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利用纳豆菌和酿酒酵母菌固态发酵的方法,将适量的马铃薯渣与豆渣混合,利用马铃薯渣中的糖分作为碳源来提高两种菌的发酵效率,并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从而达到改善豆渣适口性的目的。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优化的发酵条件为:纳豆菌发酵豆渣和马铃薯渣的接种量为10 m L/100 g,豆渣与马铃薯渣混料质量比为3︰l、发酵时间为32 h、装瓶量为20 g/250 m L;酿酒酵母菌发酵豆渣和马铃薯渣的接种量为8 m L/100 g、豆渣与马铃薯渣混料质量比2.5︰1,发酵时间48 h、装瓶量为30 g/250 m L。最终试验表明纳豆菌的粗纤维降解率为62.93%,酿酒酵母菌的粗纤维降解率为35.11%。  相似文献   

2.
发酵法降解油茶粕中茶皂素工艺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油茶粕为原料,以茶皂素含量为指标,利用黑曲霉固态发酵降解茶皂素。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初始含水量70%,发酵时间84h,添加0.01mol/LHCl溶液4mL,发酵温度33℃,接种量10~7个单孢子/mL,在此条件下茶皂素含量由20.38%降低为3.06%。通过响应面实验对初始含水量、发酵温度、pH、发酵时间4个因素进行优化,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4.5℃,初始含水量70%,发酵时间84h,pH4.35,其它条件不变,茶皂素含量为2.04%,降解率达到89.99%。  相似文献   

3.
潘进权  伍惠敏  陈雨钿 《食品科学》2012,33(15):210-215
以豆渣为原料,采用毛霉发酵方法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采用单因素试验、部分析因设计、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的方法对影响豆渣可溶性膳食纤维制备工艺的因素:培养基含水量、起始pH值、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发酵工艺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优化,确定相对较合适的发酵工艺条件:每支250mL三角瓶装干豆渣10g,加水调节其含水量为56.7%,添加蛋白胨2.33%、KH2PO4 0.57%、CaCl2 0.2%、吐温-80 0.2%,调节培养基起始pH6.0,接种后置于25℃发酵80h。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豆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可达42.2%。结果表明,毛霉发酵可以显著提高豆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应用该方法制备豆渣可溶性膳食纤维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以油茶籽粕为原料,选用热带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2∶1∶1为供试菌种,对油茶籽粕进行固态发酵生产菌体蛋白饲料.优化的固态发酵工艺条件为:尿素添加量6%,培养基含水量60%,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4d.油茶籽粕经发酵后,粗蛋白质质量分数由16.96%上升到35.82%,粗纤维质量分数由20.12%下降到10.96%,营养价值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豆渣纳豆激酶活性为指标,就固态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最适的发酵条件为培养基初始含水量65%,培养基初始pH 7,发酵温度35℃,接种量4%,发酵时间28h,此条件下通过固态发酵得到的豆渣中纳豆激酶活性为1734U/g。  相似文献   

6.
利用黑曲霉固态发酵降解橡胶籽粕中的亚麻苦苷脱氰。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和麸皮添加量为自变量,以氰脱除率为响应值,进行橡胶籽粕黑曲霉固态发酵脱氰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到的最佳脱氰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82 h,发酵温度30.5℃,麸皮添加量11 g(10 g橡胶籽粕)。在最佳条件下,氰的脱除率为94.30%,经发酵的橡胶籽粕氰含量由3.7 mg/kg降至0.211 mg/kg。  相似文献   

7.
灵芝固态发酵降解玉米淀粉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灵芝在玉米粉培养基上进行固态发酵时能够产生活性较强的α 淀粉酶 ,从而降解玉米淀粉。玉米粉颗粒大小、黄豆粉添加量、发酵时间和培养基含水量都对淀粉降解率有明显的影响。添加 1 0 %黄豆粉、含水量 3 5 %、3 0目颗粒的玉米粉培养基经过灵芝 2 5d固态发酵以后 ,其淀粉降解率达到 70 5 %,还原糖含量达到 2 0 65 %,蛋白质含量达到 1 6 5 2 %,因而提高了玉米粉的消化吸收率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8.
混合菌发酵油茶粕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油茶粕为主要原料,以霉菌和酵母菌组成的混合菌种为发酵菌种,研究了固态发酵生产菌体蛋白饲料时不同的培养基、培养条件及菌种组合对茶粕发酵产物蛋白质含量和粗纤维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复合菌种选用AS3.4309 AS3.800 AS3.3711 AS2.281,培养基选用Ⅲ号配方,总接种量为10%(霉菌与酵母菌的接种比为1:1),培养周期为4 d时,茶粕发酵后的粗蛋白质含量可提高到32.7%,粗纤维含量降低至9.7%.  相似文献   

9.
以茶籽粕为原料,利用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混合菌进行固态发酵,研究适宜的发酵条件对脱皂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选取接种量、水分含量以及发酵时间为自变量,脱皂率为响应值分析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脱皂率的影响。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最终确定茶籽粕固态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量12.5%,水分含量52%,发酵时间3.9 d。在此条件下,脱皂率达(93.28±0.34)%,实际测定值与理论计算值能很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10.
固态发酵法脱除菜籽饼粕中总酚及芥子碱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出能高效降解菜粕中总酚及芥子碱的菌株,并进行混合发酵,研究了不同菌株、不同菜粕原料、不同接种量、不同发酵时间、不同营养源及不同金属离子对总酚及芥子碱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酿酒酵母、纳豆芽孢杆菌及枯草芽孢杆菌B4以8%的总接种量,等比例接种到添加了5%糖蜜和0.05%的硫酸铜及硫酸亚铁的菜籽饼粕(含水量为50%)中,发酵72h,菜粕中的总酚和芥子碱降解率可达到70.72%及80.06%。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脱脂米糠复合乳酸菌半固态发酵的工艺条件,明确脱脂米糠在发酵前、后营养特性的变化,以乳酸菌降糖和释放酚能力为考察指标,筛选最优复合菌种,结果以嗜酸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组成的复合菌种的降糖和释放酚能力最高。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的复合乳酸菌发酵脱脂米糠的工艺条件:复合菌株添加量5.0%,菌种配比1∶1,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36 h。与未发酵米糠相比,发酵米糠中可溶性固形物、碳水化合物、可溶性膳食纤维、蛋白和可溶性总酚含量分别提高了31.42%,21.82%,112.21%,65.54%和37.14%(P<0.05)。此外,乳酸菌发酵使米糠提取物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提高了21.23%,其中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和缬氨酸含量分别提高了47.18%,49.78%,13.73%,9.0%,75.26%,24.06%(P<0.05)。同时,发酵米糠提取物的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EAA/NEAA)为0.48,其必需氨基酸的比值系数分数(SRC)值更接近100。试验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显著改善了脱脂米糠的营养价值。本研究结果可为脱脂米糠高值生物转化利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为高效利用稻谷加工副产品米糠并拟在固态发酵设备中发酵生产多糖保健食品,以米糠为基础培养基,对灰树花固态发酵米糠产多糖条件进行探索。针对定量米糠,选取水分、蛋白胨、葡萄糖和pH 值影响因素,以总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进行试验,按L16(45)的正交试验方案得到优化培养基,并进一步通过单因素试验选择得到较优的固态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优化固态培养基组成为原始米糠(水分为65%,按原始米糠质量计)、蛋白胨0.5%、葡萄糖4%、pH5.5、装样量20g/250mL 三角瓶,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0%、培养温度25℃、摇床转速170r/min、培养时间11d,多糖得率以米糠为标准计算,可达4.52%。用SPSS 软件处理数据,得到表征多糖产量和培养基成分关系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3.
使用乳酸菌发酵米糠,以菌种、菌种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为单因素研究其对米糠发酵液中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影响,在最适条件下,采用混料设计法,使用混合乳酸菌发酵米糠,以发酵液中GABA含量为指标,确定乳酸菌发酵米糠的最优条件为:在混合菌种嗜热链球菌S1添加量为1.55%,保加利亚乳杆菌L1添加量为1.45%,50℃下发酵米糠14h,发酵液中GABA含量最高,为287.975mg/100g。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豆渣的利用价值,以豆渣为研究对象,通过均匀设计试验优化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液态发酵豆渣工艺,并测定发酵豆渣中的品质指标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结果表明,酿酒酵母液态发酵豆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2%、白砂糖0.3%、K2HPO40.08%、MgSO40.03%、含水量95%、发酵时间28 h。在此最佳发酵条件下,发酵豆渣的氨基酸态氮、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及感官评分分别为0.174 5 g/100 g、6.49 g/100 g、27.50分,分别是发酵前的1.51倍、3.57倍、1.42倍。从发酵豆渣中共鉴定出72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醇类16种、醛类4种、酮类5种、酯类18种、烷烯烃类19种、呋喃类3种和其他7种,相较于发酵前增加了大量醇、酯类物质,使豆渣具有花草香、果香等独特风味,同时醛类物质下降,削减了豆渣中的豆腥味。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酵母发酵对米糠风味以及营养特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鉴定不同发酵时期(0、12、18、24、30 h)米糠的挥发性风味物质,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分析确定影响米糠发酵前后风味的关键性挥发性物质,最后对发酵米糠进行了综合感官评价并比较了发酵最佳时间对其营养组成变化。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米糠的挥发性物质含量和种类发生明显变化,未发酵米糠中醛类含量占比35.99%,醇类含量占比14.21%,发酵30 h醛类含量下降到5.52%,醇类含量提高到60.87%。其中关键性挥发性物质共15种。在感官评价方面,关键挥发性物质与米糠香气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0.05或P<0.01),发酵后米糠感官评分提高,发酵18 h的米糠感官评分最佳。壬醛、壬酸乙酯对米糠的综合评分影响最为显著(P<0.01)。在营养组成方面,酵母发酵米糠粉中的蛋白质含量提升了38.41%,纤维含量提升了18.21%。说明酵母发酵不仅能有效改善米糠风味,还能够提高米糠粉作为食品原料的营养特性。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经超声、微波、焙烤三种方法处理米糠对发酵后米糠酵素品质的影响,本文以米糠为原料,乳酸菌和酵母为发酵菌种,首先考察了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比例对米糠酵素中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和pH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米糠酵素的最优发酵条件;采用超声、微波、焙烤不同工艺条件处理米糠原料,比较不同预处理方式对米糠酵素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验证试验确定米糠酵素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24 h、发酵温度30 ℃、乳酸菌与酵母接种比为1:2(接种量为3%)。超声预处理方法可以显著提高米糠酵素中GABA含量(P<0.05),微波对GABA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焙烤显著降低GABA含量(P<0.05);米糠在超声功率240 W处理24 h后,米糠酵素中GABA含量为2.61 g/L,是未处理的1.85倍。本文初步探讨了不同预处理方式对米糠酵素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后续制备米糠酵素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以四层米糠、大豆粉、紫米粉、香菇粉、玉米粉、红薯粉、红枣粉为主要原料,利用线性规划法设计分层米糠代餐粉,以膳食纤维含量不低于总质量13%,且价格不得高于6元/份为主要约束条件,获得五种分层米糠代餐粉配方。通过对分层米糠代餐粉进行感官评价、水合特性以及自由基清除率比较,进一步确定了最优配方。结果表明,最优配方各成分含量为米糠1# 30 g、米糠2# 30 g、米糠3# 98.68 g、米糠4# 34 g、大豆粉22 g、紫米粉26 g、香菇粉14 g、玉米粉10 g、红薯粉18 g、红枣粉30 g,分层米糠代餐粉膳食纤维含量为16.03%,感官评分80分。在25和100 ℃时,代餐粉吸水指数为:1.07和1.19;水溶性为:68.46%和71.22%;膨胀势为:3.38和4.15;DPPH和ABTS+的自由基清除率为42.59%和57.52%。该分层米糠代餐粉具有较高的膳食纤维含量和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设计,对米糠大豆酸奶进行了研究,筛选出最佳工艺条件为:米糠与黄豆浆质量比为1/2,稳定剂为1:1海藻酸钠和琼脂,其添加量为米糠酶解液质量的0.13%,发酵温度为45℃,发酵时间为5 h。在此条件下,感官评定值为93.83分,乳酸含量是58.28 μg/mL,蛋白质含量为3.67 g/100 g。该植物性食品含有米糠以及大豆的重要天然营养成分,可以发挥米糠、大豆和酸奶的多种营养保健作用,为米糠大豆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也提高了米糠大豆的经济效用。  相似文献   

19.
以脱脂米糠分级去除清、球、醇溶蛋白后的残渣为原料,以植酸去除率为评价指标,以酶解温度、酶解p H、酶解时间和植酸酶添加量为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在此基础上,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设计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优化实验。在分析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后,得出去除植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植酸酶添加量2.5 U/g,p H5.6,酶解温度48℃,酶解时间3 h,此条件下,模型实际值为85.47%。在最优植酸酶解条件下,米糠谷蛋白的提取率和纯度分别提高了24.53%和10.16%,与此同时,谷蛋白中植酸含量降低了93.2%,溶解性也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农产品废渣利用价值,通过安卡红曲霉(Monascus anka)As 3.4811液态发酵豆渣、麦麸和梨渣制备膳食纤维。采用扫描电镜、X-衍射光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对安卡红曲霉As 3.4811发酵豆渣、麦麸和梨渣膳食纤维进行结构表征、特性分析及橘霉素含量检测。结果表明,安卡红曲霉As 3.4811发酵后,豆渣、麦麸和梨渣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基质被破坏,使其内部结构暴露出来,纤维结晶度降低;豆渣、麦麸和梨渣膳食纤维分子内氢键断裂,寡糖含量增加;豆渣和梨渣中的红曲色素主要有橙色素,而麦麸中的红曲色素主要含有黄色素;红曲霉种子液、豆渣、麦麸和梨渣发酵液中橘霉素含量分别为9.8 μg/L、9.4 μg/L、8.8 μg/L和9.0 μg/L。因此,安卡红曲霉As 3.4811液态发酵可以改善豆渣、麦麸和梨渣膳食纤维结构及其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