑制NF- κB 和PKC/p38/MAPK 途径来降低免疫的。这与植物非营养物质能够通过抑制转录因子NF- κB 活性抑制炎症信号级联的作用机制相一致,说明短肽类成分也可以进入体内对机体的慢性疾病甚至癌症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酪蛋白水解肽对家兔血清中IL-1β、IL-6、IL-12、IFN-γ、TNF-α、IL-1ra、IL-4、IL-10、TGF-β细胞因子的影响,采用胰蛋白酶水解得到酪蛋白水解物溶液,经超滤后得酪蛋白水解肽。将所得水解多肽以3种方式(口服、腹腔注射、耳静脉注射)对家兔给药,分别在给药3、2、2h后,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中IL-1β、IL-6、IL-12、IFN-γ、TNF-α、IL-1ra、IL-4、IL-10、TGF-β细胞因子的浓度。结果表明,各种作用方式IL-4、IL-6、IL-10、TNF-α、TGF-β在家兔体内的含量都明显上升,但腹腔注射酪蛋白水解多肽较其他方式作用明显,而IL-1β、IL-1ra、IL-12、IFN-γ的含量降低,最明显的作用方式为腹腔注射,说明酪蛋白水解肽通过肠黏膜系统对细胞因子网络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从给药途径看,腹腔注射的作用效果最为显著,其次是静脉注射,口服灌胃虽达到显著水平,但变化相对较小。说明酪蛋白水解肽主要是通过肠黏膜发挥作用,可通过制备肠溶性保健食品调节人体亚健康,同时为营养组学得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黄晓佳  李永金  李静  许潇 《食品科学》2014,35(21):240-243
目的:研究鼠曲草总黄酮的镇痛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热板刺激、腹腔注射醋酸法构建小鼠疼痛模型,观察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鼠曲草总黄酮对小鼠疼痛反应的作用,研究鼠曲草总黄酮对疼痛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作用,以及对腹腔巨噬细胞TNF-α、IL-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鼠曲草总黄酮可明显延长热刺激引起的小鼠舔足时间,抑制腹腔注射醋酸后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降低腹腔注射醋酸致痛小鼠血清中TNF-α、IL-6、NO的含量,也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NF-α、IL-6、iNOS基因表达。结论:鼠曲草总黄酮具有镇痛作用,其作用与减少血清中炎症因子的产生和巨噬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灌胃牛乳铁素(LfcinB)后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4、IL-6、IL-10 和TNF-α水平的变化,评价其免疫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灌胃牛乳铁素后3h 采血,分离其血清,用ELISA 试剂盒检测细胞因子,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对细胞因子IL-2 和TNF- α产生极显著促进作用(P ≤ 0.01),对抗炎细胞因子IL-4 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P ≤ 0.01),对IL-6 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 ≤ 0.05),对抗炎细胞因子IL-10 的分泌影响也极显著(P ≤ 0.01),并且IL-10 随TNF-α的增强而增强,起到平衡作用。因此,口服牛乳铁素对实验小鼠具有免疫增强和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裂褶菌多糖为研究对象,通过超声波辅助水提法提取裂褶菌多糖,对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建立免疫低下模型,灌胃不同剂量的裂褶菌多糖,从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三种途径来研究裂褶菌多糖的免疫活性作用。同时采用MTT法研究了裂褶菌多糖抑制体外小鼠巨噬细胞及结肠癌细胞增殖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裂褶菌多糖对免疫低下小鼠的胸腺、脾脏器官具有一定的恢复作用;对小鼠足趾注射绵羊红细胞致敏,足趾具有一定的肿胀度;通过测定小鼠血清中血清溶血素、IgG、IgA、IL-2,裂褶菌多糖的各剂量与免疫低下的模型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裂褶菌多糖可增强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当浓度为2000μg/mL时,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可达到45.32%。  相似文献   

11.
李茜  黄伟  黄蓓 《食品科学》2016,37(1):194-197
通过在Zarrouk培养基中添加亚硒酸钠的方法获得了硒含量达758.6 μg/g的富硒螺旋藻。采用量子共振技术检测富硒螺旋藻的主要氨基酸、维生素及抗癌能力、免疫功能、抗高脂血症相关功能性指标的量价值,发现富硒螺旋藻以上各项指标的量价值均高于普通螺旋藻。同时考察富硒螺旋藻对急性高脂血症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给予小鼠连续2 周灌胃富硒螺旋藻,通过尾静脉单次注射400 mg/kg的Triton WR-1339建立急性高脂血症小鼠模型,18 h后检测小鼠血清中血脂水平。结果表明:与Triton WR-1339对照组相比较,富硒螺旋藻高剂量组小鼠的血清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含量明显降低(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普通螺旋藻高剂量组相比,富硒螺旋藻高剂量组小鼠的血清中TG、LDL-C含量显著降低(P<0.05),HDL-C含量显著上升(P<0.05)。富硒螺旋藻对急性高脂血症有良好的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12.
研究油橄榄叶醇提取物(OLME)对D-半乳糖胺/脂多糖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昆明种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联苯双酯200 mg/kg·d)、OLME低、中、高剂量组(200、400、800 mg/kg·d)。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14 d,末次给药1 h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用600 mg/kg·BW D-半乳糖胺和40 μg·kg-1脂多糖腹腔注射以复制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末次给药12 h后,摘眼球取血,取材。用生化法测定小鼠血清中谷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用试剂盒测定各组小鼠肝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以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Caspase-8)活性。与模型组比较,OLME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活力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中MDA、TNF-α、IL-1β和IL-6含量显著降低而SOD活力显著升高(p<0.05),但OLME对GSH-Px改善作用不明显,仅OLME高剂量有一定效果;OLME低、中、高剂量均能显著降低caspase-3和caspase-8活性(p<0.05)。OLME对D-半乳糖胺/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垂盆草护肝胶囊的开发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永壮  王茵  傅逸根 《食品科学》2002,23(9):123-126
本品以垂盆草、螺旋藻为原料开发的保健食品垂盆草护肝胶囊,制定了相关质量标准,并对其进行了安全性评价及功能学评价,试验结果表明:(1)胶囊急性毒性属无毒类,无致突变作用,30d喂养结果未见明显毒性反应,无作用剂量为5.0g/kg体重。(2)垂盆草护肝胶囊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在CCl4急性肝损伤建模后,低、中剂量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均显著低于CCl4对照组(p>0.05),各剂量组肝脏病理损伤均较CCl4对照组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4.
Lactoferrin, IGF-1 and IgG are three well-known bioactive proteins found in bovine colostrum. W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these three active ingredients on the levels of eight cytokines in serum and on the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vivo by oral administration,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and intravenous injection.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bioactive ingredients, especially biomacromolecules, can induce different effects, even opposite effects, on the immune system depending on the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These effects are related to both the functions of the bioactive ingredient in vivo and to its specific receptor binding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mucosa that activates different signalling pathways.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乳酸菌发酵对螺旋藻功效成分的影响,本研究选用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凝结芽孢杆菌分别对螺旋藻进行发酵处理(发酵条件为37℃,72 h),分析了四种乳酸菌发酵处理后的螺旋藻发酵上清液和发酵固形物醇提液的主要功效成分的含量变化,并对其进行了抗氧化活性测定。研究表明,利用各菌种进行螺旋藻发酵后的上清液中总酚含量显著增加(P<0.05),其中植物乳杆菌处理增幅最高可达39.8%;干酪乳杆菌处理上清液中总黄酮含量显著增加(P<0.05),增幅为41.3%;不同菌种发酵固形物醇提液中总酚、藻蓝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下降(P<0.05),其中总酚下降幅度为22.5%~30.1%,藻蓝素为97.5%~99.5%,类胡萝卜素为86.9%~94.5%,然而发酵上清液对DPPH·的清除能力提高了5.6%~6.5%,发酵固形物醇提液对DPPH·的清除能力提高了7.4%~8.3%,表明发酵过程中可能产生了新的抗氧化成分。此外,不同菌种之间发酵上清液和固形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和抗氧化活性均具有明显差异,表明乳酸菌菌种对于螺旋藻发酵代谢产物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季方  朱毅  郝睿  程辉彩  董仁杰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2):221-224,229
从黄化的螺旋藻体中分离出一株溶藻菌ES1,经形态、生理生化、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盐单胞菌属(Halomonas sp.)。该菌对螺旋藻有较好的溶解效果,能在24h使螺旋藻絮凝成团、黄化死亡,加入15%体积分数的菌液2d后螺旋藻去除率就可达到70.71%。实验表明,经0.2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高温、低温灭菌处理的滤液,仍能强烈抑制螺旋藻生长,说明起溶藻作用的是ES1菌株的代谢产物,且该代谢产物在高温121℃和低温-80℃下稳定。ES1菌株生长速度快,对盐、碱有较强的耐受性,并能通过自身代谢产物调节pH至适合其生长的9.2左右,该菌的存在会使螺旋藻在短时间内大量死亡,对螺旋藻的大规模工业化养殖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