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8 毫秒
1.
程海涛  李军生  韦飞  阎柳娟 《食品科学》2009,30(22):153-156
研究丝素蛋白乙酰化的工艺条件,主要对丝素蛋白乙酰化工艺参数--丝素蛋白浓度、乙酸酐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pH 值作探索,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乙酰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丝素蛋白浓度2%、乙酸酐用量15%、反应时间20min、反应温度60℃、反应pH8.5,乙酰化程度达到47.8%。乙酰化的丝素蛋白可以作为优良的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2.
乙酰化可以改变米渣蛋白性质,改善其功能特性,拓宽其应用范围。利用响应面法对米渣蛋白乙酰化改性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反应温度、pH值、乙酸酐添加量和反应时间对乙酰化反应均有明显影响,顺序为pH值>反应温度>乙酸酐添加量>反应时间。乙酰化改性的最佳条件是反应温度45℃、pH9.11、乙酸酐添加量18.11%、反应时间为6min,乙酰化程度达75.82%。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米渣蛋白乙酰化工艺条件可靠,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研究醋酸酐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pH值对马铃薯粉乙酰化变性工艺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找到马铃薯粉乙酰化改性的最佳工艺;制备乙酰化马铃薯粉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25℃、反应pH8.0、马铃薯与醋酸酐用量比例12∶1、反应时间1h。  相似文献   

4.
以透明浓缩磷脂为原料,在超临界CO2状态下通过乙酰化的方法对其进行改性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酸酐用量2.8%、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35min、pH7.3,此条件下得到的高度乙酰化大豆磷脂酰化率为93.2%;与常规状态下制备的比较,其乙酸酐用量减少0.2%,反应时间缩短5min,酰化率提高1.4%,乳化性、分散性等方面性能优于浓缩磷脂。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马铃薯淀粉性能,拓宽其应用领域,对马铃薯淀粉进行微晶化和乙酰化复合改性。本试验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盐酸为酸解剂,醋酸酐为乙酰化试剂,氢氧化钠为催化剂,采用响应面法对马铃薯微晶淀粉的乙酰化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以及醋酸酐用量对乙酰化微晶马铃薯淀粉取代度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对乙酰化微晶马铃薯淀粉进行表征。制备乙酰化微晶马铃薯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90 min,pH 8.5,醋酸酐用量17%(醋酸酐用量为占干微晶淀粉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6.
以瓜尔胶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氢氧化钠为催化剂、乙醇为溶剂,对交联瓜尔胶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考察环氧氯丙烷用量、pH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乙醇质量分数对交联瓜尔胶沉降积的影响。结果表明,环氧氯丙烷用量、pH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乙醇质量分数对瓜尔胶交联反应均有影响。制备交联瓜尔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交联剂环氧氯丙烷用量8%、pH值、反应时间3.5h、反应温度40℃、乙醇质量分数95%。瓜尔胶交联反应的影响主次顺序依次为环氧氯丙烷用量>反应温度>pH值>反应时间>乙醇质量分数。热分析表明,随着交联瓜尔胶交联度的增加,交联瓜尔胶的热稳定性、焓变、吸收峰起始温度、峰值温度和结束温度增加。  相似文献   

7.
乙酰化己二酸糯玉米双淀粉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己二酸与醋酸混合酸酐对糯玉米淀粉进行双重变性制备乙酰化己二酸双淀粉。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试剂用量、pH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沉降积和乙酰基含量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pH值8,反应时间1h,反应温度40℃,试剂用量为淀粉质量的7%。  相似文献   

8.
不同DE值麦芽糊精的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制糯玉米麦芽糊精为原料,采用辛烯基琥珀酸酐(OSA)对麦芽糊精进行酯化.探讨了葡萄糖当量(DE)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糊精乳浓度、pH值以及辛烯基琥珀酸酐用量等因素对产品取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酯化麦芽糊精的产品取代度随麦芽糊精DE值的增大而减小.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DE值为5%、11%、18%的麦芽糊精最佳酯化工艺条件具有一致性,即在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5 h,糊精乳质量分数45%,pH值8.5,酯化剂用量3%(占糊精干基比)条件下,三种DE值麦芽糊精酯化产品的取代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020 3、0.017 9、0.016 1.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反应温度、硬脂酸用量和反应时间对微晶淀粉酯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合成硬脂酸木薯微晶淀粉酯的最佳工艺条件:硬脂酸质量分数1%(以100 g微晶淀粉计,干基),反应温度139℃,反应时间4 h,且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产品取代度达到0.010 5.反应效率为89.57%.各因素对酯化反应影响显著性由大至小依次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硬脂酸的用量,三因素之间对取代度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交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以大豆浓缩磷脂为原料、乙酸酐为酰化剂进行乙酰化反应.考察了乙酸酐加入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酰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确定了乙酰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酸酐加入量5%,反应温度72℃,反应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酰化率为82.26%.  相似文献   

11.
以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选取乙酸酐和辛烯基琥珀酸酐对其进行双重酯化改性,以取代度为衡量标准,确定了蜡质玉米双重酯化淀粉的制备顺序是先进行乙酸酐的乙酰化再进行辛烯基琥珀酸酐的酯化,得到产物乙酰化辛烯基琥珀酸蜡质玉米淀粉酯。按照确定好的酯化顺序,以实验室自制取代度为0.0768的乙酰化淀粉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湿法工艺制备乙酰化辛烯基琥珀酸蜡质玉米淀粉酯,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在辛烯基琥珀酸酐加入量为3%的情况下,淀粉乳初始浓度30%,反应体系pH8.5,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4h。采用最佳工艺条件所得产品辛烯基琥珀酸酐酯化取代度为0.0197,利用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对乙酰化辛烯基琥珀酸蜡质玉米淀粉酯的结构进行了初步表征,并对产品的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透明度、表观黏度等性质做了测定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将原料木薯淀粉(40%淀粉乳,w/w)依次通过三偏磷酸钠交联、非晶颗粒态结构转变,醋酸酐酯化三步合成法制备非晶颗粒态交联木薯淀粉醋酸酯。利用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三偏磷酸钠交联木薯淀粉最佳水平组合为:三偏磷酸钠用量为0.5%,反应时间60min,反应温度50℃,pH11;非晶颗粒态转变条件为85℃溶胀5s,淀粉颗粒的偏光十字消失;酯化反应最佳水平组合为醋酸酐用量6%,反应时间90min,温度20℃,pH8。三步合成法制备的非晶颗粒态交联木薯淀粉醋酸酯具有更加突出的抗老化、抗酸性、抗剪切力,在高温和降温处理中能保持适中的粘度和良好的粘度稳定性、易于糊化,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优化制备马铃薯氧化醋酸酯淀粉工艺。在单因素预试验基础上,选择次氯酸钠用量、乙酸酐用量、反应pH值、反应时间为自变量,以取代度为响应值,根据Box-Behnken原理设计试验,并进行显著性和交互作用分析。结果确定取代度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次氯酸钠用量1.805%、淀粉与乙酸酐用量5:1、pH8.06、反应时间1.5h,在此最佳条件下,制得的氧化醋酸酯淀粉取代度为0.0975。  相似文献   

14.
采用响应面优化法对花生分离蛋白进行磷酸化改性,以氮溶解指数(NSI)为指标得出花生分离蛋白磷酸化改性的最佳条件为三聚磷酸钠添加量7.77%、花生分离蛋白质量分数6.38%、反应温度44.85℃、反应体系pH8.24、反应时间5.68h。得到的花生改性蛋白NSI 最大值为77.74%。改性后,花生分离蛋白的吸油性、吸水性、持水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泡沫稳定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褐变菜籽分离蛋白质酶水解及乙酰化修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小华 《食品科学》2002,23(3):33-38
本文研究了用2709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顺序水解油菜籽分离蛋白的工艺及条件,探索了双酶水解菜籽分离蛋白H2O2氧化脱色及其乙酸酐改性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以稀碱提取菜籽分离蛋白,蛋白质收得率73.6%。制备的菜籽分离蛋白呈深褐色,蛋白质含量91.5%,碱甙含量0.024%,植酸含量0.32%。2709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在50±1℃和55±1℃、pH10.0和pH7.5、E/S(U/g)=5×103条件下水解菜籽分离蛋白60分钟,DH%达到17.15%,其中前者贡献率为59.3%,后者为40.7%。经双酶水解的菜籽分离蛋白等电点仍为pH3.5。双酶水解菜籽分离蛋白在H2O2/蛋白质(V/W)=1.25~1.5、温度≥80℃下进行H2O2氧化脱色,获得淡乳黄色的蛋白,其收得率为94.83%。脱色双酶水解菜籽分离蛋白用30%乙酸酐(V/W)在pH=9.0~9.5、温度20℃下进行乙酰化改性,获得无异味、等电点为pH4.0、清液蛋白含量18.47mg/ml的乙酰化菜籽酶水解分离蛋白。  相似文献   

16.
使用双(2-乙基己基)磺基琥珀酸钠(AOT)、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分别和吐温80(Tween80)混合制备了三种反相微乳体系,并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表面活性剂浓度、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含量、水分含量(W0)、水相pH、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等因素对蛋白质前萃率和KCl浓度、水相pH和萃取温度对蛋白质后萃率的影响,然后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最佳萃取条件。结果表明,Tween80-CTAB微乳体系对茶渣蛋白的提取效果较好,在表面活性剂浓度0.10 mol/L,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含量70%,水相pH13.0,W0 25,萃取温度40 ℃,萃取时间为40 min的最佳条件下,茶渣蛋白的前萃率达到最大值16.17%,其后萃率在KCl浓度为1.2 mol/L,pH7.0,提取温度40 ℃的最佳条件下可达到94.78%。SDS-PAGE电泳图的结果表明,反相微乳萃取得到的茶渣蛋白分子条带较小,即能够选择性的萃取小分子蛋白。  相似文献   

17.
以糯玉米淀粉为原料,先对其氧化处理,然后用辛烯基琥珀酸酐对氧化淀粉进行酯化.在单因素基础上选取影响酯化取代度明显的四个因素(pH值、反应温度、淀粉乳浓度、反应时间)在酸酐加入量为3%及酸酐用乙醇稀释5倍的前提下进行响应面设计,得出了最优条件:pH值为8.4,反应温度为36%,淀粉乳质量分数为40%,反应时间为3.5 h,酯化剂用量3%(占淀粉干基比),此时制备产品的取代度可达0.0196.  相似文献   

18.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及其酶法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辛烯基琥珀酸酐为亲核试剂,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在不同条件下,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最佳工艺参数,着重研究了酯化反应条件对反应取代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辛烯基琥珀酸酐添加量(淀粉干基重的3%)不变的条件下,淀粉乳的浓度、反应温度、反应体系pH值、反应时间对反应取代度均有较大影响。对制备的淀粉酯中的辛烯基琥珀酸酐残留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利用本文确定的最佳反应条件制得的淀粉酯辛烯基琥珀酸残留量低于规定标准。利用α-淀粉酶对制得的淀粉酯进行了降解处理,探讨了利用不同的酶解时间,获得不同DE值样品的酶解条件。利用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中试放大并获得了预期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